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 文章中心 >> 音乐教学论文 >> 中学音乐教育论文 >> 文章正文
探究艺术通感在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字体:
探究艺术通感在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作者:郭迎春    文章来源:温岭教研网—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13


作者:浙江省温岭市箬横镇中学    郭迎春

摘要:音乐与其它学科之间存在艺术通感,必须多渠道营造课堂活动情景,以达到情感体验与思想熏陶的目的。通过悠扬的音乐旋律、美好的美术画面的结合可以净化学生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同理,影视音乐一般凝结着影视故事中最深刻的思想和最深沉的情感。优秀的音乐作品为影视加入情感内核,使之更加动人。音乐与文学也是姐妹艺术。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多展开文学想象,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从而达到情感熏陶的目的。

关键词:情感渗透   美育熏陶   文化体验 

    中学时代读过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至今记忆犹新,以为那是人间极致美文。尤其是对荷塘上轻烟笼罩的月色,描绘为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更是惊叹不已;然而却道不出“月色”与“名曲”之间究竟为何通融如斯。后来上大学时接触《美学》,方知那叫“艺术通感”,即由对一门艺术的感受连带勾起相关艺术门类的感受。如读诗歌产生绘画感,观画萌生音乐感,听音乐滋生诗画感,即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中有旋律”,“音乐中有诗情画意”。
由此我想到了音乐,想到了音乐教学艺术与丰富多彩世界之间的沟通。的确,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艺术审美的丰富性在于通过听觉能够刺激唤醒人体的各种感觉器官,从而在心中呈现丰富多彩的立体世界。反之亦然,其它艺术学科的信息作用于各种感官,也能激发听觉神经,从而产生乐感。白居易在《画竹歌》里说看绘画的审美感觉是“举头忽看不是画,低耳静听疑有声”,宋祁在《玉楼春》中说“绿扬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都是视觉与听觉审美艺术水乳交融的绝唱。本文试图就音乐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艺术通感,结合音乐教学实践,谈点感受。
    一、启动艺术通感之门,让音乐情感渗透润物无声。
    音乐被誉为“人类感情的速记”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音乐,这是情感的语言,它能够表达人类语言所表达不了的人的感受的最细腻的色彩!”。情感出自于兴趣,而兴趣产生于学生在参与音乐课活动中的体验。因此,必须多渠道营造课堂活动情景,以达到情感体验与思想熏陶的目的。
    (一)与美术结合开启情感心扉 
    音乐和美术分属两个不同艺术门类,但借助美好情感进行德育熏陶的功能是一致的。通过悠扬的旋律、美好的画面可以净化学生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让他们感受真善美的人生真谛。比如在教学《采茶舞曲》这首歌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现层层叠叠、碧波万顷的绿色茶园和热闹繁忙、生机勃勃的妇女采茶画面,让学生的思想随着视觉进入“大好河山”的美景和“集体合作”欢乐的劳动氛围之中,再欣赏悠扬美妙的音乐,则精神同画意交融,灵魂与旋律俱飞,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思想情感在润物无声中得到升华。
    (二)与影视联姻放飞思想翅膀
    影视音乐凝结着影视故事中最深刻的思想和最深沉的情感。优秀的音乐作品为影视加入情感内核,使之更加动人;面对人类复杂的情感,再出色的台词有时候也显得苍白无力,若辅之以婉转动听的音乐,则这个片段往往会成为影视中最撩人心弦的篇章。反之亦然,优秀的影视作品则令音乐飘逸、灵动,回味无穷。《大海啊!故乡》是一首优美抒情的歌曲,它借助对大海的思念与赞颂,抒发了人们对故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为求得更好的教学艺术效果,在教唱时,引入影视艺术,播放电影《大海的呼唤》片段,给学生以身临大海的感觉,让思想的翅膀腾飞于祖国秀美壮阔的山河之中。那么,学生对《大海啊!故乡》的爱乡爱国情感就油然而生了。
    (三)与文学合璧升华心灵境界
    音乐用声音抒发情感,愉悦人们的生活,使之丰富多彩;文学用文字触及人们的心灵,陶冶情操,使其脱胎换骨。音乐与文学是姐妹艺术。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多展开文学想象,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从而达到情感熏陶的目的。
    有一则《蓝色的多瑙河》的欣赏案例。这是一首世界名曲,由五个小舞曲组成,各个主题的音乐风格各有特点,但他们都是愉快、爽朗、活泼的,如第一圆舞曲主题旋律是呈三度上行的。师问:“这种旋律线能表达一种什么情绪,若填一句歌词,该填什么?” 经过启发,学生能感悟到一种明朗、积极、向上的基调,慢慢地体会到这首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是歌颂春天、歌颂大自然、歌颂家乡,从而自然想到歌词“春天到了”。在此基础上,又鼓励学生展开文学想象,搜寻与春天、家乡及大自然有关的古今名篇佳句当堂朗诵。于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朱自清的《春》等,都成了学生竟先吟咏的佳作。这种浸透着浓郁文学气息的音乐课,无意中深化了对音乐作品主题的理解,荡涤了学生混沌的胸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有效地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目的。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与美术、影视、文学的结合生动地反映和影响着人的思想感情。可以促进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树立理想、陶冶情操,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打开艺术通感之窗,让音乐美育熏陶春风化雨。
    美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年轻的奥古斯丁曾经无数次地对自己的朋友说,除了美,我们还能热爱什么呢?亚里斯多德也间接地说过,美本身就是最高的追求目标。音乐课追求的除了相对单纯的知识性、技能性的专业目标,更多则体现在艺术美的意识教育,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审美教育。这种教育贯穿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不能空洞“说美”,而是要组织良好的教学艺术手段,让学生“感受美”,“热爱美”,“追求美”,“体现美”。
    初中教材中的《鼓浪屿之波》,我是这样设计的:让学生欣赏歌曲并同时播放厦门、台湾的美丽风景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带入歌曲的艺术氛围,然后采用对话的方式和学生们共同了解厦门、台湾的地理、历史、民俗风情。并进一步与学生探讨如何采用不同的方式为作品配伴奏,设计演唱方案和声音效果。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设计出了击掌、捻指、哼鸣、领唱、齐唱等方式。出人意料的是竟有学生和着优美的旋律,用口技模仿潮起潮落的海浪声和海鸥的鸣叫声,一种身临其境的美感,顿时如潮水般袭来。  记得曾听过《桑塔露琪亚》一课,我觉得开课的老师在音乐与美术的联袂设计上很巧妙。课一开始,老师以讲故事的形式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图片--桑塔露琪亚、船夫、贡多拉、星星、月亮,并把它们粘贴在黑板上,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一幅优美的充满威尼斯风情的画面。在优美而流畅的主题音乐的弥漫之下,威尼斯海边夏夜的美丽仿佛就展现在面前,它使人陶醉,令人忘怀,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
    再如在欣赏《牧童短笛》时,师导入:“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画(出示〈牧童短笛〉),画中的情景,你们喜欢吗?”学生新奇的眼神告诉我,他们很喜欢这幅画:“可真美呀,是哪儿?” “看那牧童,好象在唱歌呢!好羡慕啊!”显然,他们被牧童的天真、大自然的美景陶醉了。于是我趁机引出歌曲〈〈牧童短笛〉〉进行欣赏,并以朗诵刘心武的散文〈〈牧童短笛〉为辅助手段。此时,一种身临乡间、韵味淳朴的美感迎面扑来;学生油然而生向往自然、追求田园的美好情愫。是的,好的音乐是美丽动人的画,是感人肺腑的诗,而好的美术作品、文学诗篇又宛如美妙感人的乐曲,在他们之间构架一座“康桥”,让学生通过各学科之间的通感现象去发现生活中的美,感受自然界的美。
课程标准中说:“音乐课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 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因此,作为美育手段之一的音乐教育,我们应从歌(乐)曲的意境着手,启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三、构建艺术通感之桥,让音乐文化体验如临其境。
    音乐是艺术的,也是文化的。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精神的产物;它是时代的写照,也是历史的见证。民族的差异和国界的遥隔都不能阻断音乐对文化的传递与交流。
    在欣赏《沃尔塔瓦河》中的“水仙女的舞蹈”片段时,我给学生设计了选择图画和拟小标题的问题。音乐响起时,有的学生就说音乐好象很朦胧,应选择左边的图片,标题叫 “出水芙蓉”;有的说音乐给我的感觉非常神秘,应选择右边的图片,标题可以是“水中仙女”。还有的说想谈谈整段的感受……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表现水仙女歌舞的这段朦胧、神秘、美妙的音乐,我选择了一幅颇具代表性的西方油画作品--水中浮现的仙女图让学生欣赏,结合所给出的图片,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判断出作曲家在这段音乐中运用竖琴来模拟水波声,而高音区的弦乐柔美、悠长,就像一位妙龄少女在吟唱着古老、神秘的歌谣……而在思考、判断的同时,他们其实就已经思接千里,神游异域,不知不觉中接触与体验了一回捷克民间的神话传说。音乐与美术这两种艺术形式给学生以听觉和视觉的双重作用共同促进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文化内涵。
    四、疏导艺术通感之渠,让音乐智能培养情趣盎然。
    音乐旋律优美,如涓涓细泉,滋润人们的心田,但乐理知识枯燥乏味,常令人望而却步。如何将乐理的艰深单调转化为形象可感而为学生所乐意接受呢?哲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利用艺术通感现象,借助美术直观教学手段,可收到预期效果。
    比如在讲解所谓枯燥而又艰深的乐理知识的同时,如果能和美术作品相联系,则将化难为易,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牢固掌握乐理知识,提高音乐智能水平。例:在讲解乐理知识“自然大调”与“和声大调”的过程中,如果从字面上去理解和分析,学生必定感到枯燥乏味。若请美术老师画七个同一颜色的苹果,让学生去感受这七个同一颜色的苹果好象是音乐中的“自然大调”,没有色彩上的区别。而讲到“和声大调”时,在原有的画上的第六个苹果下面涂上阴影,好比在七个音阶中的第六个音降低了半个音,形成了新的音阶1 2 3 4 5 6 7,这样学生马上就能理解“自然大调”与“和声大调”的区别。不至于上课听得昏昏沉沉,相反,还可能会津津有味。这使音乐课堂有了新的变化和美的升华。
从艺术的本质上讲,一切艺术都是心灵的艺术,只是各自所有的感性材料不同而已。不同的艺术或同一艺术形式的不同方面在审美意蕴、表现手法等方面本来就有许多相通之处。从发生学的角度看,各艺术门类本来是源于一家的,是高度融合在一起的。从心理学角度看,“通感”这一心理现象,也使得艺术之间或同一艺术的不同内容之间的相互融合成为必要和可能。
    艺术通感在音乐教育中十分重要。有效地利用通感现象,在音乐与其他学科范围之间构建教学桥梁,让其他艺术学科服务并促进于音乐教学,从而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应是每一位音乐学科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参考文献:
《音乐美学》    王次炤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
《音乐课程标准解读》  音乐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  北京师范出版社2002
《在音乐教学中巧用“通感”》  周海燕  《中小学音乐教育》2006


 

文章录入:风信子    责任编辑:风信子 
  • 上一篇文章: 原生态信天游在我们台州学校教学中的几点浅见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