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 文章中心 >> 音乐教案交流参考 >> 初中音乐教案参考 >> 文章正文
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四单元 神州大地—辽阔的草原            【字体:
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四单元 神州大地—辽阔的草原
作者:张福山    文章来源:新浪博客 -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9-7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唱歌教学:《牧歌》(民歌);
  2.欣赏教学:无伴奏合唱《牧歌》、马头琴独奏《万马奔腾》;
  3.学吹坚笛:《蒙古小夜曲》。
  教学目标:
  1.学会唱《牧歌》。
  2.通过欣赏,了解蒙古族民歌的基本常识,认识马头琴音色。
  3.学会用坚笛吹奏《蒙古小夜曲》。
  4.对音乐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有初步体验。
  教学过程:
  (一)唱歌
  1.请学生从课本的谱例上找出描绘颜色的字词,提示学生讨论这些美好的视觉形象是如何通过音乐来展现的。
  2.请学生从谱例上找出相近的旋律片段。(比如:第 1、2小节与 5、6小节,9、10小节在节奏上相同;最后四小节基本上是5—8小节的低五度变化形式。)
  3.采用跟随录音 比D唱片)哼唱、教师范唱、随琴教唱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学唱《牧歌》。
  4.组织学生演唱。可以采用全班齐唱、小组唱、上下旬接唱等方式进行。
5.跟随录音或钢琴伴奏放声高歌。


第二课时
  (一)欣赏
  1.《牧歌》
  (1)向学生介绍:《牧歌》已经被改编为多种舞台表演形式,如大提琴独奏、小提琴独奏,无伴奏合唱等。下面我们听听由作曲家霍希贤改编的无伴奏合唱《牧歌》。
  (2)播放录音。
  (3)提出问题:无伴奏合唱《牧歌》与原民歌在表演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4)根据学生回答,介绍无伴奏合唱的有关常识:无伴奏合唱曾经被认为是合唱的最高艺术形式之一。顾名思义,它没有伴奏乐器,但由人声不同音色,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同样具有很强的音乐表现力。比如我们所听到的这首无伴奏合唱《牧歌》,在艺术价值、表现意境上与原民歌基本相同,但在表现的力度和表现幅度上较原民歌的单一声部要丰富。
  (5)请学生结合教科书中的画面(教师也可另外提供一些图片)和对蒙古族民歌的介绍文字,谈谈欣赏这首作品时的感受。
  2.《万马奔腾》
  (1)向学生介绍:马头琴是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的乐器,因为琴头上雕有马头装饰,故称之为马头琴,马头琴的音色比较独特。马头琴的演奏也比较有特点,虽然它与二胡一样是两根弦,但演奏时琴弓像大提琴。
  (2)播放录音。
  (3)参看教科书第33页的两幅图,用语言描述你听这首乐曲的感受。
  (二)音乐表现──吹竖笛
  1.画出这首乐曲的拱型旋律线。
  2.了解这首小曲的节奏特点。
  3.自己练习5分钟,看谁先学会,看谁吹得好。
  4.以不同方式抽查。
  5.鼓励学生创作一条相关旋律或长音,与之形成对比。
  6.尝试着练习两声部的重奏。
 


 

文章录入:风信子    责任编辑:风信子 
  • 上一篇文章: 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三单元 金色的秋天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