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 文章中心 >> 音乐教育新闻发布 >> 文章正文
[图文]京剧进课堂有些矫枉过正了-张抗抗            【字体:
京剧进课堂有些矫枉过正了-张抗抗
作者:杨艳    文章来源:人民网-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3-13

 


无党派委员 著名作家张抗抗(人民网记者杨艳摄)

人民网记者:张委员,我们都知道您是一名非常著名的作家,平时也很关注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您对现在传统文化有什么看法?

张抗抗委员:现在的传统文化的发展,我个人认为是很不容乐观。我们不说宏观的,我举两个例子:

       第一,我在北京的很多公共场所,都看到工作人在离开柜台后,会在桌面上放这样一个告示牌:“请稍后”,你现在想一想是这个“后”字吗?应该是等候的“候”。意思应该是,请您稍微等候一下,而不是“请您靠后”。这样有错别字的牌子,在北京还比较常见,包括电视上也经常出现,

  第二,现在人普遍都用电脑写东西,就连小学生都不例外。所以当真正要让现在30岁以下的人,手写些东西的时候,你可以发现,绝大一部分人的字都写得很难看。长此以往,我想不是书法,可能写字本身都要成为专门的艺术了。

人民网记者:您刚才说的这两个问题,很具典型性,那对于如何提高大众的文化素质,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张抗抗委员:我想还是应该通过教育和宣传,来潜移默化的引导。把文化素质的培养,渗透在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才是能普及大众的。具体来说,可以在学校开展专门的写字课、阅读课,并不仅仅是开展兴趣小组。

人民网记者:对于目前社会热议的京剧近课堂,您怎么看的?

张抗抗委员: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我只谈我个人的观点,我认为可能有点矫枉过正了。为什么是京剧进课堂呢?京剧并不能代表全部的文化。如果说京剧是国粹,那乒乓球还是国球,那是不是还要人人都练乒乓呢?所以不能这样的强制推行,再说也没有那么多的专门京剧人才,可以到每个学校去任教,在偏远山区,更是不可能的。

资料:调查显示六成以上公众不支持京剧进课堂

教育部对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标准日前进行了修订,增加了有关京剧的教学内容,目前教材编写和光盘研制工作已启动。百姓如何看待这次“京剧进课堂”?权威调查显示,六成以上公众不支持“京剧进课堂”。

 

文章录入:风信子    责任编辑:风信子 
  • 上一篇文章: 上海将举行“竖笛精灵”三重奏音乐会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