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山东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上图:李叔同像
内容摘要:中国近代艺术歌曲自上个世纪初诞生到20、30年代形成了中国近代音乐史上艺术歌曲创作的繁荣时期。而学堂乐歌特别是以李叔同编创的乐歌则可以看作是近代艺术歌曲的萌芽阶段,本文分别从歌词、作曲技法、审美品格等方面论述了李叔同的乐歌对于艺术歌曲的准备作用。 关键词:艺术歌曲;学堂乐歌;萌芽阶段;乐歌创作;李叔同 中图分类号: J609.2 文献标识码: A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近代音乐史上出现了种极为重要的音乐体裁——艺术歌曲。它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通过肖友梅、黄自、赵元任等作曲家们的创作与探索,在20、30年代形成了中国近代音乐史上艺术歌曲创作的繁荣时期。这个时期创作的艺术歌曲格调清新、意境隽永,具有精致的结构、美妙的旋律、鲜活的音乐形象及音乐语言与诗歌语言浑然于一体等特点,并表现出鲜明的民族性与强烈的时代性。这标志着近代作曲家在继承传统音乐的基础上逐渐走向专业创作的道路。由此,中国近代音乐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的诞生一方面是受西方艺术歌曲的影响,而另一方而应归功于中国的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时期也是音乐文化、文学诗歌等艺术活动大为活跃的时期,出现了多种不同内容、风格的新诗歌。这为中国近现代音乐文化的兴盛发展、为艺术歌曲的诞生提供了背景条件。然而我们如果再追溯下去可以发现,从学堂乐歌特别是李叔同编创的乐歌已露出近代艺术歌曲萌芽的端倪。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等资产阶级革命派,强调在学校设乐歌课的必要。清政府被迫于1907年颁布学堂章程,承认了乐歌课的开设,学堂乐歌就是为当时开设的音乐(当时称唱歌活乐歌)课或为学生歌唱而编创的歌曲。 乐歌题材非常广泛,有反封建、鼓吹民主革命的;有号召民族觉醒、振兴中华的;有倡言破除迷信、兴办实业的等等。总之,大部分是反映当时中国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要求学习欧美科学文明,实现“富国强兵”以及“救亡图存”等民主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政治要求。 当时的学堂乐歌只有极少数是自创曲调,绝大多数时旧曲填词。由于从事学堂乐歌编写的作者们懂得的专业作曲技法极少,有的乐歌不能准确地把握曲调与歌词的关系,词句句法不很统一;有的乐歌词意与曲调的风格特点不相吻合,有些强拉硬配的感觉。但除了上述的情况外,学堂乐歌中仍然有一些注重曲调的流畅优美,文辞的生动秀丽,以及在艺术形象和声调音韵上歌词与曲调完美结合,带有艺术歌曲性质的抒情歌曲。其中李叔同编创的学堂乐歌就是非常突出的代表,他的乐歌演唱方式多样,不少歌曲还配有钢琴伴奏谱,作品的形式结构也比较复杂、完整,显示了他在音乐、诗词方面所具有的丰富修养和较高的艺术水平,这些乐歌可以说是近代艺术歌曲的雏形。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征: 第一,从歌词上看,艺术歌曲歌词大多采用著名诗歌,侧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注重音乐性和文学性的统一。“艺术歌曲是作为室内音乐会目的而创作的歌曲,以区别于民歌和流行歌曲,它在传统上是为诗歌谱写的音乐,歌词具有很强的文学性”。[1] (p61)李叔同早期选曲配词而成的乐歌很多采自中国古体诗词,比如欧阳修的《阮郎归》、岑参的《送出师西征》、李白的《清平调》等。《送别》是人们最熟悉的一首李叔同的学堂乐歌,甚至被当作他的代表作,但是此曲的原作者是美国人J •P•奥德威,歌曲的原名叫《梦见家和母亲》,日本歌词作家犬童球溪曾采用它的旋律填写了《旅愁》。如今此曲的原作者和其他借用者早已被人们遗忘,李叔同采用《梦》的曲调填词而成的《送别》至今还在传唱,其中很大部分原因得益于歌词:“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乱。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歌词明显带有中国古代旧体诗词的痕迹,遣词造句优美、典雅而又带着淡淡的哀伤和对于人生的感怀,韵味含蓄隽永,歌词既蕴含着中国文化的传统审美意识,又与原曲配合的极其贴切,简直天衣无缝。《送别》虽然是填词而不是原创作品,但是李叔同采用文学性较强的诗歌,细致入微地刻画出诗的意境,而且和曲调配合得十分妥帖,这些都体现出艺术歌曲的特点。 《春游》、《留别》、《早秋》则是他为数不多作词作曲中的几首作品,虽然数量不多,但是我们仍然能从中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修养。比如《春游》中的歌词:“春风吹面薄于纱,春人妆束淡于画,游春人在画中行,万花飞舞春人下。梨花淡白菜花黄,柳花委地芥花香,莺啼陌上人归去,花外疏钟送夕阳。”这是一首优美的七言诗,和李叔同其他的作品不同,这首诗节奏明快,文辞生动而又有韵味,令人回味无穷,特别是结尾“莺啼陌上人归去,花外疏钟送夕阳”,“游人、飞花、莺啼、钟声、夕阳”这些都是古典诗词常用的景象,寥寥数语,便描绘了一幅如画的美景,让我们如同身临其境,一时不知身在何处。 第二,从作曲技法上看,艺术歌曲的曲调表现力强,旋律优美典雅,音乐形象准确而鲜明,而且伴奏占有重要地位,琴声与人声完美地融为一体,共同创造着歌唱的音乐形象。这就要求艺术歌曲的表现手段及作曲技法相对比较复杂。李叔同是中国音乐史上采用西洋作曲技法的第一批音乐家,有的歌曲还有钢琴伴奏的五线谱,他从选曲填(配)词发展到真正的作词作曲,实现了音乐作曲创作质的飞跃,并且创作出不少影响深远的重要作品,包括上文提到的《春游》、《留别》、《西湖》等。这些歌曲旋律起伏流畅,委婉动听,特别是《春游》一曲,这是一首三部合唱曲。李叔同在乐歌中广泛使合唱这一多声手段配乐歌,有助于唤起理性的作曲思维,增强乐歌的音乐表现力和艺术性,如《春游》、《采莲》、《西湖》(三部合唱)、《春夜》(齐唱与二部合唱)、《莺》、《归燕》(四部合唱)。说明李叔同有意识地强调多声部的表现力,并注意不同声区和音色的对比变化。《春游》这首合唱曲旋律很流畅,采用节奏明快的八六拍,与生动优美的歌词配合的非常贴切。音乐曲式结构上清晰、方整、均衡,和声进行规整而又干净利落,和声编配在以dou、mi、sol为骨干音的基础上变化发展,以三度、六度为主,严谨、和谐,颇具西洋古典风格,使人们可以从中看到某些德奥艺术歌曲的缩影。虽然他编创的乐歌在技巧上有的地方也显露出稚嫩,但也在作品中体现出了一定的词曲结合、音乐结构、音乐主题,以及刻画意境、情景等形式手段的初步运用,这在那个时期那种情况下,与当时旨在鼓动教育,大都以直白通俗以至不免粗率为特点的乐歌相比,形成了其鲜明的个人特色,实为难能可贵,更重要的是对以后艺术歌曲发展起到的深远影响。 第三,从艺术审美品格上看,艺术歌曲追求更高的境界和独特的神韵,在表现上比较自由,崇尚个性、感情的自由抒发,着重于细致入微地刻画人物的内心活动,表现人类最复杂、最微妙的情感体验。这些艺术歌曲或是直抒胸臆,细致地表达各种微妙的情感,或是寄情山水,在大自然中寻求心灵的安慰。李叔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寄托内心真实直朴的感受,比如《春游》、《西湖》;通过对人生的感悟领会,寄寓深刻的生命哲理,比如《晚钟》、《落花》;通过离别思乡的情怀,抒发人生艰辛坎坷的真实体验,比如《送别》、《忆儿时》。这些借景抒情、寄情寓理的手法摆脱了群众歌曲式的直呼口号手法与喧泄情绪,从容地升华出对祖国的热爱,对人生的眷恋,从而使他的乐歌更具艺术感染力。而恰恰正是由于这一点,使得他的这些乐歌在艺术的审美品格上要远远超过同时期的其他同类作品。当时的各派爱国人士,由于长期受儒家“经世致用”思想的浸润,都认为开设乐歌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唤起民众(主要指青少年)的爱国热情,以达到“救国强民”、“富国强兵”的目的。学堂乐歌这个本来应是主要作为向青少年进行美育和普及音乐知识的普通音乐教育,却由于其特殊的历史时期和出于对灾难深重祖国的忧患意识,担负了大大超过其原有使命的负荷。这场我们自觉的吸收西方音乐的音乐启蒙运动,承载了太多国人民族拯救的情结。人们在创作学堂乐歌时更多考虑的是试图以“乐歌”来改变国民的精神、以“乐歌”来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不是关于音乐在美学上的作用。而上述他编创的一些乐歌则与其他人所编写的偏重于思想道德灌输的乐歌有明显不同,就是比较强调学校歌曲也必须具有艺术审美价值。 李叔同的一些乐歌,曾被学者认为是带有伤感、消极情绪,曲调偏于低沉等,这些见解有一定的道理但也有片面性。根据当时李叔同的心路历程,此时他已有了皈依之心,在作品中不免流露出伤怀惆怅的情绪。但是我们也可以理解为这是他对于人生、生命的一种思索、一种感悟,这也是一种哲理、一种境界,所以这要看从什么角度出发。《送别》歌词也充满着忧伤的情绪,但不能不承认它是一首优秀的学堂乐歌。此外,与同时期的作品相比,李叔同的乐歌继承了中国音乐审美传统习惯,追求恬淡、简静、清和,从而达到深邃的意境。比如《落花》、《晚钟》、《送别》等,钱仁康先生曾指出《送别》的歌词里至少表达了四层意思:离情别意、缺陷美、晚睛、世事无常。[2] (p1)这就是《送别》总体体现的意境美。 结语:这些艺术上的突出特点,使李叔同乐歌的艺术水平和艺术成就明显地超出当时一般乐歌。尽管他的作品比例很少,但这些作品却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最受国人所接受和欢迎的。这种早期带有实践性的歌曲编创尝试,为以后艺术歌曲的诞生和繁荣做出了技术上和精神上的准备,可称为我国近代艺术歌曲的萌芽。
注释: [1] The New Harvard Dictionary of Music [Z].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London, England, 1986. p61 [2] 钱仁康.《学堂乐歌考源》[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前言. p1 参考书目: [1] The New Harvard Dictionary of Music [Z].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London, England, 1986 [2] 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2年(第二次修订版) [3] 钱仁康《学堂乐歌考源》[M]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 [4] 杨雁行 “论李叔同‘学堂乐歌’的艺术特点” [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 [5] 杨柳成 “从《送别》看学堂乐歌中的人文精神” [J]《艺术探索》2004年第6期 [6] 陈净野“论李叔同任教杭州时的学堂乐歌创作” [J]《嘉兴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7]崔擎、张奕峥“浅谈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艺术歌曲” [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11期 Li Shutong’s school song——Chinese modern times art song preparation and budding stage Abstract:China's latter-day art song birth on the beginning of last century had achieved prosper in 20, 30's in the Chinese modern times music history, while the school song especially Li shutong’s school song may be regard as its budding stage. This article elaborated preparation function of school songs composed by Li Shutong toward artistic song respectively from some aspects such as lyrics, composing music technique and esthetics. Key words:Art song;School song;budding stages;composing of school song; Li Shuto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