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 文章中心 >> 音乐教育资源 >> 中国民族音乐文化资料 >> 文章正文 |
|
||||||
黔剧、“文琴”、“贵州弹词”-中国民族音乐文化 | ||||||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2-28 ![]() |
||||||
黔剧,是由流传在贵州的曲艺扬琴(又名“文琴”、“贵州弹词”)于1953年发展而成的。 清光绪年间扬琴在贵州已很盛行。它的文字唱本在嘉庆、道光年间便传抄。现存传统唱本四百余折,大多由古典小说和戏曲剧本改编而成。唱词以韵文为主,沿袭讲唱文学的“三、三、四”和“二、二、三”两种句式。伴奏乐器除扬琴外,尚有瓮琴、月琴、小京胡、二胡、琵琶、三弦、箫、笛、怀鼓、碰铃、引磬、摔板等。基本曲调有〔清板〕、〔二板〕、〔扬调〕、〔苦禀〕、〔二流〕、〔二簧〕等六个,曲牌有〔八谱〕等七个。唱腔婉转,语言质朴。 为了满足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黔西县业余文琴爱好者在1953年试将这种坐唱曲艺搬上舞台,作为戏曲形式演出,受到群众热烈欢迎和党政领导部门重视。1956年建立了第一个专业的黔西文琴剧团。1959年全省专业和业余文琴戏会演后,统一定名为“黔剧”。从1960年后的二十多年来,黔剧先后创作、改编、移植、上演了大量剧目。其中,改编侗剧优秀传统剧目《秦娘美》,1960年拍摄成舞台艺术影片;创作的彝族历史故事剧《奢香夫人》,在国庆三十周年献礼演出后,曾荣获中央文化部戏曲创作、演出一等奖。其它如创作的现代戏《山高水长》、《血披毡》、《考幺女》、《把关》,历史剧《汉宫女皇》,以及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搬窑》、《珍珠塔》、《三难新郎》等都受到观众喜爱。
|
||||||
文章录入:赵洪啸 责任编辑:赵洪啸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
转载或者转贴本站资料,必须注明出处并知会站长。如有著作权的疑问,请和站长联系。本站欢迎一切与本站栏目相符的投稿。投稿信箱9xx@163.com来稿必复。 站长:赵洪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