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 文章中心 >> 音乐教育资源 >> 世界各国民族音乐文化资料栏目 >> 文章正文
走进世界民族音乐的百花园            【字体:
走进世界民族音乐的百花园
作者:陈自明    文章来源: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3-12

本文由洪啸音乐教育网友 蝴蝶结 推荐

人类的历史即将进入21世纪。近百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巨大进展,交通的发达,信息的迅速传播,生活在全球各地的人们交往日益密切,相互之间的了解和理解已成为人们当前迫切的需要。世界要了解中国,中国也需要了解世界。作为当代的中国音乐家和音乐教师,也必须扩大自己的视野,站在全球的角度来观察研究音乐。

世界上究竟有多少种音乐?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最容易的回答可以是中国音乐和外国音乐,或者是器乐和声乐,但这似乎过于简单化了,不能说明问题。如果按国家来计算,世界上就有100多种音乐。但问题在于有些国家虽然不同,但音乐基本相似,有的虽是一个国家,但内部人种,民族,文化差别很大,音乐往往很不一样。

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可以说音乐是属于文化的,有多少种文化就有多少种音乐。但对文化或文明也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过去有四大文明,五大文明之说。近年来英国历史学家则将世界上从古至今的文明定为26种或37种。

从上世纪末开始,全世界的音乐人类学家,民族音乐学家对全球五大洲的民族音乐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近几十年来则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全世界的民族音乐,舞蹈进行了录音,摄影,取得了大量,珍贵的资料,这样才有可能对世界音乐文化形成一个大致的概念和看法。

对世界音乐文化的分类可从各种角度来考虑,既可以粗略地分为几类,也可以细分为几百种几千种。但以取中较好。根据人类学界,历史学界和民族音乐家的意见,并考虑到音乐文化的具体特征,我认为世界上现存的音乐文化按地区大致可分为9至11种:即东亚、南亚、东南亚、阿拉伯(西亚北非)、中亚、西欧、东欧、北美、黑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其中西欧与东欧,阿拉伯与中亚可分可合。此外还有犹太人,吉卜赛人,库尔德人,萨阿米人(即北欧的拉普人)等几种不按地区、国家划分的特殊的音乐文化。每一种音乐文化区还可细分,如东南亚可分为泰国、老挝、柬埔寨、缅甸、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亚音乐文化区,黑非洲可分为埃塞俄比亚、西非、中非、东非、南非、马尔加什、布须曼等亚音乐文化区,大洋洲可分为美拉尼西亚、波里尼西亚,密克罗西亚三个亚音乐文化区。

世界上每一种音乐文化都具有自己的特征:如具有深厚历史传统文化的印度就拥有自己高度发达的音乐体系。它的音律、调式、旋律、节奏、曲式、体裁、乐器、乐队、唱法、音色、音乐表演方式,音乐的功能,审美观……等都带有特殊的印记,因此即使是一个外国人也很容易辩认印度的音乐风格。又如非洲的黑人音乐,它与社会生活有着极为直接、紧密的联系,音乐几乎伴随着人们所有的活动,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除了劳动,仪式歌曲外,还有批评,讽刺性歌曲,用来表达人民对统治者和为富不仁的不满,甚至还有用歌唱来进行诉讼的,在尼日利亚的某些部族中,原告和被告在法庭上都以半唱半说的方式陈述事实,进行辩论。节奏是非洲黑人音乐中最重要的因素,强烈奔放,复杂多变的节奏是黑人对世界音乐的最大贡献。

对世界上不同的音乐文化有了初步的理解以后,我们才有可能客观、公正、平等地对待世界各种民族音乐了。过去那种以欧洲艺术音乐作为绝对标准来衡量其他民族音乐的“欧洲中心论”的观念正在改变。剔除了偏见后,我们就可以按照各种音乐文化的特征来认识世界各地的民族音乐,就能发现无数晶莹夺目、闪闪发光的音乐瑰宝,就能聆听绚丽多姿,几乎是无穷无尽的音响世界。一个新颖、令人神往的世界音乐百花园将出现在人们面前,使人们为之惊叹、迷惑、思索、倾倒,心醉。

现在,世界民族音乐百花园的大门已经打开,让我们进去参观吧!世界上有一种一个人同时唱两个声部的歌曲,一般人很难相信,但这是确实无疑的,那就是蒙古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图瓦共和国的“呼麦”歌曲,过去我国新疆蒙古族中也有人会唱。“呼麦”歌曲堪称音乐世界中的一朵奇葩,国际音乐界为之瞩目,现在不仅蒙古人唱,而且也有美国人、法国人学会了“呼麦”的演唱。菲律宾有一个全部采用竹制乐器的竹乐团,演奏的竹乐美妙动听,令人神往,飘飘欲仙的竹乐不仅演奏菲律宾的民间音乐,也常常演奏欧洲名曲。菲律宾的竹制管风琴也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每年都在马尼拉郊区的一个小镇上举行国际性的竹管风琴节。在印度,从西方传来的小提琴、吉他、曼德标、黑管、萨克斯都彻底的印度化了,除乐器的外形未变外,演奏的音色、方法、风格、内涵都完全变化了,而且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体系,当代小提琴演奏大师梅纽因曾与南印度小提琴家苏布拉马尼亚姆用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表演了二重奏,是又一次音乐上的“东方与西方相遇”,为音乐的发展开拓了一条新路。在印度除了根深叶茂,欣欣向荣的传统民族音乐外,电影音乐正在崛起,这种音乐的旋律、声乐唱法都是印度的,在乐器,和声方面加入了西方的因素,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成为印度电影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南亚和东南亚国家中受到普遍的赞赏和欢迎。印度尼西亚的“甘美兰”乐队是传统的敲击乐器大合奏,表现力很丰富,它的音响有时像夹杂着轰轰雷鸣的狂风暴雨,有时却又如潺潺流水在小溪里歌唱。“甘美兰”的乐队及其音乐是世界各国数代民族音乐学家的研究课题,也是西方人最熟悉的东方音乐。在美国已有100多所大学的音乐系开设了演奏“甘美兰”音乐的课程。

非洲黑人(尤其是中非洲)的节奏是很复杂的,合奏时常常有五六种节奏同时进行,而且互不干扰,还进行精巧的即兴装饰变奏,令人叹为观止,人们称之为“节拍器式的节奏感”。在大洋彼岸的拉丁美洲,印第安人雄浑、深沉的排箫音乐传遍了安第斯高原,他们能在一支排箫上同时吹出两个声部,也是世界上罕见的;特立尼达多巴哥人民发明的钢鼓音乐响彻了加勒比海,并且已进入美国、加拿大的中学音乐教育课程中。在浩瀚无际的太平洋,夏威夷风韵独特的草裙舞和热带海洋温柔缠绵的旋律令人心旷神怡。毛利人的文化已成为新西兰的骄傲,毛利男子的“哈卡”舞勇猛激烈,令敌人丧胆,女子"玻依歌"抒情优美,十分动人。欧洲的民间音乐也有自己的特点。瑞典的民间小提琴音乐在70年代时得到复兴,现在每年都举行琴师节,其音乐风格自然、朴素、透明、纯净,把人们带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气氛中。电影“音乐之声”中的《牧羊人之歌》的演唱风格就来自瑞士民间的“约德尔”唱法(这是一种用真假声迅速交替的唱法)。苏格兰风笛,爱尔兰竖琴,西班牙“弗拉门戈”歌舞,葡萄牙的“法朵”悲歌,罗马尼亚的排箫音乐都是欧洲民间艺术中的瑰宝。

在中国,长期以来由于主观、客观上的各种原因,我们对世界上的音乐文化知之不多,主要集中在欧美的艺术音乐和中国本国的音乐方面,对南亚、东南亚、阿拉伯、拉丁美洲、黑非洲、大洋洲的音乐我们所知甚少。全国的音乐学院、艺术学院、师范大学音乐系都没有这方面的课程,广大的从事实际工作的音乐家也很少接触到这方面的资料,即使对欧洲、北美的民间音乐我们也了解得不多,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缺陷,如今在欧洲、美国、日本的著名大学和研究院中,都已开设了介绍世界民族音乐的课程,有的学校还开设了演奏世界民族乐器的课程,美国还规定从小学音乐教育开始就要设立多元化的音乐课程。而在我国目前只有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福建师范大学开始设立这类课程,全国从事这一学科工作的不过20人,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看来取得人们的共识和支持已成为燃眉之急。我们呼吁音乐界和有关方面的领导大力支持,创造条件,使这一学科得到较快的发展,以适应21世纪的需要。这是历史赋于我们的责任。

人的健康成长需要具有各种营养的食品,中国营养学家认为每人每天应吃10多种食品,日本厚生省(卫生部)希望每人每天吃30多种食品,这样才能保持健康的身体和充沛的精力。文化和音乐又何尝不是如此!

全方位的开放,面向多元化的音乐世界是21世纪的大趋势,21世纪的中国音乐家音乐教师应该在重视本国民族音乐传统的同时,跳出狭窄的圈子,以新鲜的口味,喜悦的心情来品尝世界上绚丽多彩、营养丰富的种音乐,从中汲取活力,更好地发展我国的音乐事业。

 

文章录入:风信子    责任编辑:风信子 
  • 上一篇文章: 印地安悲壮之声 Douglas Spotted Eagle Voices(新世纪伤感旋律)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