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 文章中心 >> 音乐教育新闻发布 >> 文章正文
"京剧进校园"不只在音乐课上            【字体:
"京剧进校园"不只在音乐课上
作者:郭婧    文章来源:青年时报-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3-12

 

《锄禾》可以被唱成京剧,披萨可以做成京剧脸谱,周星驰的电影对白也可以是京剧念白……

    昨天,杭州拱墅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学校(原“小河小学”)总结了他们自1989年成立浙江省儿童业余京剧艺术实验班实施京剧教学至今20年的经验。作为我省22所“京剧进校园”试点学校之一,该校将在教育部开办的京剧培训班上,介绍这些经验。

    他们的这些经验,更直观地展现了“京剧进校园”的多种形式,并充分地表明,“京剧进校园”并不只是狭隘地“进音乐课”,而是可以走进语文、美术等各种课堂,并且可以得到学生们的喜爱。

    开设“京剧与我”校本课程

    《京剧欣赏与认识》、《脸谱艺术》、《京剧与写作》,这是被拱墅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学校分别纳入到音乐课、美术课和语文课中实施,并且每个学生都必修的三个课程。

    其中,《京剧欣赏与认识》,每周1个课时,《脸谱艺术》和《京剧与写作》每周0.5个课时。

    据介绍,早在2003年该校就开设了这个名为“京剧与我”的校本课程方案,在各学科中渗透京剧教育,总课程《京剧与我》下面分设“京剧欣赏与认识”、“京剧表演”、“京剧与绘画”、“京剧与制作”、“京剧与文学”和“京剧研究”6个板块,共19门课程,除了三门必修课外,其余为选修课,由3至6年级的学生自由报名、自主选择。

    学京剧念白先看周星驰电影

    “闹钟一响天下亮,起床洗漱匆匆忙,不吃早饭为哪般,只因上课铃声响。”这是在一节五年级的语文课上,学生自编的“数板儿”。

    在这节语文课上,语文老师李霞一开始先播放了周星驰的电影《唐伯虎点秋香》片断,请学生欣赏周星驰的精彩对白。

    周星驰的对白,让学生们笑声不断,经老师提醒后,学生们才知道,原来周星驰的语言风格还借鉴了我国的京剧念白。念白又叫“数板儿”,多用于丑角,台词类似打油诗、顺口溜。于是,学生们也试着创编了一段段的“数板儿”,李霞说,这是她看电影时的一次偶然发现和突发奇想,试着把周星驰的电影带进课堂后,学生们更轻松更直接更愉快地接受和了解京剧念白。

  让学生动手做一个京猴披萨

    京猴披萨,这是京剧走进美术课后诞生的。

    在拱墅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学校的美术课上,老师会向学生们展示一种特殊的披萨,披萨上是一个个神态各异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京猴,而这京猴脸谱,体现的正是中国戏剧中特有的化妆艺术。展示过后,老师还会让学生们亲自动手给“面饼”加菜加料,做一个京猴披萨。

    除了做披萨,在京剧绘画班中,学生们更是有很多机会动手。如:低年级学生给京剧脸谱涂色;中年级学生根据图画课和自画相结合,创造性地画京剧脸谱;高年级学生动手在鸭蛋、鸡蛋、鹌鹑蛋壳上绘制京剧脸谱以及京剧人物勾勒画等。

  将《锄禾》改编成京剧唱段

    “让学生们学唱京剧不容易,尤其是刚开始学唱折子戏,对学生来说往往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情。”拱墅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学校的音乐老师叶贺英说。所以,在2000年时,学校想了一个点子,挑了两首学生们琅琅上口的古诗——《锄禾》、《登鹳雀楼》,试着请专业人员改编成了京剧唱段。

    “结果,效果非常好,”叶贺英说,当时,不但京剧班的学员爱唱,学校里的其他学生也都学着唱,学校里的大部分学生都会唱。

    叶贺英分析说,自己熟悉的古诗有了新的表现手法,这让学生感到很新奇,于是就特别有学习的动力,并激起学生们对京剧的兴趣。所以,她觉得,这应该是“京剧进校园”值得一试的路子。

 

文章录入:风信子    责任编辑:风信子 
  • 上一篇文章: 西藏梦孕育音乐电影《冈拉梅朵》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