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 文章中心 >> 音乐教学论文 >> 中学音乐教育论文 >> 文章正文 |
|
||||||
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分析 | ||||||
作者:李文学 文章来源:农安县教师进修学校-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4-10 | ||||||
今年我县开展中小学全面启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工作,通过几年的实验基本已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其中如何对新教材进行合理的整合,正确理解每单元的教学主题,运用新课标的理念来进行教学设计,是中小学音乐教师,特别是新教师的最大困惑,也是当前最需要迫切解决的一个难题,因此有必要对此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供老师们参考。
一、课标理念
在《实验通讯》第一期上刊登的金亚文老师的一篇文章,对音乐课程理 的阐述非常值得学习,现将有关内容摘录,供老师们学习探讨。 新课标强调“人本位”的课程观,对人的关注,对学生发展的关注,是《标准》的基本精神之一。如《标准》在“课程性质”定位上所表述:“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反映。”因而,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标准》所阐述的10个基本理念,更是从“以人为本”的观念出发,在不同的侧面上,均体现出鲜明的人文精神:
培育学生美好情操和健全人格———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发展学生音乐兴趣终生享受音乐———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是每一个学生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从音乐中受益———面向全体学生; 让每一个学生运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注重个性发展; 增强学生表现音乐的自信心———重视音乐实践; 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和想象力———鼓励音乐创造; 开阔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提倡学科综合; 增进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弘扬民族音族音乐; 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理解多元文化; 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承受能力———完善评价机制。
因此,可以认为:新课程带给音乐教学最根本的变化将是学生音乐学习方式的变化。这一点,也正是音乐课程改革所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然而,要是学这样的目标,音乐教材呈现方式和音乐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是必须,而且至关重要。
二、教学特点:
在正确理解每单元的教学主题,首先要了解教学的特点,根据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教育编辑室编印的《实验通讯》第一期介绍的教材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充分重视各年段不同年龄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能力要求,切实体现“课本是学生读本”的原则,可读,可学,可看,可听四为一体。 2、教材内容主要从学生生活和实际出发所血案音乐作品在注重艺术性、代性、趣味性的同时,特别重视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音乐密切结合,努力贴近学生的实际,并力求动听、好唱、易记。如小学的《拉勾勾》、《捉迷藏》、《动物说话》,中学的《东方之珠》、《青春舞曲》、《我心永恒》等。 3、新教材一改传统音乐教材单一,乐谱加文字的版本,力求形式活泼新颖。小学低年级以图为主,图谱并茂,图以卡通式手法绘制,谱以字母及图形谱为主,音的唱名与汉字拼音结合,音的长短以图形表示,学生一看就明白,形象生动,活泼新颖。 4、音乐风格多样,内容形式多元。教材体系是以人文主题组织单元,各单元的作品多样,除音乐本体为主外,还融合其他姊妹艺术,如舞蹈、美术、戏剧等,使学生更有新鲜感,更能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5、新教材强调人本与音响密切结合,强调学生的实践与创造活动相结合、学生的自主学习与研究性学习方式相结合,以利于改变传统的接受性学习方法,学生可以通过合作探索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
三、教材分析
人音版音乐教材每册由若干单元构成:中学每单元由“歌唱”一首,“欣赏”二至三首及“实践与创造”构成,每册各有5——6单元。此外,每册教材除单元内容外,还设有《音乐宫》、《万花筒》、《音乐瞬间》、《音乐小网站》、《我们心爱的歌》、《我们喜欢的器乐曲》等相关音乐知识项目,供学生拓展、选择、自学、自评自测用,以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现就第13册音乐教材进行举例:本册有六个单元,其中“歌曲”六首,“欣赏”20首,“演奏”2首,每单元都有“实践与创造”另外还设有《音乐是我的好朋友》、《音乐小网站》、《我们心爱的歌》(四首)、《我们喜欢的器乐曲》(2首)以及《音乐瞬间》等栏目。 如果说要把教材内的所有内容都让学生学完,就课程设置每周一节课而言,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完成的,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梳理整合,根据每单元的主题,选择相关的内容进行教学,在教学设计中要做到轻、重合理,要抓住主要的内容作为重点教学,有些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学或作简单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即可,不必面面俱到都是重点教学。
怎样对教材进行梳理整合?
1、理解每单元的主题 每单元都有标题,我们要理解每个标题的主题是什么。如第一单元《七子之歌》,可以理解为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单元内容以香港、澳门的回归及对台湾同胞的期盼,由歌曲《七子之歌——澳门》,欣赏《东方之珠》、《1997天地人交响曲》、《鼓浪屿之波》三首组成,分别代表了香港、澳门、台湾三地同胞对祖国的热爱和回归的向往,因此将主题定位爱国主义教育。
2、围绕主题队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整合 明确了单元主题,如何选择教学内容,如何对所选择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整合?这是音乐教学的关键,同时也要根据所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如欣赏曲选择,学生对《东方之珠》、《鼓浪屿之波》较熟悉,也容易理解,但对《1997天地人交响曲》的理解可能就困难多了,因此在教学中应以欣赏《东方之珠》或《鼓浪屿之波》为重点,《1997天地人交响曲》的欣赏教学只要根据《实践与创造》第三题的要求,让学生能听出编钟、童声合唱、大提琴独奏及乐队合奏出现的顺序即可,不必作过多的要求。
3、其他单元主题简析 第二单元《天山之春》主题可定位在新疆音乐的介绍,第三单元《欧洲风情》主题可定位在欧洲音乐介绍,第四单元《行进中的歌》主题可定位在进行曲介绍,第五单元《金色乐章》可定位在中外优秀弦乐作品介绍,第六单元《荧屏乐声》主题可定位在影视音乐介绍。
四、教学设计
确定了单元主题后,如何进行教学设计,体现学生为主的“人本论”理念,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课堂教学方法运用正确与否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学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不能马马虎虎,应付了事,而应多思考,思考的范围要大,不要受教材内容的限制,而且要大胆创新、大胆实践并及时反思,只有这样才能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是否符合教学目标,是否符合课标理念,安排是否合理有所了解,教学水平也能较快地得到提高,否则将永远原地踏步,教学水平得不到提高,在教学能力方面将落后于其他教师。实际上本次课改每一位教师,无论是新教师或是老教师都是公平的,都处于同一起跑线,关键就看谁对课标的理念理解深,谁能更快的进入角色,谁就能取得很好的成绩。 那么应该如何做到教学设计合理,符合课标的理念,我们以13册第五单元为例来设计: 本单元有歌曲《夜曲》,欣赏《二泉映月》、《G大调弦乐小夜曲》、《如歌的行板》,演奏《如歌的行板》。本单元主题定位“中外优秀弦乐作品欣赏”,从提供的内容来看,基本都是弦乐类,有弦乐合奏《二泉映月》、《G大调弦乐小夜曲》,有弦乐四重奏《如歌的行板》。知识有“小夜曲”、“室内乐”、“鱼咬尾”等。再看“实践与创造”栏目,共四个内容,基本也都围绕知识开展实践或创作的,如“做鱼咬尾创作练习”、“用象声词唱《G大调弦乐小夜曲》主题等。因此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可以设计为: 一、能够对室内乐作品感兴趣,并能主动探索与室内乐相关的音乐知识。 二、聆听《二泉映月》、《G大调弦乐小夜曲》及《如歌的行板》,能感受、体验三首乐曲不同的音乐情绪,并能从音乐要素方面探索其与音乐情绪之间的关系。能够在聆听音乐中,掌握“弦乐合奏”、“弦乐四重奏”、“室内乐”、“小夜曲”、“鱼咬尾”等音乐知识。 三、能用忧伤、思念故乡的情绪演唱《夜曲》。 四、能够创造地参与鱼咬尾创作、自制拨弦乐器等音乐实践活动。
本单元可分为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欣赏《如歌的行板》、(弦乐四重奏),感受体验作品的音乐情绪,掌握学习“弦乐四重奏”、“室内乐”及“鱼咬尾”音乐知识。 2、能用忧伤、思念故乡的情绪演唱歌曲《夜曲》,并能为《夜曲》设计适当的演唱形式。 3、参与“鱼咬尾”的创作练习。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夜曲》,欣赏《如歌的行板》,实践创作第一题、第二题、第三题,音乐知识“弦乐四重奏“、室内乐”、“鱼咬尾”。
教学重点:歌曲《夜曲》的学唱。
教学难点:歌曲《夜曲》的情绪表现及4/4拍、4/5混合拍子的变化。 教学设计: 可以从欣赏《如歌的行板》导入,让学生探索音乐知识“弦乐四重奏”、“室内乐”、“鱼咬尾”,并进行“鱼咬尾”的创作练习。通过音乐知识的学习探究及创作练习,使学生掌握有关的音乐知识,这样让学生再学唱《夜曲》就较容易了。当然在歌曲学唱时就应注意演唱技能的教学,特别是在情感表现上如何能正确的表现出忧伤、思念的情绪,这就必须要教师把演唱技能教给学生,也便于学生能设计适当的演唱形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欣赏《二泉映月》、《G大调弦乐小夜曲》,感受、体验乐曲不同的音乐情绪,掌握“弦乐合奏”、“小夜曲”音乐知识。 二、了解《G大调弦乐小夜曲》主题音乐,并能用象声词演唱, 三、能自制拨弦乐器为《G大调弦乐小夜曲》片段伴奏。
教学内容:
欣赏《二泉映月》、《G大调弦乐小夜曲》,实践创作2题,音乐知识“弦乐合奏”、“小夜曲”。
教学重点:二首欣赏曲的不同音乐情绪探究。
教学难点:能用象声词有感情的学唱《G大调弦乐小夜曲》主题音乐(特别是二声部)。
教学设计:可以从上节课的欣赏《如歌的行板》片段导入,复习“弦乐四重奏”、“室内乐”,引出本节课的音乐知识“弦乐合奏”,欣赏《二泉映月》,《G大调弦乐小夜曲》,思考乐曲的不同音乐情绪,介绍“小夜曲”,探究找出《G大调弦乐小夜曲》主题音乐,并试着用相声词演唱,用自制的拨弦乐器为《G大调弦乐小夜曲》片段伴奏(自制乐器可在上节课布置课外完成)。
五、注意问题:
一、教学设计前必须对教材进行仔细的研究和探索,寻找确定单元的主题及教学内容。 二、教学设计每单元必须要有总的单元教学目标,各课时必须要有课时教学目标,不能把《教师用书》中的教学目标作为每课时的教学目标。 三、每课时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必须明确,重点和难点不能合为一体。 四、教学设计可围绕“实践与创造”栏目的内容进行教学内容选择和目标确定。 五、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各个小栏目,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各个栏目(如音乐小网站等)中找寻答案,了解知识,教师不必作过多的讲解。 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少讲空话,讲课和提问要切入主题、简要明确,尽量多留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参与活动、探究问题。 七、每单元教学完成后应及时总结反思,并能写出教学反思或对某环节进行分析,寻找改进的方法,以取得更多的教学经验。
以上的一些想法,只代表个人的观点,仅供各位教师参考。
|
||||||
文章录入:赵洪啸 责任编辑:赵洪啸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
转载或者转贴本站资料,必须注明出处并知会站长。如有著作权的疑问,请和站长联系。 本站欢迎一切与本站栏目相符的投稿。投稿信箱9xx@163.com来稿必复。 站长:赵洪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