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 文章中心 >> 音乐教育专家专栏区 >> 谢嘉幸音乐教育文选 >> 文章正文
让每一个学生都会唱自己家乡的歌            【字体:
让每一个学生都会唱自己家乡的歌
作者:谢嘉幸    文章来源: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3-18

让每一个学生都会唱自己家乡的歌

关键词:知识时代  音乐文化资源  多元文化  活性文本 音乐教育的基础结构

这似乎是一句太平白的话,平白到几乎没有资格作为一篇论文的题目,然而笔者偏偏有一种冲动,想将它作为正而八经的哲学命题来加以阐述。这种冲动的理由首先是因为这句话表达的意思很清楚,要求也很具体,每个从事具体教学的音乐教师一看就能明白,一看就明确自己还可以或者应该去做什么;其次,这句话点出了一种长期来存在的奇怪现象,就是许多学生根本就不会唱自己家乡的歌,而更令人奇怪的是,对于这种文化上的缺失,我们的神经似乎长期处在一种麻木的状态。再次,让每一个学生都会唱自己家乡的歌,可以是一种愿望,也可以是一种要求,但这种愿望并不具有排它性,因为这一命题是开放的。正如我们说,让每一个学生都会说家乡话,但这一点也没有排斥学生学普通话,学外语一样。当然,或许有人要问,那么为什么每一个学生都必须会唱家乡的歌呢?怎样才能使每一个学生都会唱,都喜欢唱自己家乡的歌呢?本文正想以这样一些疑问为起点,来展开讨论。

一、      为什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会唱家乡的歌

 

1、知识时代突显音乐文化资源的意义

    这首先是一个和时代相联系的问题,也是一个和个性创造力是否可持续发展相联系的问题。当然,要获得对这一问题的较为深刻的认识,还得从我们这个时代谈起。

     我们处在什么样的时代

我们正处在一个急剧转变的时代,正处在一个由工业文明向着知识文明转变的历史关口,这一转变的深刻意义,甚至连“跨世纪”,“进入新世纪”的概念,都是无法涵盖的。这一正在到来时代,或被称为后工业时代,或被称为后现代,或被称为信息时代,或被称为知识时代。从以下知识时代中知识经济的含义里,我们能够感受到这一时代的变化将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强大冲击力。

    知识经济本质的特征是高技术经济、高智力经济,它不同于以传统工业支柱、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传统经济模式。在知识经济中,知识已不是经济增长的“外生变量”,而是经济增长的内在的核心因素。

知识经济有几个主要特征:

    ①知识化,知识经济的发展主要靠知识和智力。因此,掌握现代知识,并具有创新、创造和运用能力的人成为知识经济中的主力军,财富的再定义和利益的再分配取决于拥有的信息、知识、智力和创造力。

    ②信息化。有人曾把石油比作工业经济发动机的燃料,而信息则是知识经济发动机的燃料。信息技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主要产业,在工业社会里,人们谈论发电机、铁路、生产水流线;在知识经济社会中,我们熟悉半导体、芯片、光盘和计算机。

    ③网络化。网络一直是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标志,工业经济的最重要的基础是公路网、电网、铁路网和电话网;而高速、互动、传递信息、共享知识的新一代网络构成了知识经济的基础设施。目前全球互联网的用户已有近千万,据预计十五年内将有十亿人使用互联网。网络的特性将是一个给企业带来无限商机、庞大的全球性信息市场。

    ④商业资本无形化。知识经济是以列形资产投入为主的经济。知识、资产的投入起决定性的作用。这与传统工业经济需要大量资金、设备、原材料等有形资产有很大的不同。

    ⑤知识资本化。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将成为分配的主要依据之一。

    ⑥经济发展可持续化。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其主要生产要素是知识、智力和人的创造力,可以重复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其价值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而较少消耗自然资源,不仅如此,还能开发新的沿未利用的自然资源未取代已近耗尽的稀缺自然资源。因此,知识经济是促进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⑦现实虚拟化。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经济活动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加强,使空间变小,世界成为“地球村”。同时,又使空间扩大了,除物理空间外,多了媒体空间,通过信息处理可以虚拟市场、虚拟现实,如虚拟银行等。

    ⑧产品软性化。在知识经济中软件产品的比例大大增加,其本身不仅可作为一个产业,而且以前的传统产品也可以通过增加软件装置以提高知识含量,知识经济的软性化的特点还表现在企业组织形式和生产方式的柔性化方面。

⑨全球经济一体化。知识经济是世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经济。知识无国界,以知识为主要经济资源的知识经济必然成为全球性的经济活动,在知识经济的时代,任何国家不可能在所有的高新技术领域全面领先,必须相互补充、相互协作,这就必然促进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精神文化资源概念的产生

那么有的老师可能要问,这种变化和我们的讨论议题有什么关系呢?在工业文明中,我们有一个很重要的命题——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化的各种因素(当然包含音乐)都属于上层建筑,上层建筑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这就产生了一种传统音乐是农业文明的产物,工业文明的标志是听交响乐的观点,在音乐教育界有一句名言,那就是“日本的现代化是以日本农民会欣赏贝多芬为标志的”,在这种观点的指导下,传统音乐的消失,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被认为是不足为惜。虽然在工业文明中也提倡人的解放,但工业文明本质上关心的只是物,物质的增长。

    但知识文明的到来使人类的观念有了根本性的变化,首先是资源的观念变了,工业文明关心的是物质资源——石油、煤等,而知识文明关心的是精神资源,关心一切人类的创造物,这样原来在工业文明中仅处于从属地位的“上层建筑”,一夜之间就变成了推动经济发展的燃料和原动力,在工业文明中处于伴随经济发展变化或自然消亡的“文化”,就便成了需要大力加以保护,挖掘和开发的精神资源,

知识文明当然要高度重视人的健康与富有创造力的全面发展,但这首先是建立在对文化传统的保护和继承基础上,知识文明首先重视一切人的创造物。有的学者认为创造力的发展同样也是知识文明的重要标志,这是不错的,但创造不可能凭空,正如工业不可能离开物质资源一样,知识时代的创造也离不开精神文化资源。文化资源的概念现在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到了,例如目前云南省就提出了“建设丰富民族文化资源大省”的宏伟目标。

 

2、多元文化概念的意义

  

 ⑴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地球正在变小,地球村正在形成,全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不可避免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对于这样一个进程,人们的态度可以是两样的,一种态度认为,既然一体化的进程不可避免,文化的模式就是一个趋同的过程,但这显然是一个工业文明的观点,在知识文明中,差异才是信息,民族文化特征,多元的文化概念,才是个性创造力可持续发展,社会创造力发展的基本源泉。人类越是需要接受外来文化,就越是要强化和挖掘自己的文化,越是民族的,也才可能是越是世界的。正如个人与他人的交往,如果缺乏个性,他怎么能够对他人有价值,引起他人的兴趣呢?国家民族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如果你的产品要打到世界上去,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是站不住的。

    音乐作为文化的重要因素,当然也就具有了文化资源的重要意义。在当代世界的教育改革潮流中,民族文化作为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引起各国教育领域的高度重视,寻求本文化资源成为各国家、各民族谋求生存、促进发展的基本国策,民族音乐文化传统在这样的背景下也被提到了作为本文化重要资源的高度。重视本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已成为近年来国际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但在工业文明观念指导下的、本世纪以来的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一直受到西方音乐的较大影响,民族音乐文化的观念一直未能在音乐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实际的教材中得到基础性和系统性的体现,因此建立民族音乐文化观念,加强学校音乐教育的民族音乐文化基础,是学校音乐教育一个非常迫切的任务。而要认识这一任务的紧迫性,就必须搞清民族性与世界性究竟应是什么样一种关系。

    ⑵作为民族文化中最宝贵组成部分的音乐

音乐从来都被各民族视为是自身民族最宝贵的文化财富,一个民族的音乐所内涵的情感和精神,往往就是这个民族的灵魂和思想,是这个民族智慧的发源地。因此音乐除了极富人类共性的一面,还体现了各民族文化极富个性的一面。这就是音乐独具魅力之所在!有人常说,音乐是文化的灵魂,音乐是民族的血脉,音乐展示的是文化恢弘的气势,记录的是人群的喜怒悲欢,音乐寄托的是民族绵绵的情思,铸造的是一方热土的理想与梦幻。音乐是什么?当然从理论上说,音乐是一种文化现象,通过音乐我们可以感受一种文化,进而去了解一种文化,反之,通过文化,我们才可能真正地去体验一种音乐,整体地去认识一种音乐;音乐又是一种能够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音响和时间的艺术,人类通过自己的音乐与自己的文化建立了密切的联系。

美国音乐教育哲学家雷默先生曾经说过,我们必须帮助我们的学生感觉到他们的文化方式是通过音乐表达的。在美国,美籍非洲人所存在的那个文化群组就是美国众多文化群组中的一个特殊的文化群组。美籍非洲人正像土著美国或美籍西班牙人、美籍爱尔兰人或美籍华人,他们都是美国人,因此他们分享一个把他们团结在一起的共同文化。但同时,他们也分享一种把他们分开的特殊文化。美籍非洲人经常把他们以非洲与美洲为背景的特殊音乐称作“灵魂音乐”。这种音乐是如此深地进入他们的身心,以至触动了他们的灵魂──他们才对自己有最深的感觉。

每种文化──不仅仅是非洲文化──有它的“灵魂音乐”。中国学生也需要分享中国音乐文化所赋予的灵魂:正如任何其它文化需要它的灵魂一样。如果一种文化一开始就丧失了表达它的个性──它的性格──的音乐,那么一开始它就可能丧失了它们的个性──它的“灵魂”,这将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雷默先生的这一席话是足以促使我们去思考的,如果你是一名音乐教师,那么你不仅要教给你的学生共享全人类的音乐,还要帮助学生去了解中国音乐之所以成为中国音乐的特殊方式,寻找中华民族(或许已经失落?)的灵魂,体验中国人感受生活、感悟世界的方式,并因此增添学生参与世界事务,参与生活的意识和个性。当我们正在我们的文化中教授音乐时,我们应该向我们的学生强调并解释清楚音乐在哪些方面捕捉了中国人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我们作为中国人是如何感受生活的。要做到这点,你就必须超越所有的音乐技术技能和音乐技巧,这样才能触到每个人的灵魂──即每个人的最深的内心情感,达到这样的层次,在这个层次中你超越了世界上所有其它的音乐,唯有中国这一特殊文化中的音乐才能够最深地触动你的灵魂。

文化对一个人的存在是具有全息意义的,对于民族音乐的了解,有如对于民族语言的了解一样,时代越是要求每一个人需要接受全人类的知识,民族的文化境界对他未来的创新生活越是重要。任何真正伟大的文化艺术创造,无不根植于本民族丰厚的精神土壤。而民族音乐,家乡的歌,正是本民族精神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

⑶多元音乐文化交流的意义

    随着人们对音乐与文化这种深层关系的认识的日益深入,多元文化的音乐交流也就逐渐显得重要起来。通过音乐我们可以感受一种文化,进而去了解一种文化;反之,通过文化,我们才可能真正地去体验一种音乐,整体地去认识一种音乐。人类的音乐不仅各具鲜明的民族个性,还具有全人类最共通的基础,因此音乐还是我们感受不同文化的方便之路,我们这辈子可能无法达到对所有不同语言的理解,我们却可以共同欣赏所有不同文化的音乐。

就象你初次和一个外国友人相处,你们都不懂对方的语言,你们无言以对,那是多么尴尬呀!但是这决不意味着毫无交流的可能,眼神手势所传递的情感,透出灵性而动人的容貌,都显示这种交流在进行着。这时如果哪一方先唱起歌来,随后大家都和着乐拍,我们会立刻感到人类之间非常接近!而如果我们都会唱代表自己民族文化的歌,唱自己家乡的歌,而如果我们又对能代表不同文化的音乐有所了解,我们就能进一步通过音乐来相互认识!1977年人类将最能代表地球信息的的光盘送入宇宙太空,去寻觅人类的知音。这张光盘上足有四分之三录制的是世界各民族的音乐!可见音乐在文化中具有多么重要的地位(其余四分之一是图片和语言)!

多元音乐文化交流不仅仅是吸收有利于自身发展之丰富营养的文化需求,也是认识自我的需求,正如笔者曾经说过的“不和女人接触的男人,不知道自己是男人,不和外国人接触的中国人,不知道自己是中国人,同理, 不开放自己的文化,也不可能真正了解自己的文化”,开放交流,不仅仅是为了了解他人,也是为了认识自己。

     更进一步说,音乐文化是在交流当中发展的,但这种交流虽然包含了相互吸收的过程,本质上却是一种交合而非溶合,交合的结果是使不同的音乐文化各自保留和发展自己的特色,而溶合却使所有音乐文化趋同且丧失个性。因此交流意味着开放与寻根的统一,强化自我与吸收他人的统一。

    ⑷音乐不可或缺的语义性在特定文化内的交流中产生

还给音乐一点语义性,这很可能是一句非常重要的话,音乐家的创造再曲折,音乐家的探索不管在艺术感觉领域中走得有多远,都只能是一种表达──带着交流的愿望并希望达到交流的目的,这不可避免地使音乐具有语义性,毫无疑问,艺术创造是需要创新的,音乐也一样,任何时代都需要有时代的心声和新声,但这并不能摆脱音乐最基本的功能——语义交流。而语义交流同时带出了两个重要的结论,一是音乐的价值由特定的文化语义交流所限定,二是正是这种限定保证了音乐样式的多样化发展,保证了人类音乐文化的极大丰富。

音乐的语义,是在音乐文化三个层面的不同作用底下产生的。我国古代的哲人用意、象、言很精辟地概括了文化的三个层面。人类的文化创造,是意显现为象,象著明为言的过程。音乐作为文化的存在方式,正是由这三个基本层面的相互支持而存在于一个特定的社会中:

意识层体现为特定文化心理在特定历史时期对特定存在环境的感受意识和观念,古人称之为意;

行为层则是这种意识观念反应的直接表现,古人称之为象;

而形态层则是这种直接表现所凝聚的各种符号系统,古人称之为言。

作为文化的一般形态,音乐活动的全部过程,符合文化创造的一般规律:意体现为象,立象以尽意;象凝聚为言,立言以明象;而言又作用于意,言传而意会,全过程形成对意的放大与传播(下图):

  

                    观念层(意)

 

 


 

           行为层(象)         形态层(言)

 

作为特殊的文化形态,音乐又是一种特殊的符号系统(特殊的言):乐音、乐器、乐谱;有着特殊的行为(特殊的象):音乐活动、舞蹈、戏曲,与特殊的意识方式(特殊的意):音乐的体验和观念。

作为特殊的社会文化存在方式,音乐的千姿百态,首先在观念层面上体现出来,由于音乐观念上的不同,各种文化中音乐的功用是很不一样的。因此,对于音乐的认识,首先就应该从不同文化的音乐观念开始。这也很象对于语言的认识,因为音乐首先是各民族内部进行交流的另一种“语言”。更与我们认为天经地义、决不可能出现差错的“音乐”概念本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理解也是很不相同的。例如非洲的一些民族不能理解没有舞蹈的音乐,而另一些民族中甚至根本没有“音乐”这一个概念,他们仅仅谈论歌唱、诗歌、舞蹈、仪式和赞美诗。在阿拉伯语中,“音乐”( Muciqa)仅仅指的是世俗的器乐,而在穆斯林宗教理论中,演奏这种非宗教的器乐被认为对公众道德具有潜在的威胁,是某种具有令人沉迷的东西。他们从来不把崇高的祈祷吟诵和唱诗歌当成“音乐”,因此如果我们把他们的祈祷吟诵活动称为“音乐”,他们会觉得很不安的。这里当然应该提醒读者,以上提到的非洲等民族对音乐的不同定义,决不意味着他们对音乐理解的落后,而是由于音乐在他们文化中的特殊定义与功能所致。

因此,这就象语言一样,我们很难说那一种语言是先进的,那一种语言是落后的。本世纪初国人中也有非常激进的仁人志士提出要废除汉语,而到了世纪末当电子技术发展到前人根本无法想象的地步时,汉字不仅在输入之敏捷方面让西文望尘莫及,而由此进一步发现每一个汉字高浓度信息含量的独特魅力,对启迪智慧的无限潜能,更令西人惊呼甚而自叹弗如。这当然也绝无一丁点夸耀汉字比西语高明的意思,而是说明在文化方面来不得半点厚此薄彼、妄自菲薄,尤其在这个全世界各文化要相互依存和互补才发展的时代。

当然,在同样一个社会中,不同人群喜欢不同音乐的这一事实,恐怕更能说明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起着不同的交流作用。而更重要的是我们决不能简单地去认为那一个民族的音乐先进那一个民族的音乐落后;或者说那一个乐种高级,哪一个乐种低级;因为不同的音乐在不同的民族文化在不同的社会阶层甚至在一个人的不同的生活空间当中都会有其独特的作用。

光是从观念和功能角度来看待音乐,就足以使我们感到玲琅满目、应接不暇了。如果再结合不同的音乐行为和不同的音乐形态,我们对音乐的认识就会更加丰富和全面。当然在本章展开多元音乐文化的讨论之前,至少有一点是已经被我们所认识的:

即人类的音乐文化确实是不断发展的,但这只能从不断地丰富和不断地多样化来理解,从音乐内在的语义转型──即特定时代要有特定音乐来反映其特定的精神面貌──来理解。而不能从认为某种音乐先进、某种音乐落后的角度来理解,因为音乐内涵的丰富性绝对不可能由单方面的阐释能够完成的。这样,我们才能通过不同的音乐来跨越时空感受不同时代和不同民族的情感及精神世界。

在一个人的气质和性格中,情感特征是占有很重要位置的,不仅如此,情感还对人的创造力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相比之下,过去我们所认为最重要的智力因素,在对人的创造力的贡献反而不及情感因素,心理学家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了这一点。正因如此,“情商”这个非常时髦的词汇,最近一段来被观察到频率非常高地出现在国人的言谈中,其显赫的地位也就超过了也曾经非常时髦的“智商”。这当然是不错的。但对事关一个民族情感的民族音乐的重要性的认识之程度,由于种种历史及现状的原因,则大大不如狂热起来的对个人“情商”的认识。

这就是多元的音乐文化所需要的基础,我们通过它文化的音乐,来了解世界丰富多采的文化,也通过本文化的音乐来认识自己;我们通过对它文化音乐的学习来不断丰富我们自己,也通过对本文化音乐的继承及具有鲜明个性的发展,对全人类做出自己的贡献。

至此,本文已从不同的角度,讨论了为什么要让每一个学生会唱自己家乡的歌的问题,讨论可能是散乱的,但结论却可以是很明确的,因为,既然每一个学生都是在特定的文化摇篮中诞生的,这一文化的全部精神资源,就是上天馈赠给他(她)的最丰厚的礼物,是他(她)一生一世的安身立命之本,是他(她)获得创造力的不竭源泉,我们——作为一个教育者,没有剥夺他(她)这一礼物的权利。

 

二、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会唱自己家乡的歌

如果说“为什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会唱自己家乡的歌”是一个并不简单的问题,以至于让我们有以上的长篇大论,那么“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会唱自己家乡的歌”将更复杂和艰巨,因为这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实践问题。这一实践问题,正是目前我们大家所关心的。

1、 学校教育作为音乐文化传承的基础

文化生态环境发生的根本性变化

越来越多的学者们已经认识到,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会唱自己家乡的歌,最重要的是树立将民族音乐作为我们学校音乐教育根本性基础的观念,为什么要重视学校教育呢,因为本世纪以来,现代社会的文化生态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校教育已经成为了文化传承最重要的领域,因此学校教育的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文化发展的模式,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说:“教育也是一种文化活动”,指出了教育具有本质意义的特征。

但建国以来,我国学校教育基本上是以一种政治加技术的模式建立起来的,学校教育的文化意识非常淡漠,又由于自五四以来形成的反传统的巨大历史惯性,使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文化大革命中达到了顶峰,因此尽管建国以来我国专业音乐领域在民族音乐的挖掘与整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这些成果并没被引导到学校教育中来;另一方面,在广大农村中原本保存的比较好的民族音乐传统,也由于历年的政治运动(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以及开放之后流行音乐的冲击,被破坏得七零八落,仅是在那些少数民族地区才得以较好保存,至于如何将传统音乐做更深入的梳理使之完成现代性的转化工作(剔除其糟粕,使之适合青少年的传唱),则是更少有人问津。当然,也有一些真正开放的,开始有文化交流的地区,民族音乐也开始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刺激,或者恢复或者又重新发展起来(尽管不无问题)。

但学校教育作为整个社会最重要的文化传承领域的概念,并没有真正树立起来。这不能不被认为是一种理论的滞后。

⑵文化传承的活性文本

文化是在活生生的社会生活中传承与发展的,以语言作为例子,我国有许多方言,尽管没有自己的文字,千百年来却得到非常有活力的传承和发展,这是为什么?当我们有的民族音乐学家为无法更精确地记录和比较东蒙和西蒙长调的区别而担心其失传时,我国千百种方言从来不著一文而生动活泼地存在着,这又是为什么?其实,文化最关键的,仍然是人,是活生生的,被称为“活性文本”的人,而能够使文化得以传承发展的,则是人的活动,其中最重要的方式,就是教育。

如果我们将目光从“物”转移到“人”身上,那么在音乐文化领域中,我国十几万学校音乐教师队伍,正应该是音乐文化传承的“活性文本”。

   ⑶将民族音乐文化资源引到学校音乐教育中来

有了将学校教育作为文化传承基地的观念,有了将十几万学校音乐教师队伍真正看成是文化传承“活性文本”的认识,将民族音乐文化资源引到学校音乐教育中来,就变成是一个切实可行的事情,民族音乐文化资源文化有两大支流,一是现在尚存的民族民间音乐的原发地,一是建国五十年来我国专业音乐工作者在挖掘整理民族音乐方面取得的成果,例如民族音乐集成等方面的成果。

2、  以民族音乐为基础构建学校音乐教育系统工程

    我们的音乐教育应该是一个开放系统,这一点是不会有人反对的,那么为什么要以民族音乐为基础呢?从文化的角度来看音乐,就象我们的语言发展一样,先学方言,再学普通话,再学外国语,音乐教育中也应该是先学乡土音乐,再学民族音乐,再了解外国音乐,为此,才能使每一个学生拥有最优化的音乐素质结构。当然,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应该包含以下一些方面。

    ⑴学校音乐教育的系统工程方面:

     理论建设(学科基础理论、教育教学理论)

课程建设(普通学校课程,师范音乐教育课程)

教材建设(学校音乐教材、乡土教材、合唱教材、欣赏教材、视唱练耳教材、钢琴教材等)

     师资培训(师范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普通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民族音乐教育的实施步骤方面:

              全国民族音乐教育研讨会、建构学校民族音乐教育的理论框架、

              成立全国民族音乐教育协作组、建立民族音乐教育网站、

              定期举办学术研讨会(国际与国内会议)、组织出版学术论文集、

              划分全国民族音乐色彩区、教材建设、师资培训、

     建立试点阶段:课堂教学试点、课外活动试点、民俗活动试点

     成果总结

  学校民族音乐教育研究的成果形式方面:

学校民族音乐教育论论文集

音乐教材:编写中小学音乐教材、乡土教材(试点)、校园歌曲(以民族音乐为内容)合唱、器乐、欣赏、钢琴教材(图书、音像、光盘、教学软件等))

   试点评估报告(经验总结与教学观摩、评比):中国各民族音乐文化资源的

   挖掘、保护及其现代性转化以及中国传统音乐民俗活动现代探索的专题报告

 

      “让每一个学生会唱自己家乡的歌”,是一句再平白不过的话了,但这句话引出的并在本文中所讨论的,却是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本文的目的是引起讨论,并将疑惑就教与大方之家,如有错误之处,还望批评指正。                      1999年8月8日

主要参考文献

《千年警醒》  刘吉  金吾伦等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9

《走进音乐》谢嘉幸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9

《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 邹进著  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2

《谛观有情─中国音乐传统传世经典》 [台湾] 林谷芳著昆仑出版社  1998

《德国音乐教育概况》  谢嘉幸  杨燕谊  孙海编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

《中国音乐文化建设之我见》  谢嘉幸  《中国音乐》98年第4期

《新音乐教育哲学的起步》  大卫·爱利尔特著(David.Elliott)  谢嘉幸编译

《世界音乐概念及其在西方中学音乐教育中的运用》(Jonathan P.J.Stock)谢嘉幸 译

《二十一世纪我们面临的挑战》 [美]  本耐特·雷默  林军译

《以学科为基础的音乐教育》[美]  潘杰夫

《World Sound Matters》 Jonathan  Stock SCHOTT  EDUCATIONAL  PUBLICATIONS  London 

 

 

文章录入:赵洪啸    责任编辑:赵洪啸 
  • 上一篇文章: 为了那遥远的歌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