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 文章中心 >> 音乐教育新闻发布 >> 文章正文
李飚打击乐团将为京城孩子展示多彩的节奏            【字体:
李飚打击乐团将为京城孩子展示多彩的节奏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7-27

 

     新华网北京7月25日电(记者任忆)锅碗瓢盆,桌椅板凳,你身边能发出响声的普通物品,在打击乐演奏家的手中会变成一件件打击乐器,奏出动听的音乐。26日晚,李飚打击乐团儿童音乐会将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为孩子们展示日常生活中多姿多彩的音乐。 
     节奏是音乐最基本的元素,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而打击乐是表达节奏最直接的乐器。从敲打小板凳开始打击乐学习历程的李飚,现为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和德国柏林音乐学院教授,是世界音乐舞台上为数不多的全职打击乐独奏家。李飚打击乐团成立于2005年,乐团成员来自世界各地,他们的演出足迹遍及世界多个著名的艺术节和音乐节。此次音乐会演出的主要曲目有《厨房之舞》《鼓皮的对话》《罐头盒的游戏》《手舞足蹈》《非洲印象》《乒乓锵》等。

    李飚说,学习打击乐不仅可以提高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孩子们对节奏的认知,还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想像力,提高肢体的灵活度与协调度,更可以为他们学习其他乐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向孩子们普及打击乐,李飚打击乐团于几天前推出了“走进打击乐世界――打击乐儿童音乐夏令营”,很受欢迎。为此,他们决定于7月30日、31日增加一期,以满足更多孩子学习打击乐的要求。

     音乐家简介 :

  李飚作为世界音乐舞台上为数不多的全职打击乐音乐会独奏家,以他对打击乐独奏的特别悟性和独特的演奏风格,被舆论认为是当代最优秀的打击乐独奏家之一。 

  出生在中国南京,五岁开始学习音乐。童年时,便显示出对音乐的特别才能及兴趣,一九八二年进入北京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学习打击乐器。一九八八年毕业时,作为中国第一位公派打击乐学生,被中国文化部选送到苏联莫斯科柴科夫斯基国立音乐学院随斯留基业夫教授学习。毕业时,获俄罗斯国家一级音乐硕士文凭。一九九五年,获德国国家文化基金会奖学金来到德国,在慕尼黑国立音乐学院莎德罗教授指导下完成大师文凭。 

  在他的学生时期,他曾在许多音乐比赛上获奖,其中包括在一九九三年获第一届国际达布雷申打击乐比赛银奖,和一九九五年国际阿拉玛现代音乐节上获特等奖,他是第一位在国际音乐比赛中获奖的华人打击乐演奏家。 

  作为音乐会独奏家,李飚的演奏曲目范围及所演奏的打击乐器十分广泛,从不同时期的打击乐作品到打击乐协奏曲,曲目其中包括许多作曲家在他的演奏启发下,为他创作的打击乐作品,李飚演奏的打击乐器包罗万象,从马林巴琴到拉丁、亚洲、非洲等打击乐器。在音乐会上,他常常演奏多达五、六十件乐器的组合作品,展现给观众一全新的音乐空间:他在许多著名音乐节上有过独奏演出,如:施莱式维科——霍因式坦音乐节、爱维安音乐节、多瑙阿特姆音乐节、巴德夫理斯霍锋音乐节、日本富士山音乐节等,二零零六年一月作为历史上第一位外国打击乐家被柏林爱乐乐团邀请同该团打击乐组合作在西蒙-拉特指挥下演奏打击乐重奏作品,作为独奏家,同许多乐团、室内乐团有过成功的合作和巡回演出,如:柏林爱乐乐团,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汉堡交响乐团、莫斯科交响乐团、丹麦国家广播交响乐团,保加利亚国家交响乐团,维尔兹堡交响乐团、布拉格交响乐团等。演出的足迹踏遍七十个国家和地区。 

  他多次在德国电视二台全欧洲最有影响的古典音乐专栏“重视古典音乐”中演奏打击乐协奏曲,并为欧洲许多大型广播电台录制打击乐独奏作品,华钠泰尔德斯(Teldec),奥迪特、德意志维勒唱片公司录制了他的打击乐独奏,协奏曲和重奏的激光唱片,同时李飚在欧洲、美国、日本的许多音乐学院里进行讲学,大师班活动,并多次担任国际打击乐比赛的评委。二零零零年到二零零四年,在李飚的提议和主持下,在北京举行了三届中国北京国际打击乐音乐节,成功的北京打击乐节已成为亚洲最有影响的打击乐专业的盛会。 

  为加快打击乐在中国的发展,受中央音乐学院邀请,二零零三年成为该校打击乐教授,同时,李飚从二零零三年开始任教于柏林汉斯-埃斯勒国立音乐学院,二零零六年被该院聘为打击乐教授,成为第一位在世界顶级音乐学府担任教授的华人打击乐家。 

  近几年,由于对世界音乐的浓厚兴趣,李飚于二零零五年建立了李飚打击乐团,乐团成员来自世界各地,并以主要演世界音乐,自创音乐为主题,在世界范围内演出。

 

文章录入:风信子    责任编辑:风信子 
  • 上一篇文章: 中国驻意大利大使孙玉玺出席第28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闭幕式暨接旗仪式(组图)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