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活动名称 |
活动时间 |
活动内容 |
活动目的 |
1 |
欣赏音乐名片 |
10、16周 |
音乐剧《猫》的欣赏 刘欢2004演唱会欣赏 |
加强学生对音乐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审美能力。 |
2 |
民歌知识与演唱比赛 |
第5周 |
组织教学班级民歌比赛 |
加强学生对本民族音乐的热爱。 |
您现在的位置: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 文章中心 >> 音乐教学论文 >> 高校音乐教育论文 >> 文章正文 |
|
||||||||||||||||||||||||||||||||||||||||||||||||||||||||||||||||||||||||||||||||||||||||||||||||||||
非音乐专业院校《大学音乐欣赏》教学大纲参考 | ||||||||||||||||||||||||||||||||||||||||||||||||||||||||||||||||||||||||||||||||||||||||||||||||||||
作者:叶辛 文章来源:洪啸音乐教育论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4-25 | ||||||||||||||||||||||||||||||||||||||||||||||||||||||||||||||||||||||||||||||||||||||||||||||||||||
一、本课程性质及与其他课程的分工与联系 本课程是信息技术系、英语系必修课之一,是一门音乐综合课程,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前导课,从音乐语言、民歌、器乐、声乐等方面进行一般性介绍,目的是提高学生基本素质。在教学活动中配合大量音乐课外活动,包括欣赏音乐电影、以及民歌竞赛等等。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一)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 本课程起着引导学生进入音乐殿堂之门和培养高尚品德、开发智力、提高欣赏能力的作用。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教与学,使学生了解音乐的背景和理解音乐语言、掌握音乐的基本规律,通过学习初步解决学生对音乐欣赏困难的问题,为以后继续学习音乐课程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鉴赏音乐,提高人文素质,提高自身对真善美的认识,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成为一名合格公民。 三、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体系 (一)教学内容 第一章 音乐欣赏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 音乐语言的内部结构 第二节 音乐语言的特殊性 第三节 怎样欣赏音乐 重点:音乐语言的基本要素。 难点:语言。 第二章声乐艺术 了解声乐艺术的发展原理及西方声乐艺术,掌握声乐作品体裁。 重点:声乐作品的表演。 难点:实践。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第三章民歌(12学时) 理解民歌的概念,了解民歌的形式,掌握民歌的体裁。 第一节 中国民歌 第二节 外国民歌 重点:民歌的基本特征,民歌的体裁及欣赏。 难点:欣赏。 第三章 中国曲艺和戏曲 第一节曲艺音乐的形成和发展及曲种欣赏 第二节戏曲音乐的形成和发展及曲种欣赏 重点;大鼓和弹词的特征风格、京剧的欣赏 难点:曲艺和戏曲曲种的辨析 第四章 中外乐器介绍及器乐作品欣赏 了解中外乐器,区分各种乐器音色,掌握中国乐器的色彩。 第一节 中国民族乐器 第二节 西洋乐器 第三节 管弦乐欣赏及乐器在乐队中的地位与作用 重点:吹奏乐器及曲目欣赏、弹奏乐器及曲目欣赏、拉奏乐器及曲目欣赏、打击乐器 、木管乐器、铜管乐器、打击乐器、弓弦乐器、弹弦乐器、键盘乐器。 难点:实际操作、弓弦乐器。 第五章 中外流行音乐欣赏 第一节 流行音乐概括 一、流行音乐的概况 二、流行音乐的起源 第二节 流行音乐的流派及特点 一、19世纪的流行音乐形式及特点 二、20世纪40年代以前流行音乐形式及特点 三、50年代以来的流行音乐形式及特点 第三节 流行音乐对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影响 第四节 现代通俗名曲欣赏 (二)教学体系 (一)课堂讲授: 音乐欣赏是一门抽象思维很强的课程,因此,在教学中对音乐语言要进行必要的讲授 、分析和示范。因此,要求学生注意文学语言、美术语言的运用,通过形象语言,唤起学生对美的追求,加强学生的想象和形象思维,提高学生的领悟能力,对美的感受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手段和方法: 在课堂讲授中,采用音响设备和投影设备,必要时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音乐中的术语用原文标注。再者,当今的音乐发展速度很快,需及时补充新的教学内容注视当今音乐新动向,达到提高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三)自学安排:自学部分占全部内容的30%,包括民歌、西方音乐史、音乐基础乐理、民族乐器。 (四)作业形式:阅读书籍和欣赏曲目。 (三)课外教学活动的安排
四、 学时分配 本课程每周2学时,分为18个教学周,共计36学时。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并配合学生讨论。详细分配见下表:
五. 课程考核 本课程的考核分为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两项。平时成绩主要根据学生的出勤率、参加活动情况和完成作业情况,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配合教学内容布置作业,占总成绩的30%。期末成绩即期末考试的成绩,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对综合问题的分析能力,占总成绩的70% 六. 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本课程教材为《大学生音乐知识与欣赏》(清华大学出版社 艺术教研室主编) 教学参考书为以下书目: 《音乐欣赏》 高等教育出版社 王建欣主编 《大学音乐》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江柏安主编 《光天化日下的流行》 人民音乐出版社 金兆钧主编 |
||||||||||||||||||||||||||||||||||||||||||||||||||||||||||||||||||||||||||||||||||||||||||||||||||||
文章录入:赵洪啸 责任编辑:赵洪啸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
转载或者转贴本站资料,必须注明出处并知会站长。如有著作权的疑问,请和站长联系。本站欢迎一切与本站栏目相符的投稿。投稿信箱9xx@163.com来稿必复。 站长:赵洪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