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 文章中心 >> 音乐教育新闻发布 >> 文章正文
杨学进将师生音乐会常态化,用“艺术连带”的方式培养出了近六十位学生           ★★★ 【字体:
杨学进将师生音乐会常态化,用“艺术连带”的方式培养出了近六十位学生
带出人才再留下人才
作者:范昕    文章来源:文汇报-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1-23

 

     一个城市靠什么留住外来的艺术人才?多年来,来自云南的少数民族歌唱家、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杨学进以师生音乐会等“艺术连带”的方式走通了一条路,给不少外来的有才华的孩子们的艺术梦想找个家,让他们在一次次登台中收获观众的掌声与支持,对身处的城市产生归属感。艺术圈是存在“共生效应”的,以人才挖掘、吸引人才。上海的各个艺术类院校像杨学进这样的老师还有很多。他们本身就是新上海人,为上海的艺术氛围所吸引;同时又像一块海绵,将学生们凝聚在一起,留在同一座城市。他们激发了学生们的梦想,促成一个个亮眼的艺术群体的形成,彼此携手飞得更高。 范昕

  已经成为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的杨学进是彝族人,她带着儿时的音乐梦想从云南一路来到上海,成了上海观众熟悉的音乐家,也成了云南、四川、广西、西藏,傣族、摩梭族、白族、纳西族来上海学音乐的孩子们的好老师。杨学进说自己的一切都已和这座城市连在了一起,她喜欢这里的音乐厅、大剧院,喜欢这里的音乐氛围。她说每个老师都是孩子们梦想起飞的激发点,她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帮学生们做好这个起飞点。

  当年以优异的成绩从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毕业之后,杨学进放弃了进入北京某国家级歌舞团的工作机会,选择留在上海,在母校躬身三尺讲台,尽管这需要克服语言、饮食等多方面的障碍。十多年来,杨学进培养出了近60位学生。他们之中95%是外地生源,许多人选择留在上海,感念老师的提携,也反哺这座城市,和老师当年的选择一样。

  前不久,杨学进刚刚带着自己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登台上海音乐厅,为申城观众献上一台名为“春之畅响”的迎新年音乐会,杨学进只给自己留了2首歌,整个舞台都让给了她的学生们。当演出结束,师生携手共同唱起《我和我的祖国》时,现场画面感动了观众。对杨学进来说,这样的师生音乐会并不是第一次,它已成为一种“艺术连带”的方式,将人才带出来,再把人才留下来。

  杨学进是最早将师生音乐会常态化的老师之一。早在2004年,她就曾带着12名学生在上海图书馆举办“声泉”演唱会。自那一年起,她也促成了上海音乐学院与兰心大戏院的合作,兰心大戏院免费提供星期六(002291,股吧)下午的舞台,并以二三十元的低票价对外销售。杨学进说,舞台是一面放大镜,面对观众演唱,既是对心理素质的锻炼,又是对感情交流的培养。舞台经验需要慢慢积累:高年级的学生唱唱歌曲联唱、两人唱不成问题;低年级的学生,可以唱唱小组唱;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应该为她们搭起独唱的大舞台。学生们告诉记者,“人家邀请杨老师演出,她却总想着怎样带上我们。这些年我们跟着老师多了许多机会。”

  杨学进最开心的时候,是她的许多学生因舞台经验丰富而尝到甜头,川妹子周琛就是其中之一。2010年一毕业周琛就被上海歌剧院相中,成为了一名专业歌唱演员,在歌剧《原野》中饰演女主角金子、在歌剧《江姐》中饰演女主角江姐。当在这座城市收获的掌声与支持多了,她同时也有了想要在此扎根的愿望与勇气。

  这样的“艺术连带”其实是一场“接力”。给家境不好的学生赞助学费、伙食费;天冷了,关心学生穿得够不够……日常教学中,杨学进让学生们感受到的这些温暖,她的老师们也曾给予她。20多年前,杨学进从云南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当时她的家庭条件不好,吃着父母托人带给自己的辣子和南卤乳,一餐一餐对付过来。学生时代的杨学进在参加一次比赛之前,胡靖舫老师特意拿出70元钱给她买了件大衣。当年杨学进登台巴黎香榭丽舍大剧院举办独唱音乐会之前,美声声乐教育大家周小燕不顾高龄,“串行”指点,助力一个年轻的民族高音歌唱家起飞,每周给她上一到两次“小课”。起初只是演出前的“冲刺”,不想日后成了延续至今的惯例。如今杨学进的学生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在上海从事音乐教学,同样将爱传递下去,聚拢起来。

  杨学进对记者说,当孩子们的艺术梦想有了一个归宿,留在这座城市成了自然而然的事。

 

文章录入:风信子    责任编辑:风信子 
  • 上一篇文章: 黑龙江希望工程为乡村音乐教师“充电”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