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 文章中心 >> 音乐教育资源 >> 中国民族音乐文化资料 >> 文章正文
鄂尔多斯高原上的“漫瀚调”-中国民歌文化            【字体:
鄂尔多斯高原上的“漫瀚调”-中国民歌文化
作者:钱咏虹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0-3

 

鄂尔多斯高原上的“漫瀚调”

钱咏虹

  踏上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仿若置身于民歌的海洋。

  人人唱曲儿,到处有歌儿,对新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希望和奋斗,从心底涌淌而出。那高亢、粗犷又火辣辣的旋律,那纯朴、风趣、并即兴脱口而出的词儿,带给你品味不尽的甘美。这里是我国“漫瀚调”民族艺术之乡。

  日前,笔者途经准格尔旗沙圪堵乡伏路村,农民段秀英家院子里飞出歌声,屋里屋外的几十号人吹拉弹唱聚会闹红火。四胡、笛子、扬琴、弦伴奏,七十岁的老汉张喜、十一岁的娃娃王毛小,亮开山里人特有的嗓门儿,既是唱,也是赛,你两句,我两句,十分投入。
 

  漫瀚调,是以蒙古族民歌为基调,汉族唱法为风格,精妙糅合而成一个独特的鄂尔多斯歌种。长期以来,居住在这里的蒙汉人民共同生产、生活,创造出这一民族民间音乐。

  同行的旗委宣传部长辛利平也随口轻声唱了两句“单听我唱来不用你串,顶你吃了千家饭”,她告诉我,全旗二十八个乡,乡乡都有民歌演唱队,村村都有演唱班,向段秀英那样的农民文化户,全旗有一千二百六十七家。

  田头牧场劳作,赶车骑马行程,穿针引线缝缀,人们都要以唱助兴,以歌抒情。若遇娶聘祝寿、节假日,更要请来四方名歌手,举办大型的座唱会,欢天喜地,数日不散。

  一路踏歌行。马栅乡、黑岱沟乡、布尔陶亥乡,个个文化先进乡。田桃、王巧、奇富林,大批闻名的农民歌手。真是翻不完的山梁,听不完的歌。

  漫瀚调歌词题材广泛,叙事、抒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既唱人人关心的时政,又唱日新月异的生活,还唱令人向往的美好爱情,句法齐,比拟生动,方言土语中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山野风味。
 

  漫瀚调的音乐曲调简洁、明快,出腔潇洒豪放,不加丝毫的遮掩,表现了这一地区蒙汉人民质朴的精神风貌和豪爽的性格,极富感染力。
 

  今年四十岁的德胜西乡蒙古族农民杨毛毛,十年前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第二届农民歌手大奖赛,首次将漫瀚调唱进了北京,捧回了奖杯。继之,漫瀚调不仅唱遍了内蒙古东西部,而且唱响了山西、陕西、河北、辽宁等地,为越来越多的听众所喜闻乐见,从山沟沟走向大舞台,并在国内多种比赛上赢得殊荣。

  “大红公鸡墙头上叫,你看咱庄户人好不好。要甚有甚不缺甚,全靠共产党领导的光景好”。鄂尔多斯高原上世世代代生活着的蒙汉人民,用心用情唱着时代的歌,一辈又一辈。

本文来自“光明日报”

文章录入:赵洪啸    责任编辑:赵洪啸 
  • 上一篇文章: 众说纷纭新民乐-中国民歌文化

  • 下一篇文章: 黄土高原漫瀚调-民歌文化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