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浙江省温岭市泽国镇五里泾小学 章金巧
[摘要] 传统的音乐教学舍本求末,过渡强调技巧,却忽略了音乐的生命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并未突出音乐教学的艺术特点。而新课程要求我们要重视学生对音乐的情感激发和体验,重视学生在音乐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要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联系,培养心灵的美感,陶冶情感,激发创造性,以达到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 [关键词]音乐教学 艺术特点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对学生个性的发展完善、心灵的健康成长、智慧的启迪开拓乃至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形成都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我国古代美学著作《乐记》说:“大小相成,终始相生,唱和清浊,迭相为径,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平和,移风易俗,天下皆宁。”大文豪托尔斯泰说:“音乐,可以唤起人们的愿望,使更多的人体验和分享,没有一种艺术比音乐更能表现出艺术的真正内内涵。”充分发挥音乐的功能和特点,让学生建立完美的心理结构,提高音乐教学的整体效应,是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要重视的一个问题。下面试从五个方面谈谈: 一.要突出音乐的体验性 音乐是感性艺术。钢琴之王李斯特曾说过:“音乐表达感性比用其他方法优越,通过音乐,人可以传达自己心灵所体验的印象,表达出任何内心运动来。”我国古代有关于“知音”的典故,《列子•汤问》中记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可见音乐不但能表达出“任何内心运动”来,而且这种内心运动还能为欣赏者所体味、感知。音乐从感性中被创造出来,又被演奏家用悦耳动听的声音加以表现,最后将通过观众的欣赏回到感性中去(当然,“回到”并不意味着重复作者原来的那种感性,亦可以加入欣赏者的再创造,变成一种全新的东西)。 因此,音乐教育不能像教一般知识课一样,单纯使用灌输性方式来讲解注入;不能像民间艺人一样,只是一句一句地口传心授;也不能像专业音乐学校那样强调某些技能的训练。几十年来,我们的音乐课非常简单,就是一张嘴巴加一支歌,以为教好歌就算完成了音乐课。一台录音机,一盒磁带,外加一根按放音键的手指,就算完成了音乐教育的现代化。这些错误观念导致音乐的其他功能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既然音乐是感性的艺术,那么,音乐课必将是充满感性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应该把着眼点放在音乐教育的“感性化”和“审美化”的构建上。 ㈠创设环境,美化情境 情境是音乐教学“感性化”和“审美化”的前提和基础。教师要按照音乐教学的审美规律精心地创设音乐意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触景生情,在感情共振中获得美的情感体验。比如教《动物狂欢曲》时,可以事先在音乐教室布置“小动物交响音乐会”的水粉画,以鲜艳的色彩,小动物吹、拉、弹、唱的形象感染学生,使他们进入音乐的情境当中,然后,在欢乐的乐曲声中,让他们随着音乐的节拍扮演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翩翩起舞……这样,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的节奏和韵律,激发起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充分发挥音乐的怡情作用和教育功能。此外,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无异更容易营造气氛,比如教《谁不说俺家乡好》这首歌,在幻灯映出的“青山、白云、河水、梯田、果树、松柏、麦浪”背景下,然后播放歌曲的演唱录音,这样把学生置身于一个有声有色有情有景的艺术氛围里,使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 ㈡聆听音乐,体验情境 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是通过音响塑造音乐形象的,要引导学生听懂每一段音乐的情趣。如在欣赏古曲《阳关三叠》时,教师可以根据传统文化“诗乐舞”统一的特点,轻声吟诵着古诗,营造出古色古香的艺术氛围,使学生品味到作者对即将远行的友人的那种无限关怀、留恋之情,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音乐的内涵。 ㈢想象意境,品味音乐 如果前面两种方法都为学生感受音乐提供了某种凭借,那么这一种方法意在让学生提高独立欣赏音乐的能力。可以播放一段反映童年生活的轻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浆》,让学生闭目体味,然后指名描述他们感受到的不同的情景,教师都加以鼓励。最后播放整首歌词,让学生再次感受原作表现的情景。如此学生品味音乐的能力、想象力都会得到提高。 二.突出音乐的表现性 音乐通过音响可以表现多种多样的形象、状态、气氛等。她所体现的画面和视觉形象却不是听众从音响中直接感知到的,它必须通过想象活动才能完成。 ㈠模仿自然界的声音以暗示某种画面。 比如贝多芬《田园交响乐》第三乐章中用不同的木管对不同的鸟类的叫声进行模仿,意在暗示一幅鸟语花香的春天画面。音乐表现画面的这种手段虽然完全脱离了构成视觉形象的一些要素,但仍能唤起人们的无穷联想。 ㈡通过渲染情绪气氛象征某种情景。 渲染情绪气氛是音乐艺术的特长。比如格里格的管弦乐组曲《金特》第一分曲《朝景》,乐曲一开始由长笛吹出了一段静谧、安详的主题,这个主题所体现的情绪气氛显然与作曲家企图表现的晨景非常符合。学生就会不大可能误解为其他主题,而归随于作曲家《朝景》的想象,进入审美的境界。 ㈢通过音响色彩象征或暗示某种景象。 从本质上说,音响色彩只能是一系列刺激感官的音响组合。这种组合往往是为了象征或暗示,为听众创造一个幻想的世界。我们可以从《天鹅湖》第二幕竖琴颗粒性的单色中想象出湖水的波动。歌剧《魔弹射手》序曲中圆号深沉的和声,无疑是层层森林的象征。 三.突出音乐的创造性 音乐教学本身就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果教师能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那么学生在获得大量音乐知识的同时,又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 德国音乐家奥尔夫要求每一个课例都有即兴创作或创编活动,小至一些动作,大至创编音乐剧,在所有的创编活动中,要求不能雷同或需大家共同合作完成,所有的人都会全身心的投入,尔后又为自己创作的成功感到欣慰与自豪。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创造性思维是从小发展起来的,音乐最能给人以想象、联想的广阔空间,奥尔夫教学法正是抓住了这大好时机使一个人从小养成创新的思维习惯,并使创造性能力逐渐得到发展,这对人的一生将起到多么大的作用啊! 伟大的作曲家根据故事创作改编歌剧,这就需要坚实的艺术功底,强烈的创作欲望,以及丰富的想象和创造能力。学生暂时还不具备这种能力。而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编成小故事,那倒是他们完全能做到的,并且还将对这种形式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例如,在欣赏《玩具兵进行曲》时,教师本来应该把小故事讲给学生听,但如果让学生在欣赏完乐曲,发挥想象,自己编一个小故事,将会把学生的创作欲望充分激发起来。能力强的学生在编好故事之后,甚至会伴着乐曲娓娓动听地叙述故事。这种方法其实是上面“想象意境,品味音乐”基础上的再提高。 四.突出音乐的情绪性 音乐从某种意义上说应该是情绪的艺术。作曲家不断地在自身的心灵中容纳他人的喜怒哀乐作为表达内容。学生应该从聆听音乐作品中了解作品的整体情绪发展。 如波兰作曲家潘德列茨在幼年时曾经目睹他的故乡变毁灭的情景,作品《祭广岛者的哀歌》描写的就是这一悲惨事件。这个作品倾注的是作曲家全身心的情绪和情感体验。学生在欣赏这个作品时,教师应从各个侧面介绍乐曲的背景,让学生充分情绪发展,用自己的情绪、情感去体验作品。 五.突出音乐的教育性 我们的音乐教育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音乐家,而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国民的素质,是面向所有学生敞开大门的陶冶性情、滋养心灵的音乐艺术教育。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培育人的创造性和审美能力,这是建设跨世纪的现代化强国的需要。美国著名作曲家、教育家赫伯特:齐佩尔博士所说:“学习音乐不仅是为了艺术、为了娱乐,而是为了训练头脑,发展身心,在这方面,音乐是非常重要的。” ㈠在音乐教育中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音乐教育把爱国爱家乡等的理性情感转化为生动直观的感性形式,使中学生在提高音乐审美感受、表现力的同时,心灵得以净化,道德情操得以升华,完善人格,达到崇高的精神境界。例如,在澳门回归之际,一首《七子之歌》唤起了学生们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对游子回归祖国的牵挂。歌中唱到“你可知MACAO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掠去的是我的肉体,我依然……”。当唱起这首歌,学生们的民族责任感由然而升,祖国的命运、荣辱与每个人夕夕相关。当唱到“母亲啊母亲,我要回来”;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在澳门特区高高飘扬时,不少学生流下了激动的热泪。 ㈡在音乐教育中进行真善美的熏陶 老师要引导学生从音乐审美体验中获得真善美的情感体验。例如,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当欣赏到“长亭昔别”、“楼台会”二段时,学生被大提琴与小提琴动人的旋律所倾倒,被主人公真挚地情感所感动──真;“呈示部主部主题”柔美、深情,“副部主题”旋律清新、活跃,使学生体会一种纯朴、善良──善;“化蝶”充满了浪漫与幻想,“一双彩蝶,翩翩起舞,飞向远天……”,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美。可以说,“音乐是一种毫不虚伪地反映人和人民的道德品质的语言”。 音乐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学生艺术素质的重要途径,作为音乐教师在传授学生丰富的音乐知识技能的同时,再选用科学的教学手段,不失时机地进行创造性教育,发挥音乐的特殊功能。音乐教育实质上是美的教育、崇高的教育。
文献资料: 1、《乐记》,人民音乐出版社,1976年 2、王力波:《列子译注》,2003年 3、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编著,《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