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 文章中心 >> 音乐教育新闻发布 >> 文章正文
四川南部县发展学校艺术教育纪实            【字体:
四川南部县发展学校艺术教育纪实
作者:何才兴 张…    文章来源:四川科技报-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19

《四川科技报》何才兴 张江涛 记者 刘洋

  跳跃的嘉陵江水闪耀着艺术的灵光,深厚的文化底蕴给世世代代生活在南部县的百姓以源源不断的熏陶。南部县8000余名教育工作者承载着祖辈追求艺术的梦想,引领21万余学子奔向艺术的殿堂,谱写了一曲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辉煌乐章,成为全省教育园中一朵奇葩。
  近日,四川省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研究成果推广会在南部召开。笔者随同参会代表在南部城乡学校感受了作为全国艺术教育百强县的亮点。
  (一)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面对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形势,南部县教育局决策者深感缺少艺术教育的教育不是完整的素质教育,果敢作出在全县学校探索艺术教育的决定。从1993年起始终把艺术教育放在与语数外学科同等重要地位,每年都制发艺术教育专题工作计划加以引领;1997年出台了《学校艺术教育常规管理实施意见》,要求各学校必须开齐艺术教育课程和开足课时,努力做到“班班有合唱,人人会器乐,个个有特长,校校有特色”;不论何种原因,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说到南部县艺术教育发展历程,分管局长任勇向我们介绍道:1997年我县就把艺术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响亮提出“让每个农村孩子都享受基本的艺术教育”奋斗目标,先后经历了1992—1999年的探索阶段、2000—2004年的普及阶段、2005年至今的提高阶段。其间实验推进由点到面,实验学校由最初的10所增加到30、再到60所,最后扩展到全县130所中小学。10多年来,无论是教育局,还是基层学校,都咬定艺术教育不放松,抓艺术教育成为各学校的自觉行动,课题实验已转化为常规工作,形成了长效机制。
  (二)为了实现既定的艺术教育目标,南部县教育局始终坚持艺术教师落实、工作职责落实、目标评价落实、劳动待遇落实。他们采取了“专”、“兼”、“聘”、“培”、“轮”五种措施解决艺术教师不足的问题。专:在每年教师考聘工作中,拿出专门指标从大学毕业生中选聘优秀的艺术人才,充实到学校艺术教师队伍中去。兼:让一些喜好艺术、有艺术特长的老师兼任艺术课。聘:聘请校外有经验的艺人到学校任课,全县常年聘请校外兼职艺术老师50余人。培:通过短训班、学历达标、外出参观、专题培训、片区联合教研、艺术教师技能大比武等方式提高艺术教师的专业能力。轮:让优秀的艺术教师轮岗到农村学校支教,乡镇上的艺术教师定期到村小上课。
  陪同参观的县教育局体艺专干田老师告诉我们,依据教育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等文件精神,县教育局出台了《学校艺术教育实施细则》、《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研究音乐与美术教学操作规程》、《艺术教育设备、设施、器材的保管使用办法》等规章制度,加以引领和规范。同时还构建了县—片区—学校三位一体的分层管理评价机制,先后出台了《学校艺术教育质量评估细则》、《艺术教育实验校工作评估细则》、《中小学艺术教学工作评估标准》等评价量标。
  在伏虎镇初级中学参观时,美术教师罗小平向我们介绍,县教育局规定在职务晋升、晋级、职称评定、评模选优、工作量化等问题上,艺术教师与语文、数学、外语等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对待。据了解,近5年全县艺术教师受国家级表彰1人,省级表彰8人,市县级表彰210人,还有6位艺术教师走上了学校领导岗位。
  (三)“为了使学校艺术教育抓实出成效,该县狠抓‘六个坚持’,为学校艺术教育注入了源头活水。”在县教研室采访时,罗明伟主任热情地向我们介绍,我县始终坚持兴趣和特长培养。在艺术教育活动中,既抓普及又抓提高。在提高上我们坚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打破常规,实施教师跨班级甚至跨学校的特长培养策略。全县中小学共建立艺术教育社团、队、组3458个,校级音乐小组168个,美术兴趣小组172个,校级合唱队148支,文艺表演队164支。
  “自2004年来,我们还积极探索‘群体诵读活动’艺术化。‘群体诵读活动’是我们针对当今中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阅读问题而开展的一项经典文化诵读活动。”语文学科教研员严谨老师插话说,我县坚持把诵、吟、唱、演等艺术形式与诵读内容完美结合,增强诵读的艺术魅力,使学生体验到自己不仅能欣赏美,还能创造美。
  艺术学科教研员鲁海平介绍道,10多年来,我县一直坚持艺术教育成果广泛展示。一方面积极参与省市组织的艺术活动,一方面定期举办全县中小学艺术节,从未间断。从幼儿园到中学每年各校都有自己的艺术节,各种社团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活动,并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办墙报、办展览、向社会演出,为工厂、企业、群众作画、写招牌、写春联等。
  主抓教育科研的副主任刘里程带我们参观教研室的艺术教育展室说,从一开始我县就坚持用教育科研引领艺术教育工作,先后启动了《从艺术教育突破,促学生全面发展》、《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多维管理运行机制研究》、《开发校本课程,承传民间艺术》的课题研究,还先后在南隆二小、大桥小学、群龙小学等学校召开了15次艺术教育课题研究成果推广现场观摩会,以现场示范、理论指导、行政指令等多种途径,立体式地推进了农村艺术教育的普及。同时还十分重视坚持加大投入,为艺术教育持续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在所参观的6所学校,我们看到各校音乐室、美术室、舞蹈室、练功房一应俱全,教学设施基本齐备。
  (四)“呜呜呜……”起伏激越的音乐声中,上身着虎皮纹无袖衣,下身着褐色短裤,面戴脸谱,手持牛角或刀矛的30多名学生边舞边“傩傩傩……”地呼喊并奔向各个角落。这是南部县第三中学学生在2009年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会上表演的川北傩舞的一个镜头。
  南部县在开齐、开足、上好国家规定的美术、音乐课程的同时,还立足县情,把学生身边的艺术,特别是优秀的“三民文化”(民族文化、民间文化、民俗文化)引入校园,移植课堂,编写了《南部县民间艺术》系列乡土教材,形成南部县独特的校园艺术教育特色。如被誉为“南部县四绝”的川北剪纸、店垭花灯、马王皮影、川北古傩被各学校纷纷挖掘整理创新。店垭小学将花灯艺术,双峰小学将古傩艺术,群龙小学、石河小学将剪纸艺术,大桥小学、南隆四小将泥塑、根雕艺术引入课堂,丰富了艺术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许多学校因地制宜,从农村常见的生活用品、生产用具、粮食作物中挖掘教学资源,取材灵活、经济实用、教学效果明显。升钟镇小编排的《山里娃娃喜洋洋》节目以师生自制的带有泥土芳香的打击乐器,奏出了欢快的“锅碗瓢盆”交响曲,该节目曾获“红帆喜儿杯”器乐大赛一等奖、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魅力校园》一等奖,并应邀参加2007年四川省“春晚”演出。
  (五)近日,温暖的阳光洒满川北南部大地。“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南部县以‘让每个农村孩子都享受基本的艺术教育’为抓手,通过艺术教育陶冶师生性情,培养完美人格,通过艺术教育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已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教育品牌。”南部县教育局长尤朝晖在办公室告诉记者。
  天道酬勤。1996年,南部县主研的《从艺术教育突破,促学生全面发展》课题通过省市结题鉴定,一年后获省政府首届普教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1年,历经5年研究的课题《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多维管理运行机制研究》成果获省政府第二届普教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0年,《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管理运行机制研究》滚动发展为教育部艺术教育总课题《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的子课题,2004年12月通过结题鉴定,2008年获教育部一等奖;2008年11月,又在广西北流市召开的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经验交流会暨实验课题总结会上交流经验。
  来自全省21个地市州的120多名代表在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南部县学校艺术教育现场成果展示后,激动不已,纷纷感言。“南部县作为一个有130万人口的国家级贫困县,能把学校艺术教育做得这么好、这么强,让我们看到了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春天!”、“南部县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充分挖掘、传承传统的艺术精华,让所有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受益,这就是很好的艺术教育!”……
  “南部县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开展全面、有特色、真实、可学!”四川省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张志刚副处长在4日的总结会上充分肯定南部的做法,并要求全省中小学校学习借鉴南部县经验。
  

文章录入:赵洪啸    责任编辑:赵洪啸 
  • 上一篇文章: 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参会通知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