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 文章中心 >> 音乐教案交流参考 >> 小学音乐教案参考 >> 文章正文
欣赏课《铁匠波尔卡》教学设计           ★★★ 【字体:
2007年5月16日英国皇家督学团到校进行交流活动备课教案
2007年5月16日英国皇家督学团到校进行交流活动备课教案
作者:邬京华    文章来源:洪啸音乐教育网友原创作品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5-16

作者单位:北京市望京实验学校

教学内容:一年级教材第六单元 欣赏《铁匠波尔卡》
教学班级:一.1班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乐曲的来历,知道波尔卡是起源于欧洲的一种音乐体裁。感受乐曲不同的情绪。
2.采用不同形式感受、表现乐曲活泼、热烈、欢快的主题。
3.听乐曲并与人合作表现乐曲中不同的情绪。
教材分析:
《铁匠波尔卡》由奥地利作曲家约瑟夫.施特劳斯作于1869年。同年3月在保险箱制造商为制成两万个保险箱举行的焰火庆祝大会上首次演出。是作曲家所作100余首波尔卡中流传最广的一首。做保险箱少不了铁匠,在德语中“铁匠”与“火的节庆”是同一个词,因此,乐曲喻为本次大会的内容形式。据说在焰火大会上首次演出时,乐队曾采用两台打铁用的铁沾作为节奏乐器。
乐曲采用D大调。 拍,复三部曲式,在敲打铁砧为节奏的4小节引子后,乐曲呈现出单三部曲式写成的第一部分主要主题。此主题轻快活泼,表现了人们对生活充满信心的欢乐。
教学重点:采用不同形式感受、表现乐曲活泼、热烈、欢快的主题。
教学难点:能听辨出乐曲主题出现的次数。
教学准备:
教师:钢琴 录音机 录音带 教学软件 课件 录制好的磁带
学生:音乐书  口风琴
教学过程:
一. 导入部分:(阶段目标:沟通、建立师生联系)
1.学习一首简短的儿歌《小小手》
师:老师带来一首《小小手》的歌曲,看谁学的象?示范唱并带着学生唱。
生:先听再跟着老师唱
师:我们用手做什么呢?
生:劳动等
师:用双手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看老师现在用手做什么?配上音乐做一做。
2.简单的律动
生:砸等 配合音乐做。
师:你们觉得刚才那段音乐带出什么劲头儿了?
生:快乐等
师:谁想知道这段音乐叫什么?《铁匠波尔卡》,我们先完整听听,听听铁匠们干活时什么样(播放音乐)
生:举手初步欣赏音乐作品。


二. 新授部分(阶段目标:聆听作品 用不同的动作感受不同的音乐情绪)。
1.介绍波尔卡及作品背景
师:铁匠是干什么的?波尔卡是什么?
生:打铁的
师:波尔卡是从捷克流行起来的,  拍的一种舞蹈节奏。《铁匠波尔卡》由奥地利作曲家约瑟夫.施特劳斯作于1869年。同年3月在保险箱制造商为制成两万个保险箱举行的焰火庆祝大会上首次演出。是作曲家所作100余首波尔卡中流传最广的一首。做保险箱少不了铁匠,在德语中“铁匠”与“火的节庆”是同一个词,因此,乐曲喻为本次大会的内容形式。据说在焰火大会上首次演出时,乐队曾采用两台打铁用的铁沾作为节奏乐器。
师:问问波尔卡是怎么回事?
生:反馈

2.欣赏第一部分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听音乐的主题,在主题开始之前通常有的开场白,这个开场白叫做引子。
师:这首乐曲一开始有一个4小节的简短的引子。我们一起来听一下(播放乐曲的引子部分)
生;听乐曲的4小节引子。
师:引子过后,音乐进入主题,我们听听主题要告诉我们什么(播放乐曲的主题1)
生:听音乐主题并答问题(轻松的)
师:我们现在用轻轻拍腿的方式来感受音乐。(播放乐曲的主题2)(体现师生共同参与)
师: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们一开始是轻的还是重的?这个主题在第一部分出现两次,请大家听第二次有变化吗?(播放第二次主题)
怎样了?
生:后来变重的。
师:两个主题中间是我们听到的打铁的镜头,好我们完整听音乐的第一部分,请大家边听边跟着做律动。
生:跟着律动
师:你们来说说音乐表现了铁匠们对生活抱着什么样的态度呢?
生:乐观的
师:我想看到咱们班同学在听音乐时也表现出现这样的状态,谁行呢?
生:我行。
师:我们现在分成两个组来表现音乐,布置各组任务一组负责表现音乐主题,另一组负责表现音乐的火热的劳动场面。
生:配合之后交换。
师:评价并提出建议

3.欣赏第二部分
师:看来作曲家成功的用音乐抓住了来参加焰火大会人们的心,大家跟着音乐跳起了欢乐的舞蹈,这时出现了与众不同的一队舞蹈者,没有狂热的舞姿,有的是优美而舒心的节奏,请大家听第二部分(播放音乐第二部分)你们感觉这部分音乐想告诉人们什么?这段音乐与前面一样吗?怎么不一样?
生:听并回答问题
师:我们用舒展、大方的动作来表现(再听)
生:可以与老师不同。
师:舒展的音乐过后,又听到了火热的打铁的声音,对吗?我们再来听一遍
生:听音乐配合动作。

4.欣赏第三部分
师:听过第二部分之后,音乐该进入第三部分了,你们又将听到刚才熟悉的音乐主题(播放音乐)
生:跟着音乐表现。
师:音乐的第三部分就是我们曾经听到的哪个部分呢?
生:第一部分。
师:你们注意到音乐的结尾了吗?焰火大会进入了狂欢阶段,为了配合人们的情绪,音乐也进入了高潮,音乐在进入高潮时,我们会有怎样的感受?
生:感觉更有力量了,更快了
师:我们再听(播放音乐第三部分)
生:听音乐表现高潮部分。

5.完整欣赏作品
师:我们现在完整欣赏作品,欣赏之前我们分工,全班分成三个组,一组负责表现一个部分。
生:听音乐用律动。(合作学习)
师:找六位学生到前面来展示。
生:展现合作学习的效果

三. 拓展部分(阶段目标:知识拓展 欣赏另一首波尔卡音乐)
师:波尔卡这种体裁带有鲜明的舞蹈性,作曲家还有很多用波尔卡创作的作品,但是大多没有这首作品著名。谁帮助大家分析一下这个作品为什么受到大家喜欢呢?
生:清楚 欢快等。
师:小结,因为它明快的舞蹈节奏、热烈的气氛,以及传达出的人们内心深处对生活充满乐观的态度。你和老师想的一样吗?我们再给大家欣赏一首好听的作品《雷鸣电闪波尔卡》,当然还有《拨弦波尔卡》、《闲聊波尔卡》。
生:观看作品。

四.小结部分(阶段目标:教学检测)
师:老师问大家些问题,如果回答上来了,说明你今天听课听的非常专心。
1.我知道乐曲的名字叫做《        》
2.我还知道作者是(     )国家(        )创作的
3.我知道了波尔卡是(           )
4.我听到音乐主题时会(    )表现
A.轻松、欢快         B悲伤、沉重
5.我知道音乐有(    )段
生:回答问题
师:今天大家表现的非常出色,谢谢同学们。有机会老师还要给大家带来好听的音乐,下课。
生:再见。


教学设计思路
就在“五一”放假之前,我和一年级孩子们曾经成功的上过两次漂亮的欣赏课,它们是弹拨乐合奏《快乐的啰嗦》、蒙古族乐曲《挤奶舞》。我清楚的记得孩子们在课堂上是怎样用自己的方式体验音乐愉快情绪的。特别是《挤奶舞》他们不仅能自主的感受乐曲展现的劳动时愉快的心情,而且他们关注老师是如何体验音乐的,他们非常关注教师设计的动作并给予默契的配合。因此,我是想通过这节《铁匠波尔卡》欣赏课展示课上师生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以及他们在体验音乐时怎样关注音乐的变化。也就是说我这节课的教学本质是体现学生参与体验音乐的过程;知识本质就是体现学生对乐曲结构的理解。
当然,周三下午我还将把这节课带到农村小学进行二次展示,我将面对从未谋面的乡村学生一起感受音乐欢快的波尔卡作品,所以一开始的导入部分进行了重新设计,从一首短歌《小小手》开始,让学生通过作品熟悉老师,找到与新老师上课的感觉。上午我在自己学校里讲这节课时,是用歌曲《粉刷匠》老复习导入的,就是由于教学对象的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教学手段相匹配,但是千变万变,目的只有一个:适合孩子参与,有利于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事实将证明,我能做到,因为对自己有信心。

文章录入:赵洪啸    责任编辑:赵洪啸 
  • 上一篇文章: 您好!大自然--小学音乐第十册第五课教案

  • 下一篇文章: 《瑰丽的电声》--教学设计说明以及说课稿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