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 文章中心 >> 音乐教学论文 >> 音乐教师评议现行音乐教材专栏 >> 文章正文
中小学戏曲教学研究            【字体:
中小学戏曲教学研究
作者:付宝环    文章来源: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9-18

 

                        中小学戏曲教学研究


     中国的戏曲种类很多,在这个课题下我今天主要就讲京剧的教学研究。 京剧被称为国剧,或为国粹。是中华文化艺术的瑰宝。京剧艺术 是形象思维高度发展的精品。它的古典写意手法,令无数人陶醉。大部分儿童因为接触不到或很少接触京剧,所以,他们看不懂京剧,对京剧知识了解的甚少,无形中就远离了京剧。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教育,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为了落实贯彻这一精神,教育部发出了“京剧进课堂”的倡导,这是对弘扬和继承优秀民族文化发出的号召 为了响应教育部的倡导,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让京剧这门高雅艺术走进孩子们的生活,让更多的少年儿童想听京剧,了解京剧,喜爱京剧,我们中小学音乐教师便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普通学校中的戏曲教学研究的使命。

一、京剧是中国戏曲的名片

    京剧是戏剧范畴中的,中国特有的样式。中国戏曲有360多种,遍布全国各地,最早的起源于先秦时期。而京剧是代表性剧种。影响最大,观众最多,内容最丰富,成就也是最大的。虽然他的历史不是最长的,但他是戏曲大家庭中的代表剧种。是中国戏曲的名片。 “京剧不是北京的地方戏,(英文翻译的不准确)也不是中国歌剧。京剧是中国国都的,代表中华大一统主流文化特征的戏剧艺术”他形成于清朝的中晚期,(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刺激了汉族文化的兴盛),由宫廷和社会共同完成的一项社会性的文化工程。是历代中国主流社会尊崇和喜爱的艺术形式。

二、京剧是文化,文化是与民族的发展紧密联系着的。

    由于京剧浓缩的保存了中华的历史文化,因此是中华文明技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是连接全球华人情感的《国际歌》。 中国戏曲(不仅仅是京剧)不同于西洋戏剧。西方戏剧产生于祭祀,是为了娱神的;中国的戏曲是为了娱人,以表现美和善为主,用“以歌舞演故事”的方式表现社会,反映生活。通过“形于美,动于情、达于礼、至于和”来“泄导人情”,达到平衡各种人心理与疏导情绪的作用,以“润物细无声”的方法起到稳定社会的功能。学习中国戏曲,学唱京剧,就是要传承中国的文化,民族的情结。京剧作为中国戏剧中最具代表性的剧种,是世界三大古典戏剧从诞生后一直不曾中断,一直以鲜活的形态在舞台上传承和发展的戏剧。那么,以梅兰芳先生为代表的京剧表演体系是世界公认的三大戏剧表演体系之一。

京剧是一部形象化的中国社会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 它立体地反映了中国社会历史的演进特征。从“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到“唐三千”“宋八百”,演不完的元明清,以及近代史、革命史、现代生活,中国历史中的许多人物都在京剧中有所表现,而且是立体、生动地展现了生活、历史和人物 。 它形象地宣传了中国主流社会提倡的伦理道德和价值取向。岳飞、文天祥的精忠报国,包拯、海瑞的刚正不阿,关公、秦琼的义薄云天;程婴、徐策的舍己为人;诸葛亮的鞠躬尽瘁;红娘的热情助人,花木兰的孝亲爱国;穆桂英、佘太君的委曲求全,胸怀大局等等。也揭露鞭挞了一切丑恶的社会现象。 它千百年来起到了普及中华文化的教科书的作用。在不能普及教育的中国社会中,戏曲艺术以浅显通俗,形象机趣,寓教于乐,深入人心的形式发挥普及历史文化的作用。许多人上不起学,靠听戏,听书来学文化,学道德,学做人。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忠臣义士,满汉夷狄,强盗侠客,贩夫走卒,舞台上的众生相,形象地传播着希冀社会和谐与平等的追求和理想。艺术的典型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的典型,发挥了巨大的教化作用。

    当今的中国,处于空前的盛世,就应该具有盛世的胸怀,心态。京剧艺术上三大特点:大心胸、大境界、大美。这样的一种艺术形式需要让我们的孩子们了解、学习、掌握,特别是普及戏曲知识,让孩子们了解戏曲文化,我们音乐教师肩负着历史的责任,责无旁贷。 京剧的振兴,要从娃娃抓起。然而,儿童的学习是需要成人来创造机会的。因为,对儿童来说,任何一种内在需要的产生,都要经历从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的心理过程。环境的潜移默化有时比言传来得更实在。让少年儿童有机会接触和了解京剧,给他们一块乐土,营造一种儿童学习京剧的氛围,这就是我们始终不懈的追求。京剧走进少年儿童的教育实践中,我们要不断摸索少儿教育与京剧启蒙教育的突破口,选择适宜的切入点,积极尝试如何有机的将京剧教育融入到音乐课堂的教学中,防止曲高和寡现象的发生,使京剧真正受到少年儿童的喜爱。

三、 音乐课中的戏曲教学研究

1、 明确戏曲教学的目的,不是培养京剧演员

    教育部在进行“京剧进中小学音乐课堂试点工作”培训时着重强调:求稳务实 稳步推进 指出:“京剧进中小学音乐课堂是按照现行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开展的一项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其目的是为了加强素质教育,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众所周知,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包括了文学、表演、音乐、唱腔、伴奏、服饰、脸谱等诸多艺术元素,京剧表演擅长以形传神,形神兼备,风格多样,技艺精湛,具有丰富的审美内涵。京剧优秀传统剧目和优秀现代京剧是中华民族精神、伦理道德观念的艺术载体,是对青少年进行审美教育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很好的途径。认同本民族的艺术精粹、传承本民族的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精神家园赖以为系、文化特质得以弘扬的必然选择。京剧进课堂,不仅有利于青少年开拓艺术视野、提高审美水平,有利于丰富艺术教育资源、营造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而且有利于引领青少年接受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教育部领导指出:“京剧进课堂是以育人为宗旨,培养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审美修养和人文素养,并不是要培养京剧票友,也不是要培养京剧艺术的专门人才。是面向学校全体学生的课堂教学行为,是普及教育。因此,在教学中不能用专业演出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学生能学多少就学多少,能学到什么水平就学到什么水平。一定不要去刻意追求‘出彩’,不要刻意而为,不要追求什么惊人的效果。学生能学习一点基本的戏曲知识,听懂、学唱一些经典的京剧唱段,提高审美修养就达到了目的。”

2、做好师资培训,教师自身要爱好、钻研、下功夫

    要进行戏曲教学,第一要素是教师。要上好戏曲课,教师得钻进去。要通过培训学习、了解京剧艺术的基本知识,知道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应该怎样教学生学习京剧、欣赏京剧。要认认真真地从京剧唱腔到表演(演唱)技艺去学习。也许只能学到一点皮毛,但要力求不走样,一定要下功夫。还可以因地制宜,充分开发利用当地资源。可以聘请京剧表演家、剧团专业人士、京剧票友、京剧爱好者等到校进行教师培训,指导学生课外兴趣小组。总之,是要积极主动,想方设法解决教学资源问题。

3、在戏曲教学实践中学习提高教学水平

    课堂,是音乐的课堂,是一种班级授课的形式,它不同于京剧教学的口传心授方式,是一个教师教一个班的学生来学唱或欣赏某一个唱段。这样的教学既不是音乐课,又不是京剧教师口传心授地教戏,这就要求我们找到一种介乎于两者之间的教学方法。要注意循序渐进,要按照教学规律办事,不要操之过急。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喜欢京剧、爱好京剧的感情。要按照从易到难的原则,逐步推进。例如:教材的选择,就一定要遵循从易到难的原则,《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更容易些,先普遍教唱,在这个过程中培养戏曲知识与文化,再学习难些的唱段。

    备课:在确定了教材之后,教师在保证自己已经掌握了这一段的演唱的基础上,要分析唱腔,找到难点选择适当的教法,设计教学方案。例如《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一唱段的教学,教师要先介绍故事情节,介绍人物,介绍李玉和在京剧行当中属于“老生”的行当,然后再把唱词逐句地进行分析解释。

    教唱:让学生欣赏原唱非常重要,但教师能完整地演唱更重要。因为学生不可能随伴奏学唱,需要一句句地练习,某些唱腔要反复练唱才行。教师在演唱中要养成打节奏的习惯(京剧中称“板眼”)。例如:(示范演唱)。前面一直是四二拍,一板一眼,后面有一句剁板,一小节一拍,有板无眼,最后又回到四二拍。教师要心中有数。这里还有的乐句是弱起句,“担水”“里里”“穷人”“撒什么”,教师教时就边打拍子边教唱,才能做到节奏准确。 教唱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乐谱帮助学生学习和记忆一些较长的唱腔。如:“早当家”一句,带学生唱一唱曲谱,再唱词,会降低难度,也能学得更准确,这里就发挥了音乐教师的长处。在唱腔的处理方面要注意与唱歌的不同。行腔要棱角分明,要体会,唱出京剧的韵味。(如:提篮小卖)另外,京剧演唱中还可以加一些身段的表演训练。少而精,有几个动作就行,学生也会很感兴趣。

下面就请观看一段视频,是学生学唱时录制的片段。

播放《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录像片段

    这个唱段是现代京剧,咬字上与普通话没有什么不同,如果是传统京剧的唱段在很多字的咬字读音方面都有变化。例如穆桂英挂帅中《猛听得金鼓响》唱段中,如:“听”唱“tin”、“角”唱“jue”、“声”唱“shen”,等等,(范唱)。这些都属于京剧的基本知识,老师们要通过培训来学习和掌握。这个,我们可以通过后面的录像课来仔细观看。我们音乐教师不可能在短期内成为京剧演员,但最基本的京剧常识性的东西要掌握。音乐教师只有用心、下功夫体会和学习,努力把握京剧的神韵,才能上好京剧课。千万不能教不好倒糟蹋了京剧艺术。吴江教授讲得好:“京剧是通过‘美’来表现‘善’,传达伦理道德的。这就要求京剧的美通过有限的空间舞台,表现无限大的艺术境界。这种追求能表现客观+主观+艺术的再现真实的美学思想。用虚拟空灵方法来开掘事物内涵的神韵和外延的意境。”京剧是反复欣赏的艺术,是可以长久品味的艺术。京剧是允许观众参与,又是观众必须参与的艺术,京剧是在观众的想象参与下形成的合成的艺术效果,在演员和观众的互动中实现“出入六合”的舞台艺术。中小学生通过在音乐课上学习京剧知识,了解京剧艺术,能成为有品位的京剧爱好者和观众则是我们音乐教师的欣慰。学校还可以聘请校外的京剧专业教师对那些小京剧迷们进行专门的培训和指导,让他们在普及的基础上得以提高,朝着京剧票友的方向努力。

    另外,京剧教学用时较多,一个唱段可能需要几节课才能学会。为了保证我们其它音乐课的课时不被占用,又能让学生们学会京剧唱段,建议老师们在可利用的时空上作些文章。例如,利用学校的广播时间,每周介绍一个唱段,包括相关的剧情、人物、行当、唱词等内容,帮助学生们先熟悉它,就能有效地节省课堂的时间了。

播放一段视频,是我校学生演唱的京剧唱段联唱

【播视频】

今天的课上到这里。谢谢大家的观看


 

文章录入:风信子    责任编辑:风信子 
  • 上一篇文章: 个性风采—中小学音乐课教学设计的创造性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