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 文章中心 >> 音乐教育资源 >> 音乐知识介绍专栏 >> 文章正文
记谱体系:五线谱与简谱            【字体:
记谱体系:五线谱与简谱
作者:雷默    文章来源:http://www.bluedream.com.cn/html/Ca18.htm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7-14

   

    自最早的殖民地时代算起,美国的音乐教育从一开始,读谱技能就在普通音乐课的授课时间中占了很大的比重。……如果一个记谱体系的复杂性超出需要,那就开发了用不着的辅助能力,因而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如果一个记谱体系对把它投入使用的音乐来说过于简单,就会局限用它作曲的那些人的创造力,从而也对表演者的体验造成局限。所以,记谱体系有可能过于复杂,也有可能过于简单......

    美国音乐教育家雷默论记谱体系、五线谱与简谱,美国当代著名音乐教育家,曾任美国音乐教育全国委员会审美教育委员会主席,代表音乐教育全国委员会出任美国教育署主办的教学课程改革联盟和审美教育课程规划组成员,也是音乐教育全国标准六人起草小组成员之一。
    雷默在他的著名著作《音乐教育的哲学》中,曾多次论述学校音乐教育中的记谱体系问题,由于他曾于1986年访问中国,所以还特别论及中国普遍应用的简谱,提出了精辟、鲜明的观点。现将雷默的有关论述摘录如下:

    自最早的殖民地时代算起,美国的音乐教育从一开始,读谱技能就在普通音乐课的授课时间中占了很大的比重。……如果一个记谱体系的复杂性超出需要,那就开发了用不着的辅助能力,因而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如果一个记谱体系对把它投入使用的音乐来说过于简单,就会局限用它作曲的那些人的创造力,从而也对表演者的体验造成局限。所以,记谱体系有可能过于复杂,也有可能过于简单。 

    五线谱是非常复杂的,哪怕是单行谱表。如果我们想要普通音乐课上所有的在校孩子们都培养起实际使用它的能力,即使只用于学生们在这样的课上唱歌和演奏比较简单的音乐,那我们也必须花上过量的时间来教读谱技能。事实上,我们已经这样做了大约两个世纪了,结果却是令人羞愧。只有极少比例的学习者的乐谱读写能力真正超出了入门阶段……
    所以,在所有学过记谱的学生中,只有极少数还会以任何方式在他们对音乐的继续欣赏中用到它。那些选择不再坚持以表演者的身份参与的人,发现他们有了一种基本无用的技能,要实际应用尚有不足,而对他们要参加的寥寥无几的演出要求来说,又过了头,对于作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音乐的消费者——欣赏音乐的方式来说,则不相关。于是乐谱读写能力就作为一种不足应用、也不太有用的技能放进了记忆的垃圾箱。
    五线谱对那些已经设法得到了这种记谱法相当技能的人来说,对象音乐教师这样的人来说,威望太高了。……对很多人来说,学习五线谱就是学习音乐。学了乐谱就有了音乐性。乐谱成了目的,至少也成了音乐学习的主要手段。简单然而有效的记谱体系,更加适宜学生在课上可能表演的各种音乐的记谱体系,虽然易学易用,却没有多少机会,因为他们被认为天生不如“真正的”记谱法。在远离美国的地方,不幸也是这种情况。例如在中国内地,一种简单的简谱体系已经在学校里用了好多年,给了学生一种极其有效的唱歌、演奏和作曲的工具。现在,在“现代化”的事业中,这种出色的体系正被丢掉,让位给五线谱,因为五线谱倒成了更新潮的行事方式。广大中国青少年凭简谱能够轻而易举的培养起来的高水平实际应用能力,使他们得以出色的表演和作曲,但这种能力正被抛弃,代之以无穷无尽的、令人沮丧的学习五线谱的尝试,而五线谱是没有几个人会学成功,甚至没有几个人需要学的。
    音乐体验直接来自组织得有表现力的音像。听音乐——对音乐进行感知结构——同记谱没有任何关系。作曲家的音乐体验并不来自音乐记谱——它来自他或她想像的有表现力的音响。……表演者的音乐体验也不是来自记谱,而是来自他或她发出的有表现力的印象。那些音响是记成谱子的,但是谱子不是音乐……我们必须有足够的聪明,通过听赏、作曲、表演、即兴创作、概念化、分析和评估来达到教育有素的反应水平。记谱运用得法,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大有帮助,所以我们必须用它,而不要为它所用。我们还必须继续学习如何运用使我们得以直接而艺术地对待音乐新涌现出的技法,而不必依赖记谱。
    由上可见,只关心音乐活动的技巧与工具,忽视对音乐进行音乐体验,只一味强调五线谱的专业记谱,忽视简谱培养起来的实际应用能力,只会让我们越来越多的远离音乐内涵,远离真正的音乐。

1998年,雷默第二次访问中国后,语重心长地写下了如下内容的批评意见: 
    抛弃旧的简谱体系,青睐西方的五线谱体系,尤使我感触良多…这种较为简单好记的简谱体系给了儿童一个非常实用的途径,来获得依赖记谱的两个基本的音乐功能——把作曲家的音乐保留下来,以便重复演出;并为表演者如何表演那些曲子提供指导。幼儿在探索作曲和表演的时候,简谱出色的适应了他们的需要。而西方五线谱则是为了满足在西方发展起来的非常复杂、以和声为基础的音乐的需要而开发出来的。即使在西方,鲜有人在成功的使用五线谱方面,即能够轻而易举地、熟练地用它来作曲和表演方面,达到很高的水平。很少有人以相当程度的认真来选学作曲或表演,即使确实花了大量的精力和努力试图掌握五线谱的复杂性的少数人,也没这种认真劲儿。对绝大多数在他们的有生之年将永远不会以谱子作为欣赏音乐的方式的人来说,在学校里为学习五线谱而花费的努力将永远是既不成功,又是白费。当然,所有的学生都需要理解各种记谱体系在不同音乐传统中所起的作用,需要有使用谱子的体验,以便充分理解它如何作用的现实。但是,以为一种高水平的记谱技能是大多数人实际上所选的那些种类的音乐欣赏和参与所要求的,似乎是不应该,因为音乐欣赏和参与一点也不靠记谱技能,而很多中国的(也有一些美国的)音乐教师似乎就这么认为。中国有着(或者说有过)西方国家所没有的选择——非常适合儿童需要的简谱体系,那些儿童是把音乐作为他们全面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来学习的。我很遗憾,依靠那种体系的选择在中国似乎已经被放弃。


 

文章录入:风信子    责任编辑:风信子 
  • 上一篇文章: 石洞音乐厅-温岭的长屿硐天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