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 文章中心 >> 音乐教育新闻发布 >> 文章正文 |
|
||||||
郎朗白宫国宴奏抗美援朝电影歌曲引争议 | ||||||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新民网-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25 ![]() |
||||||
著名华人钢琴家郎朗受邀前往白宫,在美国总统奥巴马为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举办的国宴中进行演奏 19日晚,著名华人钢琴家郎朗受邀前往白宫,在美国总统奥巴马为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举办的国宴中进行演奏。郎朗演奏了两首作品,一首是法国作曲家拉威尔最具东方色彩的《鹅妈妈组曲》,另一首则为《我的祖国》。 不料,由于朗朗演奏的《我的祖国》来自一部抗美援朝影片主题曲,因而围绕该作品演奏时机合适与否,竟引起一番颇有意思的讨论与争议。这不是无中生有制造新闻,而是一个挺有意义的现实话题。因为该情况以前很少发生,它涉及我们在对外文化交往中应保持什么心态、注意哪些问题,尤其是政治和艺术如何把握、如何区分等等。透过争议,有益于思考,有益于把道理说清。 以下是几位海外华人教授、两位国内人士的讨论记录,根据中国选举与治理网《朗朗在白宫演奏《我的祖国》合适吗》一文整理。 教授A:刚刚看到一段视频,朗朗在奥巴马为胡锦涛举行的白宫国宴上演奏了《上甘岭》主题曲《我的祖国》。大家都知道《上甘岭》是抗美援朝的电影,我想朗朗也应该知道。如果知道这首歌的背景,还选择它演奏,那你可以怀疑他的动机或大脑智商。如果他不知道,那中国大陆的教育比我想象的还糟糕。设想一下,如果中国在宴请奥巴马的国宴上,邀请一位在中国演出多年的美国艺术家演奏一曲中美战争中针对中国的曲子,中国政府和老百姓会有什么反应?一定是一片谴责、质询、痛骂,阴谋论四起,肯定是一个很大的外交事件, 会被认为是对中国和中国人民公开的侮辱。外交部一定会有人对这一事件负责,甚至下台。我不知道中国外交部事先是否知道朗朗会演奏这首曲子。我想美国政府可能到现在还不知道这首曲子的背景。如果知道了,是否会介意?若果美国公众知道了这件事,可能心里也不会太好受。这一事件值得大家深思。不管怎么说,朗朗在这个场合演奏这一曲子是很不合时宜的。 教授B:西谚有云“death by a thousand cuts”... 希望中美关系不会成为此类以及其他”不起眼“小动作的牺牲品。” 教授C:这其实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今天的中国,更多的人(包括朗朗在内)也许是从艺术性和普及性角度看待此曲。其爱国性还在,但这已不是人们择取的唯一标准了。正如芭蕾舞《红色娘子军》近年来再度重演,甚至在巴黎上演(2009年1月6日),人们感兴趣的是其中国特色、艺术价值。当年文革时期的燃烧激情和极其政治化的红剧,其意识形态价值如今不过是即将逝去一代人的怀旧符号。 国门以外,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的代表作、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柴可夫斯基的的《1812年序曲》,百年后仍使捷克人和俄国人心灵震撼,更成为世界经典;爱国性与艺术性、民族性与国际性兼而有之。本人乐见中国版的《我的祖国》最终也为中国以外的人类接受。 对于奥巴马,知道《一条大河》的历史背景也没有什么不好,倒是可以矫正他那对朝战的扭曲的历史观。2010年11月10日,奥氏在韩国就朝鲜战争有如下表述:“This was no tie. This was a victory … It was a victory then, and it is a victory today.” 奥氏讲话两周后,半岛局势急转直下: 韩国执意军演,朝鲜“刺刀见红”,美国航母压境,日本欲借机“重返”半岛。如此等等,不知拿了和平奖的奥巴马如何作想。
|
||||||
文章录入:赵洪啸 责任编辑:赵洪啸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
转载或者转贴本站资料,必须注明出处并知会站长。如有著作权的疑问,请和站长联系。 本站欢迎一切与本站栏目相符的投稿。投稿信箱9xx@163.com来稿必复。 站长:赵洪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