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 文章中心 >> 音乐教育新闻发布 >> 文章正文
京剧进课堂促进戏剧整体发展--浙江越剧界人士            【字体:
京剧进课堂促进戏剧整体发展--浙江越剧界人士
作者:江耘陈旭    文章来源:新民晚报-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2-28

 

     “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浙江省越剧团党总支书记陈正良今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京剧进课堂表了态。与此同时,浙江京剧团团长翁国生也表示,京剧进课堂同样促进地方戏曲在青少年当中的推广。

  京剧进课堂,这得从日前教育部出台的一项政策说起。今年3月至明年7月,教育部将在北京、天津、浙江、上海、江苏等10省(市)中小学开展京剧进课堂试点,一至九年级学生将学唱15首京剧经典唱段。

  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引发众多争议。其中,很多人认为中国有上百种戏曲种类,京剧进课堂会给地方戏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浙江是中国越剧的发源地,不仅越剧,婺剧、昆曲等地方戏种在浙江都有着很广大的市场。京剧进课堂,到底会不会给地方剧种带来冲击?对此,陈正良明确表示,京剧进课堂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在中小学推广京剧,是在宣传以京剧为代表的戏剧艺术。

  据了解,越剧在江浙沪三地有着非常广大的观众群体,但是越剧的受众则多是中老年人群。青少年观众群的缺失,是越剧发展的一大忧患。

  “京剧是中国的国剧,在全国是最具有代表性、名气最大的剧种。让中小学生学习京剧在传统民族文化的宣传、教育方面开了一个好头,对传统文化在下一代中的传承是很有好处的。”陈正良还说,“虽然京剧与越剧属不同剧种,具有不同的语言、唱腔,但是表演手法基本一样,总是有相通的地方。两者会互相起到促进、带动的作用。”

  同时,陈正良还表示,越剧界希望看到,在京剧进课堂之后,具有地方特色的剧种也得到推广。

  说起京剧,很多浙江学生都能说出一些剧目,如《红拂》、《宝莲灯》、《孔雀翎》、青春版《牡丹亭》等等,都是在浙江京剧团专门为学生量身定做的一些剧目。

  一直以来,浙江京剧团都努力在开拓青少年的市场。早在五年前,他们便在浙江大中小学开设京剧基地,并经常送京剧进学校。翁国生表示,与其它剧种相比,京剧在浙江拥有了最为广阔的青少年观众群。

  此次京剧进课堂,翁国生表示,浙江京剧团将全力支持京剧在浙江学校的推广。“目前,我们已经着手排练这些课本戏,另外我们还计划对老师进行培训,帮助学校更好的开展京剧课程。”翁国生说。

  同时,翁国生还认为,京剧是中国国剧,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是所有地方剧种无法比拟的,这也是京剧进课堂而非其它剧种进课堂的原因。另外,京剧也是中国民族艺术的代表,通过京剧在青少年中的传播,能更好的让学生们了解并喜欢上中国的民族艺术。

  作为京剧进课堂在浙江的执行部门,浙江教育厅体卫艺处处长王志泉也表示,民族艺术需要传承和发扬光大,民族艺术也是百花齐放的。如果可行,不排除浙江会将越剧等地方戏曲纳入全省中小学的音乐课。

 

文章录入:风信子    责任编辑:风信子 
  • 上一篇文章: 沪上普及京剧非坏事,老师表示学生有权不喜欢听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