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 文章中心 >> 音乐教学论文 >> 现代化音乐教学区 >> 文章正文
多媒体电脑在专业音乐欣赏课中的应用            【字体:
多媒体电脑在专业音乐欣赏课中的应用
作者:王南南    文章来源:中音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9-11

 

多媒体电脑在专业音乐欣赏课中的应用

武汉市江汉大学艺术学院 王南南

稿源:中音网

     [内容提要] 音乐欣赏课的传统教学工具比其他课程要多,除了黑板、钢琴外,录音机、CD机、录像机、VCD影碟机、幻灯机、电视机、投影仪几乎一个都不能少,有条件的学校还配备了功放和大功率音箱。不难想象,这么多的设备带来的问题是:教师要花大量时间来连接、转接、切换各种设备,而且课堂上的时间会浪费在更换、搜索碟片与录像带等音像资料上,烦琐的操作给正常的教学造成了障碍。
     用多媒体电脑取代钢琴、录音机等传统教学工具一举可以多得,何乐而不为?
     [关键词] 音乐欣赏课 多媒体电脑 MIDI 音频 应用 创新
     音乐教育 课件 提高效率
    
     教育体制与教学手段的改革在我国的教育界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高等音乐院校更是面临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和教学水平提高、改革的问题。高等音乐院校为我们国家培养专业音乐人材和音乐师资,如果在教学中发挥创新精神,改进教学手段,利用新式教学工具,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将对我国的专业音乐发展和音乐教育事业的繁荣起到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我国中小学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课程就是音乐欣赏课,从小学到大学,甚至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中都有音乐欣赏课。专业音乐教育中音乐欣赏课在不仅是一门必修课,也是音乐专业学生重要的一门基础课。在欣赏课上,学生将学习音乐作品的作者背景和个性、民族特征、标题、音乐语言的表现功能、曲式和体裁等等诸多知识,其中音乐语言的表现功能与听觉联系最为密切,它包括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区、音色、和声、复调、调式等十个要素,这十个要素直接转化为听觉,反映音乐作品的特点和风格。
     八十年代,电化教学的概念提出后,音乐教育工作者将录音机、幻灯机等带“电”的仪器设备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在当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从八十年代末开始,CD播放机、录像机、电视机、VCD播放机、组合音响、投影仪等设备逐渐加入到音乐教学中,教学效果随着“视听结合形式”的成熟而有明显提高。其优越性体现在:1、促进学生提高审美能力。2、提高教学效率。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内部动机。4、提高信息增殖率。
     1990年版的《普通音乐教育学概论》(曹理著)第七章第三节中提到“音乐教学中常用的视听设备:1、音响设备。2、幻灯。3、教学电影。4、电视录象。5、音乐计算机教学。”可见,我国在90年以前就已经将电脑作为一种音乐课程教学工具。但是这方面的发展受到电脑功能和价格的制约,直到九十年代中期,586系列电脑才以其强大的多媒体功能被我国教育界采用。从此,声音、文字、图片、影像等媒体工具合并为一个独立的设备——多媒体电脑教学的时代开始了。
     音乐欣赏课的传统教学工具比其他课程要多,除了黑板、钢琴外,录音机、CD机、录像机、VCD影碟机、幻灯机、电视机、投影仪几乎一个都不能少,有条件的学校还配备了功放和大功率音箱。不难想象,这么多的设备带来的问题是:教师要花大量时间来连接、转接、切换各种设备,而且课堂上的时间会浪费在更换、搜索碟片与录像带等音像资料上,烦琐的操作给正常的教学造成了障碍。一般来说,除了在欣赏钢琴作品,并且由教师弹奏作品时,其他时间,钢琴只是一个能发音的键盘,也就意味着钢琴可以被电子琴和手风琴等替代,如果给多媒体电脑配置一台MIDI键盘,一样能够达到要求。笔者曾经听过一节音乐欣赏课,内容是中国钢琴作品,由教师弹奏,听完一首陌生的作品,感觉是这个作品速度不快,而且小句子重复太多,后来才知道是任课教师没弹熟,速度上不来,还经常接不上而重复。如果在课上播放已出版的磁带或CD,那就可以节约很多时间,也不会因为演奏水平等问题而误人子弟了。录音、录像磁带的储存方式是模拟记录,放音、放像效果会随磁带使用时间的增加而降低,音乐作品的许多音乐元素在录音、录像磁带中不是很容易辨别出来。录音机自身的磨损老化也影响放音质量,经常会有人感到同一盘磁带在不同的录音机上播放速度会有出入,这是因为录音机转轴皮带松紧不同引起转速不同造成的,这是不可避免的机械问题,每个录音机使用一段时间都会有这样的问题。欣赏课中时常要单独或反复聆听某一段,教师要花时间在倒带、快进、快退等操作上, CD、VCD等光盘也只是常用选曲功能,选某一首从头播放,至于快进、快退的功能同录音机类似,都有寻找指定点速度慢、选择播放起始点不精确等缺点,浪费了许多时间。多媒体电脑的MIDI和音频功能应用在这些方面的优点十分明显,MIDI音乐可以选取任意一小节的任意一拍开始,音频文件可以选取任意某一分钟任意某一秒(甚至精确到百分之一秒)开始,并且每次的速度不会有区别;电脑还可以根据教师要求快速设置音乐、影像中的某一段反复播放。音乐作品中有些乐器或声部需要强调,传统教学方式是教师模唱或用钢琴演奏,但效果不好。在MIDI文件中可以随时设置某一个或几个声部独奏,让学生聆听后,再全部播放进行比较。音频文件中可以通过EQ调节,放大或缩小某些频段的声音,以便突出某一部分。笔者曾在音乐欣赏课中引用电影《大腕》中一段故事情节:将《哀乐》加快速度演奏变成一首欢快的乐曲。我们也可以将一个快速MIDI音乐文件降为中速、慢速,比较因速度不同而引起的音乐形象差异。大部分MIDI编辑软件具有显示乐谱的功能,旋律线、和声、复调等音乐语言可以通过视觉的认识结合听觉进行学习。
     音乐欣赏课中,介绍不同乐器的音色时,通常使用语言描述和聆听音乐作品为主。往往在一首作品中不能够清楚地听到一种音色,或只有某一音区的音色。很少有学校能够请到每种乐器的专业演奏者来专门演奏,那我们就要寻替代者,电脑是最好的选择。在MIDI编辑软件中可以选择音源里的成百上千种音色,越好的音源发出的传统音色越逼真,这样我们要找的只是某种乐器的图片,然后MIDI键盘上弹奏不同音区的音,甚至可以弹奏乐曲的片段。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电脑音乐工作者的不断努力,许多不常见的民间乐器和人声也被采样,逐渐添加到音源中。
     多媒体电脑应用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节省了板书、换磁带、搜索等时间,使课堂教学的内容大大增加,这样教师备课内容相应增加。教师准备资料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输入板书。2、将现有的磁带式音像资料存入电脑硬盘或转录为CD、VCD。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光驱读碟不稳定,有必要在课前将光盘上的内容转入硬盘或更换光驱。3、寻找其他教学资料。除了到音像店购买以外,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寻找和交流的场所,在音乐网站中不难找出音乐家的画像、生平、创作风格等内容,更是有数不胜数的音乐作品可以聆听或下载。MIDI文件体积很小,一般不会因网速影响下载。网上比较流行MP3是一种压缩的音乐格式,具有体积小、音质好、不受音源限制等优点。4、将现有乐谱而暂无音响的资料输入电脑,转为MIDI文件。这种工作需要有MIDI制作能力、钢琴基础较好,不要求每位教师都能胜任,可安排专人负责整个教研室或整个学校的输入工作,输入工作不会因乐曲的速度和难度而变的复杂,甚至可以一个一个音弹进去,最后再按要求合成。5、制作课件。将教学内容和资料贯穿起来,这项工作也可以由专人负责,任课教师应自己编写脚本。
     音乐专业的学生在欣赏课后的练习和复习中,可以将教学内容拷贝到自己的电脑上随时可以进行练习,任课教师应注意并告知学生使用有著作权音乐作品的权力和义务。USB接口和U盘的普及使得大量的音乐文件可以方便地传播、交换,也为音乐欣赏的教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多媒体电脑替代了钢琴、录音机、VCD影碟机、录像机、幻灯机等教具,在教育经费开销上也节省了一部分资金,按2002年10月1日北京中关村的电脑报价,一台应用于音乐欣赏课的多媒体电脑价格在五千元人民币以下,加配一台音源合成器(音源和键盘的结合),如:YAMAHA—S03,总价在一万元左右,不及配置传统教学工具的费用。电脑的耗材有光驱、鼠标、键盘等,其总费用相当于钢琴调律。如此看来用多媒体电脑取代钢琴、录音机等传统教学工具一举可以多得,何乐而不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体,所有教学工具和资料都是为辅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以达到传播知识、教书育人的目的。各地、各校的实际情况有所不同,不应生搬硬套地单纯追求这种形式,应根据本校教师和学生的条件适当选用,合理利用科技成果。尤其在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时,应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个性,发挥创新精神,不可千篇一律,换汤不换药,以免使学生认为课程没有新意,失去学习的兴趣。师范院校的学生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任课教师的课件创意和形式会对学生产生引导、启发等影响,所以教师在编写课件时更应该反复推敲、深思熟虑。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电脑科技的进步,我国经济的繁荣,相信多媒体电脑很快就会普及到各级学校的音乐教学中,音乐教育工作者会充分发挥创新精神,紧跟时代发展,把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推想一个新的高峰。
    
     参考文献:
     * 《普通音乐教育学概论》
     作者:曹理 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0年第一版
     * 《用电脑音乐改革传统音乐教学》
     中音网
http://www.centrmus.com

文章录入:赵洪啸    责任编辑:赵洪啸 
  • 上一篇文章: 建立数字化共享音乐资料库的设想

  • 下一篇文章: 谈数码钢琴教学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