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 文章中心 >> 音乐教学论文 >> 爱乐朋友畅想专区 >> 音乐教师的爱乐情怀 >> 文章正文
中国乐 中国节            【字体:
中国乐 中国节 之《春节序曲》、《喜洋洋》
作者:西叶    文章来源:洪啸音乐教育网友原创作品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9-2

又快过年了。中华民族众多的节庆中,要数农历春节(俗称过年)最为盛大隆重了。

    小时候过年就是穿新衣、放鞭炮、炒年货、看春晚,那是一个时代的标志。吃完年夜饭,一大家人围坐在黑白电视机前,摆好树上留蓄的大橘子,边磕瓜子边等春节联欢晚会。零点十分,即便熟睡,父亲也会把我叫醒,听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和看燃亮夜空的烟花。人大了就不怎么盼过年了,这种浓郁的年味儿虽有余韵,却越来越淡,正如很多人不屑一顾的中国民乐。这个大年怎么过?我提议,一起听几首透着浓郁中国味儿的乐曲,体味国乐里的中国年。

 

中国乐 中国节 之《春节序曲》

    百节年为首。过年过的是气氛。每年从腊月到元宵,重庆可算处处张灯结彩、火树银花。无孔不入还有《春节序曲》。电视、商场、综艺晚会……,只要想用声音营造年味儿,就能听到欢快、昂扬的《序曲》。据相关人员统计,这部完成于1956年的《春节序曲》是音乐舞台上演奏得最多的中国管弦乐作品之一。人们之所以喜欢,大概也是因为胡弦儿、琵琶、笛子、锣鼓等中国乐器渲染的热烈,让我们没有距离感

   《序曲》是李焕之管弦乐作品《春节组曲》的开头部分,不必正襟危坐的“欣赏”,就有百分之八十的人熟悉它的心理旋律。但大多人几乎从没正视过它,好似它每一次出现都理所当然。为了这份理所当然,我狠狠听了不下二十遍。感觉《序曲》的隆重依旧有些俗气,就象大戏里的男女夸张的浓妆艳抹,不是沁人心肺的美,却是动人的。只有这样媚俗的“动人”,才让大生产中老太太笑容绽放,才让节日喜气欢腾。查了查资料,得知《序曲》是1943年新秧歌运动后的产物,就不难理解作曲家笔下洋溢着的对陕北民风的讴歌了。正是因为这样“俗气”的热烈,才把黄土高原的粗和陕北民歌的苍劲悠然浑然成一体。我比较喜欢乐曲第二部分,这段主题采用了陕北秧歌调《二月里来打过春》,明显的民族徵调式,用双簧管、大提琴和小提琴分别主奏,三次出现,如积雪融化的河流娓娓动情,温婉而悠长。它很快又回到开头锣鼓震天的铜管主奏主题,节日氛围渲染得铺天盖地。过大年,在渐淡的热情里找寻浓重,与之匹配的,还有什么比《春节序曲》更适合呢?

 

中国乐 中国节 之《喜洋洋》

可以说,大多数华人都听过《喜洋洋》,只可能叫不出名字与出处。在喜庆节日里,与《春节序曲》一道,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初识《喜洋洋》,是15岁时的一次民乐合奏,在学二胡不到半年的时候,硬生生拉出了主旋律。后来又找了几个版本的演奏,了解了些作曲家的创作背景,谈不上喜欢,只是有了这次经历后,对它多了丝感情。

在当今很多人漠视民族魁宝的时代,听听传统民族音乐,这种捍卫无不为一种前卫的时尚。值得一提的是,这首几乎与节气共存亡的脍炙人口的民族轻音乐曲,是板胡演奏家刘明源1958年取材山西民歌《卖膏药》与《碾糕面》而作的。他以两个笛子声部的重迭、顿音和加花的手法,渗透出热情洋溢的气氛。其实我对山西地域文化不怎么了解,但还是在一本书里查到《卖膏药》的词:

小日本,
卖膏药,
东西南北都走到,
哪个地方也不要。
一走走到太行山,
被咱游击队拦住了,
打枪炮,送他走,
阎王跟前卖膏药。

不会哼山西小曲儿,只能在词里感觉韵律,然后再听根据《卖膏药》改编的A主题,就变得饶有趣味儿了。可以想象歌者是怎样地骄傲甚至略带不屑。但弃词只听笛子、二胡、板胡等乐器的加花变奏,剩下的又只有明快的喜悦。可惜《碾糕面》的词怎么也找不着,这丝遗憾让我对B主题的一直充满遐想。让我明显感觉那是一对相互倾慕的男女,在河岸用对歌打情骂俏,与前段跳跃喜气的形象不同,它更为舒展、富于歌唱。细细欣赏这一旋律,可体会到它明显的中国式的自我陶醉、悠然自得的喜乐情绪,这是有别于欧洲人外向、狂欢式的动情的。

春节期间亲朋好友小聚一堂,喝茶聊天,不需要专注,《喜洋洋》偶尔渗进我们喜悦的耳朵,一定是一个吉祥怡神的好兆头。

 

中国乐 中国节 之《新春乐》

茅沅的小提琴独奏曲《新春乐》在众多节庆音乐中,犹如清新脱俗的风,能不动声色地浸润你的心扉。是为数不多让我内心推崇的节庆音乐之一,适合精致、散淡的文化人。

别于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虽同样采用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音调为素材,但开始在钢琴伴奏下的主奏小提琴轻快活泼而流畅,使你能呼吸到醇厚的乡土气息。当然,“趴在纸面上”的乐曲是没有生命的,只有到了演奏者手中,音符幻化出音乐效果,才能成为美妙动人的乐曲。所以我们要感谢五十年代首次蜕变《新春乐》的小提琴演奏家司徒华城。他的再创造,传承下来的乐风使得众多演奏者在第一部分,就以灵巧的跳弓,奏出活泼、雀跃的主题,把人们欢度新春佳节的喜悦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第二部分,乐曲转向下属调,鲜明对比于第一主题,变得委婉抒情,犹如拥有天籁之声的歌手,颂扬春天。一边听《新春乐》我一边写下这段文字,在理性分析的同时,脑袋也出现很多片段的感性的场景:比如我向往的油绿的草原,比如草原上有羊群,比如羊群里有放牧的小伙儿,比如小伙儿手中有羊鞭,比如羊鞭没有鞭打羊群,一声声清脆的声音来自沧裂的地面,附和小伙儿洋溢的笑脸。整首乐曲不长,第四部分在原调上再现第二主题,并以弦乐器特有的长颤音和碎弓等技巧,将乐曲推向高潮。正如除旧的爆竹正如两千多年来传统的吉祥俗,至今仍把中国年渲染得喜气洋洋。我想,今年,最别致的“过年”,莫过于偶尔安静,下意识让音响流出《新春乐》,在明朗、朴素的曲风里,顺着岁月之河,将旧的一年隐没在潺急、清丽的乐声里。

 

 

文章录入:赵洪啸    责任编辑:赵洪啸 
  • 上一篇文章: 额尔古纳乐队访谈

  • 下一篇文章: 夜的倾吐——勋伯格早期音乐代表作《升华之夜》赏析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