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 文章中心 >> 音乐教学论文 >> 音乐教学叙事专区 >> 文章正文
音乐听课随感(音乐教研员手记)          【字体:
音乐听课随感(音乐教研员手记)
作者:林木    文章来源:洪啸音乐教育论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4-14

 

上图为本文作者“林木”

随感之一

我市(江苏盐城)两年一次的音乐赛课落下了帷幕,12节课精彩纷呈,各有千秋,差距不是太大,各县的课都有长足的进步。我认为我市的音乐教学在全省是走在前列的!

感谢在12位选手,为全市的音乐老师摆了交流的平台。不管结果如何,这个过程就应该值得称赞!作为选手来说,你经过了备课、试教、参赛,这个过程是相当艰难的,是付出了一定的心血的,更是你成长的过程!有时付出心血并不一定就有完美的回报。然而,有一点你应该相信你曾经参与过,就象大雁在天空飞过一样,不一定就有痕迹,大雁自己说我曾经飞过。所以,我认为每位选手心态要摆正。

每位选手都不能把事情想的那么完美,如果你把问题想得糟糕点,说不定有时会给你一个惊喜的。青年教师,我说的不一定正确,或许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想法了,也称不上是经验之谈,仅供参考。

 

 

随感之二

       上课的老师各有千秋,各有所长,展示的课也各有特点。付出的心血有目共睹,然而听课的老师却反响不一。

       我听到的就不少,一般挑剔的比较多。其实每节课都有优点和缺点,不妨咱们来个换位思考。如果这节课你来上,会怎么样?也许会上得比较完美,也许你还不如人家呢!我认为听课的十个人就有十个不同的意见,本身就是众口难调,中央电视台举办那么多年的春节联欢晚会,还褒贬不一呢。音乐本身是什么?我觉得音乐本身就没有固定的概念,它不象数学那么抽象,那么固定,对音乐的理解就是有主观因素在里面,这是与个人接触的文化,生活素养分不开的。我想,对音乐课的评价也应该是这样吧!

       听课的老师们,你们应该从上课者身上吸取可取之处,以便为我所用,这样你也就听有收获了!

 

 

随感之三

       音乐教学历来就有两大门派,有学院派,有唯美派,教了二十多年的音乐,现在觉得很惶惑,不知道音乐课究竟该怎么上?

       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就经历过几次的反复,这几年新课标试行了几年,我们也觉得淡化技能,学生什么也不会了。但是几年前的音乐教学也确实抹杀了学生的天性,不妨我们做个调查,在一个班中,有几个学生喜欢识谱的?除了几个学乐器的,其他的都不喜欢。一、二年级学生差距不大(因为要求不识谱),三年级开始学识谱时,差距就开始出现,到了四年级以上,差距就更大。简直就是一个天一个地,会就会,不会的永远就不会,破罐子破摔。这里也许很贴切吧!我们也做了个调查,吹竖笛情况吧,会吹的能有一半就不错了,吹得很优秀的也不会超过20%吧!

 

 

随感之四

       音乐课就是音乐课,历来有人就说过,音乐老师去改行教数学或语文,有可能是很出色的,反过来让数学、语文老师改行教音乐就不一定能胜任。这个道理很简单,音乐老师有她的专业性限制,这一点是没法改变的。

       以唱歌为教学的综合课,本身就离不开唱和弹,如果我们的音乐老师不用弹琴不用唱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代替,那么任何人都能上这课了(当然我们不可以否认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他的优越性),然而就比赛而言,我认为还是应该多看看选手自己的功底吧!我就不信一个唱不好歌弹不好琴的音乐老师能把学生教好。

       现在有不少的青年教师都有这个想法,比赛时,请人弄一节课就行了,其实就一节课而言,能看出你很多很多的东西,基本功、文学功底、驾驭课堂的能力以及你的性格特长等等。它的包容性可谓是相当之大,同样设计一节课,不同的人就会上出不同的效果,这一点应该是肯定的。所以,我认为青年教师就应该在平时多看文学书籍,多积累,多开公开课,多在基本功上下功夫,利用网上资源多交流,这样一旦有比赛你就会脱颖而出。

 

 

 

文章录入:赵洪啸    责任编辑:赵洪啸 
  • 上一篇文章: 批评有艺术,关爱有方法

  • 下一篇文章: 为感动而感动-再叙音乐的情感性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