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 文章中心 >> 音乐教育新闻发布 >> 文章正文
京剧进课堂 遇双面夹击            【字体:
京剧进课堂 遇双面夹击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新文化报-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3-9

本文由洪啸音乐教育网友 大围巾 推荐

近日,教育部决定2008年3月到2009年7月在北京、天津、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广东、甘肃等10省市开展试点工作,在音乐课程中增加京剧内容,并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向全国推广。试点选定的15首曲目,包括《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智斗》等。消息传出后,举国哗然。“京剧进课堂”,不只是引发了“合理不合理”的争议,在实际操作上也遭遇了一些困难。

  有点说不通,为啥只有京剧?

  记者了解到,京剧进课堂的消息传出后,在一些试点省份引来了一些质疑的声音。

  广州市13中教师许家芸说:“戏曲教育很讲究氛围。京剧在北方传承得很好,而广东的小孩从小生长在粤语文化圈里,有些甚至连普通话都说得不太标准,很难让他们对京剧产生兴趣。”

  中山大学政务学院教授郭巍青认为,无论是京剧还是粤剧,其起源和推广,从本质上来说都是民间自然发展的结果,都需要自下而上的土壤。他说:“中国那么大,各地的文化差异显著,推广传统文化不能搞‘一刀切’,必须针对各地的不同情况,允许多元化的选择。”他建议说,不妨在广东推广粤剧,在浙江推广越剧,在四川推广川剧,在陕西推广秦腔,让各剧种百花齐放,才更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

  有评论说,教育部这次只选京剧,而排除其他剧种,表现的是“指令教育”的蛮横与随意性,违背了文化的多元性与选择的自主性。

  为啥多数还是“样板戏”?

  据说,教育部此举的目的是“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有利于强化学生民族文化学习意识”。有网友认为,如果所选真是京剧中有代表性的传统曲目未尝不可,但选定的这15首教学曲目绝大多数都属“样板戏”。

  “样板戏”一词源于《人民日报》1967年5月31日的评论《革命文艺的优秀样板》,而被确定为样板戏的文艺作品只有8个,它们是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说句公道话,如果撇开政治因素,样板戏本身的艺术水平还是不错的。有网友就认为,它是传统的中国艺术与国际主流艺术的结合,交响音乐、钢琴伴奏和水准颇高的芭蕾舞在里面都有所体现。

  以上的争论,是耶非耶?让人莫衷一是。但可以肯定的是,“样板戏”单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可以供人们自由选择的,泛政治化思维不可取;但当教育部以公权力将其植入中小学教科书时,公民却有权利对其不近情理的地方进行批评。

  为啥偏进课堂?

  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今天,对文物的收藏蔚然成风,对传统文化的怀恋也日渐强烈,用教育普及的方式保护传统文化,这种思路有其积极意义。但是话说回来,五千年文明古国,国粹日渐式微的不止京剧一个,如果为了保护、拯救,都想方设法进入教材,基础教育虽然号称“万能”,恐怕也承担不了这如许重负。所以,笔者虽然愿意对“京剧进课堂”持肯定态度,但仍主张物各归其本位,该入博物馆的入博物馆,该呈现在舞台的呈现在舞台,而不必都挤进中小学生的课堂。

  操作也挺难 中小学京剧师资跟得上吗?

  其实,虽然京剧入学校引发大讨论,但是在京剧作为试点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最头痛的是师资问题。
  广州市47中团委书记杨国华称,很多中小学里面专门的京剧老师几乎没有,中小学艺术科的老师大多是舞蹈、钢琴等专业毕业的,很少是戏剧或者是京剧专业毕业的。京剧教育的断层让他们缺少这方面的素养,自己都不懂怎么教学生呢?似乎教育部已经料想到师资的问题了。据悉,教育部将于下月组织开展试点学校教师培训工作。

  北京市教委体美处副处长王军24日表示,短期培训不奢望老师的京剧唱功如何,但让每个教京剧的老师都能开口唱是一个基本要求。王军告诉记者,目前北京的音乐老师基本都是学音乐专业的,他们拿着京剧的谱子就能唱,只是存在戏曲韵味是否足够的问题。

  观点 先学好母语 再去唱京剧

  根据教育部的解释,把京剧纳入中小学的课程,是“为了让中小学生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这个出发点当然是好的,但是面对舆论的评议,教育部随后又补充说明,这算是“推广”而不是“要求”,这就说明,开设京剧教学可能会存在问题,包括教育部在内的各个环节,都还要看看再说。其实现在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隔膜,并不仅仅表现在不会唱京剧上,实际上最突出的,是表现在对母语——中文的不熟悉上。这种不熟悉,包括使用书面语言错误百出,表述不清,也包括中文书法实在难看。

  2月21日是国际母语日,恰恰是教育部京剧教学方案被媒体披露的日子。这个时候,应该有人记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那句名言:母语是一个族群的灵魂。学好母语,是传承传统文化最有力的办法,至少在母语受到重视的同时,再去提倡京剧,这样才显得更符合逻辑一些。

文章录入:风信子    责任编辑:风信子 
  • 上一篇文章: 浙江22所试点学校全部确定 师资培训月底开始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