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 文章中心 >> 音乐教育新闻发布 >> 文章正文
乡村幼儿园“研发”(自制乐器等)四千件玩具缓解经费紧张问题            【字体:
乡村幼儿园“研发”(自制乐器等)四千件玩具缓解经费紧张问题
作者:王卡拉    文章来源: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新京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1-15

 

核心提示:因经费紧张无力买玩具,老师利用废品制作,“研发”四千件玩具,其中制作大量自制简易乐器,部分作品全国获奖。

上图:管编钟:截下铁管椅子腿串成编钟的形状,可敲出音乐。图片由读者郑先生提供

地点:房山区佛子庄乡

本报讯 (记者王卡拉)木头下脚料经老师的巧手,变成乡村幼儿园孩子们的玩具,延安宝塔、航空母舰、神六模型……刘振海、赵日升和李兴亮都是房山区佛子庄乡中心幼儿园的老师,为了让孩子在经济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同样玩得开心,两年来,他们制作4000多件玩具,部分玩具在全国获奖。

幼儿园经费少研发“土玩具”

佛子庄乡中心幼儿园建于2005年,老师都是中小学转岗教师。园长栗树龙说,初到幼儿园,大家不知道怎么教幼儿园的孩子,“就想让孩子们玩起来。”山里幼儿园条件简陋,政府给中心幼儿园5个分园全年经费6万元,想给孩子们添置玩具很困难。

想起儿时的玩具,2006年,栗园长带着老师,去当地真武庙复建工地,拉回5车木头下脚料,让三位老师制作“土”玩具。

玩具兼教具孩子学知识

根据下脚料的形状,3位老师制作了刀枪剑戟、风车等,小朋友争抢着玩。

开始玩具少,孩子多。刘振海等三位老师加班赶制,白天做不完晚上做。如今,三位老师已制作玩具4000多件。

刘振海说,他们在玩具制作上力求知识化,从干农活用的耙、镐到延安宝塔,从过去使用的量具升、斗到航母、神六模型。一台模仿过去净化谷物用的扇车模型,成了孩子们学习风力、质量、力学的教具。

音乐课没有琴创意管编钟

几百元的琴买不起,音乐老师姜玉央看到孩子敲打铁桌子腿,想出做管编钟的点子。3位老师马上开工,截下富余的课桌铁桌腿,做成管编钟。“哆、唻、咪……”1个多月后,管编钟发出美妙的声音。

管编钟在房山区领导的推荐下,参加了全国幼儿园系统全国自制玩教具比赛,获得二等奖。目前,管编钟已在房山区每个幼儿园推广。

城里孩子迷上“原创玩具”

如今,赵日升老师已退休,另两位老师还在琢磨做更“高级”的玩具。他们制作的玩具不但供给本园5个分园的孩子玩,与其联谊的松榆里幼儿园小朋友,也对这些玩具很有兴趣。在一次联谊活动中,栗园长将2大口袋玩具送给松榆里幼儿园的小朋友。

栗园长说,幼儿园刚开办时,他发现农村孩子和他小时候一样,衣服脏,眼神愣,比城里孩子差一截,“看得我心酸。”如今,孩子们干净了,眼睛也亮了。“我们有成就感。”

 

文章录入:风信子    责任编辑:风信子 
  • 上一篇文章: 武汉校园集体舞大比拼男生紧张女生大方

  • 下一篇文章: 福州:京剧进校园 教和学都很难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