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 文章中心 >> 音乐教学论文 >> 小学音乐教育论文 >> 文章正文
小学音乐双语教育教学研究           ★★★ 【字体:
小学音乐双语教育教学研究-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作者:毕悦荣    文章来源:洪啸音乐教育网友原创作品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6-7

注:原稿中相关图示图片等不能在网页中显示,仅留文字部分上传作为音乐教育文献资料,特此说明。请作者和读者见谅。谢谢作者毕悦荣老师的无私奉献。----站长  赵洪啸

论文题目:小学音乐双语教育教学研究

研 究 生:毕悦荣
申请人单位:大连开发区松林小学

指导教师:郭建民

专业方向:学科教学•音乐

年    级:2005级


辽宁师范大学研究生部
2007年6月
 
目  录
1. 引言 - 3 -
1.1问题的提出 - 4 -
1.1.1双语教育和双语教学的含义 - 4 -
1.1.2音乐双语教育实施的意义 - 5 -
1. 1. 3实施音乐双语教育成功性分析 - 6 -
1.2国内外双语教育发展介绍 - 7 -
1.2.1国外实施双语教育情况介绍 - 7 -
1.2.2国内实施双语教育状况介绍 - 7 -
1.3小学实施音乐双语教育现状分析 - 8 -
1.3.1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特点 - 8 -
1.3.2小学实施音乐双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 10 -
1.4本文研究思路及研究工作 - 12 -
2. 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 12 -
2.1指导思想 - 12 -
2. 2理论基础 - 13 -
3. 小学音乐双语教育研究 - 13 -
3.1构建小学音乐双语教育目标体系 - 14 -
3. 1. 1从双语教育目标看音乐双语教育目标 - 14 -
3. 1. 2从音乐教育基本结构看音乐双语教育目标 - 14 -
3. 2构建“四位一体”音乐双语教育课程体系 - 15 -
3. 3构建“三位一体”音乐双语教学模式 - 17 -
3.1.1 整合内容——音乐双语教材处理原则 - 18 -
3.1.2融百家,形自家——音乐双语教学方法使用原则 - 18 -
3.1.3精编趣练——音乐英语词汇选编原则 - 19 -
3.1.4以人文本——音乐双语教学奖励原则 - 20 -
3. 4建构“五步走,六合一”新型音乐双语教师专业发展方式 - 21 -
3.4.1专家引领,树立自我教育(Long Term Learning)专业发展观 - 21 -
3.4.2发展专长,提高音乐双语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 Model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 22 -
3.4.3同组合力,形成音乐双语教师专业生活方式 - 22 -
3.4.4提升学历,进行高质量音乐双语师资培训 - 23 -
3.4.5拓展交流,推进音乐双语教师跨文化交流 - 23 -
3.4.6规划人生,引领音乐双语教师明确职业发展目标(School Policies)。 - 24 -
3. 5构建小学音乐双语教育校本评价体系 - 24 -
3.5.1音乐双语课程评价原则 - 24 -
3.5.2音乐双语课程评价内容 - 25 -
3.5.3音乐双语课程评价方式与方法 - 25 -
3.5.4音乐双语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 25 -
4. 小学音乐双语教育研究原则 - 26 -
5.本文研究的学术性价值 - 27 -
ABSTRACT: - 28 -
KEY WORDS: - 28 -
参考文献 - 29 -
备注 - 31 -
致谢 - 32 -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 33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33 -
 
小学音乐双语教育教学研究
研究生:毕悦荣
指导教师:郭建民
专业:学科教学•音乐

中文摘要
新的音乐教育哲学观念、东西方音乐教育的互动与互补、多元音乐文化的包容,铸就了“音乐双语教育”在继承与发展中朝气蓬勃。本人所进行的小学音乐双语教育教学研究,从宏观看:它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音乐心理学、音乐教育学、音乐文化学等理论为依据,以培养具有“中国情、民族魂、世界观”的双语人才为目标,坚持“音乐为本,文化为源”的理念。从微观看:它以课题研究为前导,以松林小学为实验基地,以各种学术交流、研讨、观摩等活动为平台,以双语网站和有关媒体为载体,以双语教育研究成果和国际交流为支点,放眼世界,服务课堂。根据国情、教情、学情、校情,构建小学音乐双语教育目标体系,构建“四位一体”音乐双语教育课程体系,构建 “三位一体”音乐双语教学模式,建构“五步走,六合一”新型音乐双语教师专业发展方式,构建小学音乐双语教学校本评价体系,归纳小学音乐双语教育研究原则等方面进行了潜心探索,全面提高音乐双语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终生发展和不断吸取多元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基础教育领域中一项颇具特色的研究。

关键词:双语教育;双语教学;音乐双语教育;音乐双语教学;实验与研究。


1. 引言
“东西方音乐文化碰撞促成中国音乐的多元综合,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中国近代音乐文化在其转型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与以往音乐历史迥然不同,并一直影响到今天中国音乐发展的双文化现象。”  中国音乐教育也在“双文化”的框架下衍生和传承。当今任何学科的发展,放弃了全球观察的视野、孤立地谈自己的发展,或脱离自身文化传统去谈发展都是难以面向未来的。音乐和英语都是世界的声音。中国近代音乐学学科奠基人王光祈曾常说:“‘音乐学科’(Musikwissenschaft)是含有‘世界性’的;而‘音乐作品’(Komposition)则含有‘民族性’的;每个民族皆有其特别嗜好。因为前者是‘理智’的产物,后者是‘情感’的结晶。”小学实施音乐双语教育的研究顺应时代发展需要,以国际视野,紧密结合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展了较为系统的从课程、教学、教育评价和教师专业发展等多方面的研究与实验,成为基础教育领域中一项颇具特色的研究。特别是学习借鉴了国内外的双语教育改革方式,结合国情、教情、校情、学情,为音乐双语教育教学的实施提供可操作性经验与策略。

1.1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由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互联网的广泛使用,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外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但是,许多国家外语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培养出的学生不能熟练掌握外语,是各国普遍面临的问题。为了解决外语教学的危机,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以及亚洲一些新兴发达国家和地区,在检讨已有的外语教学政策和实践的基础上,采取了多种改革措施加强外语教学。双语教学,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改革措施。欧盟设专项基金,建立专门网站,在各级各类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开展双语教学实验。在这种背景下,“双语教学”日渐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

1.1.1双语教育和双语教学的含义
“双语教育”是一个国际通用术语,英语为“Bilingual Education”。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双语教育”的定义众说纷纭,尚无完全一致的界定。
《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对“双语教育”的解释是: “the use of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 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  即:在学校教育中使用第二种语言或外语所进行的学科内容教学。这是从狭义的角度对双语教育所做的界定。Derek Rowntree编著的《英汉双解教育词典》对双语教育的解释是“A education in which a pupil is brought up to use languages with equal competence.”  即培养学生以同等的能力运用两种语言的教育。
国外双语教育专家麦凯和西格恩(Mackey and Siguan)认为双语教育是“指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的教育体系,其中一种语言常常是但并不一定是学生的第一种语言。” 卡明斯进一步解释:“双语教育通常是指在学生教育生涯的某个阶段使用两种或者多种教学媒介语。这两种语言被用来教授科目内容而不单纯是语言课程本身。” 
综观各种双语教育和双语教学的界定,钱源伟教授在《上海市中小学双语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进一步明确了“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的关系:双语教学更多的是关注课堂教学活动方式(即用两种语言或用外语进行教学),而双语教育则是指经过系统设计的、课程化的,包括课堂教学活动在内的教育活动总和。双语教学可理解为狭义的双语教育,是双语教育的初级阶段与基本层面。” 

1.1.2音乐双语教育实施的意义
客观地说,我国目前实施双语教育最主要的出发点是提高英语水平。但是实施音乐双语教育不仅于此。民族音乐学奠基人王光祈曾预言“也许将来世界交通更为进步,人类嗜好能铸而唯一。或可以产生一种‘世界音乐’,放诸四海而皆准也未可知。” 音乐双语教育就是要培养能够面向“世界音乐”的世界人。
首先,实施音乐双语教育是音乐教育发展的需要。人类进入21世纪,交通、通讯手段日益便捷,经济文化的交流与渗透,使世界融合为一个整体。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WTO的正式加入,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推进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已经在全国形成。中国正走向世界,世界也向中国走来。时代的进步与发展要求音乐教育与时俱进,适应世界音乐文化不断加强交流与合作的新形势。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使得多元音乐文化得以空前发展。李岚清说,我国音乐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踏踏实实继承传统,并吸取其他民族一切先进文化成果,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兼容并蓄。从早期留日的李叔同、留德的蔡元培到如今比比皆是的海归派,充分说明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作曲家谭盾留美攻读博士,此后不仅作品融合了东方神韵和西方精髓,而且以指挥具有多元化特色令国际乐坛折服。音乐双语教育构造民族精神与国际视野的音乐人格,创造跨越国界的民族之音!音乐教育要发展就要以开放的胸怀和接纳的姿态,才能发现音乐教育的新大陆。那些经典音乐教育观至今仍有很强的生命力,音乐双语教育只是音乐教育发展中的一个新丁,它使我国音乐教育发展更加绚丽多姿。
第二,实施音乐双语教育是学生发展的需求。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我国双语人才严重匮乏的现实。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通过音乐双语教育来培养双语人才,成为二十一世纪音乐教育的先行任务。国外研究证实:接受双语教育的学生在概念形成、知识迁移、国际视野、交际能力等方面,明显优于接受单语教育的学生。这对音乐双语教育教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启示。无论学什么专业,都应当有一定的文化艺术方面的修养,这是现代社会的需要。汇丰银行在招聘时,不但招收金融、经济等方面的人才,还招聘学音乐的。它的目的不是组建乐队,而是音乐人审美能力强,有创造力,通过培训,可能成为很好的金融家。从学习者的认知角度看,音乐双语教育培养人的思维,具有音乐双语能力也就掌握了一种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法和习惯。从这个意义上说,实施音乐双语教育,不但让学生多了一双眼睛、一对耳朵,甚至多了一个头脑。
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的设立,成为世界音乐文化传播的窗口。通过这一平台我有这样的感受:青年歌手大赛人才辈出的喜人景象之外,有一个共同的声音“综合文化素质不高”;歌剧、交响乐等高雅艺术形成普及的势头虽不平衡,但前景乐观;宋祖英金色大厅三语独唱音乐会的举办,让我们体味了歌唱家成长的芬芳。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实施音乐双语教育,能扩大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提高人文素养,发展音乐双语能力(音乐英语知识+音乐技能)。成为双语人才,才有可能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
第三,实施音乐双语教育是教师发展的需要。教师要作教育的抉择者!这是当今最新的教育理念。随着第27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吉隆坡)的召开,中国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以飞快的脚步迈上了国际音乐舞台。21世纪学校音乐教师是何角色?音乐家?教员?学者?音乐教师不是在教育科研实践中成长就是在日益科学的量化考核中淘汰!随着国际音乐教育交流活动的日益增多,国外可供借鉴的音乐教育思想和教学体系不断引进,教学手段正逐步得到改善和提高。现代音乐教师既要保护我国丰富的民族音乐素材,传承经典的音乐教育观念,还要把现代音乐理论和技术应用到教学实践和教育科研中。只有这样,小学音乐教育才能更上一层楼。音乐双语教育实验迫使音乐教师成为复合型教师,由学习性阅读转向应用性阅读,快速提高口语和研究能力。社会的进步、教育的期望、家长的重托、学生的发展都需要音乐教师深入研究音乐双语教育与教学。

总之,音乐双语教育并不是狭隘的单词传授,而是“双文化”乃至“多文化”的教育。小学音乐双语教育的实施是基础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大胆尝试和创新举措,对于推进我国音乐教育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等具有重要意义。

1. 1. 3实施音乐双语教育成功性分析
以松林小学为例,分析音乐双语教育成功的可能性。
松林小学位于大连开发区南部海滨,东依旅游风景区童牛岭,南临黄海,西伴国际高尔夫球场,背靠开发区医院。生源来自皇家花园、海景花园、松海庄园、太平洋别墅、槐城别墅、阳光海岸、乾豪海岸等小区,居民综合素质较高。来自美、德、法、日、韩、澳、加、印尼和埃及等国的学生占4%。学生主要毕业于红梅双语幼儿园、新桥双语艺术幼儿园和翠竹幼儿园;松林小学毕业生就读于开发区第七中学、第六中学,其中第七中学以双语地理为先导展开双语教育全国知名。松林小学教师共45人,平均年龄不足35岁,本科学历教师占71.8%,研究生及在读硕士占20.5%。

松林小学音乐、英语师资调查表
姓名 年龄 学历学位 毕业院校 职称 英语级别 备注
赵忠喜 43 本科 中央党校 小中高 三级 市级骨干
毕悦荣 30 硕士在读 辽师大 小高 四级 市级骨干
从奚莹馨 28 本科 大连大学 小高 四级 留学香港
姜维维 28 本科 哈师大 小高 四级 钢琴十级
张健 39 本科 南京航空大学 小高 专业八级 
李小玉 38 硕士 辽师大 小高 专业八级 留学新加坡
刘妍 32 本科 大连大学 小高 专业四级 
张敬峰 31 本科 海事大 小高 专业六级 留学英国
刘玉林 30 本科 大连大学 小高 专业四级 留学新西兰
张玲玲 27 本科 辽师大 小高 专业四级 
高路 26 本科 沈师 小高 专业八级 
                    从宏观上分析:首先,双语教育受到省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地方教育部门给预全方位支持和指导,为音乐双语教育的成功实施提供政策保证。其次,家庭和社会的需求,为音乐双语教育的成功实施提供舆论支持。从微观上看,松林小学自建校以来,就把双语教育作为办学方向,以“胸怀祖国,放眼世界,面向未来”为理念,与英国北林肯郡温特顿学校建立长期合作,开展国际交流。成为音乐双语教育成功实施的可靠基地。教师知识结构丰富为音乐双语教育的成功实施匹配有效人力。综上所述,学区环境、人文素质、生源基础、师资力量等都决定了松林小学实施音乐双语教育的成功性。

1.2国内外双语教育发展介绍

1.2.1国外实施双语教育情况介绍
从单语教育(Monolingual Education)到双语教育(Bilingual Education)是世界范围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潮流。国外的双语教育从20世纪下半叶形成热潮,美洲、加州、澳洲、欧洲、南非和亚洲的许多国家都在实施双语教育。其中,新加坡等国把双语教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瑞士、卢森堡等国家及我国的澳门实施了“三语”、“四语”教育。它们在双语教育的办学规格、师资素养、教学方法、课堂管理、学业评价等方面,已经形成一套适合本国国情的理论体系。双语教育不仅在加拿大、美国、新西兰、卢森堡等双语国家或多语国家实施,获得成功,而且在澳大利亚、日本、俄罗斯、匈亚利、保加利亚等单语国家实施,也获得了成功。这些情况很可能代表着当今世界的绝大多数国家。

1.2.2国内实施双语教育状况介绍
我国双语教育由来已久。早在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兴办的一些学堂就实施过以英语和德语作为媒介语的双语教育。1922年教育部参照美国进行学制改革,此时影响较大的上海国立音乐院,就有外籍教师从事钢琴、小提琴、声乐教学工作。他们应是中国最早的音乐双语教师。进入20世纪90年代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对双语人才的需求,一些大中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相继在基础教育阶段试验双语教育,如上海、苏州、无锡、辽宁的双语教育已列入当地的发展规划。“目前全国开展双语教学的中小学超过2000所,仅上海就有300所。” “辽宁省由2002年初的110所发展到314所,共有800个双语实验班级,双语教学实验科目有:数学、科学、生物、物理、化学、信息技术、音乐、地理、美术、体育等;全省聘请了近500名外籍教师从事双语教学工作;并与新加坡国家印刷出版集团合作,编写双语教材;有近1000名教师从事双语教学工作。” 大连开发区的教育科研工作从双语教育的研究中受益匪浅。2002年,大连开发区第七中学、松林小学、育才小学、新桥小学、红梅小学均已跻身“双语教育实验校”行列,在学生发展、教师成长等方面获得了丰富的成果和良好的社会评价。并于2006年9月,经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同意,教育部“十五”重点课题“基础教育阶段双语教育研究与实验”的研究成果通过鉴定,喜获结题。广东暨南大学、北京大学、天津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积极推动双语教学,北京师范大学、长春师范学院、沈阳师范学院等师范教育机构已设置了双语教育师资专业。

1.3小学实施音乐双语教育现状分析

1.3.1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特点
第一,注重多元文化与本土文化结合。在2006音乐教育北京国际论坛上,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所长谢嘉幸教授呼吁学校担负起建立民族音乐文化观念、加强民族音乐传承的重要任务,保住民族的根。“近年来在流行音乐的冲击下,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据一则对北京中学生的抽样调查显示,98%的中学生喜欢音乐,但喜欢民族音乐的只占总人数的2%;对全国66所师范院校音乐院系学生的抽样调查显示,未来的音乐教师们愿意在实践中传承中国传统音乐的也只有2%;而学校音乐教师对地方传统音乐也不熟悉,不喜欢。民族音乐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灵魂’,是‘使一种文化在世界文化日益广泛的交流中保持自己个性’的重要方面。这些观点和理论,一方面来自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成果,一方面来自信息时代资源观念的转变。” 因此,我国音乐教育改革要在继承与发展中注重多元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结合。
第二,确立新的音乐课程目标。人需要音乐,培养人的教育也同样需要音乐。英国莱斯特大学蒙亚德里安• 诺斯调查发现,音乐品味所带来的差异反应在教育程度上。“劲歌热舞的拥戴者中找不到博士… …歌剧爱好者中博士占6%。” 人的全面发展内涵之一就是理性与感性或理智与情感的协调发展。个体的发展不是单向的,而是多项的,理智成熟是个体发展的重要方面,但不是惟一方面,感知、情感、想象等感性方面的成长也是个体发展的重要方面,没有这方面的发展就难有人的全面发展。音乐教育作为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能有效地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促进学生感知、情感、想象等感性方面的健康成长。因此,只重理性发展而不重感性发展的教育不能算是全人的教育。我们看到,新的课程标准的出台,摒弃了以往把音乐知识技能作为音乐课程首要目标的做法,而是强调音乐兴趣爱好与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强调通过音乐教育开发创造潜能,培养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的个体。
第三,以音乐为本的学科综合。学科综合体现了现代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是学科体系向学习领域的伸展,是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回归。这是基础教育的基本理念。多学科与音乐的关系是根与树的关系。正如台湾舞蹈美育教育中心的教学理论“奥福树” (见图一)给我们的启示:音乐是一棵叫JOY(快乐)的树,它的根是“音乐、舞蹈、文学、戏剧、美术”,通过多学科相互渗透,在“经验、探索、创造、认知”的滋养过程中茁壮成长,枝繁叶茂,最终结出累累硕果。21世纪的中国需要更多的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他们“自信、快乐、独立”,具有“创造、服从、领导、思考”的能力。
 


第四,不同音乐教学体系走向融合。半个多世纪以来,多种著名的音乐教学法体系相继创立并得到推广普及:如马淑慧综合音乐感(中)、奥尔夫教学法(德)、柯达伊教学法(匈)、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瑞士)、卡巴列夫斯基教学法(俄)、铃木教学法(日)以及DBME教学法(美)等。这些教学体系对世界音乐教育的发展均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它们往往是强调音乐教学的某一方面,解决的只是一些局部问题,因此,在普及推广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诸多的局限性。如今的音乐教育改革,音乐教师必须以激发音乐兴趣与培养良好态度为基点,重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重视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重视通过参与音乐活动来加强音乐体验,重视通过创造性的教学开发学生音乐潜能,重视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的等。融百家,形自家的教学思想无疑将是今后音乐教学发展的基本方向。

1.3.2小学实施音乐双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一、师资水平与教学要求之间的落差。
师资的匮缺是双语教学面临的最大困难。“建国以后,我国师范院校从未设立双语师资专业。我国现有的双语教师基本上没有接受过专门的、系统的双语培训,从事双语教学的外语能力只处在自然成长的状态。高等师范学校培养双语师资的工作也刚刚启动,所以目前从事音乐双语教学的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英语教师担任,学科教师较少。” “目前上海市从事双语教学工作的教师达到3000名,由英语教师转岗为双语教师的占20%;引进、外聘及新分配毕业生占20%-30%;学科双语教师占50%,其中获英语和学科双学位的教师近600名,上海双语教育的发展对双语教师的需求保持在每年200至300人左右。”  无论是英语教师还是学科教师,很多教师接受的是传统教育,学科教师有扎实的学科功底,但缺少学科的交叉融合,不能全面驾御英语;英语教师则缺乏丰富的学科知识。这样的师资队伍难以满足双语教育和双语教学发展的需要。师资成为制约音乐双语教育发展的“瓶颈”。我国双语师资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历层次低,知识结构单一,缺乏专门的双语培训等。有关专家认为,实行双语教师专项资格认证,不但有利于解决不合格双语教师的问题,而且有利于形成开放式教师培养体系,实现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终身化,从而保证双语教育的质量。目前双语教师资格认证不同地区、不同学校有不同的要求。2005年4月,上海中小学教师双语教学能力认证项目正式启动,该资格认证分为五类四个级别:中学文科类、中学理科类、中学体艺类、小学科学类、小学体艺类;根据双语教学能力分为高级、中级、初级和见习四种。上海市的双语教师从此须持证上岗,预计到2010年将有3000人通过认证。
在现有音乐双语师资的条件下,音乐双语教师向专业化推进的步骤是:普遍选拔、重点培养、音英并进、分层推进。教育部《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我国需求的是外语与其它有关学科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国内许多外语学院英语专业专门设置了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即用途英语)课程,这也是音乐双语师资最理想的状态——“英语+专业”。可见“音乐专业英语+音乐硕士或博士”将是未来社会炙手可热的复合型人才。
二、单语教学目标与双语教学目标之间的落差。
很多音乐双语教师使用英语课的教学模式,把音乐双语课上成了外语课堂延伸,致使音乐双语教学目标出现偏差。音乐双语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语言知识是以学科知识为基础,并非纯粹的语言知识。单纯传授语言知识是不可取的,音乐双语课必须避免成为外语课堂的延伸。音乐双语教师必须明确音乐双语教学目标,并以实现音乐双语教学目标来完成双语教学任务。音乐双语教师在实施音乐双语教学时学应做到以下几点:
1.双语教师、外语教师、音乐学科教师共同备课,先确定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音乐双语教学目标,监督并协助完成教学目标。
2.音乐双语教学一定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
3.要注意音乐教学各领域之间与英语的有机联系;
4.音乐双语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
5.音乐双语教学中体现并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
6.在音乐双语教学中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7.音乐双语教学要因地制宜实施《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
值得一提的是,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教育是一个薄弱环节。尽管在中小学音乐教材、一些乡土音乐教材中编有一定民族音乐的内容, 教学效果还是不尽如人意。因此,在音乐双语教学中仍要坚持和加强民族音乐教育。如何培养学生在音乐双语课堂上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是音乐双语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现行教材与双语文化视野的落差。
北京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张彬福认为:“双语教学具有两大特点,即外语为主传授专业知识和使用原版英文教材。”  于是,“2006年秋,北京、深圳、武汉、重庆、天津、浙江等地10所实验小学耗资巨大,开始试用美国版科学教材《面向儿童的科学和技术》。尽管引进的原版图书质量好、语言地道、设计精美、重视实践,有很多值得借鉴的价值和优点。但是,由于原教材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编写,存在着起点高、难度大、对教师要求高、与我国国情不符等诸多问题。”  所以,必须按照双语教学的目的、任务和现有条件,本着积极开拓,求同存异,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来选择和确定教学材料。做法是: 第一,引进原版的相关音乐教材进行改编或选编;第二,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对现行教材进行切割或重组;第三,重视教材的立体性,注意直观教学媒体的引进和积累,增加录像、录音、多媒体等视听教材的使用频度和幅度,以降低语言理解的难度;第四,充分利用现已面世的双语教学参考书籍和音乐学科教材。
四、学科要求与学生能力之间的落差。
音乐双语教学开创了以英语作为主要教学语言的授课和学习方式,其中还包含着音乐学科特殊的专业表述。这样就形成了学生英语能力与音乐学科目标要求之间的落差。这将影响学习者学科目标的达成。为此,首先在音乐双语教学中可选“双语过渡”模式,缓解学习者语言思维的压力。教学遵循“内容先易后难、年级先低后高”的原则。其次,选择一些学生已经理解的音乐知识与部分新的学习内容相结合,以舞蹈课、唱歌课、欣赏课、唱游课、综合课等不同课型,多层次体现,多方位结合构建知识体系。第三,英语学科教学要重视音乐双语课的教学进程,尽可能清除语言障碍,促使音乐与英语学科间相互提升。
 五、双语教研与音乐科研成果的落差。
教育科学研究是一种生产力,它能够推动教育教学的进步与发展。尽管近年音乐教育科学研究有了很大发展,但在实际指导音乐教学方面没有重大的突破。从发表的科研成果来看,理论的探讨多于实践的创新,真正能将音乐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指导音乐教学实践的事例不多。因此,通过音乐双语教学,将音乐教育科学研究的成果应用于双语教学实践中,让科学研究成果指导双语实践,真正发挥科研的作用。
六、教学环境与双语教学发展的落差。
创设良好的音乐双语环境无疑对学生学习音乐和英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第一,努力改善双语学习环境。此外,开展学习内容丰富、交际形式多样、师生关系融洽的音乐双语活动,使学生“浸身”或“半浸身”于音乐双语环境之中,从而激发其学习英语和音乐的兴趣,逐步形成开口讲英语的习惯。如定期举办双语音乐会和英语音乐剧、英语歌咏比赛等以学生为主体的音乐交流和展示活动,减少教学环境与双语教学发展的落差,促进学生学习音乐、发展语言。

1.4本文研究思路及研究工作
第一,本文旨在通过对小学音乐双语教育教学的含义、意义、历史及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小学音乐双语学科教育的理论基础、教育目标、教学模式、师资培养、教育评价和研究原则等,培养学生汉语和外语两种语言的跨文化、跨学科认知思维能力,促进学生音乐学习能力的发展,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音乐双语能力的目的。
第二,坚持放眼世界,立足国内,植根学校,服务课堂的原则,积累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课题研究为前导,以松林小学为实验基地,以各种学术交流、研讨、观摩等活动为平台,以双语网站和有关媒体为载体,以双语教育研究成果和国际交流为支点,为国家制定双语教育政策提供信息支持。

2. 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2.1指导思想
音乐双语教育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音乐心理学、音乐教育学、音乐文化学等理论为依据,以培养具有“中国情、民族魂、世界观”的双语人才为目标,从《音乐课程标准》出发,探索小学音乐双语教育规律和有效途径,构建科学、可行的音乐双语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双语教育质量,为学生终生发展和不断吸取多元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2. 2理论基础
基础音乐教育要实现育人的目的,审美是核心。因此,小学音乐双语课,是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音乐双语教育的全部过程应是一种自觉的审美过程,应贯穿着所有的审美因素,并以美感的发生为根本内容。优美、准确的英语语音才会影响学生的情感状态和意向,形成审美情操,从而完善人格发展。对于小学生来说,音乐双语教育的魅力并不在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表现在启迪、激励、唤醒、感染和净化等效应上,是学生在听觉和视觉的感召下发现美、创造美的主要途径之一。“从解释学的角度来看,音乐的聆听、体验和感悟,堪称为一个‘解释学复原’(Recovery of Hermeneutic),这一过程,可以运用‘文本’和‘语境’这一概念加以把握(见表一):在‘聆听’中,乐谱作为音响的文本,我们可以通过聆听来追寻音响的语境;在‘体验’中,音响作为情绪的文本,我们可以通过体验来追寻情感的语境;在‘感悟’中,情感是生活的文本,我们可以通过感悟来追寻生活的语境。” 音乐和英语都是世界的声音,通过音乐双语课的聆听、体验和感悟来学习音乐的美、语言的美。听英文追寻音乐的语境,体会音乐的情绪,追寻英语的内涵。“音乐为本,文化为源”,我们要用音乐文化的根本,创造出与外文化交流中勃发的不尽源泉。
表一
聆听
Listening 体验
Experience 感悟
Perceive
乐谱作为音响的文本
Score text of audio 音响作为情绪的文本
Audio text of emotion 感情作为生活的文本
Feeling text of life
追寻音响的语境
Seeking for audio contexts 追寻情感的语境
Seeking for feeling contexts 追寻生活的语境
Seeking for life contexts

3. 小学音乐双语教育研究
本人把小学音乐双语教育确立为自己的研究目标和方向,通过八年的潜心探索,特别是学习借鉴了国内外双语教育与教学改革,结合国情、教情、校情、学情,创造性地开展了较为系统的从目标体系、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师专业发展、教育评价等多方面的研究与实验,走出了一条有个性风格的研究之路,成为基础教育领域中一项颇具特色的研究。

3.1构建小学音乐双语教育目标体系

3. 1. 1从双语教育目标看音乐双语教育目标
双语教育目标体系(见图二)的最高层是双语教育目的。“我国双语教育目的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构建和谐世界,而培养具有中国灵魂和世界眼光的双语人才。”其次是人才培养目标,“我国现阶段人才培养目标是:汉外语兼通,中西文化兼容的国际人才;善于学习借鉴,文理知识兼容的复合型人才;德才兼备,身心健康,且善于合作的创新型人才。” 音乐双语教育目标是双语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在双语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它是多层次的,主要包括:音乐双语课程目标、单元课程目标和课时目标;它也是多义项的,包括:语言目标(指外语目标和母语目标)、学业目标(指音乐学科学习应达到的目标)和社会目标(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德智体美诸方面的素质目标)。
                            
3. 1. 2从音乐教育基本结构看音乐双语教育目标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胸怀全球的观念,能够理解、尊重不同的民族、风俗和文化,要具有本民族、本国家以外的音乐文化知识,在不同的文化环境充满自信地与不同的民族坦然相处并与之交流、合作等。因此,音乐双语教育的目的已不单纯是语言的学习,而是一种文化的传递。音乐双语教育目标是音乐双语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音乐双语教师的行动指南。从音乐双语教育的基本结构(见图三)可见,音乐双语教育的目标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审美为核心,以音乐知识和技能为本位,发展学生音乐双语能力(即音乐英语知识和音乐技能),提高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为培养学生终生热爱音乐和英语的学习奠定基础。
 

3. 2构建“四位一体”音乐双语教育课程体系
    音乐双语课程是实现音乐双语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音乐双语教育实践研究证明,通过强化必修课程,优化校本课程,丰富活动课程,开发隐性课程(即校园文化),可构建较为科学的“四位一体”音乐双语教育课程体系,从而发挥音乐双语课程的整体效应。(见表二)

表二 音乐双语课程体系
课程结构 课程名称 年级 课时 任课教师
音乐双语必修课程 音乐 1-6 2课时/周 音乐双语教师

音乐双语校本课程 芭蕾 5-6 1课时/周 音乐双语教师
 激情拉丁舞 3-6 1课时/周 英语教师
 英语音乐剧表演 1-6 1课时/周 外教
 Hip-Hop(街舞) 4-6 1课时/周 体育双语教师
 Electrophonic Music(电子音乐) 1-6 1课时/周 计算机双语教师
 民乐演奏 1-6 3课时/周 家长委员会
 古诗词歌曲合唱 1-6 1课时/周 音乐双语教师
 戏曲欣赏 1-6 1课时/周 音乐双语教师
 大地之歌 5-6 1课时/周 音乐双语教师
音乐双语活动课程 双语艺术节 1-6 1课时/学期 
音乐双语教师
英语教师
班主任
大队部
 国际友好联谊会 1-6 1课时/学期 
音乐双语隐性课程 墙报、手抄报、黑板报、橱窗、英文歌本集、背景音乐、校园铃音等 1-6 1次/月 
   
音乐双语课程体系中,必修课程,校本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四位”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见图四):

                      
必修课程是实施音乐双语教育的主渠道,也是音乐双语课程体系建设的重点和难点。
校本课程与必修课程互促互补,是音乐双语教学与民族音乐传承相结合的探索。音乐双语校本课程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课程形式灵活多样,教学手段丰富多彩。音乐双语校本课程的理念是:开阔视野,发展个性,预防音乐学科损伤,提高学生民族音乐文化修养和跨文化素养。
 古诗词歌曲合唱校本课程。黎英海的《静夜思》、潘振声的《江雪》、谷建芬的《江南》、黄国群的《登鹳雀楼》、郑秋枫的《梅花》等,古韵谱新曲,委婉动听。同学们合着优美的旋律,体验唐诗宋词的精华。在领略中国作曲家风采的同时,接受现代音乐艺术的陶冶,积淀文化底蕴,提高艺术品味,激发爱国情怀。
 戏曲欣赏、民乐演奏校本课程。引导学生欣赏优美地方戏曲:如国粹京剧等;学习传统的民族民间乐器,如古筝等。让每个学生都能唱两段京剧、或两种地方戏片段、或演奏一种民族乐器,文化瑰宝滋养学生,传统文化得以发扬光大。
 “大地之歌”音乐鉴赏校本课程。以马勒(德)的作品命名,旨在让学生关注中国音乐文化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大地之歌》在六个乐章采用了七首唐诗;德彪西(法)的作品大量使用“五声音阶”,追求东方音乐的力量;普契尼(意)的《图兰多》是一部以中国传说为题材的歌剧;柴可夫斯基(俄)芭蕾舞剧《胡桃夹子》中的“中国舞”等都有中国的身影。中西音乐的交融、借鉴,推动了人类音乐文化的进步和发展。接受音乐双语教育的学生,自豪骄傲的站在中国大地上,高唱这“世界之歌”。

音乐双语活动课程是音乐双语课程体系的补充和拓展,是必修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汇报。音乐双语活动课程的理念是:以活动为平台,以艺术为纽带,让学生通过艺术学习培养能力,通过参与活动增强自信,最终达到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标。学校对校本课程的部分成果进行展示和测评,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并不断促进学生特长发展,学校有近90%的学生有特长爱好。
音乐双语隐性课程将教学与文化联系起来,挖掘音乐双语教育背后的广阔天空,使音乐双语教学有了更深的内涵。“让热爱音乐的学生在英语世界漫步,让热爱英语的学生在音乐天空遨游。”这样的校园文化为学生营造了最佳的音乐双语学习环境。在与友好校英国北林肯郡温特顿小学的深入交流、学习中,不断拓展音乐双语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让校园真正成为学生“美丽温馨的学园”、“整洁甜蜜的花园”和“流连忘返乐园”。

3. 3构建“三位一体”音乐双语教学模式
通过音乐双语教学实践,深入体会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抓住四大领域即“感受”“表现”“创造”“整合”,理解教材设置,了解英语课程标准,掌握外语教学的进度,构建“沉浸-半浸-滴注”三位一体的音乐双语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实现“学会用英语表达”和“用英语学会知识”的两大目标,逐渐从“用英语表达”过渡到“用英语思维”。1-2年级采用滴注式,即在课堂教学组织用英语,知识讲解一般用汉语,只要学生了解音乐专有名词。3-4年级采用半浸式,即在教学中将部分专业词汇的解释用中英文标注,对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运用汉英交替讲解。5-6年级采用沉浸式,即在教学中将学生完全置于英语的环境中,除个别专业词汇用汉语解释外,教与学的活动均用英语完成。滴注式、半浸式和沉浸式这“三位”并不是分离的,可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也可在学生学习的某一阶段重复、交替使用。“沉浸-半浸-滴注”三位一体的音乐双语教学模式的构建,使学生的英语、音乐能力得到持续和滚动发展。

3.1.1 整合内容——音乐双语教材处理原则
 前卫意识。指用最先进的音乐文化弥补教材的滞后。厉以宁说,要坚持教育适度超前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反映近现代和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优秀音乐作品可纳入音乐双语课堂之中。
 现代意识。指适当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远程教育、互联网、多媒体等处理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 还原意识。指创设情景,恰当引入英文歌曲替换中文教材中的翻译歌曲,还歌曲之原貌。
 拿来意识。指直接引用英文教学内容充实音乐双语教学内容,力求在趣味活动中学习音乐。
 素材意识。动手动脑制作精美的音乐双语教具、学具,例如:音乐双语知识图卡(见图五)、音乐双语谜语卡片(见表三)等,注重双语教学形式的多样和素材的累积。
 反思意识。包含两层:第一指每一节课最后要引导学生做出总结,发表个人独到的见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第二指教师每节课后要对教学内容的设计做出客观的总结。由此,师生共同完善教学内容。

                                    

      表三 音乐双语谜语卡片
 1   2  3 横向谜语:
4.Ο是(semibreve)
5.低音是(bass)
6.变得更响的记号是(crescendo) 纵向谜语:
1.两拍的音符是(minims)
2.高音是(treble)
3.钢琴上的黑白色是(keys)

4          
       
5     
      
6          
                   
3.1.2融百家,形自家——音乐双语教学方法使用原则
 先学后教。包含两个方面:即学生先自学而后跟教师学;教师研究在先后进课堂。音乐双语教师说准确的外语是双语教育的首要原则。另一方面,预习是音乐双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师和学生都必须扫清语言障碍,师生共同走在学习的前面,为自学成为学生学习的最终走向奠定基础。
 十大能力。音乐双语教学的能力培养包括听、说、编、唱、诵、奏、演、写、画、动。前五种和英文的听说能力相关,后五种和音乐的表现相关。问题的设计是音乐双语教学的一个核心内容,直接关系到双语课堂的教学质量。问题的设计要做到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对音乐的感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音乐双语教学中,教师既要把学习的重点放在语言本身的学习和使用上,又要很好地完成音乐教学内容和任务。从而实现用外语思考,用语言交际的最终目标。
 鼓励创造。是指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和设计教学环节的过程。应该特别注意的是——音乐双语教师应把握双语课堂教学任务的难易程度,不能超出大多数学生的接受力,让学生感到难而失去兴趣。音乐双语教学中可通过以下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1-6年级能辨别或选择乐曲的情绪;1-2年级能为歌曲或乐段用英文命名;3-4年级能根据英语故事情节选配音乐;5-6年级能根据几段音乐创编英语短句;3-6年级能创编并表演英语音乐剧。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音乐教师首先要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只有无私的付出敢于超越自己,挑战自我,才能实现新的飞跃,才能在继承与发展中不断创新,获得成功。

3.1.3精编趣练——音乐英语词汇选编原则
 编写音乐双语学习词汇表。如果学生的音乐双语知识为零,双语能力是得不到发展的。根据《音乐课程标准》、《英语课程标准》编写音乐双语学习词汇表,使音乐双语教育有的放矢。音乐双语教学的基础是英语教学,一方面将英语课程标准单词表中与音乐有关的单词和词组,作为音乐双语教学的语言目标;另一方面,收集整理相关的音乐英语词汇,根据学生实际能力按年级逐步实施。
 建立音乐双语趣味习题集(见图六、图七)。立足于学生现有的音乐双语知识结构和生活情景,使学生的音乐知识与外语能力产生联系,相互作用。趣中学,做中学,玩中学,学中学。

                                                                                                              

3.1.4以人文本——音乐双语教学奖励原则
教师从学生的创作、演唱、演奏、表演、表达中,发现他们一点一滴的进步,通过各种鼓励,及时评价,帮助学生获得音乐双语学习的自我满足感,对学生用双语表达的行为给予赞扬和鼓励。奖励的方式主要有:
 中式:奖励小红旗、小奖状、校园音乐会入场券及口头表扬等传统的鼓励方式,是让学生充满自信。
 西式:用热情的握手、拥抱营造民主、和谐、互动的学习氛围,形成亲和力。
 新式:奖励学生优先权,如主持人、发乐器、领唱等;还可以给学生实惠,这些好吃的、好玩的会让学生神气一整天。
有了成功激励,表现才能更加自信。然而实践发现:让性格内敛的孩子表现是无比痛苦的;一个乐于个人表现的孩子,给他小礼物不如让他在人前展示来得尽兴。正如美国学者大卫•麦克利兰将人分为三类:成就需要强的人(时时都想把工作做好,所以能做出成绩),社会交往需要强的人(常常从社交中得到欢乐与满足)、权利需要强的人(希望指挥与控制他人)一样,奖励的形式要以人为本,因人而异。

3. 4建构“五步走,六合一”新型音乐双语教师专业发展方式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才分为一般人才和特殊人才,音乐双语教师属于特殊人才。从课程论的角度看,音乐双语教师要能准确地把握双语教学内容、正确的选用音乐教法。不能缺乏专业技能技巧,不能将音乐的内涵简单化,不能破坏音乐学科审美教育的核心功能。“缺乏基本的艺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决不能称为真正的教育”。 所以建设一支业务精良、学生欢迎、具有特殊才能的专业化音乐双语教师队伍,是实施音乐双语教育发展的有力保证。实践证明:“五步走,六合一”新型音乐双语教师专业发展方式,能够加快音乐双语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高音乐双语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五步走”即1~2年发展为合格型教师;2~3年发展为经验型教师;3~4年发展成为研究型教师;4~6年力求创造性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6~18年成为学者型教师。“六合一”即专家引领、发展专长、同组合力、提升学历、拓展交流、规划人生。

3.4.1专家引领,树立自我教育(Long Term Learning)专业发展观
名师王泽钊先生曾赠言于我“读书改变命运”。只有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先进的教育思想武装头脑才会有科学的教育行为。校方应重视音乐双语教师读书,并有针对性地为读书提供指导和建议。音乐双语教师所需音像书籍分为:
 理论类。如《双语教育新论》(姜宏德著)、《双语教育研究报告》(姜宏德编著)、《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王斌华著),《双语教学研究实践与探索》(周浩波主编)等;
 操作类。如《实用双语教学课堂用语手册》、《外国音乐表演用语辞典》(人音社)、《牛津简明音乐辞典》(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music,人音社)、《实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Orff-Schul Werk, Wolfgang Hartmann, Manuela Widme主讲)等;
 专业类。如《音乐英语》(Music English,谢为群编著)、《音乐基础训练知识》(The basic knowledge of music in English,耿辰华,倪辰华编著)等;
 教材类。如《我和我的钢琴》(me and my piano, [英]范妮•沃特曼、[英]马里昂•海屋德编著,周毓英、周广仁译)、《新世纪儿童钢琴启蒙教程》(Hal Leonard Student piano Library, Barbara Kreader, Fred Kern, Phillip Keveren,张式谷译),《儿童英文儿歌经典》(张珠穆编写),《好孩子学英语歌》(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洪恩巴迪节拍英语》(洪恩儿童教育研究中心),《Noddy快乐歌曲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谷建芬古诗词歌曲20首》等;
 报刊类。如《21世纪英语教育周报》、《中国教育报》、《音体美报》,《教育发展研究》、《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双语学习》、《中国音乐教育》、《儿童音乐》等;
 音像类。如《国际合唱节精品展播》(北京环球音像出版社)、《全国双语教学大赛》(课题组)等。

音乐双语教师个人也要制定相应的读书学习计划,定期整理读书笔记。结合自己双语教学实践写出心得,与同事交流,指导自己的双语教学实践。同时,校方定期邀请中外教育专家、学者,及省、市、区教研员来校讲学和研讨,开阔音乐双语教师的观察视野。会后音乐双语教师与专家要进行对话(Dialogues),深入交流。学期末开展“双语教育论坛”(Discussion about Bilingual Education Research)活动,进一步总结、提升教学思想和教育观念。音乐双语教师把自己在双语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感悟、体验、问题、研究成果等进行梳理,逐步发展自我教育意识的形成。

3.4.2发展专长,提高音乐双语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 Model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学习使人丰富,思考使人成熟。音乐双语教学是世纪性的挑战和机遇,人的潜能就在一次次挑战与机遇中得到提升和展现。专长是音乐双语教师最为宝贵的资源。音乐双语教师根据自身实际确定专业成长的“最近发展区”,系统规划自身专业发展的远、中、近期目标,保证专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实效性。第一,音乐双语教育科研、教学、学习、培训一体化,使音乐双语教师的教学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及教育科研能力迅速得到提高,有效促进音乐双语教师的专业发展。第二,以双语实验课题为载体,发展音乐双语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实验课题研究迫使音乐双语教师快速提高口语和教学能力。如在收集、加工和统编教材的过程中,教师从学习性阅读转向应用性阅读。学用结合,学以致用,音乐双语教育教学水平才能不断提高。第三,通过各级各类大赛考核基本功,刺激专业技术提高,不断激发艺术灵感发展专业精神。第四,依靠音乐双语教师在日常教学情景中捕捉的教学问题,观察教学现象,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提炼教学策略,不断形成新观点,凝聚大智慧实现专业成长。

3.4.3同组合力,形成音乐双语教师专业生活方式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德载物(《易传》)。成立双语教研组,为音乐双语教师深入的日常交流、专业学习提供良好环境。教师之间的直接交流和相互影响对音乐双语教师的专业成长至关重要。既要重视同年级、同学科双语教师之间的合作,也要重视与英语教师、班主任之间的合作。还要重视发挥校长、年级组长、教师骨干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制定“年月周日”制度以确保双语教研活动的有效实施,即“年总结、月讲座、周研讨、日碰头”。
 每学年开学前研究音乐课程标准;
 每学年一次音乐双语教师说课大赛;
 每学年一次音乐双语课件设计大赛;
 每学年一次双语教育论坛暨表彰会。
 每月一次示范课;
 每月一次集研讨课;
 每月一次专题讲座;
 每月一篇理论学习交流(Understanding and Communication);
 每周一次教学研讨会;
 每日集体备课;
 每周一篇音乐双语教学反思;
 每日一个小时的口语练习(Oral Practice);
 每日跟踪听课(Observation in Classroom);
 每日的英语说课(Presentation of Teaching Design);
 每篇教案坚持写英语;
本制度注重“集体备课”的力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形成新型双语教研组文化。通过同组人员日常交流,及时反馈,深入研究。开展专题学习(Monographic Study)、案例分析(Case Study),并针对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音乐双语教学案例组织双语教师开展分析、讨论、交流,发现案例的价值和蕴含的教育理念,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音乐双语研讨课、音乐双语观摩课、音乐双语说课、音乐双语教学设计、音乐双语课件设计等系列教学活动贯穿在教研组活动中,双语教师同组合力形成学习共同体,建构音乐双语教师新型的专业生活方式。

3.4.4提升学历,进行高质量音乐双语师资培训
目前,校本培训是音乐双语教师最有效、最经常、最持久的培训方式。除此以外,校内与校外培训相结合,学历提高与长期课程培训、短期课程培训相结合。短期课程培训注重实效性、针对性,如音乐双语教学策略、音乐双语课堂组织与管理、音乐专业英语(Professional English)、音乐双语整合等课程(Integrated Courses),快速提高音乐双语师资队伍的业务水平;长期课程则注重双语教育理论的培训和观念的更新。同时鼓励音乐双语教师分批进行学历提高。如松林小学双语教师100%具有本科学历,80%获得或在读硕士学位,95%获得国家级优秀课。每位实验教师均参加过各级各类的双语培训。双语教师走向专业化,实现统一的双语教师资格认证是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FSI 标准(双语教学能级测评标准) 以美国外事学院(The US. Foreign Service Institute)设立的语言熟练程序测定方法作为双语教学能级的测评定位参考标准。FSI标准的出台,立刻获得各国语言学界首肯。我们期待着国际标准对音乐双语教师的测量。

3.4.5拓展交流,推进音乐双语教师跨文化交流
如今,世界级艺术家多明戈、帕瓦罗蒂为了赶场演出,要做超音速飞机往返于纽约和伦敦之间。音乐双语教师需要面对超音速、英特尔的时代,适应这个机会膨胀的时代,接受这个竞争已经到达白热化程度的时代,才能抓住眼前稍纵即逝的机会。校方积极拓展跨文化交流,为教师专业化成长铺桥搭路。建立国际友好学校,随着双方师生互访往来,不仅促进双方文化交流,而且激发音乐双语教师的钻研热情。跨文化交流,使音乐双语教师成为“世界人”。如果朗朗没有那次演奏柴可夫斯基的协奏曲,可能现在还是默默无闻。世界上有如此色彩斑斓的音乐文化,只有勇于体会的人才能得到启示,才能从中看到自己的潜能。

3.4.6规划人生,引领音乐双语教师明确职业发展目标(School Policies)。
为了帮助音乐双语教师明确发展方向,清楚自己的专业发展任务,学校面向不同层面的教师制定实行名师工程培养梯队规划。音乐双语教师根据个人发展实际状况,依据学校规划中的发展目标,进行个人设计,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计划。同时,学校建立双语教师专业发展领导小组以及各种奖励条例,确保目标实现,加快音乐双语教师专业的发展质量和发展步伐。英语、计算机、扎实的专业技能、技巧和科研能力是音乐教师跨入双语教师行列的基础条件,是教师实现音乐双语教育创新和发展的阶梯。锐意进取,与时俱进,是中国社会发展赋予音乐教师的神圣使命。

3. 5构建小学音乐双语教育校本评价体系
双语教育评价定义为:依据特定的双语教育目标,运用科学可行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双语教育现象及其效果进行测定并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音乐双语教育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贯彻《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通过科学的课程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推动音乐双语教育的建设与发展。

3.5.1音乐双语课程评价原则
 导向性原则。音乐双语课程评价应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和发展音乐的潜能,建立说英语的自信,促进音乐感知、表现和创造等能力的发展;有利于教师总结、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学校音乐双语教学工作,并有利于促进音乐双语课程发展。
 科学性原则。评价指标的确定和评价方法的选择应以音乐双语学科的特点和音乐双语教学的客观规律为依据,体现小学音乐双语课程的性质与价值,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音乐审美教育规律。
 整体性原则。无论是评价学生还是教师,都应从整体着眼,涵盖课程目标的各层面和教学的各领域。对学生的评价要用发展的眼光,从不同阶段的回顾和对比中,把握其进步与发展,使评价起到激励和促进的作用。
 可操作性原则。评价的指标和方法要简便、明晰,易于操作和推广。根据音乐双语教学的特点,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把评价溶进教学的全过程,使自评、互评和他评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良好评价氛围。

3.5.2音乐双语课程评价内容
 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应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指标,还应考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有效性。如:对音乐双语课的兴趣爱好与情感反应,音乐双语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态度、参与程度、合作愿望及协调能力等。
 教师。对教师的评价主要是教育思想、业务素养、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和效果、教学业绩(含课外音乐活动)及师生交往与沟通中是否爱护和尊重学生等。
 课程管理与课程发展。对管理者和课程的评价主要有:学校领导对音乐双语教育功能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学校的艺术氛围、音乐双语课的开设、音乐双语教师和音乐教学设施的配备、课外音乐双语活动的开展等。对《音乐课程标准》执行情况和出现的问题进行阶段性的评价和分析,及时总结,不断完善,促进课程建设与发展。

3.5.3音乐双语课程评价方式与方法
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充分关注音乐双语教学的实践过程,是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可采用观察、谈话、提问、讨论、抽唱(奏)等方式进行。
 定性述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在音乐双语教学活动中,学生对音乐双语课的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交流合作、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等,可以用较为准确、形象的文字进行定性评价,也可根据需要和可行性,进行量化测评。
 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对学生和教师的评价可采用自评的方式,以描述性评价和鼓励性评价为主。由于在音乐双语学习中学生个体差异明显,因此,学生评价的重点应放在自我发展的纵向比较上。例如通过“双语音乐会”等活动,能充分体现评价的民主性,营造和谐、团结的评价气氛。展示师生音乐作品、演出照片、录音录像等,达到相互交流和激励的目的,是一种生动活泼的评价方式。 学生和教师自评、师生之间和教师之间互评、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对音乐双语教师的评价、家长对音乐双语教师的评价以及师生和家长对学校音乐双语教学工作和音乐双语课程的评价,都是重要的评价方式,可以多渠道获取改进音乐双语教学的信息,不断提高音乐双语教学质量。

3.5.4音乐双语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课堂教学评价是学校双语教育评价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评价,是检验音乐双语教师授课质量的重要途径。实施双语课堂教学评价,关键在于确定科学可行的双语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我们采用行动研究法,边探索、边实践、边修改,逐步形成了如下的音乐双语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见表四)。

表四 音乐双语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授课人  课题  年级  总分
指标体系 权重 评价标准 
教学目标 0.1 目标明确,要求具体适度,符合国家音乐课程标准,符合双语教育目标要求,符合学生实际。 
教学内容 0.2 选材适当,内容准确,容量适度,有针对性的进行双文化教育。 
教学工程与方法 0.3 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启发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注重能力培养,教材处理得当,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层次清晰,环节紧凑,密度适中,能恰当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教师素质 0.2 教育观念正确,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双语表达准确,专业技能扎实,富有教学机制,灵活驾驭课堂,教态自然,教风严谨,不搞表演课。 
教学效果 0.2 按时完成教学任务,落实双基,目标大程度高,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活动面广,正确率高,全体学生学有所成。 
评分标准:优(10-9)良(8-6)中(5-3)差(2-1)附加分(0.5-1)

4. 小学音乐双语教育研究原则
小学音乐双语教育研究原则,是依据《音乐课程标准》的十大理念和双语教育目标,遵循教育规律,在研究实践过程中总结而来。

第一,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传授双语知识与培养双语能力相结合原则。教育是立国之本,美育是树人之根。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双语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传授音乐双语基础知识是发展音乐双语基本技能的基础;发展音乐双语基本技能是传授音乐双语基础知识的条件;要坚持传授音乐双语基础知识和发展音乐双语技能渗透在音乐双语教育的审美体验之中。启发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的美,语言的美。在教学中,音乐双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音乐的结构,还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引导获得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并在音乐要素和音乐表现的探索活动中,领会并运用双语知识。
第二,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原则。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双语课在双语教学的不同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语言接受水平和审美心理特征,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依据音乐双语教学目标,选择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的教学内容,生动活泼的组织形式和灵活有效的教育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参与音乐双语活动。在保证教学质量、实现教育效果、完成教学任务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教”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学”是“教”的起点和归宿,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更大空间。
第三,以民族音乐为灵魂,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我国双语教育目的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构建和谐世界,培养具有中国灵魂和世界眼光的双语人才。有这样一个双语教育案例值得一提,“上海一所学校教授英文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学校以此作为办学特色。” 在庄严的升旗仪式上,让中国人用英语唱中国国歌,无助于我们拥有和坚持自己的文化骄傲,这完全是一起严重的文化事件。中国语言与文化亟待传承与保护!小学音乐双语教育,要让学生通过民族音乐,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就必须对学生提出统一要求来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每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享受音乐的乐趣,表达个人的情智。音乐双语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特征,因材施教。音乐双语教师要把统一要求与注重个体差异结合起来,让每个学生从音乐双育教学中受益。总之,在教育实践中,既要弘扬民族音乐,还要保证音乐双语教学总目标的实现。
第四,以创造实践为重点,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音乐双语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所有的音乐双语教育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双语活动,是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双语体验的基本途径。通过设定科学、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和内容,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音乐创造的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语言潜质。在教学过程中,音乐双语教师既要传授双语知识,保证双语教学的科学性,又要渗透双文化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两者相得益彰,才能收到教书育人的良好效果。创新的源泉始于此,双语教育的至高点也在于此。

5.本文研究的学术性价值
实践证明,小学实施音乐双语教育是可行的。音乐双语教育可以拓展师生发展的空间,有助于促进双语教育专业化发展,有助于快速提高学生的音乐双语能力,是培养具有“中国情、民族魂、世界观”的高素质双语人才的重要途径。小学音乐双语教育教学研究的突破性进展是:提出了“沉浸—半浸式—滴注式”三位一体音乐双语教学模式,构建了“四位一体”音乐双语课程体系;明确了音乐双语课程目标;形成了“五步走,六合一”新型音乐双语教师专业发展方式;建立了音乐双语教育校本评价体系;归纳了音乐双语教育研究原则。尤其提倡弘扬民族音乐的音乐双语课,为学生终生发展和不断吸取多元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音乐双语教育,还是一个刚刚落地的娃娃,需要我们精心呵护和培育,许多问题亟待研究与探索。限于科研水平和工作能力,误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有关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Abstract:
New musical education philosophy notions, eastern and western musical education’s interaction and inter complement, multi-music culture’s tolerate commit the inheriting and developing vigorous of “Musical Bilingual Education”. Musical bilingual education still takes the Deng Xiaoping Theory as direction, the theories such as psychology, music pedagogy etc. as a basic, to foster the bilingual talent with Chinese emotion, national consciousness and world outlook as an aim to persist in the notions “to take the music as a basic and the culture as source”, the task research as precursor, Songlin Primary School as the experimental base, all kinds of academic exchanges, deliberation and view as a terrace, the bilingual education achievement i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 a fulcrum to have the whole world in view and service the class. With 8-year’s exploration, combining with nationality situation, education stage, school’s culture to construct primary music bilingual educational aim system, to construct the four-in-one musical bilingual educational curriculum system, to construct the three-in-one music bilingual teaching model, to construct “five steps, six-in-one” new musical bilingual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model, to construct primary music teaching school-based assessment system, to induce elementary musical bilingual education researching principles, to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children’s lifelong development and to absorb the multi-culture; to improve the bilingual education quality and to coordinate and advance the national bilingual teaching experiment multi-faced.

Key words:
Bilingual education, Bilingual instruction, Musical bilingual education, Musical bilingual instruction, Experimentation and research.

参考文献

国外部分:
1. Cummins, J. (1997) Introduction. In J. Cummins and D. Corson (eds.)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 and Education Volume 5 Dordrecht, the Netherland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
2. Richards J. Platt J. and Webber H. Longman Dictionary of Applied Linguistics [M]. Longman. 1985.
3. François Grosjean: Life with Two Languages. 1982.
4. Derek Rowntree: An English Dictionary of Education with Chinese Translation.1992.
5. [加拿大]W•F•麦凯,[西班牙]M•西格恩:《双语教育概论》(中译本),光明日报社,1989.P45-98.
国内部分:
6.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7. 钟启泉主编:《音乐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2第一版.
8. 钟启泉:《“双语教育”之我见》,载2003年第2期《全球教育展望》.
9. 金亚文:《音乐课程标准解读》,载《全国高等院校音乐教育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P395-410.
10. 郭建民、赵世兰、赵燕:《20世纪中国民族声乐文化引论》,万卷出版公司,2004年4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P137-138.
11. 王英奎主编:《音乐教师新课程教学指南》,辽宁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12. 汪毓和编著:《中国近代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华乐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三版,第二次印刷.
13. 李岚清:《音乐笔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第一版,2004年9月第一次印刷.
14. 谢为群:《音乐英语》,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次印刷.
15. 耿辰华、倪若男编著:《英语音乐基础知识》,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4月,第三次印刷.
16. 毕悦荣:《新课程标准下的音乐双语教学研究》,载宫学莉主编《杏坦撷锦——大连开发区“十五”教育科研理论与实践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2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P348-P353.
17. 毕悦荣:《音乐双语教学的创新实践》,载《音乐天地》,2005年,第五期总416期.
18. 毕悦荣:《快乐中创造音乐奇迹》,载《中国音乐教育》,2003年第3期.
学术报告:
19. 吴斌:《关注音乐,关注课程》,2005年6 月29日东北三省音乐年会(长春)专题报告.
20. 谢嘉幸:《反思与探索——中国(大陆)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传承》,“2006音乐教育国际论坛”(北京)主题演讲.
21. 谢嘉幸:《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及其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的应用》,2004年8月“全国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培训会”(大连)专题报告.
22. 张志远:《构建中国特色汉外双语教育体系》,2006年4月26日“第二届全国双语教学研讨会”(上海)专题发言.
23. 王斌华:《中外比较:双语教育的界定、属性与目的》,2003年12月“双语教学论坛”(大连)专题讲座.
24. 姜宏德:《关于双语教育评价的理性思考》,2005年4月“全国双语教育评价研讨会”(苏州)专题报告.
拓展文献:
http://www.tesol.cn/(中国双语教育网)
http://www.menc.org  (美国:音乐教育者全国大会)
http://www.ncct.gov.cn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http://www.hongxiao.com(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http://www.infed.org/biblio/b-curric.htm(美国:课程理论与实践)


备注
         

小学音乐双语教育教学主要研究成果表
类别 成果名称 时间 出版单位、发表刊物名称、
颁奖单位


发表论文、课例 《小小的船》 2005年4月 周浩波主编《双语教学研究实践与探索》(辽师大出版社)
 《快乐中创造音乐奇迹》  2003年第三期《中国音乐教育》
 《音乐双语教学的创新实践》  《音乐天地》2005年第五期总416期
 《新课程标准下的音乐双语教学研究》 2006年2月 宫学丽主编《杏坦撷锦——大连开发区“十五”教育科研理论与实践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
网站发布 
http://www.wanfangdata.com.cn/qikan/periodical.Articles/zgyyjy/zgyy2003/0303/030315.htm (中国音乐教育数字化期刊)
http://mingshi.foredu.com.cn/videoms/memoir/topic.jsp?ID=127(大连教育网 名师讲坛)


评优课、观摩课
 《小小的船》 2005年3月 荣获国家级优秀课三等奖
 《Notes Song》 2006年7月 全国教学艺术大赛一等奖
 《月光》 2005年6月 省首届中小学双语教学一等优秀课例
 《Notes Song》 2006年9月 全国双语教育结题会上做观摩示范课

获奖论文 《新课程标准下的音乐双语教学研究》 2005年10月 荣获辽宁省教育学会二等奖
 《音乐双语教学的继承与发展》 2006年4月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科研课题“双语教育研究与试验”课题组评为二等奖
 《音乐双语教学的校本研究》 2005年3月 
舞蹈、
课件 舞蹈《舞动的北京》 2006年5月 大连市儿童舞蹈大赛表演、指导金奖
 《月儿弯弯》 2005年5月 大连市教育局 网络资源一等奖


科研成 果 《快乐中创造音乐奇迹》 2004年12月 省十五重点课题音乐科研成果一等奖
 《信息技术在音乐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2005年12月 国家级重大实验课题《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优秀奖)
 《双语教育校本研究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2006年9月 通过国家级“十五”重点实验课题《基础教育阶段实施双语教育的研究》(成功申报十一五课题)

 

致谢
在本文结束之际对给予我莫大帮助和指导的      教授致以衷心的感谢,并对                                      给予我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志对本研究的启示和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做出了明确的声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辽宁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辽宁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              签字日期:


 

文章录入:赵洪啸    责任编辑:赵洪啸 
  • 上一篇文章: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小记──提问的艺术

  • 下一篇文章: 三年级音乐《可爱的家》教学设计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