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 文章中心 >> 音乐教育新闻发布 >> 文章正文
中国音乐学院欲传承北京大胡营高跷            【字体:
中国音乐学院欲传承北京大胡营高跷
作者:皮亚明李…    文章来源: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北京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2-11

 

      前天是顺义区北小营镇大胡营村一年一度高跷闹元宵的日子。在场观众除了远近的乡亲外,还有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的教授和研究生们。在经过了前期考察后,中国音乐学院正式将大胡营高跷作为研究课题,欲跟随村里的老艺人学习,再利用学院研究的优势,传承这项技艺。
 

  据村里的老人介绍,大胡营村的高跷属文跷,从南方传入,已有300年历史。主要特点是跷腿长,历史上最高的跷腿有1.8米,后来逐渐改为1.4米,而现在大家通常使用 1.2米的跷腿。高跷表演有10个角色,每个角色都有各自的表演套路和技巧。其中有陀头、卖豆儿、武扇、文扇、渔翁、樵夫等,为了烘托气氛,现在的表演中又增加了傻丫头和醉鬼两个角色。此外,在行进表演和固定场地表演时还有很多好看的架势,如耍跷、背跷、怀中抱月等,并有文武扇逗哏的表演。

  大胡营高跷现在是顺义区的非遗项目,为了恢复和传承这项技艺,中国音乐学院不但组成了专家小组对大胡营高跷的历史、形成过程、参与人、文化内涵等进行研究,还会派出音乐研究所的研究生向艺人们拜师学艺,再结合研究成果作为“准传人”向音乐学院以及社会上的年轻人传授技艺,形成政府、社团、学校、研究机构一体的保护模式。

 

文章录入:风信子    责任编辑:风信子 
  • 上一篇文章: 高三生为读本科转投艺术专业 学费高昂文化分低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