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唢呐

唢呐,又称喇叭、海笛。吹奏乐器。

约在两晋时期(265420),唢呐已在新疆拜城一带(古称龟兹)流传,新疆克孜尔千佛洞第三十八窟(开凿于公元三世纪)壁画中有其图象(《中国音乐史图鉴》Ⅱ—74至Ⅱ—75)。北魏时期(386534)开凿的山西大同云岗石窟第十洞也有演奏唢呐的伎乐人雕刻。这种唢呐的哨、管身和喇叭碗成为一体,可能是其早期形态,与现代新疆维吾尔族木唢呐相近。直至明代,中原地区使用的唢呐,其结构则与现代唢呐相同。明徐渭《南词叙录》、王磐《王西楼先生乐府》、戚继光《纪效新书·武备志》均有记述。明王圻《三才图会》述其形制:“其制如喇叭,七孔;首尾以铜为之,管则用木。不知起于何代,当是军中之乐也。今民间多用之”。清代,唢呐又称金口角、苏尔奈。在宫廷中列入回部乐,并用于烧歌大乐。《律吕正义后编》、《大清会典》、《皇朝礼器图式》均注明“苏尔奈,又名唢呐”,并附图说明。在民间已广泛应用于器乐演奏、戏曲伴奏和婚丧喜庆活动。

唢呐由杆、哨、气牌、侵子和碗构成。杆用红木制成,为空心圆锥体,上开八个(前七后一)圆形音孔,表面旋成竹节形状,取其美观和按孔方便。哨芦苇制,一头扁平状为簧哨,另一头圆形缠铜丝插入侵子。气牌为两块圆形铜片、有机玻璃或赛璐珞片,分上下套于侵子上,中间夹以葫芦形装饰物,上片用以托住嘴唇,下片压紧杆身,以邦助运气、使口力持久。侵子为铜制圆锥形细管,上插簧哨,下与管身相接。碗又称喇叭口,用薄铜片制成喇叭形,套于杆下端,可活动和装卸。

品种较多,依杆的长短分为海笛、小唢呐、中唢呐、大唢呐和柏木杆五种。杆身全长18.231、下口内径1.82.65、下口外径2.43.45厘米。碗高7.113.6、上口内径2.353.25、下口直径8.614.4厘米。海笛杆短碗小,发音尖锐,音色高亢,用于器乐合奏。流行于江、浙、皖等省;小唢响音色柔和,常用的七寸杆,又称三吱子。用于独奏、合奏或歌舞伴奏,流行于两广、湘、闽、赣等省、区;中唢呐音色较柔和,常用一尺一寸杆,又称黑杆子。流行于江、浙、皖一带。困上述唢呐流传于南方各省,故称南方唢呐。大唢呐发音低沉,常用一尺五寸杆,又称大杆子或二混头。流行于东北、山海关和冀东一带;柏木杆发音清脆明亮,用以吹奏小调和咔戏(模仿戏曲唱腔)。大唢呐、柏木杆流传于北方各省,故称北方唢呐。各种唢呐音高不等,常用的有D调小唢呐,GF调海笛,AbB调中唢呐和大唢呐。常用音域两个八度。

唢呐常作为领奏乐器或与锣鼓结合演奏,宜于表现热烈、欢腾的气氛。在农村用于集会、丰收、节日庆祝或婚丧仪仗;是河北吹歌、山东鼓吹、辽南鼓吹、潮州大锣鼓和山西八大套的主奏乐器。

 

演奏技巧有连奏、单吐、双吐、三吐、弹音、花舌、箫音、滑音、颤音、叠音和垫音等,还可模仿飞禽鸣叫声。传统曲目多源于民歌、地方戏曲、民间小曲和戏剧曲牌。乐曲有《百鸟朝凤》、《小开门》、《一支花》、《凤阳歌绞八板》、《婚礼曲》和《小放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