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

 
 

 

数字化音乐教育离我们有多远

王小龙  中音网

稿源:中音网

    六年前,一位音乐家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
     一个可爱的小精灵,正悄悄然出现于中国的音乐生活,似乎没有人注意到它的踪迹是怎样出现的,但是它确确实实地来了,匆匆忙忙地来了,不可阻挡地来了,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广播、电视、电影、音带、唱片、出现在专业音乐家的创作和普通人的音乐生活中……
     这就是电脑音乐。
     写这篇文章的作者也许没有想到,时光逝至世纪交接的端口,电脑音乐——这个可爱的小精灵,已经走进了许多大中专院校和中小学的大门,渗透进各种音乐教学生活中,成为近来音乐教育界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它的涉及面已经很广,结合其他多媒体技术,已出现了“数字化音乐教育”这个概念。
     今年十一月10~12日,在南京艺术学院举行了“首届STN全国数字化音乐教育研讨会”,参加者络绎不绝,最后累计达一百八十多人,可见人们关心这一领域的火爆程度。
     笔者作为一名基层音乐教育工作者,有幸目睹了大会的全过程,感慨颇多,溢于笔端。
     一、 数字化音乐教育设备和方式已走进许多大中院校的大门
     近年来,由于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使许多院校购买各种先进的教学设备成为可能。音乐学科在此期间纷纷添置新的教学设备如电钢琴、合成器等,有的学校还建立了录音棚、音乐工作站。
     据本次大会专家组介绍,光是北京中音公司的客户就已达到了上百家。我们不妨看几个例子:广西艺术学院从1991年就花十几万建立了第一个MIDI系统,并邀请当时四通公司电脑音乐事业部的金毓镇老师去进行师资培训。96年又与日本专家合作举办了MIDI研修班。烟台师范学院音乐系从95年开始购置设备,现在已经发展到电钢琴教室多个,电脑作曲系统几套。在他们的教学活动中已经完全去除了黑板,更重要的是,音乐教育再也不是纸上谈兵式的抽象演绎,而是直接回归自然,直接面授,直接感受本质性的东西。本次大会的“地主”南京艺术学院购置设备虽然比较晚,97年才购进第一套电钢琴教室,但现在也拥有了三个电钢琴教室,一个多媒体教室,一个数字音乐实验室。而且,他们对新设备的利用率高,现已开设有《音乐音响学》、《音乐传播导论》、《计算机音乐制作》、《数据库原理与运用》等多门全新专业课程。笔者所在的常熟高等专科学校虽然是一个规格较低的高校,但通过近两年校系领导的不懈努力,现在也拥有了一套电钢琴与MIDI作曲多功能教室,一个MIDI制作室,两个多媒体欣赏室。总投资已超过了50万。
     这说明,数字化音乐教育的硬件已达到了相当普及的程度。在中音公司的客户表上,有的建立了电脑音乐示范中心,有的建立了数码钢琴示范中心,有的成立了数字录音及MIDI制作中心,他们通过几年的努力,初步摸索出一套适合这些硬软件的教学新方法。
     在运用过程中,这些先行者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烟台师范学院音乐系主任李彬代表就认为搞这种教学急需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教材要统一,二是要集中力量不能单枪匹马,三是要建立试题库与示范曲库。江苏教育学院音乐系主任马晓歌代表则认为运用数字化设备进行音乐教育目前建成体系较难,原因是各各方面的环节发展非常不平衡。他打了个形象的比喻叫“有路无车、有车无货”。
     当然,应该看到,我国数字化音乐教育起步较晚,加之数字化硬件升级换代频繁,添置硬件阶段仍会持续一个较长的阶段,本次大会,先进器材的展示、先进教学软件功能的介绍仍然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议题,会后许多代表仍在咨询一些常用设备的用法,就说明了这一点。
     二、 数字化音乐设备引入课堂带来的不仅是先进的手段、直观的感受,而且也引发了对原有课堂教学环节、课程设置、教材编写,乃至教学基本观念的触动。
     添置设备容易,要消化这些设备却并非易事。烟台师范学院一位老师戏称之为“二八规律”,百分之八十的人用了设备百分之二十的功能,只有百分之二十的人用了百分之八十的功能。所以如何让先进的设备发挥它应有的效用,才是数字化音乐教育的主旨。
     这次会议最引人入胜的部分就是各个专家的课堂教学示范及与会代表的课件展示和论文宣读。
     本次大会共收到论文三十多篇,课件十余件。许多不乏真知灼见。
     烟台师范学院的一位青年教师用多媒体制作软件,将小学音乐课本中的低幼歌曲《大鹿》配上了动画,以鲜明、活泼的画面激发了小朋友对歌曲的兴趣。西北师大敦煌艺术学院康建民代表将乐理试题库以多媒体交互方式出现,使枯燥的测试变成了饶有兴味的游戏。华南师大音乐系郭和初代表制作了《乐器法教学》光盘,把纷繁复杂的知识构建成一个富有逻辑性的知识体系,给教学带来了极大便利。
     有些代表不仅动手制作课件,而且也试着做了一些理论性的探讨工作,试图找到课件制作的一些规律,杭州第二中学张露露代表认为课件可分为三种:板书式、MTV式、以及资料式,资料式又可分为三种:平台式、脱卸式、网络式。在制作课件的时候,要防止多媒体手段过多、过滥、过花等情形发生。中央音乐学院周海宏老师认为,多媒体技术为老师提供了知识表达的新手段,也向老师提出了知识传授的新要求:①钻研知识表达的规律;②对知识表达的方式要有想象力;③研究教学的内在规律;④屏幕文字不宜过多。这些理论探讨无疑是有益的,它为刚刚起步的数字音乐教学总结了规律,是今后进一步发展的理论指导。
     最让代表们激动不已的是几位数字化教育专家的示范讲座。中央音乐学院赵易山老师以其敏锐的感觉与广博的知识积累,将视唱练耳教学演绎得精妙绝伦。他的教学理念,让代表们深受启发,这就是:通过使用新的手段,新的音色,把作品与音响接近,目的在于拉近学生与作品的距离。他向代表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基础课是为了什么?以前人们限于设备的落后,多着重训练音乐的基本属性即音高音强音值音色,现在有MIDI这一先进手段,有高科技所提供的大信息量,使得基础课完全有能力承担训练音乐的情感属性这一本质的东西。中央音乐学院周海宏老师亲自向代表作了一次“走进音乐的世界”的演示讲座,将他的教学思想形象地展示在代表面前,真是一次美的享受。中央音乐学院哈布尔老师为代表们作了电子乐器演奏教学的讲座,他那娴熟的弹奏技艺使人深深折服。
     许多老师在这次会议上也提出了课程改革的问题。中国音乐学院程伊兵老师的发言“关于在高等音乐院校开设音乐工学的建议”,将计算机音乐课程纳入“音乐工学”的轨道,可谓新颖别致。
     大会提出了明确的口号,强调应用是第一位的,以实用为主。南京艺术学院庄曜老师的《计算机音乐课程建设的几点建议》一文可操作性极强,因为大部分院校就只开设了计算机音乐制作的相关课程,还并未渗透到基础教学环节中去。庄老师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观点:计算机音乐教学应分为以下两部分,一是计算机音乐制作基本理论和概念,二是实际创作中的应用理论和实践,根据这一思想,他们开设的课程分为十个部分,循序渐进进行教学,在作业管理上,他建立了一个管理表格,使作业完成情况一目了然。
     尽管这些深层次的探讨还刚起步,但短短几年就呈现出如此成果,无疑是喜人的收获。
     三 数字化音乐教学网络的构想是实现音乐教育质量全面提高的良好契机。它必将带来全民音乐素质的全面提升。
     这次大会的另一个热点是数字化音乐教学网络——共享教学网的构建。共享教学网,英文名SHARING TEACHING NETWORK,简称STN,是中音公司首倡,联合全国多家音乐院校或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共同组建的一个网络体系。现在已由中央音乐学院远程教育学院试点,多家音乐院校设立了辅导站。来自中央音乐学院远程教育学院的和云峰老师在《网络教学模式的若干应用和思考》一文中,对音乐教学网在我国远程教育中的定位作了理论性的探讨,林东蔚老师则将中央音乐学院远程教学网的建立宗旨、指导思想作了阐述,他认为音乐理论课程较音乐技术课程相对薄弱,制约了音乐人才的发展。中央音乐学院远程教学网正是弥补了这一不足,并且该网络一直以大师理念为宗旨,使数以万计的人能亲身感受到名教授名音乐家的真实风采,以更好地接受精品教育。江苏教育学院音乐系是中音院远程网辅导站之一,马晓歌主任介绍了该校的网络配置情况:该校有一千兆的宽带网,分配给音乐系的是一百兆的端口,已完全能满足音视频等大容量数据的传输。
     上海建平中学孙丹阳代表在其论文《构建网络时代的中学音乐教学模式》中,详细探讨了网络教学的优越性以及如何构建网络信息时代的中学音乐教学模式等问题,是一篇由思想有深度的佳作。
     尽管这些文章对网络的构成方式各抒己见,但他们和与会代表一样都有一个共识,这就是数字化音乐教学网络的构想是实现音乐教育质量全面提高的良好契机。它必将带来全民音乐素质的全面提升。
     四 亟须改变现有音乐师资的知识结构,大力进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培训。
     由于专业的特点,许多音乐教师多看重一对一的小课方式,对数字化音乐教育并不是十分感兴趣。有的一开始尚感兴趣,后来基于一些技术原因知难而退了。事实上,要运用好数字音乐教学手段也并非易事,需要大量的精力和合理的知识体系。一位老师在发言中说得好,一堂质量差的多媒体音乐课比传统方式的课还要糟糕。但是,多媒体所带来的崭新知识传输方式,广博的信息量是传统音乐教学模式所不可比拟的,所以,尽早掌握这一时代技术,为我们的教学服务是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
     中音公司已经承诺在近期举办一个普及性质的培训班,未来几年内还将举办一系列的多层次的讲座培训,为培养技术骨干尽一些自己的贡献。
     短短三天的会议结束了,代表们带着满意离开了南京,我在回程的汽车上,眺望着远处鳞次栉比的大厦,浮想联翩:音乐学科是以创作为前沿、表演为中介教育为基础的。多年来,音乐教育一直滞后于音乐创作前沿,就是因为教育手段的落后,如今,这种状况终于开始改变了,数字化音乐教学再也不是遥远的憧憬,而是正在实施和即将实施的计划,在未来几年内一定能建成符合中国特色的音乐教学网络。这就是STN。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样一个人们期待已久、时代迫切需要的研讨会,竟是由一家商业公司——中音公司发起并筹措运行的,这不由人不佩服该公司的远见卓识和积极投身中国音乐教育事业的精神。一位代表动情地讲道:中音公司不是一般的商人,是商人的最高代表——儒商,他们自觉地担任起了改变中国音乐教育落后面貌的历史使命。