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 文章中心 >> 音乐教学论文 >> 中学音乐教育论文 >> 文章正文
对《高山流水志家国》一课的反思         ★★★ 【字体:
高山流水抒真情-对《高山流水志家国》一课的反思
作者:蒋一禾    文章来源: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原创作品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3-26

 

高 山 流 水 抒 真 情

——对《高山流水志家国》一课的反思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市第一中学蒋一禾 江阴市祝塘中学周正军

  

[摘要]高中《音乐鉴赏》模块中的《高山流水志家国》一课,是整个教材中难度较大的内容,不少教师感觉上起来没把握,学生也不喜欢。笔者通过新课导入、氛围营造、学法指导、难点突破以及课堂总结五个步骤,一步步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通过教师的创造性引导和启发,精心整合教材内容,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课堂活动中来,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古琴曲;流水;抒真情

最近,笔者参加了无锡市高中音乐学科带头人的评比,第三轮的比赛内容是借班上课,课题是《音乐鉴赏》模块中的《高山流水志家国》,它是教材第十四单元“文人情致”中的第一课时。经过一个星期的精心准备,最终上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受到评委和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我自己也感觉比较满意。课后笔者对该课进行了认真的反思,本节课最大的特点就是:始终紧扣文本,全面准确地理解教材,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坚持教材的基础性和主干线作用,与此同时,结合学生的知识和经验,联系时代的发展,挖掘和提炼教材的拓展意义,形成鲜明的个性化的教学方式。精彩之处集中体现在以下五点:

一、自然巧妙的新课导入

笔者是第一个出场的选手,由于前一节课数学教师拖堂,到我的上课时间学生还没有到音乐室,本校的音乐教师匆忙赶到教室去叫学生,随后,一拨拨学生跑步赶过来,坐下后还在大口喘气。我面带微笑说道:“大家气喘吁吁地赶来,我先给大家看段视频,让你们定定心”。

1.看视频——要求判断乐器名称。(古琴)

2.提问题——与琴相关的知识,同学们了解哪些?

学生举出很多带“琴”字的成语、以及俞伯牙和钟子期成为知音的动人传说。师:大家知道的都是琴与文学的关系,老师也来说些琴与文人的关系。

3.举实例——教师列举古代著名文人与琴的关系。

4.设悬念——教师介绍美国太空船里刻录了我国琴曲《流水》的事实。提问:美国人为什么会选择中国的琴曲《流水》遨游太空,而不是其它古老的乐曲,它有什么独特之处?这个问题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一部分学生积极地做沉思状,另一部分则用探寻的眼神看着我。我自信地告诉大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自己就能找到答案。

通过以上四个环节,笔者利用学生喘息的时间,借助学生的已有知识,巧妙地把学生引入到本单元的课题中来——文人情致;同时创造性地设计有趣的问题,激发起学生对《流水》的好奇心,为进一步教学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

二、别有风味的氛围营造

音乐是听觉艺术,专心聆听对理解音乐非常重要,而现代高中生对历史久远的古琴艺术知之甚少,再加上古琴的音量不大,《流水》在乐曲开始时速度较慢,力度也较弱,所以,必须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专心聆听音乐的良好环境。具体做法如下:

1.弹琴有讲究

衡量古代文人全面发展的标准是“琴棋书画”,琴,排在第一位,由此可见,琴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古代文人心目中的地位。古人在正式弹奏琴的时候是很有讲究的,比如,演奏者要沐浴、焚香、静心等。同时欣赏者也是有要求的,请欣赏古代贵族的《听琴图》。

2.听琴有要求

欣赏教材中的宋徽宗画作《听琴图》,提醒大家注意图中四个人的位置和专注的神情,引出听琴的要求。

3.名人谈感受

介绍当代著名古琴大师陈雷激(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古琴演奏者)的弹琴感受:琴自古以来就是一件曲高和寡的乐器,演奏者和欣赏者都要有诸葛亮所说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状态。淡泊的心理、宁静的状态非常重要,演奏的环境要静到那种“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感觉。

     通过以上三个步骤,学生都能进入安静的状态,此时,静谧的教室里就只有《流水》的声音了。

三、出神入化的学法指导

《流水》(有名《高山流水 》)共有九段,可以划分为四个段落,是传统的“起、承、转、合”的结构,她通过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描绘了涓涓的山泉和小溪,也刻画了浩荡的江河与湖海,表达了人们对富于生命力的大自然的热爱和赞颂。但作为初学者的学生,不容易感受到音乐深刻的思想性,因此,笔者通过对音乐基本要素的引导与分析,帮助学生逐步进入理性的欣赏状态。

1.     唱旋律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模仿古琴的音色,学唱教材提供的第一部分主要旋律。在学生亲身体验的基础上欣赏,学生更容易集中注意力聆听和想象。

2. 看乐谱

观察第三部分的第六段乐谱(谱例略),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它具有两个声部,并且每个声部的特点鲜明:高声部旋律每拍有两个八分音符构成,旋律走向渐次下行,由四度大跳到三度小跳再到二度级进,旋律走向自上而下,犹如巍峨的高山;而低声部旋律主要集中在低声区,每拍都是相同的,均有十二个三十六分音符构成,速度很快。如果把这十二个音符对应的点连起来,旋律走向就形成一个个闭合的圆圈,仿佛是浩淼的水流形成无数个漩涡。结合音响中的强劲力度和飞快的速度,展现在学生眼前的,仿佛是万千水流自崇山峻岭奔腾而下,既有江河湍急的声势,又有湖泊深不可测、一望无垠的场景。

3. 画图谱

第三部分的第七段“泛音”演奏的旋律,很有规律性(谱例略),第一拍七个音构成的旋律依次下行,紧接着的第二拍七个音则是依次上行,后面的旋律不断重复,并且速度越来越快。如果我们把这段旋律中的每个音高用点来表示,那么,随着音乐的进行,这些点似乎流动了起来,形成了奔腾而下和乘势而上的V字型,隐喻着流水百折不回,勇往直前的性格。

4. 算音域

根据教材和教参提供的谱例,学生可以轻松地发现,《流水》的最低音是大字组的C,而最高音是小字三组a整个音域将近五个八度,足见这首古老乐曲的“分量”。

5. 读琴谱

琴谱是一种特别的记谱形式,它是用中国的方块字记录了琴曲的音响,是中华民族特有的音乐文化,不仅推动了当时古琴音乐的传播,而且对后世古琴音乐的继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世界音乐文化的内涵。

学法指导过程中,笔者始终坚持用音乐的手段来解决音乐的问题,利用文本提供的资料,展开个性化的解读,这种解读既在情理之中,又在学生的意料之外,给学生欣赏音乐提供了可以借鉴、可以移植的新颖的方法。

四、新颖别致的难点突破

通过对《流水》音乐要素的分析,大家对它的高度艺术性已经能够理解,但对它的深刻思想性,还是不容易体会。这时候,笔者充分利用语文和历史的相关知识以及学生的音乐欣赏经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化解难点,我运用了三个知识:

1.托物言志

在封建社会,中国传统文化对“人性”的追求是被禁止的,因此,在各种文化中,就自然地形成了把人与自然,如山、水、花、鸟等进行类比,借“物性”寓“人性”,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用的托物言志的手法。

2. 标题音乐

联系教材中第十八节的知识点“标题音乐”,并思考教材提供的(苏)阿萨菲耶夫的名言“标题音乐的实质完全不在于词句的动听,而在于从标题出发去揭示思想、在于实现个人抒情”。

3. 虚幻臆想

思考本节练习“拓展与探究”中的第2题,让学生得出结论:音乐描写的是一种个人的感受,是一种虚幻、臆想的景象,而不是具体的实景、实情。

    在此基础上,结合“流水”这一标题,再复听《流水》,鼓励学生充分展开想象。这一遍欣赏,学生的感觉与以前大不一样,对音乐的理解可谓是百花齐放,为后面的谈感受环节,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五、画龙点睛的课堂总结

有人说科技和艺术是现代文明的两朵并蒂莲,两千多年前的中国祖先就能创造出如此高度艺术性和深刻思想性的音乐作品,实在令人惊叹。因此,美国人选择了琴曲《流水》遨游太空,不仅能展示地球的古老文明,而且还预示着文明的地球人希望通过“高山流水”,在浩瀚的星空中寻找人类的“知音”。

1. 古曲展新姿

战国时期的俞伯牙通过古琴曲《流水》寻找到了知音钟子期,两千多年后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日益强大的中华儿女创造性地运用了《流水》的旋律,向四海寻觅一切热爱和平的朋友和知音,让我们再次感受那激动人心的场面。(看视频)

2.教师提要求

关于音乐与人生的关系,古今中外有很多文人雅士提出了大量的至理名言。法国的大文豪雨果曾说过:“音乐是思维的声音”;我国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立意则更高:“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我国,古代文人一直把“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己任,作为现代的青年学子,通过古琴曲《流水》的学习,给你带来了哪些感受呢?

3.学生谈感受

学生甲:通过《流水》的学习,我觉得良好的个人修养要做到“上善若水”的境界。学生乙:《流水》用纯四度的和声音程来结束全曲,其中也隐喻着 “和而不同”的君子处世哲学,彰显了儒家思想的和谐理念,表达了中国人自古就追求的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的理想目标。学生丙:二十一世纪的青年学子,更应该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志向和宽广的胸襟。学生丁:勤奋学习,全面发展就是最好的“志家国”的行动!……

 

本节课所设定的教学起点基本上符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并且改变了单一的学习方式,建立了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创设了多角度思考问题的空间。教学过程中笔者不仅关注教材中显性的学科知识的整合,而且重视隐性的非学科知识的挖掘。以上五个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使师生之间围绕《流水》的互动既亲切自然又丰富多彩,不仅消除了师生之间的陌生感,而且在互动中相互启迪了智慧,扩大了师生思维的宽度和广度,有了这样的铺垫和积累,同学们都乐于抒发自己独特的真实情感,并且最终形成这样的共识:作为中国人,我们为祖先的文明史感到自豪,作为当代高中生,我们要有报效祖国、建设家乡的决心和行动。

 

文章录入:赵洪啸    责任编辑:风信子 
  • 上一篇文章: 《高山流水志家国》高中音乐课实录

  • 下一篇文章: 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分析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