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入境在曲外--谈语言理解能力在欣赏中的作用

赵洪啸

 
 

在初中的音乐课堂教学中,笔者引入了较大容量的课外艺术歌曲和一些比较有品味的通俗歌曲,例如朱哲琴的《黄孩子》、《远去的孩子》、《阿姐鼓》,崔健的《浪子归》,以及老歌星刘文正的在现在看来颇有教育意义的诙谐歌曲《电动玩具》等,有的仅用来欣赏,有的干脆教唱,这些歌曲教学后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但是,在组织学生分析和理解歌曲的过程中,学生初次欣赏该曲和看到板书的歌词后,有的理解透彻,很快把握了歌曲的风格、词义,而有的学生却茫然地看着其他同学的回答和老师的讲解。可以想象,如果这些优秀的艺术歌曲和有品味的通俗歌曲不是出现在我们现在的音乐教学课堂,而是出现在其他场合,有的学生能领悟到这些艺术作品的精髓,沉入到其中优美的意境之中享受和感受艺术,而有的学生肯定还是茫然的听着这些音乐或者干脆无视这些艺术歌曲的存在而“忘我”地干其他事情。

是这些学生对音乐兴趣的差别导致这种现象的吗?不,这些学生其实绝大多数都喜欢音乐,如果他们听到的是他们某个偶像或者对胃口的“劲曲”,大部分学生的反应和听艺术歌曲时肯定截然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么大的差异呢?

笔者注意到这些现象后作了较为深刻的调查和研究,结果发现这些学生在欣赏艺术歌曲的水平和兴趣方面的差异,主要不是来自于他们音乐水平的高低,而主要是他们语文功底的差异,尤其是语言文字功底的差异。

艺术歌曲的创作,往往是在歌词的意境基础上升华创作的旋律和配器,歌唱家和歌星在演唱歌曲时,首先自己必须领悟歌词所表达的意境和歌词中“起承转合”的变化,才能演唱出真正能打动人心的艺术歌曲。而欣赏者欣赏歌曲时,也只有在真正听懂歌词的内涵和感悟到相应的音乐变化后,才能够引起自己情感上的共鸣,才能够真正享受艺术歌曲带给我们的精神享受,才能够真正提高我们的艺术修养。

例如朱哲琴的《远去的孩子》,这首用通俗唱法演唱的艺术歌曲应该为我们初三的学生欣赏艺术歌曲开了一个比较好的头。

 

附:远去的孩子

佚名 词曲    朱哲琴 演唱

A

妈妈,雪雨中一棵老树根,

她躺在冰冷的河水里,

我钻进你的怀。

空空的怀,温暖的怀。

眼看那老树根慢慢流走。

B

妈妈,暮色中一棵长春藤,

她倒在坍塌的土墙下,

我顺着你的手。

干枯的手,甜蜜的手。

眼看那长春藤渐渐地枯萎。

C

妈妈,微风中一朵小花,

她开在荒芜的山崖上,

我顺着你的肩。

受伤的肩,高高的肩。

眼看那小花轻轻的颤动。

  很显然,这是一个即将远去闯世界的孩子唱给他(她)母亲的歌,歌唱的是伟大的母爱。歌词主要用的是象征的手法。朴实的歌词,精致细腻的配器,幽远的海浪和童声合唱的引子,加上朱哲琴柔肠百转的演唱,把人带入一片滚滚亲情的爱的世界。但是,讲解前我第一次播放音乐时在我们的课堂上,由于学生语言文字功底方面的差异,导致了他们欣赏歌曲后截然不同的反应,有人闭目聆听,有人自以为是、自命清高窃窃偷笑。这些我都看在眼里。教学中,我着重逐段板书分析了歌曲的歌词,例如提问分析为什么歌词中把“妈妈”喻为“老树根”,“长春藤”,“小花”。而后又深入分析为什么歌词用“空空的怀,温暖的怀”,“干枯的手,甜蜜的手”,“受伤的肩,高高的肩”来表达母亲的形象,在学生们积极的回答和我针对性的讲解后,再次欣赏《远去的孩子》,学生们在理解歌词内涵后欣赏完全不一样了,尤其是表情,有些学生当场听得热泪盈眶,刚开始窃笑的学生欣赏时也变得深沉起来。

所以,音乐的修养,和我们的语言文字功底有着必然的联系。加强音乐艺术修养,仅仅在音乐专业上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同时重视语言文字方面的训练和修养。 

本文发表于2002年7.22《音体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