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 文章中心 >> 音乐教育资源 >> 中国民族音乐文化资料 >> 文章正文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南京本土音乐教育探究—以南京白局、方山大鼓为例            【字体: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南京本土音乐教育探究—以南京白局、方山大鼓为例
作者:乐康    文章来源:洪啸音乐教育网友原创作品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4-19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 乐康

摘要:

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当今国际音乐教育的主流之一。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了“丰富音乐教育的人文内涵,强调引导学生通过音乐作品和音乐活动熟悉本民族的音乐文化”“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本研究者根据南京丰富的地方音乐资源及开发现状,选取了适合初中一年级学生学习水平的两种本土音乐形式:南京白局和方山大鼓在音乐课堂中教授,对学生分别在教学前后做了态度偏好的调查问卷和最后的音乐成就测验。从数据中科学地分析出学生通过教学对这两种本土音乐的态度有了质的改变,对这两种濒临灭绝的本土音乐有了较高的认同,了解其音乐价值和文化内涵。目的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感受音乐;同时,从感性上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地方传统音乐的认识,促进地方音乐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多元音乐文化、本土音乐、理解、认同。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展和深入,我国的音乐基础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天地,给音乐课堂带来了崭新的面貌。其中,弘扬民族文化,理解多元文化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新课程标准指出,世界和平与发展有赖于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与尊重,在强调民族音乐的同时,还应以开阔的视野去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以利于我们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这种理念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无疑会对我国的音乐教学实践产生深刻的影响。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深刻地认识到:熟悉本地民间地方音乐,善于将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资源运用在音乐教学中,使学生从小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对本土音乐文化的认同感,了解其音乐价值、文化内涵。

一、研究动机:

(一)世界音乐教育的多元趋势

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当今国际音乐教育的主流之一。国际音乐教育学会在1994年发表的两个文件《促进全球音乐教育的信仰宣言》和《世界文化的音乐政策》中特别提出“任何音乐教育体系都在接受由多种文化形成的音乐世界的存在事实。”

人们逐渐认识到:在西欧的传统音乐之外,存在着可以跟欧洲音乐体系相媲美的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各民族音乐。一些学者试图探讨西欧传统音乐体系之外的各民族音乐,出现了比较音乐学、民族音乐学等,对各民族的音乐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多元文化的价值观念对国际音乐教育发展起了很大的影响,多元的音乐教育观成为90年代以来国际音乐教育的焦点。

(二)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倡导:“丰富音乐教育的人文内涵,强调引导学生通过音乐作品和音乐活动熟悉本民族的,扩展文化事业,逐步树立平等交流、并存共荣的多元文化观。”强调:“改音乐文化变课程内容‘烦、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的状况,加强课程内容和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学生终生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提出:“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根据我国地区发展差异大,文化多元丰富的具体国情,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以及学生的适应性。

我国音乐课程是各地方实施国家统一安排的音乐课程,音乐教科书成为唯一的音乐课程资源,难以顾及到地方的差异和地方文化的传承。由于我国近现代的教育体制是建立在西方模式上,“以西方音乐文化中心论”为基础的,因此,我们的音乐欣赏、创作、表演、教育甚至价值观都受西方音乐教育的影响。在我国的目前的音乐教育中,开始对本土音乐文化开始关注。尽管人们开始意识到传承本土音乐的重要性,但地方音乐课程仍然处于“边缘位置。” 音乐课标的要求为老师开发本土音乐教材提供了内驱力,深入的挖掘音乐课程资源,开发有地方特色的音乐课程,音乐教师面临的新课题。开发和利用地方课程资源有利于改变传统的音乐课程中重传统技能训练的状况,加强音乐学习与生活的联系,改变学生传统的接受式的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感受音乐;同时,从感性上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地方传统音乐的认识,促进地方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因此,在多元音乐教育的背景下,建构有本土特色的音乐课程,在当今提出的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的今天,有着现实的意义。

(三)南京丰富的地方音乐资源及开发的现状。

南京素有“六朝古都”的美称,历来是人文荟萃之地,南北方多种音乐形成,都在南京留下痕迹。南京地区的文化沃土,孕育了自己特有的曲种和曲艺音乐、民间音乐、歌舞音乐,与大江南北众多的音乐相映生辉。本研究者走访了一些文联的负责人、民间艺人和音乐教师,从本土音乐、地方音乐课程资源及利用上来看,存在着这几种情况:1、这几年政府对地方音乐资源的传承和保护开始重视,但资金投入不够;2、在中小学范围内还没有把地方音乐资源纳入地方课程。这些跟南京丰富的地方音乐资源造成了强烈的反差。

南京的本土音乐形式很多,南京白局、跳当当、方山大鼓、高淳民歌、江浦手狮舞、高淳的目连戏、洪山戏……多种形式,本研究选取了南京白局、方山大鼓这两种本土音乐,原因是研究的对象的方言与南京白局几乎一致,便于学生掌握,道具简单,场地不限,适合在音乐教室教学。作为南京唯一的地方曲艺,是南京人民现实图景的真实再现,它的曲目中保留了大量的民俗风情内容,反映南京地区的历史文化、人文景观。南京白局是云锦的衍生物,濒临失传,只有少数几个人在做,后继乏人。方山大鼓是流传在南京江宁方山一带的鼓舞,舞蹈中所摆的阵势与太平军作战时的阵法相似,节奏鲜明、动作形象生动,适合给初二的学生进行教学。南京市政府正在申报包括这两项在内的本土音乐形式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教学内容:

1、南京白局

南京白局是以南京方言表演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流行于南京市区和六合、浦口、江宁、栖霞、雨花以及安徽的来安、天长等地区。 

南京白局是由南京丝织业(云锦、绒、缎)的机房工人所创造的。在漫长而枯燥的机房生产中,他们手不停梭,口唱小曲,自娱自乐,“机房里唱戏”,逐渐从明清俗曲、江南小调而发展成曲牌联缀、曲目日渐丰富的民间说唱艺术。白局与江苏省流行的牌子曲基本一致,尚有明清代大江南北,秦淮两崖民间俗曲的古朴色彩。白局有百曲之称,主要有《满江红》、《川心调》、《数板》、《梳妆台》等。

2、方山大鼓

方山大鼓又名“麻雀蹦”,是南京江宁方山一带著名的民间舞蹈。因以模

拟麻雀蹦跳为主要动作,故名麻雀蹦。相传明末时由河南移民带来。太平天国时期是“麻雀蹦”发展的鼎盛期。《天朝田亩制度》使农民有了土地,每年秋收后跳“麻雀蹦”以庆丰收。而舞蹈中所摆的阵势,也与太平军作战时的某些阵法相似。整个舞蹈模仿麻雀张翅、啄稻、亮翅、抱窝等神志,给人一种欢快奋进之感。整个舞蹈节奏鲜明,动作形象生动,英武矫健,活泼热烈。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行动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

1)文献研究。查阅有关南京的地方音乐资源的文献,为本研究提供资源

2)准实验研究。包括两个方面:受测学生音乐态度测验、音乐成就测验。

3)课程效度前测。根据课程内容及前测做专家效度、信度。

4)研究步骤法。针对笔者采用的白局、方山大鼓两种地方音乐资源,设计南京市十三中学锁金分校初一学生音乐水平的课程进行实际教学 

5)访谈调查法。在对学生进行教学实验后,对部分学生进行访谈,针对白局、方山大鼓的地方音乐资源的认同感及态度的访谈。

四、建议:

研究者通过两个月的教学实践和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来看,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树立音乐文化多样性的观念。

文化多样性的观念有助于人们从单一的欧洲音乐中心论的藩篱中走出来,意识到音乐文化的丰富性。美国的音乐教育家雷默教授把美国称为是一个有着多元音乐文化的国家,实际上,中国的56个民族的音乐也构成了一个多元的音乐文化的事实。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可以拓展学生的音乐能力,使学生的思想开放,增强对世界上不同声音的宽容,学生在欣赏、演奏(唱)或创作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音乐中获得更为广阔的审美体验。

2加强中学音乐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

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理念和内容需要音乐教师不断地学习和领会,因此,对音乐教师的再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各地的音乐教育主管部门应该经常性地组织中学的音乐教师学习有关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内容,如对音乐教师进行世界音乐的培训,并在理论中进行实践的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中学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从一池死水变成充满旺盛生命力的活水而滋润着更多的人。

3)引进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资源。

音乐教育机构应自觉地采访、收集当地的音乐资源,将其引入普通音乐教育之内。对于本土音乐教育来说,将老艺人、民间艺术家和地方戏曲团的表演艺术家引进课堂授课,以口传心授的方式将他们的自身最有特点的民族音乐唱奏的方法教给学生。在对学生进行了两个月的教学后,研究者将白局老艺人请进课堂与学生同台演出,受到学生的极大欢迎。

4)撰写多元音乐文化的教材。

教材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工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当前,音乐课程教材的建设是构建“音乐作为文化来传授的音乐教育体系”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国家教育部门应组织全国民族音乐学界和高师音乐教育界的专家和教师共同编写民族音乐方面的教科书。教材的编写过程中,从本土音乐来说,由于本土音乐教材是实施学校本土音乐教育重要的课程资源,本土音乐教材内容的选择要考虑到本土人的价值观、文化习俗、思维方式等。应广泛收集和利用我国民族音乐学界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音乐理论体系的研究成果,以本土音乐生存的地方的教育部门和学校为主,并鼓励社区人士、学生家长和精通本土音乐的专家参与,特别是应立足于五大集成出版的既有成果,将其转化为民族音乐教材。本土音乐教材的编写还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并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消除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学生与家长,知识与初中之间的隔阂和对立,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从世界多元音乐文化来说,应借鉴、引进世界上其他国家所采用的多元文化音乐教材。如在美国普遍使用的适合不同层次的三套世界音乐教材。同时在编写和引进音乐教材的的同时要充分体现开放性的特点,要留给学生自由表达思想和见解的空间,同时还要给教师提供创造性发挥的机会,鼓励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自主地进行教学活动。如教师可以按照学生对音乐的不同理解和接受反应程度在教学进度和难度上做适当的调整,也可以根据自己对本土音乐的理解和创造对教材进行相应的补充和发展。

5)创建新型的多元文化音乐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体现特定的教育价值观,受特定课程内容的制约,还受到教学组织的影响。在我们以往的音乐课堂上往往难以摆脱“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们在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下进行学习,缺乏个体自主性。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共同解决问题的互动性。“后现代”的教育理念,就意味着教师不应再是权威的象征,学生也不应再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认知的、理解的相互渗透,体现了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在这种创造性的活动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1、认知。

由于本土音乐根植于本土的文化生态环境,于是教学便不能脱离于本土人的传统的和对本土音乐的接受反应和思维方式等。不同文化中的音乐概念、功能和意义不相同,有的则大相径庭。且文化是音乐创造和表演的基础,我们只有在社会和文化背景中才能更好地理解音乐。文化的概念包括万象,例如: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哲学文化、科学文化、文学文化、美术文化、建筑文化等。音乐和这些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充分探讨和利用本土音乐的特点传承方式、价值观、音乐语言等)和文化大语境的密切联系来创造以文化为主体的教学。所以当引入新音乐时应从这种音乐所根植的文化大语境中教学生进行认知。

    因此,在本土音乐的教学中,要从本土音乐自身的特质出发,使得本土人能够真正理解其家乡音乐的思维、语言、价值观等。这种区别于西方音乐的教学必须注重从中国传统文化和思维方式中入手,同时也要合理利用当今前沿的教学理论,在文化认知中发展本土音乐教学,使音乐的教学既符合本土人的文化传统观念,又赶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如以南京白局的教学为例: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可先放一段白局音乐作为导入。等学生们产生好奇感后,再运用多媒体和其他教学手段,由白局扎根的土壤、南京云锦的织造、老南京的风土人情、文化特色、南京话的语言特色以及盂兰盆节的由来、基本内容、白局产生的原因和历史背景等导入白局的教学。这些背景文化知识是白局真正的语境,是其产生和发展的摇篮。如脱离这一“语境”性的导入而单纯地介绍白局音乐,其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理解

    理解作为一种更深层次的实践活动,其包含的范围也更加广泛。如管建华在《普通学校音乐学科与音乐现象学教育学》中提到的范梅南的教育学理解的五种理解方式分别是:非判断性理解、发展性理解、分析性理解、教育性理解、形成性理解。

    伽达默尔主张“视界融合”,使理解对象都超越原来的视界,达到一个全新的视界。“任何视界都是流动生成的,任何理解都是敞开的过程,是一个历史参与和对我们视界的超越。”笔者以为:在课堂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歌唱、表演、音准和练耳的训练中、口传心授的教学这几个环节“在音乐中传授文化,在文化中感受音乐”,达到“视界融合”。

(a)、歌唱中理解文化。歌唱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语言,而语言又是文化的第一重要意义。

(b)、在表演中理解文化。表演也一种文化的表达方式。人们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内心的情如高兴时的手舞足蹈,悲痛时的呼天抢地,生气时的横眉怒对等等。一个民族在自身文化的发展中必然会出现富有自身特色的肢体、表情表达法。最简单的例子便是我们文化中的“笑”在大多数情况下代表动作发生者的欢乐、愉快的心情。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则代表“不祥和咒骂”。可见,表演也是扎根于文化之中的。在艺术的表演中,人们通过艺术化的动作和表演方式形象的阐述对音乐的理解。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戏曲、曲艺的表演中体验各种音乐文化的差别。如戏曲表演中的“虚拟”,演员的身段,曲艺表演中的神情,绘声绘色的表达方式。在南京白局的教授中,打板是第二重要的,学生在学打板的过程中就要逐步体会南京白局作为曲艺音乐的特点,在有板有眼的说唱中理解白局和南京文化。

6)建立多元音乐文化教育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指“以一定的方法、途径对课程与教学的计划、活动以及结果等有关问题的价值或特点做出叛断的过程。”评价的主要作用包括确定课程目标、诊断课程、修正课程、预测教育结果。评价的模式也是多种多样,如目标评价模式、过程评价模式、结果评价模式、主体评价模式、背景评价模式等。这些过程都涉及到了评价的对象、评价的标准以及评价方法和途径的问题。在多元音乐课程群教学评价时应把如下关系辨证的结合在一起:

a 理解文化的内涵和表演技能的有机结合。要求学生在掌握好基本表演技能的同时,在文化景上有深层次的理解、系统性的表述自己的观点,而不是机器人般的单纯的演奏和演唱。

b.知识技能的掌握和个人创新能力的培养的结合。老式的“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片面强调对知识的接纳,使学生无法走出“死背硬记“的怪圈。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新的音乐教育理念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情感、审美方面的特长,保证个性创造力的发展。

当然,光是“纸上谈兵”似的堆砌看似复杂高深的理论是意义不大的。胡塞尔提出“生活世界”的概念,即“唯一存在的,通过知觉实际的被给予的,即我们的日常生活世界”。因此我们今天的音乐教育不仅仅要转变音乐教育的哲学理念,更要思考我们该如何“回到生活世界”?我们研究的这些理论究竟能不能运用?或是运用之后效果有多大?能否达到我们所设想的结果?这些问题还需要我们这些音乐教育学习者的进一步努力。

世界,是多元化的世界。音乐,是文化中的音乐。理想被消解,理想仍存在。

 

[参考文献]

1、管建华编译:《音乐人类学的视界》[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管建华:《世纪之交一中国音乐教育与世界音乐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埃里奥特:((音乐的种种问题:新的音乐教育哲学)[Ml.伦敦:牛津出版社,1995

4、「美」特里斯·M.沃尔克著,田林译《音乐教育与多元文化一基础与原理》[M].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威廉.M·安德森,帕特里夏·希汉·坎贝尔编,曹水清,刘垫等译:《音乐教育的多元文化视野》[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文章录入:风信子    责任编辑:风信子 
  • 上一篇文章: 文昌洞经古乐--华夏音乐的活化石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