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 文章中心 >> 音乐教育新闻发布 >> 文章正文
[图文]山区孩子渴望音乐课-缺少教学条件,没有专职教师            【字体:
山区孩子渴望音乐课-缺少教学条件,没有专职教师
作者:陆敏江洋    文章来源:春城晚报-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3-24

 

缺少教学条件  没有专职教师 山区孩子渴望音乐课

学校里唯一的电子琴给孩子带来快乐


    “这本书上没有这首歌嘛?”听到学生要唱《小鸭子》,陈洪萍使劲想了想这首歌是怎么唱的,又很快翻了翻音乐课本。学生们却很快拍着小手大声唱了起来,陈洪萍这才回想了起来,不禁喃喃自语:“我都记不得这首歌,你们还记得。”
    在世界儿歌日到来前,记者到昆明市嵩明县牛栏江镇小新街乡的两所小学采访时发现,因为没有专职教师,山区的孩子很难学习音乐。而这样的情况,在昆明市四城区稍偏远的学校也同样存在。
   
    老师跟着磁带学唱歌
    “音乐课?这学期音乐课的磁带还没到,所以我们班还没开音乐课。”得知记者想听一堂音乐公开课,正在一对一给学生批改作业的小新街乡古城完小2年级甲班班主任陈洪萍脸上顿时露出了为难之色,但看到教室里那一双双充满期待的眼睛,陈老师最终选择到办公室去拿音乐课本。
    看到老师走出教室门,原本安静的学生立刻欢呼起来。
    陈老师解释说,因为没有专职音乐老师,每个班的音乐课都是由教别的课程的老师兼职,而老师们多半没有音乐基础,所以只能一遍又一遍地听磁带学歌,之后再教学生。“为一节音乐课备课不容易,一般要40分钟才能大概记住歌词,但唱起来还总会走调。”
    虽然跑调却兴致很浓
    每唱一首歌,学生们都兴奋地拍着小手和拍子。虽然调子有些左,但看着放声高唱的孩子,记者想到电影《一个都不能少》里的那首《娃哈哈》,“如果感到快乐你就跺跺脚……”唱到《快乐拍手歌》时,开心的学生们更是起了劲头,教室里瞬间弥漫着双双小脚用力跺起的灰尘。
    音乐很快感染了教室外刚刚放学的其他学生,他们很快围挤在二年级甲班的窗口边。透过玻璃窗,可以看到有些紧贴窗户的小嘴正跟着教室内的学生一起欢唱。
    会跳舞的孩子最受宠
    这里几乎每一个孩子对音乐课的理解都是学唱歌,提起跳舞,孩子们大都表示不喜欢,只因为他们不会跳舞。“跳舞太难了!”8岁半的徐子鑫听到“跳舞”二字,他羡慕的眼光朝教室那端被许多同学围住的红衣服女孩望去:“徐曼会跳舞,跳得可好了。”   
    经费师资制约艺术梦
       “难呀!因为经费有限,添置不了音乐教具,唯一的风琴也坏了好多年,更别说像城里学校那样开设一间专门的音乐教室。更难的是没有学音乐的老师愿意到我们学校。”该校校长邓富朋无奈地表示。
    据了解,嵩明共有105所小学,现有学生33147人,每所学校都按要求开设音乐课,但受师资限制,全县仅有68名专职音乐教师。而小新乡全乡的7所小学都没有专职音乐教师。

文章录入:风信子    责任编辑:风信子 
  • 上一篇文章: 传统艺术如何进课堂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