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 文章中心 >> 音乐教学论文 >> 小学音乐教育论文 >> 文章正文
如何提高小学生音乐学习有效性的思考与对策            【字体:
如何提高小学生音乐学习有效性的思考与对策
作者:郭黎群    文章来源:温岭教研网-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6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岭市横峰小学  

【内容摘要】音乐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程的实施,音乐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逐步得以体现。为了体现新课标理念,每个音乐教师都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着。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许多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都成了单纯的走过场,并没有真正体现学生音乐学习的有效性。我们在实践课改新理念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学生音乐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关注如何让学生的音乐学习更加有效。
【关键词】小学生    音乐学习    有效性

    一、现有的小学生音乐学习状况分析
    近年来,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音乐课堂教学出现了许多可喜的新现象,使我们的音乐课堂生机盎然,它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发挥,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课堂环境热闹非凡。很多音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都在努力探索着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出新课程理念,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许多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都成了单纯的走过场,并没有真正体现学生音乐学习的有效性。
    [镜头一]
    某节二年级的音乐教研课,教师在教完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后,进行的是歌曲创编环节。要求为“自己 穿衣 | 服  呀 | 自己 穿鞋 | 袜  呀 | 自己 叠被 | 子 呀| 自己 梳头 | 发 呀|”改编歌词。
师:小朋友们,你们还会自己做什么事?
生:老师,我会洗碗。
生:我会拖地
••••••••
师:那我们把自己会做的事都编进歌曲中唱。
生开始咿咿呀呀地唱起来,几分钟之后,老师就宣布进入下一环节。
从表面上看,教学设计比较贴近新课程理念,意在发挥学生的创造性,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教师想让学生在学会歌曲后围绕XX XX | X  X | 这个节奏创编歌词,但是,学生在唱的时候似乎并没有领会老师的意图,而老师也没有进行深入的指导和点拨,所以创编的目的根本没有达到。难道这就是新课程所提倡的新理念吗?这样的音乐学习有效吗?
     [镜头二]
    某节音乐欣赏课,教师提出了问题:“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声音是轻的,哪些声音是响的?”然后把学生分组,让学生进行合作讨论,随之,课堂上议论纷纷,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的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几分钟之后,讨论还没结果,教师就宣布请各组代表回答。新课标提倡“鼓励学生合作学习”,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合作学习”?试问,这样的音乐学习有效吗?
    二、形成问题的原因
    在当前的小学音乐教学中,有这样非常突出的现象:“新课改、新理念”,什么都要突出一个“新”字。以致于我们很多老师在准备课的时候满脑子都想着怎么样体现新理念,怎么样让自己的课体现新课改的精神。在上述的两个片段中,教师的确是在努力的实践音乐教学的新理念,努力的想让我们的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多,但不可忽视的是这样的新课程理念在这两个片段中都成了形式主义,虽然热闹,却空洞无物。虽然我们教师为了上好课为了让学生能在新课程中学到很多而努力不懈,然而,我们的学生却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学生音乐学习的效果则表现 为低效或无效,
    三、如何使学生的音乐学习更加有效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可以说,没有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即使再完美的课程标准,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毫无疑问,我们在实践课改新理念的同时,更应该关注课堂,关注学生音乐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音乐学习的有效性,关注如何让学生的音乐学习更加有效。在长期的音乐教学实践探索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有效性,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钻研教材,奠定有效学习的基础
    教材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主要依据,它不仅决定着课堂教学内容,而且提供了教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和方法,因而教材之于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有效性,首先,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要把教学内容理解透彻。其次,整合教学目标,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并思考如何在教学中有效的落实;再次,要分析重难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哪个环节对学生的学习会构成挑战,并针对性地设计策略以便帮助学生解决可能遇到的困难。只有认真仔细的钻研教材,才能备好每节课,上好每节课,才能为学生音乐学习的有效性奠定良好的基础,才能使学生的音乐学习更加有效。
    2、创设情境,激发有效学习的兴趣
    学习必须与个人经验建立起联系,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课程实施建议之一。教学情境对学生而言具有较强的情感吸引力,容易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进而促使其思维处于异常活跃的状态。在音乐学习活动中,我们可以通过创设一种可以让学生听、视、感、触的环境来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激发、感染、陶冶、诱导学生的情感,促成良好的审美心境。当学生进入一种特殊的环境面对特定的审美对象,耳闻目睹都是美的形象,自然就会对音乐产生一种期待、期盼、渴望的情绪。因此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创设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相关联以及所要探究的知识密切联系的情境,增强他们参与探究活动的激情,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在教学中可以运用生动巧妙的语言来创设情景,教师的引导语言要精、要活、要有诗情画意,无论是场景需要、课堂导入、环节过渡等,要让语言真正成为一种艺术,起到点缀、启发、引导的作用,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审美冲动,让“美”滋润孩子们的心灵。如:《快乐的小熊猫》一课中,教师绘声绘色地导入“美丽的早晨,太阳露出了笑脸。鸟儿醒了,花儿开了,草儿笑了,森林醒来了。小鸟、蝴蝶忙着早锻炼,小动物们也出来了,看!小兔蹦跳着来了,小熊走着来了,小猴翻着筋斗来了……美丽的森林热闹极了。”等等•••••••••五年级欣赏课格里格的《晨景》时,针对学生理解此曲有一些难度,我并不直接出示曲目,而以语言描述导入:“天色渐亮,东方露出鱼肚白,远处的海岸雾蔼缭绕,空气中散发着一丝丝清晨的香气…………。”用诗般的语言创设情景来引导学生欣赏作品。接着,教师播放乐曲,要求学生闭目聆听,优美的旋律,加上深情的描述,一下子把他们带入了美的意境中,学生听得如痴如醉,对乐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欣赏后,我及时要求学生谈感受,学生们激情很高,有的同学说:“仿佛置身在海面上,看到了诗画般的美景。”有的同学还说:“乐曲把一天的劳累都带走了,心里感到特别的舒畅。”事实表明,这种由声入景、由景生情的引导,使学生初步感知音乐表象,激起学生更深层理解音乐的兴趣,使音乐欣赏真正达到了预定的目的,也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再如,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音乐场景,让他们身临其境,充分调动起他们的视觉、听觉、动觉,让他们充分地感受、体验音乐之美,激起他们的审美冲动,发展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丰富他们的想象,发展他们的思维。在美好的音乐场景中,让他们创编表演,发展他们的语言智能和人际关系智能。

    一个理想的情境创设出来了,教学活动就成功了一半,只有教师的积极努力,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的进行。
    3、正确引导,让自主学习更加有效
    所谓的“自主学习”就是指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创设的教学环境中,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独立地获取信息,习得技能,积累经验,发展学习能力的过程。即孩子按自己的想法、喜好、自己的水平,自己的行为方式,独立来接触信息,获得经验,提升认识,在主动的学习中孩子的身心获得自由全面和谐的发展。但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自主探索并非是放任自流,要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及思维特点,由于他们的知识与经验都比较少,有时不能意识到自己该做什么,怎样做才是最好的,因此在自主探索时不可缺少教师的指导,只有在教师建设性的指导下,才能促使他们形成科学的观察、操作、思考、探索的能力,提高学习活动的有效性,进而促使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发展思维。
    例如:在欣赏《牧歌》时,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收集、查找有关蒙古大草原资料的作业,学生在我的启发下开始收集。有蒙古的风俗习惯,还有有关蒙古丰富的物产等。上课时同学们畅所欲言,谈自己对蒙古的感受,我为同学们展示了蒙古族的服装及各种风情图片等,让大家看一看、摸一摸, 亲身体验到大草原的辽阔美丽,和草原人民的幸福生活••••••之后,欣赏歌曲《牧歌》,感受歌曲带来的美丽壮观的意境。学生的热情一再高涨,下课了,同学们久久不愿离开教室,意犹未尽……。
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要以帮助者、促进者的身份进行引导、引领学生全身心地投入音乐学习。只有正确的引导,才能让学生自主的学习,才能提高自主学习的有效性。  
    4、关注个体差异,强化有效学习的落实
    “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是新课程理念对教师教学的要求。由于智力发展水平及个性特征的不同,认识主体对于同一事物理解的角度和深度必然存在明显差异,由此所建构的认知结构必然是多元化的、个性化的和不尽完善的。作为音乐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音乐学习活动时首先应该熟悉学生,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出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使学生不同层次的认知结构、个性品质在参与中得到发展,力争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学生才会在此环境中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个性特征,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音乐的兴趣和信心。比如在回答问题时,把简单的问题的回答机会留给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并适时给予鼓励,增强学习的信心;又如:在打击乐伴奏练习中,让能力稍差的学生拍击简单的重音,增强他们的节奏感。乐感较好的学生可以担任领奏,指导其他同学练习。关注每一个学生,让他们觉得自己在老师眼中都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就能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大提高,学习的有效性也进一步加强。 
    5、评价导向,促进有效学习的发展
    教学评价是始终贯穿于教学活动中的一种教学行为,对于提高学习活动的有效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音乐教学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评价要以人为出发点,体现对人的价值的重视,促进个体健康和谐地发展。而在教学中,有些教师只注重了评价的激励功能,而忽视了评价的导向功能,如我们经常会听到频繁的“你真棒”的赞许声,甚至当学生出现错误时,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而回避问题的实质,出现了一种“含糊评价”现象,这样做的后果不仅不会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学生的发展。评价导向性原则就是要引导学生的音乐学习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和发展音乐的潜能,建立自信,促进音乐感知、表现和创造等能力的发展;有利于教师总结教学经验,扬长避短,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音乐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因此,教学活动中我们既要注重评价的激励功能,又要注重评价导向作用的发挥,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有效性,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如何使学生在课堂中有效地学习,并以此为依据组织、调控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的诸环节、诸要素,优化设计出我们的教学流程,使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真正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作为音乐教师我们还需要花更大的功夫去研究、改进、优化,以此来满足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满足我们学生在音乐课堂中有效学习的要求。正如一位学者所说,我们应该明确:当学生有兴趣时,他们学到最好;当学生的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他们学的最好;当教学内容能够用多种形式来呈现时,他们学的最好;当学生能自由参与探索与创新时,他们学的最好;当学生有更高的自我期待时,他们学的最好;当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时,他们学的最好;当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和热爱时,他们学的最好;这就要我们老师为之长期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创造性人才,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曹理.《音乐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2]章连启.《音乐教育教学经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
[3]蔡觉民.《音乐课程教学理念与策略》〔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
 [4]金亚文.《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文章录入:风信子    责任编辑:风信子 
  • 上一篇文章: 口琴吹奏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