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 文章中心 >> 音乐教育新闻发布 >> 文章正文
[组图]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成功举办“中国音乐教师教育学术研讨会”            【字体:
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成功举办“中国音乐教师教育学术研讨会”
作者:中国音乐…    文章来源: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洪啸音乐工作站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1-8

 

由中国音乐学院主办、音乐教育系承办的“中国音乐教师教育学术研讨会”于20121128日在北京京民大厦二楼隆重召开。

    莅临本次会议的嘉宾有中国音乐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赵塔里木教授;教育部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副会长杨瑞敏女士;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肖学俊教授;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余峰教授。另外还有来自全国20余所高校和研究所的40余名专家学者。本次研讨会由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傅利民教授主持。

    研讨会分为两个分会场。会议内容丰富,其中有从宏观层面讨论音乐教育系统构建的论题,也有从微观层面对于具体教学法、课程论等问题的探讨,浓厚的学术争鸣气氛让听众留连往返。

    在第一分论坛上,中国艺术研究院项阳研究员对当下课标内容与音乐教育功能和文化视角问题进行了探讨;张美林教授认为当前应当回归传统声乐教学模式,并且从教师素质、课程类型和常态化的教学活动三个方面进行了阐释;李刚教授则对高师视唱练耳应对首调唱名法予以一定的重视,并且阐明了相关的理论依据和解决措施;杨殿斛教授提出了现代化与民族化的“音乐双系统”,认为音乐教师教育要习得中外音乐能力,才能胜任当代学校教育中的音乐教师职业;向周俊教授梳理了我国师范教育及音乐师范教育的历史脉络,强调“学习的专业需要专业的学习”,呼吁重视实践性知识的积累与建构;樊国生教授提出建立“职业音乐教育体系”的思路,认同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相关人才的培养;刘沛教授通过理论结合实践透析音乐学与神经科学相结合的实验研究;傅利民教授发表了题为《传统器乐形态分析教学方法探析》的演讲,从理论讲授法、作品分析法、创作法、现场演奏法等方面阐述民族器乐及其理论的教学方法;傅显舟教授则沿袭西测使用的标准和方法,提倡采用不同文化环境中的音乐、音响素材制作新的音乐能力测量材料;李小兵博士主张应站在整体观念下,从多角度理解音乐史,这种宏观思维为我们提供了音乐史理解的新途径;夏立生教授提出了在音乐课堂上将红色经典音乐作品引入相关知识点,引发学生共鸣与兴趣,加速教学内容的实施进程,从而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在第二分论坛上秦序研究员发言主题为《“审美”辨析——兼及音乐教育过程中感性因素的再强调》,他认为美育应该提到更高的地位,应通过感性体会来获得提升;余丹红教授在《高校音乐教师教育专业入学考试问题探讨》中以上海音乐学院音教系的招生实例来进行阐述,对大家有很大的启迪;丁旭东博士从理想的及现实建设两个维度展开论述,他认为好的音乐教育体系应是开放的,其后又围绕“全面的教育”、“美育”等理念来展开了精彩的论述;曹军老师《在比较中认识自己》一文中通过传统音乐教学课的实践进行阐述;徐元勇教授在《教学谋略论》中以本人的教学实践为例,提到了教学谋略的人文关怀;随后孙建华教授进行发言,他认为地方院校的教师教育的困难更大,作为广东省唯一的课改试点单位,根据现实情况进行思考,认为地方文化应该融入教学当中;硕士研究生李夏宇论述了非主流视域下后现代主义带来的冲击,并且结合现在的音乐教师教育现状强调了多元思维的重要性;刘永福教授以具体的和声共同课为出发点,阐述共同课开展研究性教学的相关理念;郭德钢教授强调了少数民族地区(以内蒙为例)的高校音乐教育;彭一敏教授从宏观视野提倡了红色本土文化融入音乐教学体系的观念;最后,张维刚副教授用多维视角探寻了财经院校音乐专业的教育之道。

    乘着十八大的东风,我们本次“中国音乐教师教育学术研讨会”在热烈的学术争鸣中圆满落幕。中国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韩立萍教授作了精彩的闭幕致辞。本次学术交流是对于中国音乐教师教育研究的一次重要推进,它将促进教师教育的自觉意识和音乐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

 

文章录入:巴松的使者    责任编辑:巴松的使者 
  • 上一篇文章: 第12届全国音乐教育学学术委员会年会在江苏师范大学举行

  • 下一篇文章: 让京剧艺术回归本真面貌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