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 文章中心 >> 音乐教学论文 >> 音乐教学叙事专区 >> 文章正文
一节“失败”的音乐课--音乐教学叙事          【字体:
一节“失败”的音乐课--音乐教学叙事
作者:唐善红    文章来源: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网友原创作品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1

作者单位:湖北潜江实验小学

前不久在六年级代上了一节音乐课,虽说是一节“失败”的音乐课,却令我感触颇深。

上课铃声过后,在不平等的师生问好下,拉开了音乐课的帷幕,之所以说是不平等的师生问好,那是因为老师的问好激情洋溢,学生的问好却是暖臆洋洋。虽说是代上的一节课,可我还是满腔热情,希望上一节满意的舒心的音乐课。于是我压制住内心的不满,脸上堆满了笑容开始了一翻“套近乎”。

“看到这么多熟悉的面孔,我想大家一定还没有忘记我,我对大家可是感情深厚的很啦,像:马金龙;彭雨薇……”我一边点着我记得的几个人名,一边走到他们中间,企图更亲近他们,好让他们在接下来的环节中更配合。因为这个班是六年级中较早熟的班,虽然我在四年级的时候带过他们,可毕竟今天这节课我只是代课而已。在一翻感情投入后,纪律自然是好多了。于是开始了今天的课程《浏阳河》

   因为我的民歌嗓子,在激情的范唱后,得到了一阵热烈的掌声。也给了我更多的信心,这节课一定没问题。但接下来的学唱却大失所望;有的用低八度随心所欲的哼哼,有的故意学我用尖尖的嗓音怪唱,还有的在自己玩自己的。我努力压制住心中的怒火,简单的小结后转到下一环节,了解《浏阳河》,然而,他们好象对民歌一点兴趣也没有。课堂纪律很混乱,还有一半的时间,难道就这样混下去吗?我稍做思索,马上话锋一转:《浏阳河》是一首经典之作,正因为这样,所以也有很多人把他翻唱成不同类型的歌,大家想听翻唱的《浏阳河》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兴趣高涨了起来。在同学们欢快的节拍中,我激动的唱了首通俗加摇滚的《浏阳河》。现在为止我也记不清我是怎么唱的了,但至少可以肯定学生很喜欢,他们的情绪调动起来了。接下来的发言很积极。讨论很激烈也很有序。

“老师,我喜欢BEYANG的摇滚……….

“老师,我喜欢的死亡音乐被禁止了…..

“老师,我喜欢音乐剧《猫》,太感人了……

“老师。我喜欢网络歌曲,像《丁香花》,《老鼠爱大米》,……

……

下课铃声响了,在我依依不舍的走出教室的同时,还有学生跟出来对我说:“老师,你喜欢周杰伦吗?我很喜欢他的歌……

课后,我在叹息的同时不得不陷入了深思。这么经典的民族之作,他们浑然不觉,却对网络的,流行的,摇滚的津津乐道。同时也让我想到了一位二年级的女生,让她唱一首教材上的法国民歌《大鹿》,她怎么也唱不准,可一首《莫斯科没有眼泪》却唱的特有味。还有合唱队的孩子们,一曲简单的和声练习怎么也唱不好,却对SHE,超女,张韶涵的歌张嘴就来。更有甚者,林俊杰的《曹操》从头到尾音准,节奏,歌词可以无一瑕疵。

当然,我们也不能说他们这样有什么不对,在人们热中于超女,网络音乐,流行音乐的今天,我想到了金兆钧先生在评论超女时说的一句话:超女之所以受关注,只是因为他提供了青年人释放自己情绪的平台,而完全不能反映音乐的内涵和本质。这种说法也有一定的道理。也曾想到中央音乐学院的一位教授在谈论人们喜爱的周杰伦音乐时是说:我不知道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喜欢那些哼哼唧唧的歌,我不想批判他们的喜好,主要是尊重个性。但就音乐本身来讲,我相信等到他们年龄成熟的时候他们就会很自然的走进音乐厅,去感受肖邦带给他们的浪漫,莫扎特带给他们的幽默,贝多芬带给他们的激情。

且不谈肖邦,莫扎特,仅《浏阳河》就会让老师和学生一起“跑题”。但教授说的没错:尊重个性。依照音乐专业教学中尊重个性的教育理念而言,这节课老师做到了尊重个性,因材施教,以人为本,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浏阳河》虽然“失败”了,但也收获了。

++++++++++++++++++++++++++++++++++++++++++++++++++++++++++++++++++++++++++++++++++++++++++

附:赵洪啸点评

谢谢唐善红老师在新年到来之际奉献出这样精彩的教学叙事文章。

细细的看完这一堂课,我觉得这一堂课并不是一堂失败的音乐课,而是一堂越上越好的课。而且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的教师素养,以及根据学生具体反映和状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即兴教学的能力,都值得我们参考和学习。

今天上午我自己没有课,下面我就对这一篇教学叙事继续做进一步的点评,

在这堂课中,学生们由“暖臆洋洋”,教师“压制住内心的不满,脸上堆满了笑容开始了一翻“套近乎””这样不太谐调的氛围中开始,到“下课铃声响了,在我依依不舍的走出教室”,这本身就体现出这堂音乐课的成功。在反差比较大的这个过程中,一些细微处能看到一些我们音乐教学中可能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

问题1:“上课铃声过后,在不平等的师生问好下,拉开了音乐课的帷幕,之所以说是不平等的师生问好,那是因为老师的问好激情洋溢,学生的问好却是暖臆洋洋。虽说是代上的一节课,可我还是满腔热情,希望上一节满意的舒心的音乐课。于是我压制住内心的不满,脸上堆满了笑容开始了一翻“套近乎”。 ”---这第一段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学生们对于音乐课的到来并不是那么期待,而是有些麻木了,而六年级的学生应该是充满活力和好奇的年级学段,他们也是热情的、感性的一个年级学段,他们对于音乐课的这种近于麻木的态度能折射出他们对于平时音乐课教学内容和形式的不满。对于学生们的这种麻木状态,我想一个有责任心的、富于创造力的音乐教师,对于这种教学现状是不会麻木不仁而会去思考如何改变这种面貌的。

问题2:““看到这么多熟悉的面孔,我想大家一定还没有忘记我,我对大家可是感情深厚的很啦,像:马金龙;彭雨薇……”我一边点着我记得的几个人名,一边走到他们中间,企图更亲近他们,好让他们在接下来的环节中更配合。因为这个班是六年级中较早熟的班,虽然我在四年级的时候带过他们,可毕竟今天这节课我只是代课而已。在一翻感情投入后,纪律自然是好多了。”--这段叙述,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合格的音乐教师与学生亲和力的作用。在这里,教师是因为前面学生们在师生问好出所表现出的冷漠而做出的近似于向学生“讨好”的姿态和学生套近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我们教师心中的一些“酸楚”,也可以看到授课的教师对于学生现状所做出的一种积极的反应和变化:要让尽可能让学生和教师没有距离感,寻找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共鸣点。这种“感情投入”,对于师生之间在后续的教学中亲密无间的配合是很重要也应该是很自然的一种“投入”。

问题3:“ 因为我的民歌嗓子,在激情的范唱后,得到了一阵热烈的掌声。”--这里,体现出音乐教师个人音乐素养的重要性,对于一个具备较好音乐素养的教师,学生们会油然的多出一份尊重。我们作为职业的音乐教师,应该有自己在音乐方面的追求和一定的水平、能力,我们在音乐院校中所学来的那些能力和知识,要面对现代的音乐教学做到游刃有余,应该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在成为音乐教师后,应该在音乐素养的提高上有着自己更加理性的追求和努力。我们热爱音乐、努力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和胸怀,是我们作为音乐教师这个职业的需要。

问题4:“但接下来的学唱却大失所望;有的用低八度随心所欲的哼哼,有的故意学我用尖尖的嗓音怪唱,还有的在自己玩自己的。我努力压制住心中的怒火,简单的小结后转到下一环节,了解《浏阳河》,然而,他们好象对民歌一点兴趣也没有。”--这是学生们对于他们所不喜欢的音乐教材的一种自然反应。如果学生们对引入课堂的教学内容不感兴趣,那么这堂音乐课的质量将很难保证,教师的教学难度会上升很多,而且学生也将很难真正学到什么知识,更不用谈学生会因为这样的课而对于我们的民歌产生什么样的感情、怎样弘扬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精神了。好在我们这堂课的授课教师发现这个问题并且开始重视这个问题了。

问题5:“课堂纪律很混乱,还有一半的时间,难道就这样混下去吗?我稍做思索,马上话锋一转:《浏阳河》是一首经典之作,正因为这样,所以也有很多人把他翻唱成不同类型的歌,大家想听翻唱的《浏阳河》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兴趣高涨了起来。在同学们欢快的节拍中,我激动的唱了首通俗加摇滚的《浏阳河》。现在为止我也记不清我是怎么唱的了,但至少可以肯定学生很喜欢,他们的情绪调动起来了。接下来的发言很积极。讨论很激烈也很有序”--这段叙事体现了即兴教学素养的作用。即兴教学能力是我们音乐教学最好的灵丹妙药,这需要音乐教师对于课堂现状敏锐的观察力以及应变能力,这是文字备课中很难体现的一种素养。

问题6:学生的心声:“

“老师,我喜欢BEYANG的摇滚……….

“老师,我喜欢的死亡音乐被禁止了…..

“老师,我喜欢音乐剧《猫》,太感人了……

“老师。我喜欢网络歌曲,像《丁香花》,《老鼠爱大米》,……”--学生们热情的说出这些他们所喜欢的音乐作品,说明学生们对于音乐还是很喜欢的,而且平时也不少接触这些音乐。我们说教式的让学生喜欢民族音乐、严肃音乐,不如根据学生的现有喜好,将这些学生们所喜欢的歌曲有计划的引进音乐课堂,并且认真地进行歌词、歌曲、创作风格、流行原因等分析和探究,这样的因势利导,能够很大的提高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效率,学生们也会更加期待这样的音乐课,教师们也会在这样的教学中收获自信和创新教学的能力。。。。

 

问题7:“课后,我在叹息的同时不得不陷入了深思。这么经典的民族之作,他们浑然不觉,却对网络的,流行的,摇滚的津津乐道。同时也让我想到了一位二年级的女生,让她唱一首教材上的法国民歌《大鹿》,她怎么也唱不准,可一首《莫斯科没有眼泪》却唱的特有味。还有合唱队的孩子们,一曲简单的和声练习怎么也唱不好,却对SHE,超女,张韶涵的歌张嘴就来。更有甚者,林俊杰的《曹操》从头到尾音准,节奏,歌词可以无一瑕疵。

当然,我们也不能说他们这样有什么不对,在人们热中于超女,网络音乐,流行音乐的今天,我想到了金兆钧先生在评论超女时说的一句话:超女之所以受关注,只是因为他提供了青年人释放自己情绪的平台,而完全不能反映音乐的内涵和本质。这种说法也有一定的道理。也曾想到中央音乐学院的一位教授在谈论人们喜爱的周杰伦音乐时是说:我不知道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喜欢那些哼哼唧唧的歌,我不想批判他们的喜好,主要是尊重个性。但就音乐本身来讲,我相信等到他们年龄成熟的时候他们就会很自然的走进音乐厅,去感受肖邦带给他们的浪漫,莫扎特带给他们的幽默,贝多芬带给他们的激情。

且不谈肖邦,莫扎特,仅《浏阳河》就会让老师和学生一起“跑题”。但教授说的没错:尊重个性。依照音乐专业教学中尊重个性的教育理念而言,这节课老师做到了尊重个性,因材施教,以人为本,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浏阳河》虽然“失败”了,但也收获了。 ”---这是授课教师很精彩的一段课后反思。的确,《浏阳河》的教唱虽然失败了,但也收获了!

 

 

 

文章录入:赵洪啸    责任编辑:赵洪啸 
  • 上一篇文章: 音乐教师的圣诞礼物-音乐教育叙事

  • 下一篇文章: 饭吃7分饱的启示--从两则案例想到的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