您现在的位置: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 文章中心 >> 音乐教育专家专栏区 >> 郭声健音乐艺术文选 >> 文章正文
对音乐教育开发智力一说的理性思考            【字体:
对音乐教育开发智力一说的理性思考
作者:郭声健    文章来源:郭声健艺术教育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25

 

对音乐教育开发智力一说的理性思考

 

    关于音乐教育对学生智力发展的影响、音乐教育与其他学科学习成绩的关系等问题,国外的研究与实验比较多,国内在这方面的探讨一般也主要是借鉴和引用国外有关的理论观点与实验成果。

    对于音乐教育与智力发展的关系问题,比较权威的阐述是美国艺术教育家加登纳的智能结构理论。加登纳认为,智力概念仅仅和科学推理、逻辑思维挂上钩是不全面的,应该把有关生物科学以及各种文化在认知发展及运用方面的研究成果引进智力概念。为此,在《智能的结构》一书中,他提出了人类的七种智能,包括语言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逻辑-数学智能、交往智能、人格智能等。而其中,前面四种智能与音乐教育有直接联系。鉴于此,加登纳指出,没有音乐教育,这些智能将会丧失或部分丧失,个体因而会变成一个智能不健全的人,由此证明,音乐教育能有效促进人类智能的发展。很显然,加登纳的智能概念与我们通常所指的智力的概念是不完全相同的,因而,实际上加登纳也并未十分清楚地解答音乐教育究竟是怎样促进智力发展的。相比之下,美国的另一位艺术教育学和心理学家阿恩海姆的理论似乎更有说服力一些。

    阿恩海姆认为,音乐艺术的基础是感知,音乐教育是提高人的感知能力的最强有力的手段,而这种感知能力是任何一个研究领域中的创造性思维都不可或缺的;同时,音乐活动本身也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即知觉思维,而创造性思维在任何一个认识领域又都是一种知觉思维,因此,音乐教育对个体智力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它能有效地提高个体的感知能力和知觉思维能力。阿恩海姆总结说:“音乐艺术作品的巨大优势之一就是,以最小限度的技术训练即足以向学生们提供独立发展他们自身心智源泉的需要的训练––––艺术作品的智力追求在于使学生有意识地掌握知觉经验的各个方面。”[i]

    最近几年里,对音乐教育与智力发展关系问题的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在1994年8月举行的美国心理学学会第102次年会上,罗斯彻宣布了她的有关音乐学习与儿童智力发展的最新实验研究成果,第二天,《今日美国》迅速以《音乐课可开启数学和科学的头脑》为题对此作了报道。该报道提醒家长们注意:如果每周的音乐课尚未将你的孩子变成一名小伯恩斯坦(美国作曲家)的话,它至少可以点燃一名未来的居里夫人或伽利略的天才之光。

    罗斯彻的研究是把19名上音乐课的学前儿童与14名不上音乐课的同班儿童进行实验比较,8个月后她发现:上音乐课的儿童的空间智商有46%的提高,而不上音乐课的儿童仅有6%的改善。罗斯彻对此的解释是,音乐学习能加强空间推理能力所需的各种脑神经之间的联系,并能建立新的神经桥。罗斯彻得出的结论是:“音乐教学能改善儿童的空间智力,并维持时间很长,甚至永久。”[ii]

    另据1998年6月14日美国《华盛顿邮报》刊登的一篇题为《钢琴课能让我的孩子更聪明吗?》的文章介绍[iii],1993年,加利福尼亚大学物理学家戈登·肖博士和威斯康星大学心理学家弗郎西斯·劳舍尔博士在实验研究中发现:大学生在听10分钟的莫扎特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后接受空间——时间能力测验的成绩,比他们听10分钟消遣性磁带高出8-9分。这一发现,被两位博士称为“莫扎特效应”。其实,上述实验在1990年就已经开始了,当时,研究人员在发现了大脑从某种意义上说会自己演奏音乐后,就开始用莫扎特的乐曲做实验。其中肖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利用计算机生成的神经发射图形(脑电活动)模型,把各式各样的大脑活动类型输入到一台合成器中。结果他们听到的是可辨的,但风格迥异的音乐。这个发现使得研究人员产生了这样一个想法:或许音乐本身也促使这些神经细胞传递信息。于是,两位博士开始在城市贫民区的学龄前儿童身上做实验,来研究音乐教育影响他们大脑发育的可能方式。

    他们的实验是这样进行的:把儿童分成4个组,第一组上键盘音乐课,第二组上计算机课,第三组上声乐课,第四组除了常规课程外不上其他课。6个月后进行测验,结果上键盘音乐课的学生在空间时间能力测试中的成绩高于其他各组学生,其中比上计算机课的学生要高出34%。

    对这一令人振奋的结果,科学家们的解释是这样的:儿童出生后大脑不断发育,在不断发育的过程中,环境和经验都不断在神经元(即大脑内传递信息的微小的带电神经细胞)之间形成神经回路和图形。而如果大脑不利用这些神经元,也不在它们之间建立通道,那么它们就会被削减掉。也就是说,儿童所处的环境越丰富多彩,其大脑网络就越发达。显然,丰富多彩的音乐为儿童大脑网络的发达注入了活力。[iv]

    关于音乐教育和其他学科学习成绩的关系,刘沛运用美国的有关统计数据进行了这方面的比较研究,也得出结论:学生学习音乐能提高其语文、数学成绩。学能测验(Scholastic  Aptitude  Test)是由美国教育测验服务中心编制和实施的全美高中学生的标准化测验,内容分语文、数学两部分,主要考学生的词语能力和数学推理能力。参加学能测验的考生须填写问卷,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便是他们是否学过艺术类课程,学过何种课程(包括音乐表演与欣赏、剧作及演剧、美术史与美术欣赏、舞蹈、戏剧欣赏、摄影与电影、美术与设计等八类)及学习年限。在对1987年至1993年共7年的SAT成绩和学生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出了如下几点结论:1、学习过音乐课程学生的语文、数学平均成绩高于全美学能测验考生的语文、数学平均成绩;2、学习过音乐课程的学生的语文、数学平均成绩,均大大高于没有学习过艺术课程学生的语文、数学成绩;3、音乐课程学习的年限愈长,上述优势则表现得愈明显;4、没有学习过音乐课程学生的语文、数学平均成绩,均低于全美学能测验考生的语文、数学平均成绩。[v]

    在国内,虽然像上述这样有说服力的统计分析并不多,但有关音乐教育能提高学习成绩的事例报道也可常在报刊杂志上见到。正因为这样,音乐教育能有效开发学生智力这一观点被许多人所接受,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们对音乐教育的智育功能的片面化、简单化理解。

    一些人认为,学生只要是在学习音乐,其智力就会自然而然地得到发展,学习成绩也会随之得到提高。他们很少去考虑教师应该怎样去教音乐,学生应该怎样去学音乐,也很少去思考音乐教育究竟是在什么样的层面上、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发挥着智育功能的。这样,就难免有人把音乐教育无条件地视为是开发学生智力与提高学习成绩的灵丹妙药,并片面地抱着开发智力和提高成绩的目的去进行音乐教学;在音乐教育过程中又不注意遵循音乐教学的特点和规律,使音乐教学的本身艺术化、审美化;家长们也难免常常听到来自教师或有关权威人士的如此忠告:“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让他学学音乐!”

    应该明确,音乐教育智育功能的发挥是有条件的,这种条件就是,音乐教育必须是独立存在的、审美的、艺术化的音乐教育,而不是智育化的音乐教育。音乐必须是作为一个与科学相对应的领域而不是仅仅作为智育范畴里的一门知识而发挥作用。只有在这种条件下,音乐教育才有可能真正发挥出智育的功能。

    审美的、艺术化的音乐教育的智育功能的发挥,首先表现在像阿恩海姆所指出的,它能有效地提高个体的感知能力和知觉思维能力;也表现在像罗斯彻所指出的,它能改善儿童的空间智力,并维持时间很长;还表现在像戈登·肖博士、弗郎西斯·劳舍尔博士所指出的,它能有效促进儿童大脑产生神经回路和图形,进而提高个体的空间——时间能力。正是这些能力的提高与改善,进一步促进了学生整个智力结构的完善和发展。

    另一方面,我们认为,审美的、艺术化的音乐教育之所以具有智育的功能,主要也不是像有些人所理解的那样是由于音乐这门“知识”能够直接开发学生的智力,而主要是因为它能有效地减轻智育本身对学生身心所施加的压力,从而使智育获得更好的效果。换句话说,除了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和知觉思维能力外,音乐教育主要是通过其对智育所起的平衡作用来发挥智育功能的,或者说,音乐教育是由于有效地遏制住了智育膨胀所造成的学生心智的片面发展来对智育发挥辅助作用的。

    那么,怎样来理解音乐教育对智育的这种平衡作用呢?

    脑生理科学认为,人脑的两个半球具有基本的分工,左半球主要负责抽象思维,俗称“数字脑”,右半球主要负责形象思维,俗称“艺术脑”。20世纪70年代,美国人斯佩里在对人脑两半球施行“分割术”时发现,两侧大脑半球之间有大约20亿根神经纤维相互联系着,它们每秒钟由一侧向另一侧传递着400亿次冲动;同时,两半球之间又存在着一种特殊的“转移机能”,当一侧半球受损时,它的机能可以转移到另一侧半球去。斯佩里的这一发现表明,两个半球的分工只具有相对意义,二者之间的相互支持、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关系相比之下更为重要。就是说,一个半球的长期兴奋和劳累与另一个半球的长期抑制和闲置,不仅不能获得左右脑的协同使用所产生的“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而且还可能使处于长期兴奋状态的半球因过度兴奋而工作效率下降,甚至因过度疲劳而受到损伤;同时也将使长期处于抑制状态的半球趋于迟钝而无法对另一半球起到缓解的作用。

    布莱克斯利指出:由于今天教育严重偏向语言分析,许多学生变得习惯于左脑思维,以至于除了使自己成为“学者”之外无事可做,为此,他呼吁要进行一场教育中的“右脑革命”[vi](即许多人所说的“向右转”)。的确,学生们长期为语文、数学等“主课”所累,左脑正是处于长期兴奋状态和超负荷运行状态,这一方面会导致左脑的工作效率降低,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下降,另一方面则有可能造成对左脑的损伤,最终影响正常的学习与思考。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右脑革命”者的音乐教育发挥出了特有的作用:它使学生的右脑兴奋起来,把大脑的兴奋灶暂时由左脑转移到了右脑,使左脑得到足够的休整而不至于受到损伤;它改善了由于左右脑平衡失调造成的右脑所处的长期抑制状态,使大脑皮质兴奋性增高,同时其传导与储存能力也相应地得以提高,使大脑两半球的优势得到充分的配合和发挥,从而也提高了左脑的工作效率。洛札诺夫经过实验研究得出结论:以优美的音乐使左脑进入抑制状态得到休息后,人的记忆力是通常状况的2.17倍-2.5倍。因此,音乐教育的实施,一方面保护了大脑特别是保护了承担着艰巨学习任务的左脑的健康,另一方面也有效地提高了大脑的工作效率,学生的学习效率也随之得到了提高。

    学生长期为语文、数学等“主课”所累,不仅仅是累了他们的左脑,而且也累了他们身体上同知识学习有关的其他器官(如视觉、听觉器官)。音乐教育同样也可以使这些器官得以适当休整,并通过别的器官的介入与协同作用,使这些器官更加灵敏和适用。比如,学生学习音乐所需投入的生理器官就比其他学科要多,它需要学生眼看、口唱、耳听、脑思、手动、四肢乃至全身运动。各器官的协同活动,不仅使在学习中长期处于工作状态的器官消除疲劳,而且由于有其他器官的协作,学习中使用较频的器官的工作效率也会大有提高。

    上面所述,可以说是音乐教育对学生生理方面受到的来自智育的压力的缓解。与此同时,音乐教育还可以使学生心理方面受到的来自智育的压力得以解放,即音乐教育能使由于片面接受智育而造成的学生心理发展的不平衡趋于平衡。

    智力是一个多维结构,它不仅包含逻辑思维,也包含想象、直觉等形象思维和灵感(顿悟)思维;不仅包含理性概括,也包含直觉综合;不仅包含意识层面,也包含无意识层面;不仅包含科学分析推理,也包含知觉辨别和类似性联想。总之,智力既包括理性的维度,也包括感性的维度。

    智育偏重于理智、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思维的培养,音乐教育则偏重于直觉、想象、灵感、顿悟等感性思维的激发。对于学生心智的发展,学校教育无论是偏重于理性的方面,或者是从理性的方面逃向感性的方面,都不可能获得圆满的教育效果。因为“这两方面支撑着一切知识领域中全部富有成效的学习活动,没有一方的帮助,另一方也就不是完满的”,这两方面“并不各自分离地行使其作用,几乎在每一情形中两者都需要相互配合。因此在教育中,偏重某一面而忽视另外一面或将两者割裂开来,都只会让我们试图使之完满的心灵变得残缺不全。”[vii]不过,就目前情况看,学校教育是理性因素压倒了感性因素,学校教育主要还是一种理性的教育。显然,当学生长时间地从事理性活动时,他们是迫切需要借助感性形象来扩充和开拓他们的全面思维能力的,而且感性形象还能使他们获得一种心理上的调剂,并能平衡和补偿他思维方法的不均衡性。

    由此可见,音乐教育虽然能够促进学生的理性成长,但它的主要任务还是促进学生的感性成长,而且也只有在促进了学生感性成长的前提下,才可能进一步促进学生的理性成长。音乐教育对智育所产生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它能使学生的感性方面与理性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均势,并使这两方面的发展保持相对的平衡,由于二者的平衡同时也是对相互的促进,因此,正是在这种相互的促进之中,音乐教育实现了对学生智力发展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音乐教育作为一种情感教育,它能使学生获得审美的愉悦体验,这种审美情感能够直接牵动学生的理智感,激起他们对科学知识和真理的追求,而这也是智育本身能否取得好的效果的一个基本条件。对此,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viii]

    卡巴列夫斯基说过:科学和艺术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两大基础,为了取得两者的平衡,需要进一步完善我们的学校教育,如果缺乏这种平衡,它就没有资格称为普通教育。同样,学校教育如果只重视智育而忽视音乐教育,不能使学生智力的多维结构得到平衡发展,使学生身心得到协调发展,使学生的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那么,它也就没有资格称为学校教育。

    上面我们分析了音乐教育是如何发挥其智育功能的,从中我们不难看出,音乐教育的智育功能的发挥是间接的,有条件的,它是通过音乐审美教育这一中间环节来实现的。在音乐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只有坚持了音乐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和特殊本质,也就是说,只有当音乐教育真正是作为审美教育而不是作为智育来实施的时候,它才能够使学生的右脑兴奋起来,并使左右脑保持协调发展;它才能够有力地促进学生的感性成长,从而也才可能促进学生的理性成长,并使学生的感性成长和理性成长保持相对平衡。如果我们以为就像科学知识教学那样,在音乐教育中并不需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之中,而只要是让学生接触、掌握了音乐的知识和技能技巧,学生的智力就一定会提高,因而把音乐教育完全纳入到智育的轨道,把音乐仅仅是作为一门智育范畴里的知识而教给学生,并且照搬科学知识教学的方法来教学音乐,那么,我们很可能除了增加学生在智育上的学习负担外,再难有其他正面的收获,从而有可能使得音乐教育既达不到审美育人的目的,也达不到发挥智育功能的目的。



[i]  阿恩海姆著《艺术心理学新论》,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201页。

[ii]  参见刘沛文《音乐与儿童智慧及儿童发展》,载《中国音乐教育》19956期。

[iii]  参见李并伲文《音乐教育与儿童大脑发育》,载《中国音乐教育》19985期。

[iv]  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尽管实验结果是有说服力的,但《华盛顿邮报》的这篇文章在结尾处仍没有忘记

   提醒我们:“有很多理由让我们给儿童教授音乐,提高大脑功能只是其中一个理由。如果这个理由成了

   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那会是令人遗憾的。”

[v]  参见刘沛文《音乐与儿童智慧及儿童发展》,载《中国音乐教育》19956期。

[vi]  参见刘仲林著《跨学科教育论》,河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10页。

[vii]  阿恩海姆著《艺术心理学新论》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14页、35页。

[viii] 《列宁全集》第20卷,第394页。

 

[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博士。长沙  410012]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理论成果的研究借鉴与在一定范围内的实验研究,从理论上弄清楚艺术教育与儿童智力开发的相关性、艺术教育影响儿童智力发展的成因,为艺术教育能有效促进儿童智力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探讨能真正促进儿童智力发展的艺术教育的基本教学原则,构建有利于儿童智力发展的艺术教育模式。

本课题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澄清目前人们在艺术教育与儿童智力开发关系上存在的诸多认识误区,用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可信的实验结果证明:并不是所有的艺术教育都能有效开发儿童智力,违背艺术教育自身规律的非审美教育只会阻碍儿童的智力发展。因此,构建有利于儿童智力发展的艺术教育新模式无疑是本课题应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课题在以下方面有一定创新:首先,课题本身在国内尚无人系统研究;其次,国外虽有相关研究成果,但本课题的研究角度不同,研究的着重点不同,国外研究主要从心理学、脑科学的角度探讨艺术教育为什么能开发儿童智力,本课题研究则主要从教育学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而且将进一步探讨艺术教育究竟怎样才能开发儿童智力;再次,在研究方法上做到了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的紧密结合。

本课题研究步骤:收集相关资料----学习研究并撰写论文----设计实验方案----实验与分析----撰写论文----结题。

 

 

著作类:专著《艺术教育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12月出版;专著《琴歌舞笔》,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4月出版;专著《艺术教育》(《教育新概念丛书》之一),教育科学出版社即将出版。

论文类:“关于艺术教育功能的思考”,《中国音乐教育》19983期;“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及改革

        思路”,《音乐探索》19992期;“实施素质教育,艺术教育应澄清的几个问题”,《中国音乐教

        育》19994期;“音乐为什么能够开发右脑”,《中国音乐教育》19996期;“我国中小学音

        乐教育内在的问题”,《人民音乐》199912期;“中小学生音乐素质现状管窥”,《中国音乐教

        育》20001期;“美育期待:科学表述与具体实施”,《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期;“音乐

        教育,为减负撑起一片蓝天”,《中国音乐教育》20004期;“关于中小学音乐教材改革的几点

        思考”,《人民音乐》20006期;“当前艺术教育的五件大事”,《中国美术教育》20003期;

       “新中国普通学校音乐教育50年”,《音乐研究》20004期;“艺术教育三题”,《中国教育学刊》

        20006期。

 

文章录入:赵洪啸    责任编辑:赵洪啸 
  • 上一篇文章: 新中国普通学校艺术教育回眸(1949-1999)

  • 下一篇文章: 音乐教育创造性价值的美学诠释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