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二胡

二胡,拉弦乐器。又名胡琴、南胡、嗡子、胡胡。由唐宋以来的奚琴、嵇琴、胡琴演变而来。

奚琴因出自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奚人而得名。宋欧阳修《试院闻奚琴作》诗云:“奚琴本出奚人乐,奚人弹之双泪落”。早期奚琴是弹弦乐器。宋陈肠《乐书》(1101年成书)载:“奚琴本胡乐也,出于弦鼗而形亦类焉。奚部所好之乐也。盖其制,两弦间以竹片轧之,至今民间用焉”。书中绘有奚琴图,系竹制琴杆,筒状琴筒,尚无千斤,已有后世二胡的雏形。

嵇琴之名出现于唐代,其形制不详。宋高承《事物纪原集类》(1080年成书)载:“鼗如鼓而小,有柄,长尺余。然则击弦于鼓首而属之于柄末,与琵琶极不仿佛,其状今嵇琴也。是嵇康琴为弦鼗遗象明矣”。宋末元初人陈元靓《事林广记》(刊于1340年)载:“嵇琴本嵇康所制,故名嵇琴。二弦,以竹片轧之,其声清亮”。可知嵇琴系由弹弦乐器弦鼗变化而来。唐代另有轧筝,做为筝的变异形式而存在,也以“竹片轧之”(《旧唐书·音乐志》),一直流传至今。上述情况表明,我国早期拉弦乐器均由弹弦乐器演变而来,以“竹片轧之”是其共同特点。

宋代出现马尾胡琴,沈括《梦溪笔谈》载:“马尾胡琴随汉车,曲声犹自怨单于”。《元史·礼乐志》述其形制:“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颈龙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马尾”。甘肃榆林石窟第十窟元代壁画中有一伎乐天持奏拉弦乐器,此器卷颈,二弦,以弓奏之,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的图象(《中国音乐史图鉴》Ⅳ—61)。

明代胡琴又有所发展。尤子求绘《麟堂秋宴》中,有一童子奏胡琴,卷首龙头,二弦,用马尾弓拉奏,琴杆上已有固定弦长的千斤。其形制与今天的二胡大体相同(《中国音乐史图鉴》Ⅴ—86)。明清以来,随着地方戏曲的勃兴形成样式繁多的胡琴类乐器,它们是各种拉弦乐器综合发展的产物。

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民族音乐家刘天华(18951932)对流行于民间的胡琴加以改进,固定其形制,为二胡走向专业化道路奠定了基础。

现代二胡琴筒用红木、紫檀、乌木、花梨木制作。呈六方形,长13、前口对边长8.8厘米。有些地区则制成圆形或八方形筒。简腰略细,前口蒙蟒皮,后口置木或骨制、雕有镂空纹饰之音窗。

琴杆,又名担子,用与琴筒相同木料制作,全长78厘米。顶端为琴头,常雕成龙首或呈弯月形,上端装两个弦轴,下端插入琴筒。琴杆是张弦的支架,也是演奏者持琴运指的支柱。弦轴是一对木制的圆椎体,多用黄杨木或黄檀木制作。起系弦和调整琴弦张力的作用。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已广泛使用由中央广播民族乐团研制的螺丝弦轴(又名直行铜轴)。千斤用软丝弦绕扎而成。后有双千斤和简易双千斤等改革部件。弦码用松节木制或竹制,形状有桥空式和空心式两种。千斤和弦码限制并确定琴弦的有效长度,弦码还作为传导体把弦的振动传导到蟒皮上。

弓子用江苇竹(笕竹)作杆,全长76厘米,系马尾而成。弦用丝弦、钢丝弦或尼龙缠钢丝弦。

常用二胡有红木六方筒二胡、花梨六方筒二胡、色木平顶二胡、红木扁圆筒二胡。

二胡定弦:d1a1c1g1gd1ae1e1b1。音域约三个八度。音色刚柔多变,有精巧灵活的性能。既能演奏柔美、流畅的曲调,也能演奏跳跃、有力的旋律。发音可以持续不断、强弱变化自然,还能奏出独特的模拟效果。弓法有长弓、短弓、颤弓、连弓、分弓、顿弓、跳弓、提弓、碎弓和击弓。指法有按音、揉音、打音、滑音、颤音、拨弦、泛音和轮指。

在民族乐队和丝竹乐演奏中,常任主奏乐器。

在小型乐队中,有二至六把二胡,在大型乐队中则有十至十二个席位。

著名乐曲有《二泉映月》、《光明行》、《良宵》、《三门峡畅想曲》,协奏曲有《长城随想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