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 文章中心 >> 音乐教育新闻发布 >> 文章正文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陶笛艺术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京召开           ★★★ 【字体: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陶笛艺术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京召开
作者:中国乐器…    文章来源:中国乐器协会信息部-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7-17

 

中国乐器协会网讯:78,中国民族管弦学会陶笛艺术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举行。出席这次会议的有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理事长杨瑞敏、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朴东生,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殿英,副秘书长张升平;此外,致公党中央委员会、中央音乐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等单位的嘉宾以及来自全国10多个省市的陶笛爱好者和音乐教育工作者共计500余人到会;韩国陶笛音乐学会与台湾陶笛文化交流学会的艺术家也应邀参会和表演;前来参加大会的还有《人民音乐》杂志、《中国乐器》杂志、《中国音乐教育》杂志、《音乐周报》等媒体派出的记者。


陶笛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民族乐器,其渊源可以追溯到距今7000多年前的古埙。现代意义的陶笛最早流行于祖国宝岛台湾,目前台湾已经有150多万人在吹奏陶笛。由于陶笛外型轻巧、携带方便、音色优美、指法简单科学,从上世纪末起,陶笛艺术在大陆发展迅速,全国各地陶笛吹奏者队伍不断扩大,各种与陶笛相关的音乐活动如火如荼,因此成立陶笛艺术委员会,加快陶笛艺术的普及推广,进一步提高陶笛音乐艺术创作水平已经势在必行。


陶笛艺术委员会成立大会上,中国民族管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殿英宣读了关于成立陶笛艺术委员会的决定及首届领导成员名单。中国石油大学人文社科学院赖达富被聘为会长,林烨、武长青、赵洪啸、徐昌茂、蒋显敬、赵亮等被聘为为副会长。中国陶笛艺术委员会是隶属于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的全国性专业学术社团,成员由致力于中国陶笛演奏、教学、研究、制作和推广的工作者组成。陶笛艺术委员会的宗旨是以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为已任,以提高国民音乐文化素质为目标,以学校和社区教育为中心,全方位的促进国内国际陶笛艺术交流为重点。


会上,杨瑞敏、朴东生、赖达富分别讲话,杨瑞敏说:“弘扬和传承我国优秀民族音乐文化艺术是我国音乐工作者尤其是学校音乐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教育的快速发展,学校音乐教育也进入到一个快速繁荣发展的新时期,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深入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上,音乐教育尤其是基础音乐教育发展迅速,在中小学音乐课程中,乐器作为教具进入了课堂,并且纳入了国家单独的教学计划,例如竖笛、口琴、口风琴、电子琴等,现在陶笛还没有列入,陶笛体积小,容易携带,而且吹奏技巧容易掌握,应当说也是一种适合普及,在学校推广的民族乐器。”朴东生说,“改革开放以来,陶笛艺术在国内迅猛发展是我们很难预料到的,现在陶笛艺术已经很普及了,但是普及的还不够,空间还很大,今后有一亿人吹陶笛也不算多,还不到中国人口的十分之一,我们要立足于基层,向学校和社区发展。现在竖笛已经进入课堂,陶笛也可以进课堂。”赖达富在就职讲话中说:“陶笛艺术委员会成立以后,将在教学、推广、培训、演奏、创作、交流方面开展积极的工作,我们一定让陶笛这支民族艺术的奇葩开满神州大地,让中国陶笛走向世界!”


在俭朴而隆重的成立大会以后,音乐厅里举行了“中国风”陶笛音乐会。来自全国各地十多个省市的社区、学校的陶笛爱好者与国内著名的陶笛演奏家表演了多种形式陶笛曲目,来自祖国宝岛台湾以及韩国演奏家们的精彩演奏更使全场的气氛达到了高潮。当天下午还举行了陶笛学术研讨会,陶笛爱好者们与演奏家、陶笛工艺师等进行了面对面的、深入的技艺交流与沟通。这个系列活动充分展示了陶笛艺术无限魅力。在音乐厅的大堂还同时举行了一天的中国陶笛艺术展。艺术展上展出了多种多样的陶笛和陶笛音像制品、教材等等,南京花仙子陶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台湾TNG陶笛、厦门洪啸笛、杭州龙韵陶笛、上海宗沛斋陶笛等单位参加展示。

 

 

文章录入:风信子    责任编辑:风信子 
  • 上一篇文章: 小巧陶笛齐吹大同之音,海峡两岸同奏和谐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