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 文章中心 >> 音乐教育新闻发布 >> 文章正文 |
|
||||||
之四:奇妙的速度-赖达富国家大剧院讲座“我和音乐做游戏” | ||||||
作者:风信子 文章来源: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5-25 ![]() |
||||||
活动详情见国家大剧院官方网站:http://www.chncpa.org/n16/n3300/n180796/2076046.html
主讲人: 赖达富(中国石油大学) 时间:2009年6月13日(周六) 10:30 地点:1号排练厅 ![]() ![]() 柯达伊教法简介
柯达伊教学法是由匈牙利著名作曲家、民族音乐学家和音乐教育家柯达伊•佐尔坦所倡导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一套音乐教育思想体系。柯达伊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和达尔克罗斯体态律动是当今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学法。 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体系不但继承了匈牙利民族文化艺术传统,而且广泛吸收并综合运用了欧洲传统的音乐教学手段,如柯尔文手势、法国视唱系统、符干字母谱、首调唱名法等。柯达伊提倡以歌唱为中心的方法,强调民族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法”的原则。因此,这种快乐、直观、感性、强调实践体验,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的教学法几十年来一直受到世界各地儿童和音乐教师的普遍欢迎和广泛关注。世界各国的学校音乐教材中都大量借鉴了柯达伊教法的理念。 内容简介: 在音乐万花筒里面,速度最为奇妙。小蜗牛走路是什么速度?小兔子奔跑是什么速度?除了“快”和“慢”我们还能用什么来描述速度?让我一起在音乐中找出不同的速度,并用动作表现出来吧。在“我和音乐做游戏”的第四站中,赖达富老师将采用柯达伊教法,把对速度的认识结合到唱歌中,让同学们具体地认识和感受到音乐中最常见的四种速度的区别与联系。 主讲人简介 赖达富,美国纽约大学音乐教育硕士,福特基金会国际奖学金项目交流访问学者,先后在厦门大学和纽约大学取得音乐教育专业的学士和硕士学位。现任职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艺术教研室。曾先后在福建音乐学院、厦门思明区青少年宫和中国音乐学院等地任教,具有14年面向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经验。 赖达富曾在纽约大学柯达伊培训中心、柯夫曼艺术学校、美国柯达伊学会和美国奥尔夫学会等学术机构系统学习世界三大音乐教法。还曾应邀在布鲁克林区公众图书馆举办学术讲座,并多次参加纽约大学、美东华人学术研讨会和社区学校等机构组织的文艺演出。 自回国任教后他一直活跃于音乐教育学术讲坛。曾应邀多次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培训活动中讲学,并多次为音乐教师们作音乐教法师资培训,深受师生们的欢迎和好评。
|
||||||
文章录入:赵洪啸 责任编辑:赵洪啸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
转载或者转贴本站资料,必须注明出处并知会站长。如有著作权的疑问,请和站长联系。 本站欢迎一切与本站栏目相符的投稿。投稿信箱9xx@163.com来稿必复。 站长:赵洪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