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 文章中心 >> 音乐教育新闻发布 >> 文章正文
点评:要求音乐教师都能开口唱京剧并不过分            【字体:
点评:要求音乐教师都能开口唱京剧并不过分
作者:吕红霞    文章来源:红网-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2-27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编者:这一条来自社会的报道,我们感觉到这是在社会上沸沸扬扬讨论后的一种导向:最终这些压力以及争端,都会转嫁到我们音乐教师队伍里面来落实。对于喜欢京剧、积极响应教育部号召的音乐老师们来说,这是一个正常的消息;对于不支持将京剧在全国性推广,而且自己也不喜欢这一种艺术形式的音乐教师们来说,无疑增加了很大的压力和负担。-风信子

洪啸音乐教教育工作站的观点是:音乐教师应该有自己选择喜爱什么、愿意学习什么、愿意教学生什么内容的权利。音乐的世界、音乐的文化是无限宽广的海洋,虽然京剧有着它特有的艺术魅力和文化积淀,虽然京剧贵为“国粹”,虽然京剧在国内曾经有过数度的辉煌,但是京剧“再好再牛”也只不过是浩瀚音乐海洋中的沧海一粟。在我国,各地都有自己优秀的剧种和民间艺术文化需要保护和传承,在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不断涌现新的艺术形式受到青少年的喜爱。热爱京剧的音乐教师,会自觉地成为京剧艺术的传播者和传承者;而热爱音乐但是不一定喜欢京剧艺术这种形式的音乐教师,在能够安排出让学生更愿意接受和更加喜爱的教学内容的前提下,笔者认为没有必要一定要迎合“上面”的要求做违心的事情。当我们音乐教师有足够的能力驾驭我们的音乐课堂、自己安排丰富的教学内容的时候,我们应该有底气对一些我们不愿意接受的事物说“不”!我们中小学一线音乐教师虽然学科地位低下,但我们也是人,我们也应该有在音乐艺术海洋中选择自己爱好的权利。是否愿意从心灵深处接受一种文化接受一种艺术形式,绝不是一纸行政命令就能做到的。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也是洪啸音乐教育网站的使命之一,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在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大旗下的百花齐放,希望看到的是政策层面对于一线音乐教师以及学生们心灵感受的尊重。--赵洪啸(声明:如有转载,必须全文,不可断章取义---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编者: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风信子

=================================

报道原文:

    “所有音乐老师都能开口唱京剧,这是最低标准。”新学期开始,北京将试点在20余所中小学引入京剧。  市教委体美处副处长王军昨天表示,短期培训不奢望老师的京剧唱功如何,但让每个教京剧的老师都能开口唱是一个基本要求。(据《新京报》)
  
  如果是让所有教课教师都会唱京剧,那笔者自然也是举双手反对的,遗憾的是,北京市教委的规定是让所有音乐教师都能开口唱,这样一来,笔者就不得不为其说上几句话了。
  
  新学期开始,北京将在20余所中小学引入京剧了,若音乐教师对京剧知识尚还不能了解,对京剧唱段尚还不能驾驭,那又怎么能教给学生呢?众所周知,中小学的音乐课除了讲授基本乐理知识,一般都由教师领唱,以将学生带入演唱状态。因为这种原因,音乐教师都是能歌善舞且至少掌握一种乐器的。如今,京剧要成为音乐课的必修组成部分了,教师若还懵懵懂懂怎么能带领学生领略国粹的美呢?
  
  可能有人提议“租赁”京剧教师讲授,但这一办法只能用于过渡阶段,长期坚持不仅会增加学校的开支,还会培养教师的惰性。再说,推广京剧意味着对“京剧教师”的需求很大,但目前看来,能担此重任的人并不多。
  
  据笔者所知,一般情况下,一所学校只有一两个音乐教师,他们教授的年级不同,课程排得也很密,很难交叉着去上课,这意味着一所学校仅有一个音乐教师能开口唱京剧是不行的,必须在所有音乐教师中普及。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教材也不断地需要调整,这不仅体现在音乐课上。教师该如何尽快地适应课程调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当然,这不仅需要有关部门组织培训,教师也要加强学习、主动学习、不断学习。
  
  俗话说,没有金钢钻不揽瓷器活儿,对于将要教授京剧的音乐教师来说,能开口唱几段京剧甚至编出几段京剧唱曲就是他们的金刚钻,是必须的。只有掌握了这金刚钻,才能把教授学生这瓷器活儿干好。如今,北京市教委不奢望音乐教师的唱功如何,只要求他们都能开口唱,这是十分合理而必要的,广大音乐教师当积极配合,争取尽快适应音乐课添加京剧内容的调整。

 

文章录入:风信子    责任编辑:风信子 
  • 上一篇文章: 京剧课进校园能传承优秀文化吗?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