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 文章中心 >> 音乐教育新闻发布 >> 文章正文
让环境音乐走进小学校园            【字体:
让环境音乐走进小学校园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承德日报—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13

    环境作为重要的教育因素,已越来越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关注。那么小学生的环境教育应如何开展呢?我认为主要是从音乐环境入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环境音乐。环境音乐的主要作用就是利用音乐,为学生创设生活的、情感的、精神的环境。在“寓教于乐”的音乐环境中,促进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早晨上学 俗话说:一天之际在于晨。早晨孩子上学,就应该选择一些清新活泼、充满朝气的音乐,为学校营造愉快幸福的情感氛围。如《上学歌》、《喜洋洋》、《我们多么幸福》等等。让学生们早晨一起床,就盼望着上学校。当他们听着这些活泼、轻快的音乐走进校园时,能够感受到快乐与幸福。从而对校园的生活、学习充满希望期待。

  课间 小学一节课40分钟。要精力集中40分钟认真听讲、写作业,这对于小学生来说,确实是有点累。所以,课间十分钟,对孩子来说显得尤其重要。音乐的播放,要选择愉快平和、优美舒畅的,使孩子们放松心情,释放压力。如《课间十分钟》、《快乐的校园》,或是一些内容健康的流行音乐,如《最幸福的孩子》、《不想长大》等等。孩子们的课间十分钟,在这样的音乐氛围下,紧张的心情得以放松,疲劳的大脑得以休息。以充沛的精力迎接下节课的学习。

  下午放学 学校美好的一天即将结束,同学们终于完成了一天的学习任务,心情一定很放松。有的同学急于回家,找爸爸妈妈或者看电视,而有的同学不愿回家,想和同学们玩耍、学习等等。这时,应该播放一些和谐、欢乐的音乐,营造一种愉快留恋的情绪。如播放《回家》、《快乐的校园》,或是内容健康的流行音乐,如《童年》、《懂你》等等。学生置身于这样的环境音乐里,感到学校的生活是幸福、美好的,愿意明天再来。

  音乐艺术在小学生教育活动中,有陶冶情操、开发智力、提高素养等良好的作用。环境音乐就是在校园里营造一种音乐的气氛,使学生在音乐环境中,放松身心,欣赏音乐,使之情操得到陶冶,素养得以提高。
 

文章录入:风信子    责任编辑:风信子 
  • 上一篇文章: 佟丽君-《蜗牛》进课堂,给学生营养的音乐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