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 文章中心 >> 音乐教学论文 >> 中学音乐教育论文 >> 文章正文
中小学舞蹈设置之我见            【字体:
中小学舞蹈设置之我见
作者:张腰蜜    文章来源:洪啸音乐教育论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1-10

[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对当前中小学教学现象的思考,根据中小学学生心理、生理等年龄特征,联系舞蹈的教育作用及其、体、美、文学等艺术的关系,论述了舞蹈有着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以及与音舞蹈在中小学开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分析了当前教育界就舞蹈来说所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最后呼吁教育界关心支持舞蹈教育工作的开展,为推广舞蹈普及教育作贡献。



[关键词] 素质 情感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舞蹈在整个教育界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影响也越来越大。舞蹈频繁地出现于各电视台文艺晚会、各大中小院校的文艺汇演,甚至各种名目的茶话会、洽谈会,也要舞蹈助兴,可见舞蹈的盛行。看得多了,我们不难发现,众多的舞蹈大多来自专业院校和专业演出团体,属于普通中小学生的屈指可数,而且也是出自舞蹈队或舞蹈小组等,那么几个“颇有舞蹈天分”的同学在跳,而广大的喜欢舞蹈的学生却与之形同隔阂,只能暗叹自己不如别人。我国现推形素质教育,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专业特长,有些省市甚至在高考中进行专业加试,其成绩加入高考总分,或择优录取,这对广大爱好舞蹈的学生来说,实在是件幸事。然而,如何接受舞蹈教育则是个难题:上群艺馆、文化宫、青少年宫,只能解决少数人的要求,而且受家庭条件的限制。但如果学校本身就有这门课,那么不仅能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而且可能使其成为个专业院校的后备军,同时提高学生艺术欣赏能力,培养新世纪高素质人才之道,是舞蹈教育的最终目的。

一、 舞蹈教育自古就有。舜命夔做典乐官“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用以教育子弟。周代王室建立“大乐司”对其子弟进行舞蹈教育时规定“十有三年,享乐、诵歌、舞勺、成童舞象”,认为舞蹈作为乐舞、诗、道德修养三要素之一,同诗礼相融合,用以陶冶人的性情,形成自己的美学思想。朱载堉则说:“古有君子生而未尝不学舞者,燕而未尝不学舞者------噫,古人自天子至庶人,无有不能舞者。”

二、 时代呼唤舞蹈普及教育。早在1989年,秦安强就有“舞蹈艺术函待普及”的呼声,只是其普及途径仅限于传播,欣赏、学习舞蹈只是间接地提到一点。而张肖虎先生则“建议在高中设艺术必选课程------学生应从音乐、美术、戏剧、舞蹈中选一门必选课,使高中学生的美育不致中断”。现在各个学校都需要舞蹈教师或有舞蹈特长的音乐教师。根据广东省内一项专题调查显示,现在的教育实践需要,有80%的学校在回答需要专业舞蹈毕业或音乐专业毕业具备舞蹈特长的教育人才做何用时,都说是为开设舞蹈课程,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不可否认,时代需要舞蹈教育用来培养学生的情感个性及素质修养。

三、 舞蹈有自成体系的教育作用。

1 舞蹈训练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培养其自制、自持能力及意志品质。少年儿童好奇心强,好动,爱模仿,表现欲强,通过舞蹈课,能满足其以上特征外,表演性舞蹈的学习使学生出大力,流大汗,每个动作都要反复进行训练,付出辛勤的劳动,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力量,使其意志品质得到锻炼。

2 增强集体荣誉感。少儿舞蹈一般都是以群舞为主,在排练演出是形成一定的集体。一个舞蹈节目排练演出成功,是大家共同努力得到的,可以增强集体向心力,以集体成功为荣。按学习迁移规律,在舞蹈舞蹈排练中形成的集体荣誉感可以迁移班集体、校集体,甚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集体荣誉感上去。

3 使少儿性格得到良好的发展。现代家庭中,独生子女居多,这是社会进步的一个表现,但同时引起了独生子女教育难的问题。一些独生子女性格孤僻、霸道,凡事以自我为中心,这些都不是社会主义接班人良好的品质。通过舞蹈排练,其组织性,纪律性得到加强,因为集体舞内肯定要与人互相配合,平等互助,消除了学生的个别特殊化心理,就一目了然。所以学生得自始至终认真听讲,用心模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4 增强体质,改变不良姿态,使其动作协调优美。少儿身体处在迅速生长发育时期,体内新陈代谢旺盛,身体各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都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可塑性,体育当然有以上功效,但体育不免带有身体的侧重点:即身体某一部位得到强化,而另有一些地方却得不到明显的锻炼。而舞蹈的体形训练中,一般都是正反两方面都要进行的,所以身体左右两侧发展均衡。舞蹈男女角色定位不同,符合男阳刚女阴柔的特点而体育除了在指标上有所不同外,男女一视同仁。舞蹈又有或悠扬或奔放的音乐伴奏,更能受到少儿的青睐。

5 通过欣赏优秀舞蹈,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树立民族自尊意识,感受民族舞蹈魅力,了解民族舞蹈的文化气韵,开阔视野,团结各族人民,保存民族音乐舞蹈文化,在继承基础上不断将其发扬光大,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6 即兴舞蹈的创编,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感情的表达力,各种诸如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等也可以在其中得到锻炼,让孩子尽情欢乐,尽情演泄他们的思想感情,回归少儿本性,使其个性得到发展。

四、 舞蹈与其他艺术美育互相关联,亲密配合,更能适合中小学生的要求。

1 舞蹈与体育的关系。舞蹈和体操都是以人体动作和技巧为表现形式的,豆油强身健体之功效,体育中的自由体操、艺术体操更是酷似舞蹈,但体育不能替代舞蹈,因为舞蹈重在抒发感情,而体育则注重动作技巧,很少与个人感情挂钩,对身体锻炼的不同前面已经讲过,这里不再重复。现在,九年制义务教育体育课程中,增加了舞蹈和韵律活动的教学内容,一是考虑了体育与艺术结构的趋势,二是考虑了体育不能替代舞蹈教学,第三表明了中小学教育对舞蹈的需求。

2 舞蹈与音乐的关系及比较。明朱载堉说:“有乐而无舞似瞽者知音而不能见,有舞而无乐,如哑者会意不能言。”近代则有“音乐是舞蹈的灵魂”之说,说明音乐对舞蹈的重要性。学生在学习舞蹈的同时,亦受到音乐的熏陶,在某种程度上说,舞蹈亦用来解释音乐,借用我国著名音乐家吴祖强的话说:“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在舞蹈艺术中,音乐是舞蹈的声音,舞蹈则是音乐的形体,一个有形是反映与人的指挥的至美的艺术想象产物之一。”可见舞蹈与音乐的关系之密切。目前,九年制没义务教育小学段的音乐课也有韵律操及唱游、歌舞形式,但在中学就只有音乐课,且以欣赏、唱歌、理论为主,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变声期,即使在唱歌是时都有只张嘴不出声的现象,舞蹈因是身体姿态语言的运用,能使学生情绪振奋,更投其所好,使其认真学习。

3 舞蹈与美术的关系。舞蹈与美术的便是舞台美术,其服饰、布景、灯光、道具是舞蹈作品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美术在这方面起着展观舞蹈作品所处时代、环境、民族、人物身份及展现人物思想感情和推动舞蹈情节发展的作用。舞蹈以动的画面来展示,而美术则用静止的造型构图来表达感情,无论如何,动感总比静感吸引人,对于学生来说,欣赏舞蹈要比欣赏美术作品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并投入其中,刀具的运用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4 舞蹈与文学的关系。舞蹈所表现的“诗情画意”,就是文学的因素。实际上任何舞蹈作品,就是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一个文学作品需要一定的文学修养才能展现其内涵,特别是诗歌的韵律美、修辞美、意境美,都可以用各种舞姿来表现,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五、 目前开设舞蹈课存在的问题。中小学开设舞蹈课,并不是空穴来风,各种理论书籍如教育学、心理学、美育学等等都提及舞蹈有着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那么为什么现在各学校对舞蹈要求是如此强烈,却不开设舞蹈课,而是仅仅以舞蹈兴趣小组了事呢?原因不外有以下几点:

1 以选拔淘汰为主的学科教育、应试教育仍在各学校内占据重要地位。虽然国家教委三令五申要废除应试教育,改向以发展优化受教育者素质为特征的素质教育改变,但应试教育已经深入人心,我国的教改、考改没有及时跟上在一定程度上,素质教育只是空口号,需要各级领导的重视,加强素质教育的深化,真正使孩子们与素质教育结缘,不必终日为考试而烦恼。

2 各学校内部问题:对艺术教育不够重视,缺少必要的资金投入。如有的学校为参加比赛而排演舞蹈,却不提供服装、道具、排练场地、时间等,挫伤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把艺术教育视为小儿科,平时不闻不问。

3 师资的缺乏。舞蹈好看,易模仿,但没有专(兼)职教师的训练,那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在我国有众多的舞校、舞艺术学校,但他们培养的是专业舞蹈人才,很少有毕业生到学校去执教,而且也缺乏教育理论,容易使学生缺少信心,这就要求在师范院校中培养舞蹈教育人才,有一套舞蹈教育理论,符合心理特征,编写专门的学校舞蹈教育教学教材,以便有据可依、有案可查、有难可解,循序渐进地发展和开拓这一目前还未设立的课程,以创造、形成、发展学校舞蹈教育的新天地。

本人认为在中小学开设舞蹈课有其内在的科学性,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全面的健康发展。普及舞蹈教育要从中小学抓起,素质修养的提高培养不能缺少舞蹈教育。虽然目前还存在不少的困难,但是只要有志于舞蹈教育事业的队伍不断扩大,社会教育界归舞蹈教育作用的认可、关心和支持,舞蹈教育一定能像音乐、美术、体育一样成为自成体系的一门学科,为我国的素质教育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

文章录入:ludwig    责任编辑:ludwig 
  • 上一篇文章: 拓展音乐欣赏教材  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高一音乐新教材教学体会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