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 文章中心 >> 音乐教育新闻发布 >> 文章正文 |
|
||||||
京剧进课堂:带着文化传承的使命艰难前行 | ||||||
作者:姚湜杨博 文章来源: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3-26 ![]() |
||||||
北京3月24日电(记者姚湜 杨博)没有华服美妆,也没有万众瞩目的舞台,只是和着CD唱机里轻轻的伴奏,唐旻——北京市第35中学的音乐教师——在她的音乐教室里专心致志地扮演着中国古时名将秦琼,向她的学生教授取材于传统京剧《三家店》的唱段《儿行千里母担忧》。 “京剧的‘腔’是‘字’和‘唱’的结合,请同学们跟老师唱,找出有多少处字音与我们平时说话的字音不一样。”言闭,唐旻就轻声唱了起来。几个坐在后排的男孩子听着老师唱出的奇怪字音,忍不住用唱谱盖着脸,笑出声来。 “虽然我们不是专业的京剧演员,但是京剧是一门艺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怀着尊重去接触它。这个唱段体现着中国传统的忠、孝美德,请同学们用心体会。”唐老师说完,几个发笑的男孩子默默地把唱谱拿下来,也庄重地投入到唱段的学习中。 已经有200多年发展历史的京剧是一门综合性表演艺术,集唱、念、做、打、舞为一体,被誉为中国的“国粹”,在上世纪20年代达到鼎盛时期。 从2008年3月开始,中国在北京、天津、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广东、甘肃等10省(市)的中小学开始开展京剧进课堂试点,一至九年级学生将学唱15首京剧经典唱段。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有关负责人指出,将京剧这一国粹纳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旨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2008年3月,来自全国的100多名教师齐聚中国东北的沈阳市,进行了为期三天的京剧教学培训。唐旻成为第35中学唯一前往受训的教师,这也是她第一次接触京剧。 “对于包括我在内的绝大多数音乐教师来说,京剧不是我们的专长。在进行教学培训之前,我几乎对京剧没有任何兴趣,在电视里看到了都会迅速换台。”唐旻说,“培训日程安排得非常紧,3天时间要完成15个唱段的学习。学习过后,我对京剧产生了非常大的兴趣,开始主动阅读相关书籍,在网络上搜索有关京剧的信息,想把学到的了解到的有关京剧的一切,都教给我的学生。” “尽管唐旻这样的中学音乐教师教不出专业的京剧演员,但是她们对传承文化遗产做出了贡献,培养了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归属感。”中国戏剧研究院教授王安葵说。 3月初,唐旻曾带领一个班的学生去国家大剧院参加青年艺术周活动。“我从来没想过,当演员在台上唱起《儿行千里母担忧》的时候,我的学生们也会在台下跟着和唱,脸上满是陶醉。那个时刻,我感觉我为京剧教学付出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
||||||
文章录入:风信子 责任编辑:风信子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
转载或者转贴本站资料,必须注明出处并知会站长。如有著作权的疑问,请和站长联系。 本站欢迎一切与本站栏目相符的投稿。投稿信箱9xx@163.com来稿必复。 站长:赵洪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