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 文章中心 >> 音乐教学论文 >> 高校音乐教育论文 >> 文章正文
[图文]艺术教学的教学艺术-硕士论文          【字体:
艺术教学的教学艺术-硕士论文
作者:王敏    文章来源:郭声健艺术教育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26

 

艺术教学的教学艺术 

王敏

绪论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不断深化当中,其中课堂教学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备受关注,而教学的艺术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但就目前情况看,教学艺术的问题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艺术课程教学的教学艺术未受到重视。我们完全可以说,不具备教学艺术的艺术教学不是真正的艺术教学,因此,在艺术课程改革中解决艺术教学中教学艺术化的问题刻不容缓。

教育教学必须具备艺术性往往是许多人所忽视的,而在具体教学中对教学的艺术化问题的思考更是淡漠的。在艺术教学领域里,对于教学的艺术性问题,可能思考得多一些,但是常常有这样一个误解,想当然的认为在艺术领域中的教学由于所教授的内容是艺术本身,那么教学就自然而然、也毋庸置疑地具备了艺术性,艺术教学也就是一种艺术化的教学。这是一种片面甚至错误的理解。

艺术教学是教师向学生展示艺术美的形式、传递美的本质,并和学生一起欣赏美、感悟美的过程,因此艺术领域的教学更需要让教学遵循艺术审美特征,让教学审美化、艺术化。而艺术教学的艺术化不仅仅体现在教学的内容是艺术的,而且教学的方式、教学的理念、教学的结果等都应该是艺术化、审美化的,是符合美的规律的,教学的全过程和教学的结果都是与艺术的本质、艺术的特征息息相关的。

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近年来艺术教育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是艺术教学的情况是不容乐观的,存在的问题亟待我们共同探讨与研究。艺术教学遵循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突出艺术审美特征,缺乏艺术性,教学的内容艺术含量不足,教学方式缺乏艺术性都是艺术教学中存在的主要的、突出的问题。在艺术教学中,艺术的审美特征和审美本质没有完全贯通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也没有融入在教学的细节中,教学的内容、方法,都没有得到艺术性的深化、艺术性的整合和创新,或者,即便教学的内容是艺术的,但是教学的方法却是非艺术的,艺术的审美特征和审美本质只附在教学的表层,甚至完全脱离了教学。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很多艺术教师对艺术和艺术教学本身认识不足,同时缺乏教学艺术的意识和能力,从而导致教学理念、方法陈旧:一方面体现在艺术教学遵循传统教学模式,艺术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缺乏艺术性,另一方面体现在运用艺术化形式教学的能力不高。

探讨艺术教学中的艺术化的教学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教学形式,我们必须从艺术谈起!对艺术和艺术的本质的研讨是我们阐述艺术领域中艺术化教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一〉 艺术的审美本质和审美特征

艺术是人对真实世界审美认识、精神掌握之后的意识和表现,是一种精神生产活动和精神活动物化的结果。艺术是对世界的一种认识,艺术通过人的精神动机和精神活动认识体验世界,展示所获得的对生活的独特的审美认识后进行的创作和表现,同时将这个过程和结果物化。这种认识活动是一种能动的认识,是主体个性化的精神和情感主动作用于客体对象,同时对客体进行艺术加工、艺术提炼、艺术创造的实践过程。在这个认识过程中,认识事物的重点是事物的特征、个性和美,同时以高度概括的、具体可感的形式和形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因此,艺术就具备了具体性、概括性、感染性等形象性的特点,同时所塑造的形象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艺术与美是密切相关的,美是艺术的灵魂,审美是艺术的核心本质。“一般地说,艺术有以下几个主要的审美特征:

1.实践性和主体性

2.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

3.形象性

4.形式美和形式感

5.创造性

6.情感性”(《艺术概论》 p102页)

7.自由性

8.真实性

下面我们简单阐述艺术的审美本质

深入全面地把握艺术的本质,是我们探讨艺术教学和艺术化教学的关键所在。艺术与美是密切相关的,美是艺术的灵魂,艺术来源于现实美,又形成一种高于现实的美,这种美是需要人的意识和精神去审视、感知、体会才能重现的一种抽象的美。艺术中所蕴含的美是我们无法用具体的言语和文字能够表达的,可以说是无法翻译的,这种不可翻译性使得艺术的美必须直接面对人的鉴赏和判断。“美”的面前如果没有一双审美的眼睛,一颗审美的心和欣赏美的情感,那么“美”的价值就会大大减弱,甚至不复存在。因此,审美是艺术美存在的依托,艺术美的根本价值是审美价值。“审美的问题是贯穿在艺术理论的核心问题,艺术的认识是审美认识,艺术的创造是审美的创造,艺术的欣赏是审美的欣赏,可以说,审美是区别于其他社会事物的根本性质。” (《艺术概论》p78 页)敏泽:“艺术之所以为艺术,其根本特征和价值根源在于审美。”(转引自《文学理论:回顾与展望》第72页,河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杨恩寰也认为:“审美是一切艺术的审美本质,无审美也就无艺术。”(杨恩寰主编《美学引论》第161页,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审美是艺术美得以形成和存在的前提条件。我们说艺术来源于现实美,又形成一种高于现实的美。现实的美如果没有审美的认识和创造,就只能永远是一种自然的、天然的美,审美先于艺术而存在,而后促使了艺术的形成,我们说审美是艺术得以产生和形成的最根本的、无可取代的条件;同时,审美也是艺术得以传承的前提条件,艺术一旦形成就以凝练、完善的形式融集了丰富的艺术文化,汇集了深远的艺术意蕴,也不同程度地聚集存留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的积沉,以及不同艺术家的审美经验、审美趣味、审美情感。没有创造者的审美,艺术的美将不会存在,没有欣赏者的审美,艺术中所凝聚的艺术美将不可能再现。

审美是艺术的本质。一般说来,审美是主体通过对美的物体的鉴赏和体验,从而在精神上获得愉悦和享受。那么审美具有什么样的性质,或者说审美的过程需要遵循什么样的精神原则呢?

艺术不是为了直接满足使用的需要,而是在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中,给人以精神上的影响。艺术的美是一种在情感上具有感染力的形象,给予人精神上的陶冶、愉悦和感染,这种愉悦是超功利性的,没有具体的、现实的目的。康德认为美学意义上的美是一种不受功利、概念、目的束缚的美,是一种用最纯真的眼光来看世界所发现的美,而审美也不是用日常的目光对事物进行美与丑的判断和褒贬,而是用最纯粹的眼光洞察事物本身。同时,审美是一种完全开放的状态,在审美过程中主体是自由的,是解放的;审美也是一种充满着联想想象和创造的状态,审美主体把自己投入到作品中,面对作品中最富孕育性、情感性的点,结合自己的阅历体验和价值取向进行联想和自由创造;审美还是一个饱含情感的过程,没有蕴含情感的艺术品是不可想象的,也是苍白无力的,同样,一个审美的过程没有情感也是不可想象的,只有用情感才能感受到情感,只能用情感才能感动情感。

 

二〉突出艺术审美本质、体现艺术审美特征的教学才是真正的艺术化教学

艺术与美有血缘般的联系,艺术和美始终是水乳交融的。美是艺术的真谛,是艺术的生命之源,艺术是按照美的规律从事创作的领域,因此说到艺术,不能不谈美,而说到艺术教学 ,我们更不能不谈艺术和美。我们追求艺术化教学,就是追求美化的教学,追求突出艺术审美本质和审美特征的教学。不具备教学艺术的艺术教学不是真正的艺术教学,突出艺术审美本质、体现艺术主体性、形象性、创造性、情感性、自由性等审美特征的教学才是真正的艺术化教学。

俄国著名的教育家苏霍木林斯基说:“我一千次的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同时他又强调: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

教学艺术是教师娴熟地运用综合的教学技能技巧、按照美的规律而进行个性化的独创性的教学实践活动,这种教学可以营造课堂教学生动鲜活的面孔和朝气蓬勃的生机,使课堂教学有了活的灵魂和永恒的生命力。教学艺术不仅将教学引入审美的境界,而且赋予教学无穷的魅力,焕发师生学习和创造的激情。艺术化的课堂教学必定是一幅“教师青春常在、学生如沐春风、课堂春意盎然”的绚丽画卷。

艺术化教学首先能够淋漓尽致的展示艺术的美和艺术的本质。艺术的东西、美的东西,如果不能用美好的方式和手段去展现,虽然内在的美本身不会被打折,但是美却不能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学生所领略到的美就不完全。其次艺术化的教学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让教学方法达到最高层次,实现教学的最优化。教学艺术是一个不需要增加学习时间、教师数量和设备,甚至不增加教学的内容,就能优化艺术教学的效果的方法,同时实现教学的最优化。我们可以这样打个比方:教学的效果是教学内容和教学艺术的“乘积”,即便教学的内容丝毫不变,只要教学艺术化程度越高,值越大,则“乘积”(教学效果)就会(越)大。阎增武在《浅析教学过程中的审美感》中认为:“教学艺术是通过诱发和增强学生的审美感以提高教学效果的手段,这种手段的运用能使学生在有益身心健康的积极愉快的求知气氛中,获取到知识的营养和美的享受。”

勿庸置疑,教学存在美。教学的美使学生愉快、激动、向上,使教师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因此,教学美可以使教学生动活泼,情趣盎然,教学效果也会很好!朱作仁等编写的《教育辞典》中指出:“教学艺术是能够达到最佳教育、教学效果的各种知识、条件手段和方法的综合。”

其次,艺术化教学能够做到以美引入 ,以情感人 ,情景交融 ,形声并茂,让学生在美好的学习气氛中,获得学习的愉悦。在艺术教学中艺术化教学必然体现美学特征,给人以审美感受。教师通过艺术作品的生动形象和艺术感染能力,使课堂形成一种感情和艺术气氛,创造最佳效果,学生则以主动愉快的心情,在审美中接受知识,并从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感知生动的艺术形象中接受潜移默化的艺术感染和熏陶。凡是具有艺术性的东西总是具有美感的,即有非凡的魅力,能够感染人、愉悦人,能够让人倾倒、迷恋。艺术领域内的教学一旦具备了艺术性,经过教师的精雕细琢形成一种美的形象和手段,就能让学生由厌学变成好学、乐学,在课堂学习中乐此不疲,在愉悦的气氛中如沐春风。教师通过创设美的情景,酝酿美的情感,挖掘美好的感觉,置学生于一种情感激发、陶冶的气氛中,使之感动、愉悦,从而转化为强烈的学习动机,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礼学*学记》中讲:“善学者,师逸而功倍”,这就是教学艺术的体现。而在教学中,如果没有艺术的教学,学生没有置于美好的学习气氛、没有受到感染、没有得到学习的乐趣,就失去了善学与乐学的基础和前提。与此相对,在艺术化教学中,教师把自己的知、情、意融入教学中,构建创造了一个美的教学环境,使教学达到激情洋溢、生机勃勃、意象情思纷至沓来、愉快轻松的感觉不可遏止的最佳教学环境。

三〉艺术教学和教学艺术的关系

教学艺术和艺术教学是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艺术教学的主体内容是艺术,蕴含着美的作品,艺术教学是展示美,传播美的教学,艺术教学蕴涵着丰富多彩的生动活泼的艺术元素,这些艺术元素如果没有最合适的形式,没有最佳的传播方法,就不能由教师的一端传向学生的另一端。而教学艺术是教师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的教学,它用美的方式将美的内容展示得淋漓尽致,而且将教学引入审美的境界,赋予教学无穷的魅力,实现艺术教学的教学目标。可以说艺术教学和教学艺术一个是目标,一个是实现目标的有效方法和手段。艺术教学需要展示美,教学艺术的过程不仅展示了艺术的美,也展示了教学的美,艺术的美也在艺术化的教学中得到升华。

艺术教学和教学艺术的另一种关系,我们可以概括成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艺术化教学也是一种艺术,一种教学领域中的艺术。从构词逻辑看,教学艺术,教学的艺术,教学艺术是归属艺术的。人们通常所指的艺术具有相对独立的自身形态,如文学、音乐、绘画、雕塑等。虽然教学艺术不是此种意义上的艺术,但是教学艺术同样具备艺术的特征,教学艺术是一种不能脱离审美本质的艺术,是一种具有个性、创造性、主体性等审美特征的艺术。展示教学的方式的美本身就是一项必不可少的艺术教学的内容,而且,艺术教学中教学若无艺术性,不但艺术的美不能展示,教学方式也就成不了艺术教学的内容。

 

四〉教学艺术的困境

艺术领域内的教学艺术问题是不容乐观的,主要问题一是艺术教师对艺术教学本身认识不足,二是艺术教师缺乏教学艺术的意识和能力。审美本质是教学艺术的灵魂,艺术的审美特征也必须贯穿在整个教学当中。艺术教学当中,艺术的审美性质和审美特征在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形式上都应该有所表现。而在具体的教学当中,对于艺术教学领域内的艺术化教学有许多种误解,这些误解散见在整个教学当中。比如有:误解一:想当然地认为在艺术领域中的教学由于所教授的内容是艺术本身,那么教学就自然而然、也毋庸置疑地具备了艺术性,艺术教学也就是一种艺术化的教学。即便教学的形式没有遵循美的规律、教学的形式没有贯彻审美的本质,教学的艺术性也丝毫不会有所减少。误解二:教学的内容具备了审美特征,艺术教学中的教学内容就一定实现了艺术性,就符合艺术教学艺术化的要求了。艺术教学内容的选择不需要考虑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和审美心理特征,教学内容的艺术性不需要考虑整体内容的整合,也不需要考虑所选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当中的最佳顺序和比例。误解三:艺术教学中必须注重艺术技能教学目标、可以忽略艺术欣赏教学目标;在艺术欣赏教学中,只需要完成对艺术形式的欣赏,不需要加强艺术精神的领略、人文知识的学习等等。

所有的教学都是以一定的教学思想和观念为基础的,如果教学思想、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和教学研究滞后,那么教学就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同样,艺术教学也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艺术教师对艺术教学本身认识不足,对艺术教学的目标和艺术价值的片面理解,直接导致了艺术教学没有突出艺术审美特征、缺乏艺术性!其主要的、突出的问题是艺术教学中只注重艺术课程的外在价值,而忽略艺术的内在价值和本质价值——审美价值,只注重艺术非审美的体验(知识、技术、历史、思辨)而忽略审美体验(联想、想象、创造、情感),漠视艺术在开发潜能、培养创造力、完善人格、美化人生等方面所起到的不可取代的作用。同时,艺术教学依然遵循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方法陈旧,停留在“教书匠”的水平上。 在艺术教学中,一些过时的、保守的、封闭式的教学观念,严重的束缚着艺术教学的手脚。我国传统教育观念陈旧、方法落后、弊病众多,在教学目标上偏重艺术知识技能的传授;在教学内容上注重单一、高深、繁难的知识技能,没有向学生提供能够拓展视野的丰富多彩的艺术文化知识;在教学形式上长期停留在单一枯燥的形式上。长期以来,教学过分地强调整齐划一,强调共性,漠视个性,强调统一,无视差异,无形之中扼杀了许多颇具创新、颇有建树的设想;教学中处处充斥着刻板的程式、机械的灌输、单调的训练。我国传统教育基本是灌注式教育,在灌注式教育中,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是对知识的掌握。艺术教育是与灌输式教育是水火不相容的。但是由于人们缺乏正确的认识,艺术教学在一段时间内成为灌输的俘虏,教师一味要求学生掌握技巧,耗费了学生许多时间和精力,却事倍功半。这种艺术教学从根本上违背了艺术本身的精神,学生在学习中领略不到学习的乐趣,享受不到美,感觉不到愉悦,整个课堂死气沉沉,呆滞僵化,没有活力和生机。

缺乏对艺术教学的认识,同时忽略对体系中的新教学思想、教学观念和方法的研究,直接导致了艺术教学的水平停滞不前。而在具体的教学当中,运用艺术化形式教学的能力不高,也直接导致了艺术教学的非艺术化。正确把握、运用教学的方法和艺术性,是教学中至关重要的。在艺术领域内,要求艺术教育者既是教育家,同时也是艺术家,艺术教学更需要艺术教师具备艺术家和教育家的双重素质,能够将教学和艺术两者融会贯通,将艺术的手段和形式融入教学当中。

我们都知道,一个专业技能很强的演员,并不一定是一个称职的教师,因为它可能缺乏教育知识和教学能力。同样,一个具备非常丰富的教学理论的教师,如果对艺术的本质不了解,对艺术的领悟能力不高,在艺术教学中也是不会称职的。因此,一个合格的艺术教师的教学技能包括两个部分:艺术化教学的能力和艺术能力。只有在教学中将这两部分相交融和才能共同构成艺术教师的教学技能。

本论

 

一〉艺术教学内容的艺术性

艺术教学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审美教学,这就在本质上决定了在艺术教学中必须以艺术为主,艺术教学的教学内容必须具有审美特征、审美价值,教学内容构成的主体应该是体现艺术审美本质和艺术精神的。艺术教学所选择的作品的内容必须是美的,只有美的内容,才能体现艺术的本质,才能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才能引导学生置身美的艺术境界,才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高尚的艺术品位,才能提高学生美的感悟能力,达到高层次的艺术鉴赏水平。

当然,并不是教学的内容具备了审美特征艺术,教学中的教学内容就一定实现了艺术性,就符合艺术教学艺术化的要求了。我们举一个非常通俗的例子:中学课堂上的艺术教学,所教授的内容是专业化程度很高的艺术知识,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却听得一头雾水。这样的教学内容虽然突出了艺术的美和艺术的审美本质,但由于不符合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和审美心理特征,我们就可以说这样的教学内容是不具备艺术性的。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认为:教学内容构成的主体应该是体现艺术审美本质和艺术精神的,所选择的内容要求是艺术的,同时内容的整合和组织也要求具备艺术性。在教学中,首先要选出符合学生心理特征与艺术审美水平的艺术作为教学的内容,同时这些艺术的内容又必须经过筛选、整合。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注意内容取向的多样性和综合性,使其成为教学中适宜而经典的成份。因此,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整合也必须具备艺术性。除此之外,组合这些适宜而经典的内容,让其在教学中具备最佳的顺序和比例构成也是教学内容具备艺术性的一个方面。

在艺术教学中对教学内容上的把握,艺术教师必须同时把握好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教学内容的主题内容必须突出艺术的审美本质和艺术特征。

突出艺术的审美本质和艺术特征一方面可以来源于艺术精品,另一方面可以来源于自然和生活。

艺术教学必须充分利用中外一切优秀的、具有经典性的艺术文化遗产,把经典的艺术引进学生的课堂,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经典的艺术作品具有经典性和永恒性,在艺术形式上、技法上是优秀的,同时“它往往反映人性最深处、最本质的东西、代表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 、一个地区的最高成就,所以能经得住历史的筛选和考验”。(《艺术课程标准解读》98页)因此,其中所内涵的精神是一笔不朽的精神财富。在艺术教学中把古今中外经典的艺术遗产融入课堂教学,并引导学生充分接触和感悟经典的艺术,细细体会,品味其中所蕴含的生命力、所凝聚的艺术魅力,学生课堂和生活就有了重要的文化养分。

艺术教学的内容,可以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大自然。把现实生活和大自然的美引进学生的学习当中,既可以让学习的艺术形式更加丰富多彩,还可以让学生更贴近艺术的源泉。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的艺术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艺术中的美经历了人类的高度概括与提炼,融入了人类鲜活的个性和充满智慧的创造,是高于生活和自然的。但是艺术的源泉是大自然,大自然中的色彩、声响、形状甚至动态等都是艺术形成的基础,都是艺术美赖以生存和提炼的源泉。一位学者说过:“如果一个人看过蚂蚱,抓过蛐蛐,挖过蚯蚓,摸过鱼,那他对人类和大自然的感觉会完全不同”,他眼里心里的艺术形象也会更加鲜活和动人。现实生活中的美和大自然的美是艺术的有利根据和根源,在教学中引进大自然中的美,让学生扎根于艺术的源泉,学生形成的艺术感觉就会更真实、更鲜活,审美愉悦的实现就更容易做到水到渠成。

第二个方面:艺术教学尚未真正树立起“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在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无视学生心理与生理的需求,很少考虑学生的认知过程中的心理顺序,这是教学内容缺乏艺术性的体现。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符合学生心理特征与艺术审美发展水平,遵循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和认识规律,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求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遵循学生生理、心理以及审美的认知规律,提供学生感受艺术、表现艺术、创造艺术以及学习艺术文化知识的机会,为学生终身学习和艺术素养的发展奠定基础。

第三个方面:教学内容选择和整合的综合性。艺术教学本身就是一种美的艺术创造实践,这种实践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艺术在自身的发展中,不断经历着分化和综合的过程。每个艺术门类以及其中的各种样式,都是一个个开放的体系,而不是各自闭关自守的领地。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它们都会从其它艺术中吸取营养,甚至同其它艺术结合起来而创造出新的艺术品种,以丰富和发展自己,并使得整个艺术体系得到发展。(《艺术概论》186页)

艺术教学的内容的组合要注意体现综合性、融合性的原则。艺术的多元化和艺术风格的多样化,也为艺术教学追求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多样化提出了要求,并提供了条件。而且“不同的艺术门类之所以能够相互结合在一起,首先是因为它们有着共同的本质。也就是说他们都是客观世界在人的意识领域的审美反映,都是以感性形象反映世界。这是他们共同的“基因”,是他们能够相互联系和融通的根本原因。”

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雷默提出了综合审美教育这一概念。他认为:每种艺术都有自己的主要要素,音乐中有旋律、和声、节奏,绘画中有色彩、线条、质感,诗歌中有比喻、形象、韵律,如此不一而足。每一种艺术都可以借用其他艺术的要素,再与自己的领域同化,同时许多艺术又,还可以借用非艺术的要素,艺术地加以运用,转化成表现素材。

同样在《艺术标准解读》中所说:“由于社会对具有艺术素质的综合型人才的渴求,促使艺术教育自身也不断向综合的方向发展,形成各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和综合的大趋势。不仅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等不同艺术门类开始以生态的方式交叉和融合,美学、艺术批评、艺术史、艺术创造等不同领域间也开始相互渗透。”美国部分学校的艺术教育采用了把各种艺术学科结合起来的综合艺术教学形式,即利用绘画、音乐、舞蹈、刺绣以及其他不同的艺术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去启发学生。

艺术教学内容上的融合可以从两个层面上把握:一个是艺术和非艺术门类之间的融合,另一个是艺术自身各要素之间的融合。艺术教学要注意发掘艺术各门类的文化内涵,加强姊妹艺术之间和其他相关文化的联系。艺术教学是一个与姊妹艺术及相关文化相互联系与渗透的教学。艺术教学可以把相关艺术门类的艺术特点结合,进行知识整合;可以把视觉艺术听觉艺术触觉艺术等融为一体。霍斯曼曾这样说过:“一个不需要增加学习时间、教师数量和设备、却能扩充艺术课程的方法”,就是使整个艺术教学课程一体化。这种教学强调所有艺术之基础的、共同的东西,即艺术的审美性、创造性、表现性的东西。艺术教学可以把视觉艺术、听觉艺术、触觉艺术等融为一体。

艺术教学可以同其他学科,或者是个艺术门类之间相互交织在一起,这样可以相互增强活力,否则艺术教学将是贫乏的。提倡艺术教学内容的融合和综合性发展,是对传统艺术教学观念的一大突破,是我国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一大成果。

著名的德国音乐家舒曼说“有教养的音乐家能够从拉斐尔的圣母像得到不少启发。同样美术家可以从莫扎特的交响乐获益匪浅。不仅如此,对于雕塑家来说,每个演员都是静止不动的雕像,而对于演员来说,雕塑家雕塑的作品又何尝不是活跃的人物?在一个美术家的心目中,诗歌却成了图画,而音乐家则善于把图画用声音体现出来。”(《舒曼论音乐与音乐家》第148页,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年版)

在教学中,利用现有的教学内容,需要再组织一些延伸和拓展的材料,形成结构化网络化的教学知识。第四个方面:教学内容顺序和比例的合理设计。

在当前的艺术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单一的教学手段,单线条的设置教学的程序,而并没有从多维的角度来考虑教学的目标,立体的设计教学要包含的内容。

为达此目的,教师应当具备很强的分析教材和组织教材的能力,对所选择的内容能够控制有度,既要放得开,选取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又要能收得拢,做到重点突出,言之有物。这样再根据内容选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就能使课堂教学生动,特色突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教学程序是教与学之间形式和内容安排的和谐组合。具备渐进性、创造性和突破性的组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自然性和主动性,使得学生能够由浅入深的领悟美,并能触类旁通,富有创造力。

所以好的老师,要将教学内容合理搭配,给不同深度、不同方面的教学内容分配合理的比例,并使各部分内容保持合理的出场顺序,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的艺术性和完整性。

 

. 教学方式的艺术性

在艺术教学中,教学的内容应该是体现艺术审美本质的,教学的方式也应该遵循艺术的美的规律和审美特征,使得艺术教学本身艺术化、审美化,让艺术教学这一行为和过程具备艺术的美,同时也让其本身成为一种美的艺术。因此在教学实施中,艺术教学在具备各门课程教学所具备的教学艺术的同时,更应该强调艺术教学所特有的教学艺术。基于这个原因,本文从一般课程的教学艺术和艺术课程所特有的教学艺术两个方面来陈述。首先,针对一般课程所应具备的教学艺术,简单阐述了教学意境的艺术性、教学节奏的艺术性、教学空间的自由性;其次,阐述艺术教学特有的教学艺术:一方面根据艺术教育的审美规律,主要针对艺术主体性、形象性、创造性、情感性等审美特点提出了艺术教学的个性化、艺术教学的直观性、艺术教学的即兴创造性、艺术教学的情感艺术;另一方面遵循艺术美学原理,主要针对艺术审美心理特征提出艺术教学的距离美、艺术教学的移情美。

<一> 教学意境的艺术性

意境是一种艺术境界,是一种在思想感情上极富感染力的艺术效果。艺术教学中教学意境的营造能将学生带入一个美的境界,让学生置身在美的情韵和诗意般的境界中。具备意境的教学是一种具有艺术魅力的教学,这种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充满激情,保持愉快的心情和审美愉悦。艺术从来就是一种充满情感和美感的东西,在艺术教学中,遵循艺术的审美特征,就可以营造出艺术化的教学境界。具备艺术性的教学意境,应该是一种景真、情深、意切,情景交融的意境,这是一种以“实”情实景营造的教学意境。除此之外,在艺术中常用“艺术空白”的引导和启发下,我们以“空”代“实”,同样营造出一种高层次的教学意境。 

情景交融的教学意境

情景交融的教学意境在教学中处处洋溢着美和迷人的魅力,其实现的前提首先是有“情”也有“景”,然后再实现情与景的交融,构造出景真、情深、意切,情景交融的美妙境界。

这种意境的实现,可以说是需要将视觉效果、听觉效果甚至触觉效果融合在一起方能达到。在艺术教学中,我们可以这样去促使情景交融的教学意境的形成。在教学语言上,用散文化的言语去描述对象。散文化的语言是一种美丽的、富有诗意的语言,她能真切而细腻地表达出人内心美妙而短促的思绪和情感,同时其中蕴涵的袅袅流动的韵味和激情可以将学生带入一种美的境界,让学生获得美的愉悦和情韵;在教学表示上,用美丽的画面展示对象,画面是静态的、固定的、明晰的。流动的音乐是一幅流动的风景;流动的风景以线条、色彩的形式停留下来,就构成了一幅美妙的图画。艺术的形象以图画的形式凝固,静态的图画展示着流动飞扬的情感。艺术教学把听觉艺术和视觉艺术融为一体,引发学生的审美想象和审美愉悦服务。美丽的图画、流动的风景、诗意般的言语融入着教师的情感,同时带动着学生的情感,一种情景交融的教学意境展示着美的空间和深远的意蕴,也将学生引入美的艺术境界之中。

“空白”的教学意境

空白艺术是美学史上一个重要研究范畴,“空白艺术”的渊源可以追溯到老子《道德经》中的八个大字“达音希声,大象无形。”在老子看来,无声是最美的声音,无形是最完美的形象。中国画家常常用“空白”来藏境,空白是构思立意的一部分,是集中、提炼、概括的结果,是创造意境必不可少的,它留下联想、想象的余地和空间,可以表达更多的东西。

在艺术教学中,运用“空白”来营造一种教学意境,是教学艺术化的表现。

艺术作品留下的空白,并非空无一物,它是以空显示实,由实而空,“空”正是情感充盈的艺术空间,是作品的艺术内含所在,清代袁枚在其《随园诗话》中对艺术之“空”有这样的论述:“凡诗文妙处,全在于空”。空白艺术就是对那些能够引起激发人们想象的地方进行画龙点睛的提示,通过暗示和隐语将真正艺术想象的空间及其作品所要直接表达的真正艺术内含和意蕴留给欣赏者,接受者,以最少的笔墨从侧面间接而不是直接地展示作品的艺术魅力。

在艺术领域中,空白的运用是很受青睐的。空白的运用是为了更好的表达作品的蕴涵和思想情感,驱动想象和情感的驰骋。因此,在教学当中,教师更应该尊重这种空白的存在,切不可枉自聪明地去填补。空白艺术正如道家的无为之无,这无并非空无之意,而是“无为而无不为”,突破了时局局限的“意无所制”,其范围更加广泛。在教学中运用空白营造教学的意境,以“空白”诠释“空白”,可成就一种超越的教学艺术。

有人把空白的艺术称作是“召唤”“空筐”的艺术,认为空白可以召唤学生发挥其潜在的创造力,空白为学生打开了一个个空筐,等待学生用自己的思索和想象去填充。艺术空白营造的教学意境可以让学生在空白中驰骋自己的想象,进行再创造以获得完整的美感。不同的学生完全可以“各取所需”,在艺术的想象空间创造美妙的形象,获得美的享受,而教学中的“空白”因此可能变得非常的丰富和异彩焕发。艺术化的教学意境应该有意无意的设计许多境界空灵,意趣无穷的艺术“空白”,让学生去补充和创造,让其在自己的创造中获得最大的艺术享受。

在艺术教学当中,运用空白艺术营造教学意境可以学习国画中“计白当黑”之法,音乐之空白的“休止”之法,雕塑中断臂的维纳斯雕像,诗词中“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做法等等。除此之外,艺术教师还可以运用沉默来达到艺术空白美的效果,实现艺术化的教学意境。在教学中用来“布白”的沉默,不是没有内容、空洞无物的。空白,虽无,却有,似无,却又可见;沉默虽无声,却奔涌着情感。它能使人想到“象外之旨”“弦外之音”“境外之物”,它具有一种无限性。“沉默”这种无言无语的“空白”,胜过了明白直露的千言万语,富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正如白居易《琵琶行》中“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二> 教学节奏的艺术性

节奏是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一种普遍存在的方式。音乐要有节奏,诗歌要有节奏,平仄相间,动静相间。美学家朱光潜说:“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是课堂教学的一大艺术。艺术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讲究教学的节奏性,体现了教学的艺术化。艺术教学节奏是指教学活动的组织富有美感的规律变化,给人以艺术的享受。

在教学中,不能不追求教学节奏的艺术性。首先,教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需要遵循艺术的本质和特征,因此不能不注意教学节奏的协调。艺术教学的教学过程应该像奏乐一样,按照主旋律,曲调抑扬顿挫,音节疏密相间,节奏明快相联。其次,追求教学的节奏美,让教学过程中各要素有秩序、有节拍、有动律的变化,会使教学节奏呈现出一种明快、生动的韵律之美、流动之美。这种美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创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和身心健康的发展,又能这种美能够感染学生,让他们受到美的熏陶,也有利于师生间思维与情感的沟通交融,达到优美和谐的境界。再则,教学中要增强感染力,提高教学的效率,就不能不注意教学节奏的协调。具备节奏美的教学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思维发展,提高课堂效率,使课堂生机勃勃,优质高效。实践证明:凡是课堂教学效率高的教师,必定是善于控制教学节奏,或有张有弛,张弛得法;或有密有疏,疏密得法;或有高有低,错落有致;或新颖多变,起伏和谐。课堂教学能否具备鲜明的节奏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之一,也是衡量教师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在把握教学节奏上,最重要的是教学的节奏应该遵循学生学习中的心理特点。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科学地安排教学程序和时间。心理学研究认为:青少年的认知节奏和生理节奏像潮涨潮落一样呈现出波浪式状态。教师只有遵循学生生理特点和心理规律,以曲线式的节奏推进教学,设置课堂教学的若干“浪峰”“波谷”。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学说中这样认为:人脑接受刺激引起的兴奋点如果不断转移,那么相对来说人就不容易感到疲乏,反之,某一兴奋点持续活动,就容易由兴奋转入抑制,同时抑制还可以扩散,一旦出现这种现象,人脑就会出现困倦乃至睡眠状态。教学中节奏的艺术性可以让学生解除学习的卷怠感和单调感,使学生在课堂上也能回归精神的“自然保护区”。美学大师朱光潜说:“人用他的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去应付审美对象时,如果对象所表现的节奏符合生理的自然节奏,人就感到和谐而愉快。”

一堂课平铺直叙,没有起伏,没有跌宕是缺乏节奏艺术的表现;课堂上始终紧锣密鼓,不留一点空闲,不留一点空白实际上是一种没有节奏的课堂;课堂上教学气氛松散平淡,杂乱无章,课堂气氛压抑,沉闷也是没有节奏美的表现如此不一而足。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自然觉得枯燥无味而昏昏欲睡,正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如果40分钟都是一个调子,平铺直叙,像流水般地淌,学生也会感到乏味,打不起精神。

那么,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握艺术化的节奏呢?在教学中,通过动静搭配、张弛交错、疏密结合、起伏有致等多种对比和转化,形成强烈的节奏感,并和学生的心理节奏像切合引起共鸣,产生美感。

动静搭配:动,应该是有控制、有节律、有针对性地对问题的研究,而不是杂乱无章、随心所欲的;静,是指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的思考,认真的钻研,而不是一潭死水般的沉寂,而是在酝酿一个成熟的见解,是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恬静美。艺术教学中,教学的节奏应该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和谐统一。

疏密结合:(空白)密的地方要求教学内容的容量较大,教学速度较快,用紧张的节奏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思维敏捷,反应迅速;疏的地方要求教学的内容较少,教学的速度比较平缓,同时留给学生的空间大,自由思索的余地大。“疏可走马,则输出不是空虚,是无长物,还得有景,密不透风,换得有立锥之地,切不可让人感到窒息”,艺术教学中疏密结合要求是宽松而不涣散、严谨而不威慑的和谐统一。

张弛交错: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在艺术教学中,教学节奏也应该是有张有弛有起有伏的和谐统一。 所谓张,就是紧张、急促;弛,就是轻松、舒展、宽松,张与弛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张和弛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统一,教学中要么会显得平淡无奇要么,不能突出波澜和高潮,整堂教学就陷入没有弹性,没有张力的状况;只有有张有弛,张弛交错才会既有“大弦嘈嘈如急雨”,又有“小弦切切如私语”,相得益彰,韵味无穷。

<三>教学空间的艺术性

艺术教学需要营造艺术化的教学意境,同时也需要给学生留一个艺术化的空间,一个自主、自由的空间。

1.自主的空间

人作为独特的、精神的主体,有形成自我的本能,也一直在成为他自己的过程中表现出自主性。人的自主性表现为他可以产生自己的情感、形成自己的思维、决定自己的行为,不断地在自知自觉中把握世界、形成个人主体生命的意义,在确定自己的行为当中主动积极的形成自己、完成自我。 

德国的卡西尔用“人是符号的动物”来解释人的自主性,认为人是一种能以符号的形式来解释世界的动物。艺术便是符号中最生动的一种,人类在不断地通过艺术的形式体现着人的自主性、也发展着人的自主性。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因为艺术融入了主体的呼吸和生命,融入了生命主体完成自我、超越自我的行为和过程。“艺术作品之所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就是因为艺术创作主体对生活原料进行了创造性的选择、提炼、想象、虚构,并在其中渗透着自己的认识和评价,从而表现出自己的意愿、情感和审美理想。因此,艺术作品融入了主体的呼吸和生命,体现了对生活的新发现和审美的独特建构;艺术创作活动是凝聚了创作主体的全部心血的、个性化的、能动的、艰辛的创造性生产过程。”(--《艺术概论》第277页)在艺术创造和艺术作品之中,艺术家都毫无例外地表现出他们的主体能动作用和主体个性。

在艺术教学中,需要留给学生自主的空间,一是由人的自主性特性所决定的,二是由艺术的主体性特征所要求的。在艺术教学中,教学的内容始终是艺术,只要有艺术存在的地方,艺术的审美本质和艺术的特征就会毋庸置疑地跟着存在。在艺术创作全过程中,艺术家这个主体起着决定性意义,在体验艺术家这个主体所释放出来的意蕴时,学生这个主体毋庸置疑同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艺术教学可以说是主体与主体之间交流的过程,教师的主体和学生的主体、作品包含的主体和学生的主体都应该处在不断地交流和融合之中。

在艺术教学过程中,学生并非是被动的、消极的、不做任何变动的适应。人都有自己的主体性,能够主动地、创造性地接受。教学的过程实质是学生的认知过程,学生的学习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行动,离开了学生的这个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就会落空,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学生认知的目标最终要依靠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完成。在艺术学习中,学生在欣赏、创造等过程中,感受、领悟、审美都是要通过自主的活动才能完成的,离开主体的能动性,教师传递出去的知识就得不到学生的接收和内化。 

教学中,应该淋漓尽致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以发现、探索、创造的自主发展的空间 ,使其充分施展个人能力,由学习的奴隶变成学习的主人,这既是我国教育改革的目标,也是我们不断追求的教学艺术。

2.自由的空间

  “在艺术活动中,人们并没有在主观上带着掌握世界的功利目的,但却足以在享受到精神自由状态所带来的愉悦和惬意中掌握了世界,可见,艺术是具有自由品格的。正是艺术的这种自由品格,使得人们在艺术审美活动中,能够细腻而充分的体验自身的情感和想象,从而达到各种心理机能和谐统一的自由境界。”《艺术教育论》p3艺术是一种情感自由的、自主的表现,创造艺术、鉴赏艺术是人追求美、追求自由的象征。人在自由创造中发展了艺术,酿造了美,而美的根源也落在了人的自由创造之中,正如杨辛教授在《艺术美学原理新编》中所作出的结论:“美的最终根源在于人的自由创造”。(《美学原理新编》第19页)

  艺术教学作为一种以艺术为参照对象的教学,必须体现艺术的特征,自由性是艺术的审美特征之一,也是教学所应该突出和遵循的;同时教学作为一种自由活动,与其他各种艺术活动一样,需要体现出人类的精神、意志活动的自由性,必然要以自由性为其特征的;而且对于艺术主体来说,追求精神世界的自由是最高境界,将自身从自然和社会必然性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获得精神世界的自由,是艺术家甚至全人类的追求。庄子就是追求自由生活的典范,他不断地以自由的方式追求人的全面发展。

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最根本特性之一,也是艺术美的最终根源。康德认为,自由是艺术的精髓,各种“自由活动”或“自由游戏”均具有审美价值,美感是自由的结果,比如他认为诗是“想象力自由的游戏”,音乐是“感觉自由的游戏”,自主活动是解放人的手段,能给每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的、内在的全部能力的机会,这种自由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快乐,不仅包含着丰富的艺术性,而且能给人真正的美感。20世纪西方人本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卡尔罗杰斯认为每个人只有在自由的气氛中,才能通过彼此真诚的自我表露实现相互的承认和接受。

在艺术教学中,审美是令人感到解放的,观照是自由的。课堂上给予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让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让主体生命和自我得以实现。自由不是随意、任意,而是包含了一种解放,一种畅怀的宣泄。这种自由的情绪状态使人的感知、回忆、想象诸功能充分的调动起来,无障碍的运动,这种自由能够激起身理器官正常的运转。自由的环境才能让学生无尽地畅想,畅所欲言,自由的氛围才能让学生在不由自主当中解放自我,让生命的激情得以释放,让生命得以张扬。没有束缚,没有捆绑,因自由而舒畅,因自由而愉悦。 因此在艺术教学中,以给予学生自由的空间来诠释、扩展艺术作品所包含的自由空间,是必然的,也是必不可少的。

<四>艺术教学的个性化

世界的存在是以个体生命的存在为基础的,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特有的生命世界;存在的艺术都无一例外的表现了他们的主体的个性和个性作用下的独特思维和意识;教育教学的存在是为了个体能够按照个人独立的个性自由全面的发展。因此,不管是是着眼于生命、还是着眼于艺术的特征、或者着眼于教育教学的目的,艺术教学都必须实现教学的个性化。

首先,生命都是属于个人的,是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个体,成为一个现实的、单个社会存在物”;艺术教学与个体生命联系在一起,艺术教学中每个学生的个体都是不相同的,他们没有完全相同的心理,没有完全相同的智力,他们每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可置换的,每个学生都有他自己特有的生命世界,每个生命都包含着不同的个性。在艺术教学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这是艺术教学的教学手段,也是艺术教学的目标。其次,任何真正的艺术都具有强烈的个性和与众不同的特征。艺术作品表现的都是主体独特的审美认识和独特的审美个性,而越具有突出的、清晰的个性特征,就越能促进人的发展。而且,艺术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用艺术的熏陶,来形成个性化的个体,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反过来我们也可以说,个体全面发展的实现表现在人的独立个性的自由发展。因此,艺术教学必须实行个性化。

传统的艺术教学中,我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学生所存在的不同的认知、情感、性格等,教学过分强调整齐划一,强调共性,漠视个性,强调统一,无视差异,常常给学生统一的规范,统一的模板,限制他们的个人体验、个人表达和创作方式,结果造成学生缺乏个性、创造性,这是不符合艺术教学的本性和要求的。

在艺术教学中,让教学具备个性的艺术,首先要求教师的教学具备个性,其次,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和个性,给他们足够自由、自主的空间。教师教学具备个性,展示自己的个性,带动学生形成自己的个性;教师尊重个性、理解个性,让学生发展个性、释放个性,同时让学生以个性理解个性(艺术品中艺术家的个性),在艺术熏陶中超越个性。

艺术教学过程中,教学虽然需要服从统一的规范,但是更重要的是发挥教师的个性,切忌缺乏个性的教学。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总是带着鲜明的个性,教学个性化,是教学艺术的突出特征,没有个性的教学是缺乏魅力的教学。在传统的艺术教学中,教师千篇一律的教学使得课堂教学索然无味,发展学生个性只是纸上谈兵。在教学中,既缺乏追求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意识,也缺少实现个性化教学的探索。而缺乏个性的教师,没有艺术化的教学自然谈不上发展学生的个性。艺术教学中,教师应该让教学充满个性色彩,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主张,善于发扬个人特长,解放自我,引导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个性化的创新,甚至个性化的生命和存在。大自然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世界上没有两个个性绝对相同的学生,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生活背景、学习环境,因此在教学当中,教师要最大程度地调动他们的主体意识,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鼓励他们大胆地进行个性化的艺术活动,允许他们大胆地尝试、创作,认可差异的存在与合理,使每个人保持自己的风格;给予他们足够自由、自主的空间,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独特性和价值,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标准,促进学生个体创造能力的发展。意大利的瑞吉欧学前教育目前在世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它的艺术教育特点就在于老师鼓励孩子拥有开放的、个性化的探索学习,尊重每个孩子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为他们的自主发展创造宽松的氛围。

<五>艺术教学的直观性

艺术教学的直观性主要是针对艺术的形象性特征提出来的。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艺术的形象性特征。艺术是运用形象进行的创造性想象活动,艺术以高度概括的、具体可感的形象认识描述事物的特征、个性和美,揭示事物的本质和普遍性。一切艺术作品都具有一定的形象性。“没有形象,就没有艺术,失掉形象这一基本特征的作品,也不能称作文艺作品。”《艺术概论》p62页,形象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艺术作品中艺术的形象物化后,都是具体的、可感知的,但是它蕴含的美和感染力却是抽象的,是需要凭感观直接把握的。“人要认识对象的美,必须以形象的直接方式去感知对象。美感总是首先通过一定对象的感性状貌,一定的色彩、形状、线条和音调等直接的感知和表象来进行的,也就是说,以形象的直接性的方式来进行的”,“不首先直接感知美的外部特征,不首先直接感知美的形象,我们就不能得到美的体验,就不能产生美感 。”《美学原理新编》p261据此,我们可以总结得出艺术形象的展示是离不开人的直接的观照和直接感觉。普列汉诺夫说:“一件艺术作品,不论使用的手段是形象或声音,总是对我们的直觉能力发生作用。”――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艺术与社会生活》p125页。“美感的形象直接性还表现在美的欣赏中不假思索,不需要借助抽象的推理或者思考,便能直接断定对象的美,直接引起我们的美感。”《美学原理新编》p262

因此在艺术教学当中,实现教学的直观性是非常重要的。艺术教学的直观性是实现教学目的,达到审美教学的前提和有效途径。教师让学生和艺术作品直接交流,实现艺术欣赏教学的直观性,一则可以让艺术作品中的艺术意蕴充分展现,二则可以让学生的审美能力得以充分发挥。在艺术教学中,先入为主的应是艺术作品本身,要着重强调学生与艺术作品的直白面对,相互开放,相互交流,实现艺术教学的直观性,这也是教学具备艺术性的一个方面。

艺术教学的直观性即:让学生更多地直接面对作品,感知作品,自由联想,做出富有个性的审美判断、审美体验和审美创造。艺术教学中实现教学的直观性就是让学生主要不是通过老师的翻译去感知、审判作品,而是通过直接与作品交流,挖掘其内含;也主要不是通过老师越殂代疱的理解去填充作品的“空白”,而是通过对作品直接地审视,自由发挥,诠释作品的多义性,通过自身的体验、创造,实现审美的自我满足与自我愉悦。

艺术教学中的直观性是由艺术作品的一系列特征所要求与决定的。艺术作品是艺术家自我表现、自我创造的精神产物,体现着艺术家个人创造的意蕴和个人情感的宣泄,因而又各自具有多样性与不确定性。在艺术形象形成的过程中,艺术家同时把自己的主观情绪、情感和感受灌注、融汇在艺术形象上,使之浸透在主观情感色彩中,从而使它获得一种感人至深的审美效应。这种情绪和美可以直接作用于人的听觉,但却是不够明晰、不够确定的,因此艺术形象体现着多样性和模糊性。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是现实得不到满足的本能冲动和欲望,被意识所压抑着,只能在暗中进行,而这种无意识的活动通常被寓在艺术形象之中,很显然,在暗中进行的无意识活动本身就是看不见,摸不着,当它被意寓在艺术形象之中时,自然就更为模糊不清了。艺术形象是反映内心的一种方式,通常是具体可感的,是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统一,是内心与形式的统一,是个性与共的统一,不仅蕴含着艺术家有意识、有组织的构思与创作,同时,也渗透着艺术家无意识的思考评判,甚至内心情感的宣泄。而其中不管是有意识的创作,还是无意识的评判,或者情感的宣泄,无不使艺术形象体现着多义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除此之外,艺术语言具有不确定性,美哲学家苏珊·朗格认为艺术可以被定义为一种符号的语言,一种直觉语言,这种直觉语言是寓有意义的,且蕴含着许多直觉以外的东西。这种直觉以外的东西,有时候连艺术家自己说不清也道不明。而且,艺术作品中所蕴藏的艺术意蕴也同样使艺术品体现着多义性与不确定性。艺术意蕴是艺术家通过艺术形象来“显现出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黑格尔指出:“意蕴是一种比直接显现的形象更为深远的东西。”这种更为深远的东西是一种更深层次上的情感表达,也是一种更广层面上的意蕴延展,这种延展甚至可以形成许多“空白”与“空点”,使欣赏者在自由欣赏、感受中做出更为自由、广阔、自我的想象,产生一些连艺术家自己也预想不到的效果。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真正的艺术作品具有自身完美的生命力,真正的艺术品具有无限的表现力,而艺术作品中的表现力和生命力是需要我们直观面对,才可以更真实、更贴切、更实在地体现出来,而不需要任何带有束缚的中介,或用一把尺子度量好了再传达给别人。艺术作品中的多义性,不确定性决定了艺术作品的无限表现力。同时,也决定了在艺术欣赏中没有标准答案,也没有非此即彼的答案。况且,艺术作品中许多的“空白点”是任何人无法主观地为别人去填充与塑造的,也是不能人为地设定一种眼光或概念去束缚别人的理解与想象的。在艺术教学中,如果没有实现直观性,就不会有原汁原味的艺术作品成为欣赏对象,学生也就看不到真实生动的艺术形象,更不可能直接面对艺术作品中的多义性、模糊性做出多层面、多层次、多程度的理解与想象。

因此在艺术教学中,特别是艺术欣赏教学中,在欣赏一部作品时,教师的引导应简洁、扼要,避免过多的启发和描述,特别是对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更不需要刻意强硬地刻画出来,再教给学生。欣赏教学中,过多的描述丝毫无助于作品的表现力,相反还损坏了表现力,原因在于:描述是一种概括活动,描述一件事物就是认为他是这样一个事物和这样一类事物,就是把他置于一个概念之下,并加以分类。这种描述性教学是一种“画地为牢”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学生的思维与创造趋向是完全被老师牵着走的,学生自身的个性和审美趋向,就被老师的思维所覆盖,学生对作品的了解,也就被定格在老师对作品的理解之中,而不能获得自己对作品全貌领略时的审美判断与审美创造。因此在欣赏艺术作品时,从了解作品的本身而言,通过老师去了解作品的效果是远远不及通过直接面对作品去了解作品的。

一千个观众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在学习中,首先是以个人的人生感受,情感体验,独特的经历为基础,对作品进行审视与判断的,因此,每一个人对作品欣赏都有属于自己的感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欣赏者亦可在审美再创造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充分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与创造力。如果要在艺术教学中达到每个同学都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个人的真知灼见,恐怕最主要的前提就是要实现教学的直观性。如若教师事先给艺术作品披一层纱或事先给学生戴一副有色眼镜,这将都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没有原汁原味的作品,或者没有学生自我的感知、体验,都不能真正实现艺术的审美愉悦和审美创造。

艺术教学中的直观性是相当重要的,有了直观性,审美主体的审美思维才不会受到束缚,审美感受才忠于个体,审美想象才自由广阔,审美创造才独特超脱,审美愉悦才丰富多彩,有了直观性,学生才可以充分体验到艺术学习过程中探索的趣味,情感自由流露的情趣,意象充分得以塑造的意趣。

<六>艺术教学的创造性

创造是人类最高级的行为方式,在这种精神活动中,行为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自身的解放、不落俗套和超越。在人类各种创造活动中,艺术是人类非凡创造力的凝聚和结晶。创造性是艺术共同的审美特性,艺术之所以能成为艺术,独特的审美创造是必须具备的。别林斯基则说:“在一部真正的艺术作品中,一切形象都是新颖的,独创的,没有重复之弊。”(《别林斯基选集》第二卷第197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63年版)

创造性也是各学科教育应具备的重要属性,培养创新能力和不断创新的精神是教育的目的之一。一位瑞士心理学家曾经说过:“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造就能创新的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所做过的事和人”当代教育学者徐勋也指出:首先应该肯定教学是一门科学,因为教学是有客观规律可循的,教学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同时,教学也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教学理论应用于实际,必须因人、因地、因时制宜,不能囿于一个程式。”

在艺术教学中,具备艺术创造性的教学是尊重艺术特征,实现教学的艺术化的重要表征之一。艺术教学中创造性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如果没有创造性,个性就不能适应,不能发展,艺术教学可以培养出具有自动更新自己知识结构,不断超越自己的能力的学生。

艺术教学是以艺术为教学的对象和内容的教学,艺术中包含的创造性的因子,也成为培养学生具备创造能力的最有效的因素之一。就其审美本质而言,任何艺术都应是独特的审美创造。张艺谋说:“艺术的本质就是创造,我的每一次创作,都想方设法与自己的过去不同,与其他人不同”。(《光明日报》1988年3月15);艺术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活动,教师在教学中始终体现着创新的动机和创新的行为,可以让学生置身于创新的氛围,感染创新的魅力,引导学生也将自己的步伐迈向创新的世界。艺术教学于教师而言是一个遵循艺术的特征,不断超越过去,超越自己的挑战,教师在不断地追求更高、更新、更艺术化的东西,

让教学成为不断促使和丰富学生艺术感受、艺术审美和艺术创新的教学,成为对艺术和经验的新层面不断探索的教学;在艺术教学中,教学是一个创造活动,这个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创造性人才是现代社会强烈的要求,艺术必须具备创新性,

培养学生艺术创新能力,首先应该保护学生的独特性,给予学生发挥个性的自由和空间,在消泯学生的个性,千人一面的教学中,只能培养出一群异口同声,人云亦云的“鹦鹉” ,学生艺术创造能力是不可能的以培养的;其次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并尽力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创造机会,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潜力,带领他们从社会习俗和已有经验的局限中解脱出来,引导他们对新奇东西的有所关注、不断追求创新所带来的审美快感,形成一种全新意义的艺术思维和艺术愉悦。再则要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尝试用各种手段促使学生不断地去分析、运用,在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中产生新的思想。

在艺术创造教学中,艺术教学的即兴艺术是有必要引起特别关注的。 即兴教学出了创造性是必须具备的因素外,还在教师的想象分析、应变能力、整合能力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艺术中的创造性中能面对随机事件,能灵活机智地“激爆”出许多种方案,并迅速进行优化,在各种突如其来的“求异”、“独创”、的方案中,迅速挑选出适合学生的心理、身理要求,并能够让学感到的是“新”、“奇”,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可以得到充分的激发的方案。苏霍木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化。”

艺术教学中,即兴创造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可以说教师的即兴教学主要是服务于学生,为了培养学生的即兴创造能力。著名的瑞士作曲家、音乐教育家爱弥尔·亚克达·尔克罗兹在他的即兴教学中“通过即兴作曲的形式给音乐教育带来了创造性的因素,使学生既获得了跟随、理解音乐的能力,又获得了表现、创造音乐的能力。也使这个教学领域中又开始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为学生的自我表现提供了一个新的手段。”(《音乐教育展望》第104页)学生具备了即兴创造能力,就能在瞬间抓住联想现象的切入点,提取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甚至可以在一种直觉和下意识中做出各种理解,在一瞬间完成别具一格的审美创造。

每个学生都具有创造性的潜能,学生的即兴创作能力是能够在艺术教学中获得发展的。教师的即兴创造性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艺术直觉、艺术想象、艺术审美、艺术创造力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创造是艺术教学的生命,也是教学艺术的本质属性之一。创造性教学是艺术教学所必备的,创造性教学也是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实现艺术教学目标的最有效的手段。

<七>艺术教学的情感性

艺术是情感的表现,艺术是对情感的体验和反映。《毛诗序》认为,诗歌、音乐、舞蹈等艺术都是来自情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中国历代文论选 》第3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苏珊·朗格把艺术定义为“人类情感符号形式创造”,她说“一切艺术都是创造出来表现人类情感知觉形式。”( ---《艺术问题》第75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在任何一件艺术作品中,艺术形象无不渗透、凝聚着创作主体真挚的情感,此外,艺术的审美认识、审美创造、审美欣赏的过程,也无不与情感因素交织在一起。

在艺术教学中,情感始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情感是艺术审美活动的动力、中介与归宿,是一切人类行为高层次的动力来源。在艺术学习中,学生对情感的需求是发自内心的,情感需求促使他们去寻求情感的获取,同时情感上的满足也是整个学习的动力。艺术是情感的载体, 正如罗丹所说:“艺术就是情感。”( ---《罗丹艺术论》第3页,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在艺术教学中,教师用艺术修建渠道让学生和艺术家的情感的得以交流,也让自己和学生的情感信息得以传递。列夫·托尔斯泰在其《论艺术》中说:“人们用语言相互传递思想,而人们用艺术相互传递情感。” --《论艺术》第46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情感也是艺术活动的归宿,艺术教学的目的,一言以蔽之,就是让学生获得审美情感需求的满足,获得审美的愉悦。艺术凝聚着情感,传达着情感,并通过各种方式让别人体验到这种情感,最终获得、并内化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正如列夫·托尔斯泰认为,一个人“在自己心里唤起曾经一度体验感情,并且在唤起这种感情之后,用动作、线条、色彩,以及言词所表达形象来传达这种感情,使别人也能体验到这同样的感情——这就是艺术活动。” --《论艺术》第46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在艺术教学中,情感与教学是交融在一起的,没有情感的教学是说教,没有充满情感的艺术课堂是苍白、甚至毫无意义的课堂。在艺术教学中,情感教学是教学艺术的创造因子得以表现的动力保证,又是教学艺术的重要表征;情感也是全面理解艺术中的情感因子,帮助学生艺术情感的形成的重要手段。在艺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始终洋溢着情感,对艺术的情感,对教学的情感,对学生的情感,同时以情动情,以情传情,将整个教学营造成情感的世界,爱的天堂。

心理学家经过大量的研究表明:积极的情绪和情感是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内在驱动。在艺术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必须以教师热爱教学事业,热爱艺术,热爱学生为前提。如果没有这些爱,那么艺术教学的情感性就无从谈起,情感教学也就成了无水之源,无本之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以情传情,以情动情,也就没有了源泉。热爱艺术,教师的艺术修养和艺术审美能力才有可靠的来源,也才能够具备艺术的鉴赏能力,为学生选择具备艺术性,情感真挚的艺术精品作为教学内容,因为越是具有高艺术价值与品位的艺术作品,就越能激发和满足学生的审美情感。另外,爱是人类特有的感情,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无私的爱、创造的爱。著名的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座右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把爱作为打开学生心灵、理解教育奥秘的钥匙。教育家陶行知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现代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的学习活动,不仅仅依靠大脑皮层结构,它是在情感的参与下进行的。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是一种手段,又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即实现了知识的传播,又完成了教学中多方面的情感沟通。除此之外,艺术教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创造活动。艺术要以情动人,情感因素是教学具有感染力的主要原因。清代画家孔衍轼说,他画山水“不论大小幅,以情造景,顷之可成。”一个艺术家进行艺术创造,如果他自己是“感情已如冰结的思想家”,很难设想他的作品能如何打动观众。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倾注真挚与强烈的情感,是“教学”这件作品具备美感和感染力的关键。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丹尼尔戈尔曼在其名著《情感智商》中突出阐述的一个观点就是情商的重要性,戈尔曼等心理学家经过调查研究认定在人的学业和事业成功因素中,智商只占百分之二十,而情商则占百分之八十,因此,必须在教学中关注情感因素作用的激发。 

马克思·J·弗里德伦德尔在《论艺术与鉴赏》中曾有此断言:“艺术是心灵之事,任何一项科学性的艺术研究必然属于心理学范畴,它也可能涉及其他领域,但是属于心理学范畴则永远不会更改。”(马克思·J·弗里德伦德尔在《论艺术与鉴赏》P145)艺术作为一种审美精神活动,研究审美心理具有必要性。艺术教学中审美的最终指向是主体的愉悦,正是这种指向,使审美本身更侧重于主体的心理层面。主体的审美心理层面和审美状态对审美产生重要的影响,从心理学的感觉经验出发研究艺术教学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在艺术教学中,艺术教学与审美心理状态是不能分离、彼此单独存在的,审美心理直接作用审美行为,影响审美态度、审美效果,影响教学的结果。

<八>艺术教学的移情艺术

移情说是西方现代美学中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也是心理学美学流派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理论。立普斯在通常被称为“移情说”的主要代表和创立者。英国的评论家美学家浮龙·李就把立普斯的“移情说”比作达尔文的进化论,可见立普斯的移情说在西方美学中影响深远。

移情现象是一种“外射”作用,即把我的情感“外射”到事物身上去,使它变成事物的属性,达到物我统一的境界,也就是把原来没有生命的东西看成有生命的,这种东西仿佛也有感觉、思想、情感、意志和活动,同时人也受到这种事物的感染,与它发生共鸣。

在艺术教学中,教师一方面需要运用移情的技巧,让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审美情感在移情现象中一目了然,含蓄且形象地交流审美感受;另一方面,需要正确引导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情感移置到欣赏客体当中去,实现物我同一、情景交融,让学生淋漓尽致地实现审美快感。立普斯说:“移置到外在于我们的事物中去,移置到在这种事物身上发生的或和它一起发生的事件里去。这种向内移置的活动使事物更接近我们,更亲切,因而显得更易理解。” 同时立普斯又说:“在对美的对象进行审美的观照中,我感到精力旺盛,活泼轻松自由或自豪。但是我感到这些,并不是面对着对象或和对象对立,而是自己就在对象里面。”“审美欣赏的原因就在我自己,或自我,也就是‘看到的‘对立的’对象,而感到欢乐或愉快的那个自我。”此可见移情在艺术教学中的作用。

一.运用移情技巧,实现情感交流

艺术形象体体现出的多义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使得教师向学生讲解艺术作品时,审美情感难以得到很好地表述和传递,在艺术教学中,运用移情的技巧可以让审美情感得到形象地传递和准确地表达,恰到好处地实现情感交流。立普斯说:“外在事物和在我们身上发生类似事件有某些相同,才会发生移情。”由此我们可以反向追溯,我们若要运用移情的技巧,便需要在外在事物和自己身上找到某些相同点。因此在艺术教学中,教师为了将自己的审美情感传递出去,可以找出有某些相同点的外在事物,并以此为切入点,将自己抽象的审美感受概括成一种具体的状态、凝结成一种可看可摸的具体形状,而这种状态和形状就包含在我们已经选定了的外在事物中。如此那些心里深处和最难捕捉的审美情感,就在“物我统一”的移情的一瞬间,稳定且清晰地呈现出来。因为审美情感中最微妙、最深邃的部分往往是一团混沌的,只有当体现着这些共通特点的物体形态的出现时,一切意蕴才会在渐渐地成形成状中传递出来,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审美情感也就在移情表达中一目了然了。因此学生就可以通过这种具体的事物生动与真切地理解、领会教师的审美情感。这种具体的事物的出现不仅可以避免束缚学生的想象空间,而且教师的这种移情表达的做法可以产生“模范”效应,使得学生更加自由地发挥审美联想和想象,甚至也以移情现象充分实现自己的审美感受。

二.引导学生移情,实现物我统一

立普斯说“移情作用所致的不是一种身体感觉,而是把自己‘感’到审美对象里面去。【】”而“形成审美移情的主要原因是人的心理的功能【】”,调动学生的审美情绪,发动学生的主动性,是移情现象得以实现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在教学时,需要从学生的情趣等情况出发找出一些相同点和熟悉点,以拉近学生与作品的距离。立普斯说“外在事物和在我们身上发生类似事件有某些相同,才会发生移情。”因此,为了正确引导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情感移置到欣赏客体当中去,寄情于物, 实现物我同一、情景交融,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一种“不是面对着对象或和对象对立,而是自己就在对象里面。”的审美的情境里;达到朱光潜所概括的意境中去:“在聚精会神地观赏一个孤立绝缘的意象时,我们常常由物我两忘走到物我同一,由物我同一走到物我交往,于无意之中以我的情趣注于物,以物的姿态注于我。”【】。为此,教师不但需要领略作品的全部风貌,而且需要找出与学生生活、情感紧密相连的因素出来,为学生创造似曾相识的教学情境,在心灵上引起学生的共鸣,最终引导学生进入物我统一的审美移情中去。

最后,教师在艺术教学中,还需要激活学生的情感和生命,引导学生充分挖掘自己内心的思想情感,如果没有欣赏者的思想情感的参与,移情无疑就是无本之源。相反,这种思想情感越丰富也就越容易与外界发生移情现象。立普斯就把自我的情感看作是审美移情中审美快感得以宣泄的原因,而这种情感实际上是对象在主体上面引起而由主体移置到对象里去的结果。立普斯说:“审美欣赏的原因就在我自己,或自我,也就是‘看到的‘对立的’对象,而感到欢乐或愉快的那个自我。”“审美的欣赏并非对于一个对象的欣赏,而是对于一个自我的欣赏,他是一种位于人自身的直接的价值感觉,而不是一种涉及对象的感觉。”由于有了自我丰富情感的外射,将原来没有生命的东西看成有生命的,而且出于对自我情感的欣赏和怜爱,爱屋及乌地受到这种事物的感染,与它发生共鸣。所以,在艺术教学中,挖掘学生自身的情感,激活学生的生命内涵,让学生以自己的情感给作品灌注新的生命力,同时调动学生的审美通觉和审美联想是亟待加强的。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因为当主体情感体验达到物我同一、情境交融时,如果主体审美能力越高,审美情感体验越强烈,那么移情的内容也就越丰富,形式也就越多样,实现的审美愉悦和审美快感也会越深。

<九>艺术教学的距离艺术

“心理距离学说”也是一种颇具代表性的审美心理学说。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美学家布洛认为美,最广义的审美价值,没有距离的间隔就不可能成立,心理距离是产生美与美感的根源,是一种审美原则。距离不仅要求客体事物与人本身分离开来,而且要求客体与人的实际需要与目的分离开来。只有保持这种距离,达到这种心理状态,才能有正确的审美态度,在欣赏过程中享受到审美的快乐。在艺术教学中,讲究距离艺术也是一种艺术化教学方式。在教学中通过保持适当的距离获得最佳的审美与创美效果。

  一.实现自身的距离艺术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担任一个特殊的角色,首先是一个脱离了教师角色的审美主体,之后是一个传递审美感受与审美愉悦的施教者。

布洛认为,只有当人们与现实的功利态度保持适当的距离,即与实际利害保持一定的距离时,人们才能获得美感。教师作为一个审美主体,在欣赏客体的时候必须保持一定距离,保持一种脱离了现实、脱离了功利、客观地看待事物的一种心理状态,这样方可在正确的审美状态之中获得最佳的审美效果。艺术作品的意义既不只是存在于理解者中,更不只存在于客观的艺术作品中,而是存在于主体对客体的理解获得中,因此在审美中单纯地以欣赏者的眼光和心态去欣赏艺术,方可探索艺术的意蕴、寻求艺术作品的意义、获得审美愉悦,让艺术作品感动自己。而摄取这些是教师审美活动的最终目的,也是教师在教学之前所必须预备的审美感受和审美愉悦,是一个必须完成的教学备课阶段。

此外,教师在教学中也是一个创造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创造行为,一方面体现在教师本身对审美客体的欣赏过程是具有创造性的过程,另一方面体现在教师的教学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的过程。主体的审美是一种有意识的心理感受,这种心理感受是建立在对作品的体验、接受和创作之上的,所以这种心理感受是一种接受和创造的行为。接受美学认为: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接受过程就是对审美客体的创作过程。教师在欣赏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把自己的主体意识深入到欣赏对象中,艺术欣赏具有创造性,因此欣赏艺术品的过程就是一种审美主体进行再创造的过程。而这种创造过程的实现是必须以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为基础的,适当距离的存在才能在创作过程中保持正确的审美态度。王国维先生就针对诗人创作诗歌的创作状态做出这样的论说诗人对于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顾能写之。出乎其外,顾能观之。【】《中国美学史料选编》(下)第452页鲁迅先生也认为艺术创作是需要一种创作状态,主要体现在创作时情感要处在一个适当的尺度和距离中,即非浓烈的状态中,否则,艺术性将不能存在。所以他在劝许广平时说我以为感情正浓烈的时候,不宜做诗,否则锋芒太露,能将诗意杀掉。【】《鲁迅全集》第11卷,1981年版 97页因此,欣赏与创造的成功与否,就在于恰当把握距离的尺度,保持欣赏创造中的距离美。朱光潜先生对此发表意见说:“‘不即不离是艺术的一个最好的理想,距离太远了结果是不可了解;距离太近了,结果又不免让实用的动机压倒美感。【】杨辛、甘霖著《美学原理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6月,第352页教师在艺术教学过程中,他是欣赏者,也是施教者。这就必然包含一种隐藏功利目的。这种功利隐含着广泛而深刻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意义。作为一个欣赏教学施教者他是带有浓厚的功利目的的,一方面他必须暗藏许多思考:如何用恰当的方式和途径让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如何不动声色地将自己所探索的艺术意蕴、所寻求的艺术作品意义、所获得审美愉悦传递给学生;如何创造最佳的欣赏、交流氛围;如何在平等轻松的状态下与学生交流;如何带领学生挖掘作品的美,引导学生自己享受艺术的美等等。另一方面,教师还必须注意整理自己感性的审美情感,适当地加入理智成分,经过理性地处理之后再传达给学生,同时还应该有意识的收集整合与作品有关的各种信息和资料,并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以感性的、体验的方式去把握它,最终实现审美愉悦。

二.把握学生与作品之间的距离艺术

布洛的心理距离主要是针对人们在观赏艺术或自然时不自觉形成的一种心理状态;心理距离是审美意识的本质特征之一,距离是通过客体及其吸引力与人的本身分开来而获得的,也是通过是客体摆脱了人本身的实际需要与目的而取得的。布洛认为:距离的丧失可以出于如下两种原因:或失之于距离太近,或失之于距离太远。距离太近是主体方面常见的通病”【】杨辛、甘霖著《美学原理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6月,第352页,让实用的动机压倒美感;“而距离太远则是艺术的通病” 【】杨辛、甘霖著《美学原理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6月,第352页,这主要是从艺术作品着眼,有些历史艺术作品在时间和空间离我们太远,而我们又缺乏了解他们的知识和经验,所以就无从面对它。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失之太近或失之太远的距离:过远的距离是指由于人的不理解或者其他种种原因,而在审美客体面前无动于衷;距离太近就是把日常现实生活与艺术表现的虚幻景象等同起来。同时布洛认为,只有当人们与现实的功利态度保持适当的距离,即既与实际利害保持一定的距离,又不离开对象本身做出过多的联想时,人们才能获得美感。

在艺术欣赏教学中,学生与作品之间的距离是由老师调控的,在调控过程中教师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首先,让学生在学习中超越功利,至少要暂时摆脱学生之间的竞争、考分,升学等的束缚,尽量引导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姑且摆脱现实中的许多因素的困绕,让他们在一种纯净、清新的心态里完成欣赏学习的全过程。

其次,把握艺术作品的时间和空间距离,尽量选择与现实和生活比较近的艺术作品;因为距离太远了就会造成不可了解的结果;一般而言,有点熟悉、新鲜感又有点陌生的、且和他们有一定关系的事物才能真正吸引学生,引起他们思索和探究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以那些能让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和艺术成分为纽带,巧妙的将学生与艺术拉近,连接在一起,排除距离远这一障碍,使学生获得良好的状态和艺术感受。

第三,面对距离较远的作品,需要教师努力拉近学生和作品之间存在的距离。有些作品因为年代太久,距离太远而无法欣赏。这种失之太远、和欣赏者失去了距离的作品,在欣赏教学中是不能回避的。我们不能因为作品距离我们太远就永远地放弃他们,永远回避欣赏他们。对于这样的作品学生已经存在主观上的偏颇了,如果教师在实际操作中也盲目地进行回避,无疑就会加大、加深学生与作品之间的距离。狄尔泰的19世纪释义学认为时间距离是一种障碍,只有克服这种障碍才能达到正确的理解,【】于润洋著《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1月版 221页在看待历史作品与理解者之间存在着的时间距离问题上,德国著名的哲学家伽达默尔认为,“时间间距为理解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靠这个时间间距,通过理解者的再创造过程,作品意义的丰富性才可以被不断地揭示出来,对意义的不可穷尽的理解才可能实现” 【】于润洋著《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1月版 221页因此,面对和学生失去距离的作品,教师需要巧妙地引导学生接近作品、了解作品、欣赏作品。时间间距的存在是一种障碍,但这是一种可以克服的障碍,障碍的克服主要在于老师的搭桥牵线,一方面教师可以收集前人对存在时间间距作品的各种诠释,罗列历史上的视界;另一方面可以参照作品,开放自己对作品意义的判断和理解,交流自己理解作品的方式和角度,为学生理解作品提供参考意见,让学生完成历史现象和现实理解的“视界融合”;同时教师在学生熟悉的事物中寻找和远距离作品相关的文化和常识,并以次为切入点进行引导;用愉悦的方式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了解与作品有关的知识点,并以次为切入点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的热情等等不一而足,最终实现学生能在欣赏中和作品面对面地沟通、对话。而引导中,对作品的介绍和讲解的增多是不能以牺牲学生的想象、创造空间为代价的。两者的关系不应该是反比关系,而应该是正比关系。随着对作品的介绍和讲解的增多,学生的自我想象创造空间也应该越来越广阔。

第四,“所谓过远的距离指的是由于人的理解或其他原因,而在对象面前无动于衷”(张前  王次炤著《音乐美学基础》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6月版),在欣赏过程中由于欣赏的主体方面思想不集中,兴趣不浓等种原因,而在审美客体面前无动于衷,这也是距离失之太远的原因。因此,教师还需要从教学的艺术性,教学的热情等方面活跃欣赏课的氛围,从提高学生欣赏的主动性、从学生对欣赏课本身的兴趣入手,引起学生对每一节课具体内容的兴趣,拉近学生与艺术作品之间的距离。

第五,距离失之太近的现象就是把日常现实生活与艺术表现的虚幻景象等同起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要在一味地拉近学生和作品之间的距离时,忽略了保持距离必要性。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状态的变化,提醒学生把日常现实生活与艺术表现的虚幻景象分开。分离是主体认识欣赏事物的前提和原因,我们说审美愉悦是主客体统一时的融合感,这也是以主客体的分离为前提的。将艺术作品表达的空间等同于现实生活的空间,而引起情绪情感上过分的激动,就会失去正确审美心态。

第六,不即不离的距离其实就是一个“增之一分则太多,减之一分则太少”的距离和空间。这个距离和空间的存在要求教师对作品的讲解要有尺度和分寸,尽量简单、扼要、明了;要避免过多的启发和描绘,特别对一些只可以意会不可言传的艺术意蕴,更不需要刻意地刻画和用言语详尽地表达出来。过多的讲解、发表自己的意见,以固定的语言形式将许多空白固定为单一的形象,强加给学生,既剥夺了欣赏者主动欣赏的自由,掠夺了欣赏者的想象创造的机会,也失去了艺术极为宽广的表达空间,极大的压缩了艺术的审美能量。距离和空间的存在也是艺术的审美能量得以宣泄,广阔的表达空间得以舒展的基础。

最后,教师必须认识到自己调控学生和作品之间的距离其实只是抛砖引玉,在让欣赏主体获得审美愉悦中,也只是治标不治本。让学生自己具备高素质的艺术修养、具有高水平的调控距离的能力才是艺术教学根本所在。因此教师要从培养能力角度,反复培养学生自己调控距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能力和艺术修养。最受欢迎的境界乃是把距离最大限度地缩小,而又不至于使其消失的境界。” (《二十世纪西方美学名著》上册,第248页)而要做到这一点是极其困难的,这需要极其高的艺术修养。教师在艺术教学中,帮助学生拓宽自己的视界,让他们现在的视界与艺术作品所体现的视界相融合,同时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发挥自主性和能动性反复欣赏,锻炼自己把握欣赏距离尺度的能力。随着主体反复、长期的欣赏和把握欣赏距离的实践,主体能动性、自觉性、创造性就会得到发展;同时它获得了关于客体的知识、调控尺度的把握的能力也就越多,经验的丰富使他能够自如地根据自己的能力调整与客体的距离,以及在越来越广阔的范围内自由调整欣赏的距离,最终慢慢向最受欢迎的境界靠近。

 

.艺术教学结果的艺术性

这一部分的探讨主要从强调艺术教学结果本身的艺术性和艺术教学结果评价的艺术性来阐述。强调艺术教学结果本身的艺术性,主要提出教学的结果应该是加深了学生的幸福与愉悦感、加强了学生个性化的创新,提高了学生的艺术修养,让学生成为具有一定艺术修养的艺术化的人;强调艺术结果评价的艺术性主要提出评价的激励性、客观合理性等。

 

.师生关系的艺术性

传统的教学中,师生是知识的授与受的关系。教师是权威人士,是知识的讲授者,不是学习的共同参与者;师生是上与下的关系,教师在教学中是居高临下的训斥者,而不是亲密平等的对话者。在这种关系中,师生之间,学生不管在学习上,还是精神上都是非常被动的。教师漠视学生的独特性、自主性和作为一个人所存在的情感,把自己的观点、思想强加给学生,师生之间既没有沟通、交流和平等的对话,更没有精神、情感和生命发展上的相融相通。在艺术教学中,师生关系缺乏艺术性主要表现在师生之间的关系始终缺乏一种人文性和艺术性的理解。艺术充盈着生命的激情,生命的感受力,那么艺术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更为深刻,相互之间的交流方式应该更为丰富,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应该更为直白与和谐。

艺术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在艺术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共同生活在艺术家园之中,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具备艺术的特色,将艺术的审美本质、艺术精神、人文精神融入师生关系当中,形成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艺术是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艺术作品是艺术家自我表现、自我创造的精神产物,是艺术家与人生、社会进行精神交往的中介。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在仪式中创造出来的,是一种精神性的内涵,同时也作用与人的精神。经典的艺术作品能够以它所蕴藏的精神和美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打动人的情感。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作品中所蕴含的精髓化为一种精神力量,震撼着人的心灵。艺术精神可以是人内心深处所蕴藏的观念意识、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以及对真善美的追求,也可以是释放情感和展示内心观念和意识时所追求的一些理念:比如:情感的流露和释放要求是自由的、完全的、纯真的、纯粹的、本质的等等,在通过艺术交流审美情感时,要求是完全平等的、和谐的、发自内心的生命和灵魂的交流。人文精神在本质上以人文为本,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完善。他倡导民主、张扬个性、注重情感,反映在教学中则表现为确定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注重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重视伦理、道德、审美情操的培育,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艺术化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的、相互依存的对话关系;是一种着眼于彼此的内心,注重对人的整体精神和生命的深切关怀;是彼此间知、情、意的全面投入的情感关系;是一种渗透着人文情怀的,蕴含着艺术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关系;是一种在彼此间的精神体验之中,共同体验心灵感悟的升华,生命力量的展示,情感世界的融合的关系。艺术的师生关系主要归纳为:

艺术化的师生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平等的对话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坚信教师对学生的真正的爱是一种强烈的不可抑制的愿望,这是一种你认为是自己身上最好的东西奉献给学生的愿望。哪里有这种爱,那里的教师本人就是吸引集体和每个学生的巨大力量。”师生共同面对艺术,虽然教师“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但是在人格上、在精神上两者是平等的。艺术教师要有平等意识,善于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他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每一个学生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精神乐园。施教者传授知识的权威感必须淡化、退隐,以共同参与学习的姿态、以平等对话的方式,使双方在情感上形成共鸣,共同获得审美的愉悦。在教学中形成一种平等的、相互尊重的师生互动关系;形成一种和谐的、愉快的平等对话关系。

“师生关系是“你――我”关系,是一种生命的、精神的对话的关系。在对话关系中,师生在相遇的世界里沟通、交流,教师不是以教者的身份出现,而是以完整的人格出现。在相遇的世界里,老师把学生当成活生生的完整的人来看待,教师不是把学生当作单纯的对象,而是把学生看作和自己一样的独立自主的人,相互尊重,坦诚相见,师生都是精神的体现,都有着相互间的回应或语言应答。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心与心之间的关系,是两个人纯粹作为人的相遇,相互之间的和谐共处,是一种人格对等的交往。”《体验教学研究》p115

这种对话是双向的,而非单向的,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这种对话不是主动和被动的关系,不是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这种对话是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性,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是一种相互欣赏的平等的对话。

艺术化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彼此投入的、深切的情感关系:

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是因为人是有情感的动物,他不但能够充满情感,而且能够将情感物化。艺术所突出的情感性,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是别的学科所欠缺的!艺术更珍视生命的存在和发展,更珍视人的情感和灵魂。艺术教学面对着活生生的完整的生命,艺术的本质和生命的本质从来就不是静止的、孤立的、机械的,艺术从来就是充满感性的、充满温暖的、充满人情味的。

在艺术教学中,如果没有形成融入了情感的心灵相通、相互理解,就不能真正实现生命与生命之间的理解和相互作用。情感是真正的属于个体自身的,他是内在的,独特的。师生之间应当将对方融入自己的生命意识中,实现情感上的交流。

把师生之间情感上的彼此投入、心灵上的交流、精神上的直接面对从教学中分割出来,艺术教学中的艺术性就会大大减弱。脱离了情感的智慧是空虚的,脱离了情感的教学,可以说是毫无价值的教学。单纯的着眼于智力和知识的培养,是不能获得完满的人格和生命的。教育是人的情感、人格的教育,而不是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和灌注。只有知识的交流而没有情感的交流,是一种残缺的、不完整的教学,这种教学没有把人当作是不可分离的整体的人,这种教学没有触及到人的深处,而是停留在一般的浮泛表层,是一种浅薄、甚至失败的教学。

教学的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的过程,更应该是激情和生命的涌动过程,是一种情感融入和态度形成的过程,是一种张扬和创造展示的过程;教学活动关注的应该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的调动和发挥,以及人的内部的情感和灵性是如何充分的形成和展示;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只有在根植于情意的基础时,才能发挥最好最大的作用。情感上的共鸣是创造教学过程愉悦的前提条件,也是教学过程具有愉悦性的标志之一,依托师生共鸣感染学生,才能使学生自觉自愿地、主动积极地、轻松愉快并富有创造性地参与艺术活动。“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的投入可以使学生感到教师的亲切和期许,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亲其师,而信其道”,老师把情感的投入抛向学生,彼此沟通了情感体验,学生在这种情感交流之下,很容易就进入老师所引导的状态:对艺术有着无限的向往和热爱,水到渠成地进入最佳的审美情景,轻松自由的学习,在美好的心境下,不由自主的走向艺术的天堂。

艺术化师生关系是一种渗透人文、艺术精神的灵魂关系:

在艺术教学中,艺术化的师生关系更应该是一种渗透人文、艺术精神的灵魂关系,师生之间应该是学生和老师知情意的全身心地投入,是彼此生命的全部展开。

在艺术教学中,师生首先共同面对的是艺术,是艺术饱含着的深刻的意蕴和精神。艺术和生命一直是不可分割的,艺术是生命的展示,是生命的不断超越,是生命的精神家园。我们应该从生命本身去理解艺术,从艺术的追求去理解生命的升华,同时从艺术的本质和生命的特征去理解艺术教学,去寻求艺术化的师生关系。

艺术从来就是以某种精神和情感为生存对象的东西,没有情感、没有意蕴、没有人文的东西是永远都不能成就为艺术品的。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强调艺术是人的内在世界和人自身的纯真的表现。德国著名的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艺术是人的内部生命的表现,也是人的本能。罗曼罗兰说:“音乐最大的意义不就在于它纯粹的表现出人的灵魂,表现出那种流露出来以前长久的在心中积累和动荡的内心生活秘密吗?”因为有艺术,有这种充盈着直白的灵魂展示和浓郁的美的艺术品为师生共同话题,艺术教学在师生关系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学中,如若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学就会成为一种不成功的教学。艺术教学中,是以艺术作品、老师、学生三者的灵魂的彼此不断的对白和交流为基础的,这三者之间是彼此相互对流,也是三者之间灵魂的融会贯通。如若没有一种渗透人文和艺术精神、没有将彼此生命全部展开的教学,艺术的内涵将得不到挖掘和展示;如若师生之间的纽带断裂,艺术灵魂的流通也会因此中断。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展到浓厚处是情感的关系,发展到深处则是人彼此间的融合,是灵魂之间的关系。艺术的存在让这种关系更容易实现。在艺术教学中,当共处艺术精神家园时,艺术在本质上要求师生的关系应该是一种灵魂深处的关系,同时也为实现这种关系提供了条件和场所。

在艺术创造中,如果没有一种态度、没有一种追求、没有一种信念、没有一种执著、没有一种原则,艺术也就不可能是充满一种艺术的精神。艺术精神可以是人内心深处所蕴藏的观念意识、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以及对真善美的追求,也可以是释放情感和展示内心观念和意识时所追求的一些理念:比如:情感的流露和释放要求是自由的、完全的、纯真的、纯粹的、本质的等,在通过艺术审美情感时,要求是完全平等的、和谐的、发自内心的生命和灵魂的交流。

艺术化的师生关系,不管是追求对话的关系、情感的关系还是灵魂的关系,都应该遵循艺术原则,只有这样师生关系的艺术化才能深化和彻底。

“艺术的生命就在于真实,”黑格尔说:“艺术的特性就在于把客观存在所显现的作为真实的东西来了解和表现”,那么我们要求师生的关系是真实的,师生之间流露出来的感情是发自内心的、真实的情感,而不是虚假的,更不是一种被动的彼此敷衍;另外,审美是脱离现实功利的、纯粹的观照,同时是一个完全开放的、自由的解放的状态。康德也认为美学意义上的美是一种不受功利、概念、目的束缚的美,是一种用最纯真的眼光来看世界所发现的美,而审美也不是用日常的目光对事物进行美与丑的判断和褒贬,而是用最纯粹的眼光洞察事物本身。那么我们也要求师生关系是纯粹的,师生交流是自由的,是开放的,是纯真的,是脱离现实功利的心灵上的一种观照。这样艺术教学中师生关系才在艺术本质和艺术原则上真正艺术化,这样的关系才是一种彻底的、完全的、真正具备艺术性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师生关系,是一种终生存在、长盛不衰的关系。

 

文章录入:赵洪啸    责任编辑:赵洪啸 
  • 上一篇文章: 关于音乐特长生培养的几点思考-学士论文

  • 下一篇文章: 关于音乐脱盲的初步探索(一)-硕士论文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