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 文章中心 >> 音乐教育资源 >> 中国民族音乐文化资料 >> 文章正文
[图文]龙岩山歌-中国民歌文化            【字体:
龙岩山歌-中国民歌文化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龙岩新罗之窗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0-3

 

龙岩山歌

 龙岩,素有“山歌之乡”的美誉。逢年过节,城乡常常歌台高筑:“龙川河水波连波,龙岩山歌锣打锣。这山唱来那山应,一人唱歌万人和……”歌声此起彼伏,演唱形式有对唱、和唱、联唱、表演唱。曲调高亢悠扬,悦耳动听;行腔行云流水,时张时驰,顿挫有致,深受群众的喜爱。

   龙岩山歌戏以反映现实生活题材为主,唱词、道白常借用山歌的比兴手法,音简意赅,通俗生动,押韵顺口,诙谐活泼。音乐曲调以闽西山歌、竹板歌和民间小调、民间器乐曲为主,经加工提炼,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有的高亢嘹亮,热烈奔放;有的悠扬婉转,清新明快;有的轻松活泼,诙谐生动。整个戏曲,节奏自由、旋律简洁流畅、调性调式灵活。龙岩民间歌舞“采花灯”中的“蝶步”,即是龙岩山歌戏的主要舞蹈动作。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龙岩山歌戏在博采众长的同时,始终保持自己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方色彩,因而倍受海内外人士的青睐,素有“闽西一朵艳丽的山茶花”的美誉。

   为了使龙岩山歌戏得到发扬光大,1954年,经福建省文化局批准,成立龙岩山歌剧团。近半个世纪来,剧团创作演出了大量的剧目,有的节目还晋京演出,获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好评。其中《茶花娶新娘》在福建省第九曲戏曲现代戏汇演中获多项奖励,后被拍成了电视剧;《山妹桥》荣获全国“天下第一团”汇演剧目奖和优秀演员奖。 

摘自龙岩新罗之窗

文章录入:赵洪啸    责任编辑:赵洪啸 
  • 上一篇文章: 长调和短调的比较-中国民歌文化

  • 下一篇文章: 甘、宁、青的“花儿”-中国民歌文化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