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 文章中心 >> 音乐教学论文 >> 小学音乐教育论文 >> 文章正文 |
|
||||||
在音乐课堂中实施学科综合的感想 | ||||||
作者:陆海英 文章来源:浙江象山教科研-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26 | ||||||
音乐新课程中提倡学科综合的基本理念,是区别于旧的音乐教学大纲的一个根本转变,从此,音乐再不是孤立的技术,它既有自己特定的环境,也有与之相联系的姊妹艺术、关联学科;很多以前认为与音乐无关的事物,都渐渐成为音乐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让现在的音乐课堂变得千姿百态起来。但热闹之余,也带给人们一些困惑,音乐课究竟应该怎么上 呢? 关于这个话题, 一、以“情”感人,引领学生感受音乐 我有幸听到 二、音乐课不要偏重人文主题,应突出以音乐为主题,科学地进行综合化理念的音乐课堂教学, 为综合而综合是一种常见病,例如:在唱歌课《给未来一片绿色》中,由于这首歌很难唱而思想教育性又很强。于是教师忙不迭地就进行了保护环境讨论会,人文主题的强调成了空洞的说教,音乐课堂变成了思想品德课。这样的做法就有点太过了,我们应突出以音乐为主体,在音乐体验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心中,“润物细无声”才是学科综合的最高境界。 例如《雪域高原》这节课,我们要把音乐的人文内涵“渴望美好,向往纯洁这一藏族音乐的精髓传达给学生。作为教师要理解为什么西藏音乐被称为“天籁之音”。西藏山水明镜,污染很少,人民民风淳朴,由于传统的宗教信仰,心灵上更是执着纯净。有首歌《青藏高原》有句歌词“呀啦索”这句藏族特有的高亢发声方法,是藏族人民渴望美好的呼唤,藏族弦子舞蹈中看似沉重却又似飞翔的飞舞长袖,表现了藏族人民渴望象雄鹰一样在长空中自由飞翔的向往。还有一首歌《阿姐鼓》,在这个藏族音乐中包含着一个人皮鼓 的故事,而这个凄凉的故事承载着藏族人民黑暗的过去及巨大的民族情感。 在这节课中音乐与人文内涵达到了有机结合,课堂里充满音乐,音乐所蕴涵的巨大情感魅力又通过听觉、视觉传递给学生,从而达到培养审美情趣的目的。 当然,这个分寸的把握是很难的,只有教师用自己的“通感”感受到这些藏族风情与音乐的联系后,才能将音乐的人文内涵传达给学生。新课程标准的综合化理念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确定音乐文化情趣,设计音乐活动,达到育人目的。 音乐课有它生长的广泛的音乐文化土壤,从大范围出发,模拟音乐文化情景,从而设计一些生动活泼的音乐活动,不失为一个好方法。例如《长江两岸》这个单元中的音乐有一条线索可以寻找,单元结 你能说这不是一节音乐课么?所以,我觉得音乐课无固定模式,音乐教学也教无定法,只要我们能给学生带来快乐,能给学生以情感上的共鸣,这就是一节好课。 是啊,音乐课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科综合给我们的音乐课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户,但在其发展中,肯定会遇到一些误区,需要我门共同去探讨,努力去发展 ,让我们继续努力吧!
|
||||||
文章录入:赵洪啸 责任编辑:赵洪啸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
转载或者转贴本站资料,必须注明出处并知会站长。如有著作权的疑问,请和站长联系。本站欢迎一切与本站栏目相符的投稿。投稿信箱9xx@163.com来稿必复。 站长:赵洪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