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 文章中心 >> 音乐教育资源 >> 中国民族音乐文化资料 >> 文章正文
中国农村音乐文化变迁原因探析            【字体:
中国农村音乐文化变迁原因探析
作者:郑清军    文章来源:洪啸音乐教育网友原创来稿作品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3-10

作者单位:江苏徐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郑清军

  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音乐文化建设是必不可少、至关重要的一环,然而,音乐文化在农村中却趋于变迁与消亡。本文试着从几个大的方面论述了音乐文化在农村中变迁的原因,希望能引起农村音乐文化建设者们的思考与重视。

关键词:音乐文化  变迁  农村

 

农村音乐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来各民族、各地区社会音乐生活多种形式的残存或发展与繁衍,并在周边的现代社会节奏中相对固定下来。它一直深得人民的喜爱、欣赏与共鸣,并早已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然而,近年来反映农村现实题材的音乐,却在某种程度上被人们越来越忽视,甚至可以说是到了备受冷落的境地,正因如此,那些曾使我们非常熟悉而朴实、亲切的农民歌声,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在我们老家,每年过年时,村里都会组织本村的老戏迷们以及外地民间戏曲艺人在我们村演出,唱上几段戏,哼上几段曲,其乐融融!然而,在新一代村民里,再也没有学习这种精美、有韵味的艺术的了,村里的“老艺术家”们感叹说:“谁愿意学,我们愿意免费教给他们”,出现了这种师傅请徒弟的境况,但还是没人愿意学。如今,再也听不到这种传统有韵味的艺术了,再也看不到老人们在街头摇头晃脑哼唱传统戏曲的情境了。然而我们看到的另外一种情境是,在农村的红白喜事上,农民常常请来一些小型的演出团体,或烘托气氛,或寄托衷思,但却常常出现电子琴、架子鼓等不伦不类的表演,还满口唱着“妹妹你坐船头”这类的歌曲,着实让人“不寒而栗”、“忍无可忍”!我们真的无法扭转社会转型期的这种发展趋势,只能不事藻饰,老老实实地把这些记录下来,笼统地谈论传统文化的消亡和一个乐种的变迁与记录这一过程中那些伤感的细节。

其中原因,我认为主要有如下几个大的方面:

一、我国音乐创作主体的创造意识发生了改变。

一方面,从音乐社会学角度上看,音乐的创造即音乐的生产,在音乐生产的内部环节上,任何一个链条出现病变或畸形,都有可能导致整个音乐生产的夭折,最终影响音乐传播的速度和效率。作为环节之一的音乐创作主体应“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有感于社会的创作冲动,形成了他的音乐构思和写作。然而现实中的很多作曲家只求创作速度,并且以追求音乐的商品性和音乐的商品利润为动力源泉,重复的、非创造性的从事着音乐生产活动,从而缺乏艺术上的比较、思考与揣摩,引来了作品风格的雷同、内容的撞车。从音乐传播学的角度来看,音乐的内容、形式、体裁和风格在量的积累中也应产生质的变化,如果一直遵循着不变的创作模式参与社会传播运动,这种传播运动的规模会越变越小,直至为零。农村音乐文化的变迁与消亡正是基于此。

另一方面,我国音乐创作领域不断受到来自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各种浪潮的冲击。一大批崛起的“新潮”作曲家和他们大量极富时代感、极富诗意与个性的崭新的音乐作品迅速涌现出来,它使得我们以往的某些创作思想和创作规范失去了原有的尊严,并且,大部分音乐的内容、形式、体裁、风格等多方面音乐型态在音乐传播的量的积累中,拼命挤压历史的、民间的内容、形式、体裁和风格,最后形成音乐分配在质和量上的不平衡变化。尽管我们的民族音乐家们竭尽全力地创作出了许多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音乐作品,但还是败倒给“新潮”作品。应该说,创作是艺术的生命,以人为本,张扬个性,本无可厚非,但是,恰恰我们的音乐家们淡忘了文艺为什么人服务这一原则性的问题,淡忘了文化须深入人们的生活,从而无视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实需求。也恰恰淡忘了这样一句话“艺术属于人民。它必须深深扎根于广大劳动群众之间,它必须为群众所了解和爱好,它必须从群众的感情、思想和愿望方面把他们团结起来并使他们得到提高,它必须唤醒群众中的艺术家使之发展……(列宁语)”。

二、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冲突。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促进了多元文化的发展,各国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越来越透彻。然而,音乐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克服由于语言和习俗不同而带来的困难,与所有人进行面对面地对话的同时,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差异与隔阂、矛盾与冲突同样存在。转型时期产生的经济和社会的各种摩擦,对农村音乐文化的发展影响尤为明显。既有传统的民间文化,也有新兴的网络文化,更有宗教色彩的文化等。几种文化错综复杂、共同交织、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影响着人们的思维、行为方式和审美价值观念发生转变,从而影响着音乐文化在农村中的发展方向发生转变和变迁。

三、传统观念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

曾遂今先生在《音乐社会学》一书中提到:“只有音乐进入社会或音乐在进入社会的过程中,音乐才参与运动。而音乐参与社会运动的动力是人的观念和人的行为。”观念对音乐文化发展的影响之大可见一斑。在中国人的审美文化情趣当中,“崇雅贬俗”一直是几千年中国文化的主流。雅的文化具有高贵、正统的性质。而俗的文化总被压制、被歧视,不足以与“雅”构成动态的二元关系,但“俗”的偏颇、缺失必然会带来文化发展的僵化,无法激活中华民族文化潜在的动态活力。在旧社会,唱戏的人被称为“戏子”,一些靠卖唱为生的女子被称为“歌妓”,他们和剃头的、教书的等都被称为“下九流”,生活在社会的最低层,没有一点社会地位,和那些学习孔孟之道的文人根本不能相提并论。这种传统的观念在人们,尤其是农村人们的心里,已经根深蒂固。在学校,音乐课,美术课、体育课,仍被戏称为“小三门”,在他们看来,好像音乐是旁门左道一样。如果有学生准备报考某大学音乐系,就会受到村里人的嘲笑和讥讽。正是这些传统的旧的思想观念,制约着农村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进一步加快了农村音乐文化的变迁与消亡。

而事实上,广大农民非常渴求音乐文化的浇灌与熏陶。民族音乐是反映他们现实生活的最具体、最美丽、最和谐的艺术,是他们祖祖辈辈在千百年来漫长的劳动生产中所感受的生活印象的结晶。然而在我国农村广大地方,却普遍存在着重物质、轻精神,重经济、轻文化,重金钱、轻教育等倾向,致使农村文化建设中出现了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薄弱、基层文化队伍瘫痪、文化事业经费不足、文化体制管理不顺等诸多问题。时下,广大农民群众很不满意这种文化建设严重滞后于经济建设的现状,对加快农村的文化建设望眼欲穿,呼声益高。

结语

音乐文化的建设就是要塑造人的精神世界,音乐文化教育往往使人们在自觉不自觉的参与中获得精神的陶冶、心灵的净化和情感的升华,这是音乐文化教育的内在优势。这对于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对广大群众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使人们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从而建设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人民群众是文化的接受者、传承者,更是文化的创造者,大力发展农村音乐文化建设,可以不断地提高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开阔文化视野,丰富文化知识,培养热爱民族音乐文化的感情,使社会群体的个性品质向良好的方向发展,并将对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起到积极的作用,这,不能不引起社会各界、音乐文化的建设者们足够的思考与重视。

 

参考文献:

[1]曾遂今.音乐社会学[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01).

[2]徐放鸣,李丕显.文化观照与审美阐释 [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10

[3]李荣.浅淡农村音乐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北京:艺术教育,200710).

[4]臧艺兵.音乐与八亿农民---从武当山吕家河民歌村说起[J].北京:人民音乐,200310).

[5]张振涛.喜忧参半---田野上的思绪之二[J].北京:人民音乐,200407).

[6]杨长峰.构建和谐社会,农民要有歌唱---新农村文化与和谐社会构建的思考[J].北京:词刊,200712).

[7]成露霞,侯轶男.农村音乐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社会科学论坛,200708).

 

 

文章录入:赵洪啸    责任编辑:赵洪啸 
  • 上一篇文章: 楚吾尔:图瓦人的真文化,音乐活化石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