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 文章中心 >> 音乐教学论文 >> 文章正文
孔子乐教思想与《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理念之比较            【字体:
孔子乐教思想与《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理念之比较
作者:梁小娟    文章来源:《丝竹》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9-7

 

    伴随着新世纪的音乐课程改革,音乐教育的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都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的指导下进行。《新课标》中赋予了音乐教育新的意义,其中明确指出音乐教育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文化传承价值。①《新课标》中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体现在三个层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新课程表准中音乐的审美被放在了中心位置,在这一核心理念的指导下,音乐教育教学的内容、方法、手段、策略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认真分析《新课标》的过程中不禁使人想到两千多年前中国伟大的教育家、政治家、音乐家——孔子,以及他的音乐教育思想。

    孔子,字仲尼,生活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伟大的教育家、政治活动家、音乐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据说其门下子弟有三千,贤人七十二。代表其主要思想的言论被其后人收录于《论语》当中,孔子的乐教思想体现在其整体的思想中,关于音乐教育,孔子提倡恢复周代的礼乐教育制度。孔子的这一提倡有其历史背景,一方面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期,面对种种礼崩乐坏的表现,孔子看到了周代礼乐教化的合理面;另一方面,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与其政治理想与主张密不可分,他认为音乐教育是培养人的最后阶段,音乐教育要与培养国家所需的人才密切结合起来。在这样的情况下,其倡导恢复周代的礼乐教育传统成为必然。

一、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孔子乐教的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是培养国家所需的治国之人。音乐教育与培养人的教育密切结合起来,并且是培养完整人的最后阶段。“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人,游于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从把音乐教育作为教育的最后阶段,可以看出音乐教育在整个人的培养中所占的重要位置。孔子所倡导的音乐教育实际上是以“礼”为核心的教育,礼乐合二为一,从这个层面上讲,强调音乐教育的价值主要是培养思想、行为合乎道德规范,利于国家发展的治国之材。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2音乐要在“仁”的中心体现。

2 、有教无类的音乐教育思想。在孔子的众多子弟中,多出自毫无阶级地位的“农民”家庭,但在孔子那里得到的是没有任何歧视的教育,把出身“卑微”的贫农子弟教育为不同程度的“贤人”。这种教育思想再现今看来仍旧有不可估量的指导意义。

3 、重视审美体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3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已经把吃肉的味觉与听音乐后的审美感受作比较,并得出了欣赏音乐后获得的美感远远大于食肉后的快感。从这个例子当中,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孔子本人对音乐中包含的美感因素的重视与欣赏。这种对音乐中美感因素的重视至今被后人当作引用的典范。

4 、礼乐教育中音乐的审美功用和道德教育功用的完美结合。通过音乐中蕴含的美感达到音乐教育的道德功用,在这里,音乐的审美功用亦可看作是一种达到道德教育的手段。孔子的道德教育是在培养国家的人才这一层面加以强调的,但其并不反对音乐教育中所包含的审美教育功用。“子在齐闻韶,三月而不知肉味。”正是对音乐中所包含的巨大的审美功用的强调。正是音乐教育的审美功用增加了音乐对社会所起的作用,使得孔子把音乐作为人的培养的最后阶段。

二、孔子的乐教思想和《新课标》教育理念的相似性比较:

1、“有教无类”的音乐教育思想与新课标中的十大理念之一——面向全体学生。在孔子的众多子弟中,多出自毫无阶级地位的“贫农”家庭,但在孔子那里得到的是没有任何歧视的教育,把出身“卑微”的贫农子弟教育为不同程度的“贤人”。子曰:“自行束滫以上,吾未尝无悔焉。”即从带着十艇干脯为礼来求见的起,吾从没有不予以教诲的。4虽然这种思想在现在看来十分简单,但是在两千多年前的封建社会,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从根本上说使得平民有接受教育的权力,这种教育思想再现今看来仍旧有不可估量的指导意义。最明显的体现在新音乐课程标准的教育教学理念当中。“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5从对“面向全体学生”这六个字的解释中可以看出每个学生的发展被放在了重要向全体学生与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之间的相似性。音乐教育不是少数的天才式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整体素质的一个组成部分,在音乐课堂中,音乐教师面对的是全体学生,教育的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充分感受到音乐的美,在对音乐的美的感受中,在获取音乐知识与其相关的技能的同时,整体的素质得到发展。孔子是第一个提倡平民教育的教育家,在中国教育的历史中解开了新的一页,就音乐这门课程来说,面向全体学生是一个巨大的转变。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在这样的理念下,音乐教育培养的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的音乐素养,而是每一个学生的素养。

2、 “三月不知肉味”与审美为核心。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6这是论语中记载的有关孔子的音乐审美体验的感受。从简短的话语中,可以明晰的看到孔子在欣赏音乐时,把音乐中所蕴含的美,把在音乐中所体验到的美,与味觉的享受加以比较,并得出了听《韶》后三个月都不知道肉的味道,这里虽然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但是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心中对音乐的美感作用的强调,这也是孔子本人重视审美体验的佳例。在《新课标》中,对“以审美为核心”是这样阐述的: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因有机的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表现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新课标》中,把以审美为核心作为了音乐教育的十大基本理念之一,而且把审美放在了中心地位,这与两千多年前孔子重视音乐的审美体验是不谋而合的,这也在根本上体现了音乐的独特的艺术价值。孔子对于音乐中的美感因素有过精辟的论述,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从对孔子的三月不知肉味和新课程标准中审美为核心理念的理解中,可以看出,音乐中的审美因素是一个音乐教育中不可不谈的问题,在两千多年的时间跨度中,音乐教育中的审美因素依然十分重要。

3、乐语乐德乐舞教育与提倡学科综合。孔子音乐教育提倡的是恢复西周的礼乐教育传统,西周的礼乐教育内容中包含乐语、乐德、乐舞三方面,从教育教学内容中可以看到音乐教育实际上是一种包含诗歌、舞蹈等等的综合体,这在现阶段的《新课标》的“提倡学科综合”的理念是这样体现的:“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虽然现在的综合内容与孔子乐教的内容中所包含的综合的音乐教育有所不同,我们不能够将两者音乐教育综合的内容做一一的对应,但是在根本的思想上,两者是相似的,即都重视音乐与其他领域或学科之间的联系,音乐并不是孤立的艺术,音乐中包含的艺术要素与其他艺术门类和学科之间有相似之处,通过音乐与其他艺术或者学科建立的某种关联使音乐教育的各个目标得到完善发展。

4、对音乐教育价值认识的相似性。孔子的音乐教育是礼乐教育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礼乐教育的作用就在于规范人的行为,为国家培养人才。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的乐教不仅仅是音乐审美的获得、音乐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音乐教育的价值与“仁”的规范密切结合在一起,音乐教育与国家的发展相连,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代的品质。在《新课标》中,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目标的表述中有这样一条:“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7从这样的一条目标中可以看到,现在对音乐教育价值的认识在重视审美的同时,同样关注音乐教育的道德教育作用。运用音乐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从根本上还是认识到了音乐中包含的巨大的美感因素,想通过音乐的美感感受其中蕴含的好的精神品质。《新课标》虽然以“审美为核心”但是并没有否认音乐教育的道德教育功用,孔子把音乐教育与“礼”“仁”的结合作为教育的第一目标,《新课标》中把音乐本体的实现放在首位,在此基础上完成音乐教育的道德教育目标。

5、“得其数,得其意,得其志”与《新课标》中学段目标的比较。有这样一个故事说孔子学琴于师襄,每当老师说学得已经可以时,孔子都在已有的目标上不断对自己提高要求,对一首曲子从不熟练到熟练,即“得其数”,从熟练到体会到乐曲中所表达的意蕴,即“得其意”,最后到真正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乐曲中所包含的精神与自己的精神交融,不仅领会到乐曲所体现的意志,还要使自己的精神得到升华。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一方面体现了孔子对于因余额学习的执著,另一方面展现了孔子对音乐的学习进行了阶段性的划分,不同的学习阶段所达到的目标是不一样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新课标》中,将总的课程目标分作三个阶段:1-2年级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1、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2、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3、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歌唱,乐于参与其它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4、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3-6年级为第二阶段,其目标为: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2、培养因乐感受与鉴赏能力,3、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4、培养艺术想象和创造力5、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的精神。7-9级为第三阶段,这一阶段的目标是:增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管制并乐于参与音乐活动,2、提高音乐感受与评价鉴赏的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3、发展表现音乐的能力,4、丰富和提高艺术想象和创造力,5、培养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乐观的态度,增进群体意识,锻炼合作与协调能力。每一阶段的学习都从学生所处年龄的身心特点出发,在目标上层层递进,要求逐步增高,伴随着教育教学目标的深入,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也在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化。就每个阶段内部,针对不同的学生,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不尽相同,每个学生的特点、音乐学习基础都不相同,音乐教师关注的是每个学生的音乐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同样的教学内容所采用的是不同的教学策略。例如:在音乐课堂上,对于性格活泼开朗的学生,教师即便不采用提问的方法,他们也会主动的发言,甚至有时教师还要通过。

言语说明希望他们能将更多的机会让给平时不太喜欢发言的同学,但是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就要采用大胆鼓励和表扬的方法,即使有时表扬可能与学生实际的表现并不吻合,但是却有利于学生的整体的发展。孔子对自身音乐学习的要求与现在的《新课表》中分阶段的学习目标的设立都体现了音乐学习的一种循序渐进性,重视心理因素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6、孔子的“恶郑声” 和《新课标》中教材编写的教育性原则。孔子主张运用于教育中的音乐应该与一般的娱乐音乐区分开来。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8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子和人一起唱歌,唱的是表现善内容的歌,必定还要求他再唱,然后和孔子一起唱。这就说明在孔子的思想中,在和他人一起交流的过程中,音乐所反映的内容十分重要,必定要演唱合乎规范的善歌,也说明了孔子重视音乐所表现的内容。在《新课标》中对教育性原则是这样说明的:教材应将思想性与艺术性有机的结合,体现音乐教育的规律,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这样的原则下,运用音乐教育教学中的内容体现的是在音乐美的感受中接受良好的思想品质的教育,这与孔子对音乐的理解与主张又是不谋而合的。

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和《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比较一览表:

 

 

 

孔子的乐教思想

新课程标准理念

相同之处

不同之处

 

培养对象

有教无类

面向全体学生

学生受教育的平等性

 

培养目标

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通过音乐参与、体验获得音乐知识与技能、树立里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良好的个人的层面两者是相同的

孔子的培养目标中完整个人与社会所要求的良好的品德之间是一致的;新课标中更加注重学生个体性格的塑造

教学内容

乐语、乐德和乐舞

以音乐为主,提倡学科综合,一切优秀的音乐作品都可以作为教学内容

两者提倡综合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

综合的内容因为时代的不同而不同,综合的方式也不相同

教学方法

 循序渐进、因材施教

灵活、多样,在原有的基础上吸收了国外的先进经验

重视心理因素在音乐教育教学中发挥的作用

 

教育目的

通过提高每个人的品德,获得和谐的大一统社会,在重视音乐性的同时,重视音乐中包含的道德教育的作用

在音乐学习中使个人得到全面、完整、协调的发展,由此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音乐教育中既包含了音乐本体的学习,又重视音乐中蕴含的音乐本体之外的教育意义

前者更加注重音乐之外的道德教育的作用;新课标更加注重音乐本体的审美教育

 

 
 
 

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虽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产物,《音乐课程标准》是二十一世纪音乐教育发展的标志,但是不能够忽视它们之间的联系,通过简单的对比可以看到两者在诸多方面的相似之处,不能够因为《音乐课程标准》是新世纪的产物就认为它是完美无缺的准则,也不能因为孔子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而忽视音乐教育思想其中的合理成分。应该在回顾历史、把握现在与展望未来三者的统一中合理吸收一切有益于音乐教育发展的因素,使新世纪的音乐教育事业向更美好的方向发展。

 

 

注释:

①《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

②《论语.八佾》

③《论语.述而篇》

④ 钱穆.《论语新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172.

⑤《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

⑥《论语.述而篇》

⑦《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6.

⑧《论语.述而》,

参看书目:

[1] 钱穆.《论语新解》[M].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

[2] 修海林.《中国古代音乐教育》[M].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4]《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文章录入:风信子    责任编辑:风信子 
  • 上一篇文章: “聆听、表现、创造”审美活动教学模式初探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