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 文章中心 >> 音乐教育新闻发布 >> 文章正文 |
|
||||||
浙江22所试点学校全部确定 师资培训月底开始 | ||||||
作者:劳国强应… 文章来源:洪啸音乐教育论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3-7 ![]() |
||||||
本文由洪啸音乐教育网友 小鱼钓大鱼推荐 作者单位:浙江《今早早报》劳国强 应芳娟 金婕 ![]() 昨天,试点学校之一的长寿桥小学的几名小学生提前体验了一把京剧的魅力。 朱寅仑 摄
浙江省“京剧进校园”的试点学校终于定下来了,其中包括杭州12所和宁波10所中小学。本月底,这22所学校的音乐老师将前往沈阳参加由教育部统一安排的京剧培训。 昨天,杭州市教育局基教处副处长张仁豪告诉记者,本来杭州五个老城区,每个区各选报一所初中、小学,共10所试点学校,结果很多学校主动请缨,热情非常高,萧山区强烈要求增加一所初中、小学,后经过讨论,杭州上报了12所学校。这12所学校分别是杭州的崇文实验学校、惠兴中学、长寿桥小学、凤起中学、十五中教育集团、古荡一小、景华小学、天杭实验学校、拱墅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学校、行知中学,萧山区闻堰镇小学、闻堰镇中学。 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说,上报教育部的22所试点学校,应该不会有变化,“京剧进校园是好事情,也是正常的教学事件。等试点学校做了一段时间后,将进行总结,然后再确定如何推广”。 主动争取试点 连课本都已经准备好了 崇文实验学校是杭州市12所试点学校之一,校长俞国娣坦言,这个试点是她主动争取来的。“那天在小区里看到一张宣传单,一位京剧票友正‘招兵买马’,希望大家不管会不会唱都来加盟京剧俱乐部。普通市民都能那么热心传承传统文化,更何况是学校?” 在崇文实验学校一直就有一个戏曲社团,孩子、家长都很喜欢。有这样的基础在,对这个试点,俞校长很有信心:“京剧原来是一种表演,现在要变成一种教育行为,需要教育家、艺术家共同来论证。相信试点能少走很多弯路。” 俞校长的目标不是教会每个学生唱京剧,而是希望他们都能学会欣赏京剧,“希望孩子变得高雅、有文化,能够静下心来去欣赏艺术。长大后觉得没事干了不是去打麻将,而是去听戏,甚至能够‘吼’两句。” 原本只有10所学校进行试点,因为强烈要求,萧山区闻堰镇小学终于也幸运地登上“京剧进课堂”试点这班车。 现在,整个校园已经有了浓郁的京剧氛围,京剧名家、宣传画、脸谱均上了学校的各面墙,京剧经典选段也会在校园内不定期地播放,学生们每天都能在学校耳濡目染接受京剧的熏陶。更厉害的是,学校已将京剧知识编成了本校课程,还分为低、中、高三册。 “西湖区选择杭十五中和古荡一小两所学校作为试点,是因为两所学校都有着很好的艺术氛围,同时学校也积极表态希望当试点。”西湖区教育局副局长马冬娟说,只有主动想要做,才能真正把一件事情做好。 “当然,区里还有不少学校也来申请,但名额只有两个。”马局长表示,这自然也给了两所学校不小的压力,“只有他们这个头开得好,才能给普及带来可行性。” 如何进行试点 京剧进入的不仅是音乐课堂 对杭州的大多数中小学来说,“京剧进校园”还是一件很新鲜的事,但12所试点学校之一的拱墅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小(原小河小学)的老师却已经给学生们上了18年的京剧课。 “不是单纯地教学生学几句京剧唱腔,而是让京剧通过多元化的方式走进课堂。”该校校长周建仁介绍说,从1990年“浙江省少儿京剧艺术实验班”挂牌以来,学校已经有18年的京剧教学历史,但教唱京剧却只是京剧教学的一小部分,“我们的京剧教学是渗透在语文、美术、手工等其他学科里的,比如语文课把京剧和写作结合起来、让学生用京腔来唱古典诗文,美术课又把京剧和脸谱欣赏、制作结合了起来。” 周校长说,今后学校还打算通过京剧社、京剧节、京剧长廊等形式,让更多的孩子爱上京剧。 “我们邀请浙江京剧团退休演员来给学生上过两次课。”闻堰镇小学校长高宜相的构想是,学校现在正式被确定为了试点,下一步最关键的是解决师资问题。“我们希望能够请到这些退休的专业演员每周定期来给我们的学生上课。” 凤起中学校长黄雄说,学校没有京剧教学方面的基础,校内精通京剧的老师也不多,现在学校最缺的,就是能教京剧的专业老师,“毕竟教京剧、唱京剧不能光靠老师的兴趣和原来的那点基础,学校准备近期就派老师去参加培训”。 京剧进校园到底要采取怎样的形式?又要普及到什么程度?不能丢失,当然也不能过头。怎样把握这个度,现在就要看看这些学校如何来开好这个头了。
|
||||||
文章录入:风信子 责任编辑:风信子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
转载或者转贴本站资料,必须注明出处并知会站长。如有著作权的疑问,请和站长联系。本站欢迎一切与本站栏目相符的投稿。投稿信箱9xx@163.com来稿必复。 站长:赵洪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